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Mayo评分和Child分级与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关系,比较两种方法预测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6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入院当天Mayo评分与Child分值,通过ROC曲线及截断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组患者生存者与死亡者的Mayo评分与Child分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3个月与2年生存期的患者两体系ROC曲线下面积有显著差异(P<0.05),而生存期1年的患者两体系ROC曲线下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ayo评分与Child分级均准确评估各生存期预后;Mayo评分适宜评估急、危重患者,而Child分级较适宜评估中长期患者。Mayo评分不仅适用于预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预后,同样适用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单胺氧化酶 (MAO)活性和透明质酸 (HA)水平与Child -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速率法和放射免疫法 (RIA)测定了 81例肝硬化患者、对照组 30例血清MAO活性和肝纤维化标志物HA水平。结果 肝硬化Child-A、Child -B、Child -C级患者 ,肝纤维化标志物HA水平依次升高 ,MAO活性也依次升高 ,且相差显著。MAO活性与H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MAO和HA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MAO活性升高、HA水平升高与Child -Pugh分级具有一致性。结论 血清MAO活性水平可反映肝硬化的严重程度 ,血清MAO活性是评估肝硬化患者肝组织纤维化敏感而准确的指标 ,对观察病情变化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肝硬化CT分级,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肝储备功能评估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以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共计5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均为其实施肝脏CT扫描评估肝储备功能,分析不同肝硬化CT分级患者肝功能、Child分级及生存率的差异性。结果:肝硬化CT不同分级患者术后AST、ALT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随着患者肝硬化CT分级的增加,其术前、术后AST、ALT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随着患者肝硬化CT分级的增加,Child分级相应增加,P<0.05;患者肝硬化CT分级的增加,相应1年生存率逐渐降低,P<0.05。结论:肝硬化CT分级应用于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其肝储备功能评估中,价值较高,且可评估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邓伟  赫军  陈泛野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4):562-564,568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血清胆碱酯酶评估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本院1996 至2005年间肝硬化患者72例,对其进行门奇静脉断流术66例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诊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60例(A组),丙型肝炎后肝硬化4例(B组),酒精性肝硬化2例(C组).另取同期收治的胃肠疾病患者40例为对照组(D组).[结果]随着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的下降,血清胆碱酯酶的活性也出现降低,A~D组分别为(3 460±835) U/L (ALB≥35 g/L)、(2 730±920) U/L(ALB 30~35 g/L)、(2 190±866) U/L(ALB 25~30 g/L)、(2 134±672) U/L(ALB<25 g/L),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血清胆碱酯酶随着肝脏功能的下降,胆碱酯酶也出现相应的降低,其中 Child C 级组与 Child B 级组、Child B级组与 Child A 级组之间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前肝功能评估为 Child A 级,手术后肝功能分级分别为 Child A 级、Child B 级、ChildC 级的患者手术前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样手术前肝功能评估为Child B级,手术后肝功能分级分别为Child B级、ChildC 级的患者手术前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肝功能分级为 Child C 级患者无论手术前为 Child A 级、Child B 级还是Child C 级,手术前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出现腹水、肝性脑病、黄疸等并发症的患者术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的患者比较,两组间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统计学差别呈显著性(P<0.05).接受手术的66名患者中,有5人术后出现肝昏迷,一例严重者死亡,术前血清胆碱酯酶均低于1 900 U/L.[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与慢性肝病肝脏的严重程度相一致,可以作为临床评价肝储备功能的手段之一.通过检测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来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可弥补传统的Child 分级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文献中有多种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分级的方法,但目前应用最为广泛者仍为1973年英国King’SCollege的外科医生Pugh等改良的Child分级方案,简称Child—Pugh分级Ⅲ。ChildPugh分级主要用于评价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储备、手术风险以及预后。我们回顾性分析了318例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并对与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入肝血流的超声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入肝血管(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探讨其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检测35例正常健康人和3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人肝血管的血流参数,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入肝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肝硬化分级关系.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内径增宽,血流速度下降,充血指数增高,肝动脉血流阻力增高,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与门静脉内径无显著差异(P>0.05),Child C级门静脉血流量显著减少,Child肝功能分级与门静脉的充血指数有关.结论测定入肝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有助于判断肝硬变门脉高压症的预后,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肝体积变化率(R)及肝脏瞬时弹性值(FS)补充Child-Pugh评分所形成的新肝储备评价模型在评估肝硬化门脉高压手术患者肝储备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113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接受门奇断流术病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以Child-Pugh评分与新评价模型评估肝储备功能,了解两种方法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情况的准确率。结果 Child-Pugh评分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良好准确率为63.33%,新评价模型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良好准确率为86.49%(P<0.05);Child-Pugh评分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轻度不良准确率为69.87%,新评价模型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轻度不良准确率为87.67%(P<0.05)。结论联合肝体积变化率与肝瞬时弹性值的新肝储备评价模型能够提高Child-Pugh评分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手术患者储备功能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段卫  郭力红  柳立平 《临床荟萃》2007,22(4):299-301
为了对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储备及预后作出判断,人们通过研究对肝脏功能作出了分级或将肝功能量化。1964年,Child和Turcotte提出了Child-Turcotte分级。1972年,Pugh对其修改而形成了Child-Pugh分级[1],以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腹水及肝性脑病作为评价指标,评价肝硬化患  相似文献   

9.
詹有芳  张珏  王鹏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2):145-147,150
目的研究外周血乙醛脱氢酶(ALDH7A1)mRNA表达水平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Child分级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3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90例(Child A、B、C级各3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查临床生化指标,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ALDH7A1 mRNA表达水平。结果乙肝后肝硬化各Child分级组患者ALDH7A1 mRNA表达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hild A级组比较,Child B级组和Child C级组ALDH7A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DH7A1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清蛋白、总胆红素、透明质酸、Child得分等多项指标有明显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LDH7A1 mRNA表达水平识别Child A级和B级的能力较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9,识别Child B级和C级的能力较弱,AUC为0.681。同时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脾大等并发症的患者ALDH7A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无这些并发症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DH7A1可能是乙肝后肝硬化疾病进展监控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潜在生物标志物,对乙肝后肝硬化的早期Child分级诊断和预后指导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肝静脉压力梯度被认为是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金标准,对门静脉高压所致的一系列并发症,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腔积液、肝性脑病、肝癌等均有诊断价值。此外,其在肝硬化患者预后评估中也有较好价值。本文对肝静脉压力梯度在门静脉高压症诊断、并发症预测及患者预后评估等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体外分离的自体骨髓干细胞经肝动脉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4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采集骨髓150~230 ml,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经肝动脉插管植入肝脏,观察植入治疗术前及术后第2、4、8、12、24周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总胆红素(TBil)等主要肝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情况.结果 (1)临床症状评分变化:术后第2、4、8、12、24周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2)主要肝功能指标变化:Child A、B级患者术后第2、4、8、12、24周血清ALB升高,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Child C级患者血清ALB总体呈下降趋势,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hild A、B级患者术后第2、4、8、12周PTA升高,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24周时PTA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hild c级患者PTA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hild A、B级患者血清TBil与术前比较、Child C级患者血清TBil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6个月内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2.5%(6/48),肝性脑病发生率为16.6%(8/48),感染发生率为12.5%(6/48),共6例(12.5%)患者死亡,均非死于肝功能衰竭,而是死于合并症或肝硬化的并发症.结论 经肝动脉植入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安全有效,肝功能Child A、B级患者治疗效果优于Child C级患者.虽然患者肝功能得到改善,但是严重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感染、肝性脑病等的发生,仍然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肝硬化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诊断明确的肝硬化患者50例,分为Child A、B、C级,对照组30例,获得常规超声参数及二维动态图像,采用Qlab软件进行脱机分析,测得左室16节段纵向、径向及环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分析不同程度肝硬化组及对照组测量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1)肝硬化患者和对照组比较,心率、血压、左房前后径、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除前间隔、前壁、下壁及前侧壁基底段外,左室各节段纵向、径向、环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除左室侧壁心尖段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外,Child C级组与其他组两两比较,左室心尖各段、中间段各段及部分基底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Child A、B级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部分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收缩期峰值应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减低,并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而加重;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早期发现肝硬化患者潜在的左室局部收缩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定量分析肝硬化患者肝实质硬度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破裂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以123例肝硬化、90例慢性乙肝患者及50例健康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ARFI原理的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测定肝实质VTQ值,同时测定肝门静脉(PV)内径,结合胃镜检查分析肝实质硬度、PV内径与EGV的相关性。结果 (1)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对照组各组间VTQ值及EGV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肝硬化Child A、B、C组间VTQ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23例肝硬化组合并EGV者52例,22例破裂出血,Child分级越高破裂出血风险性越大(P0.01)。(3)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对照组各组间PV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门静脉内径与肝VTQ值、EGV比例及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ARFI技术能无创量化反映肝脏硬度,肝VTQ值与PV内径综合分析,较可靠的评估肝实质硬度与EGV相关性,可作为临床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简易预后模型总胆红素反弹率(TBRR)、总胆红素存留率(TBARR),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3例经人工肝治疗的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MELD、MELD-Na、CTP评分系统在不同临床结局患者中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通过ROC曲线评估TBRR、TBARR的预后预测能力,观察终点为3个月。结果死亡组MELD、MELD-Na、CTP评分及TBRR、TBARR均高于存活组(P0.05)。ROC曲线分析中,TBARR、TBRR、MELD、MELD-Na、CTP的AUC分别为0.751、0.531、0.783、0.777、0.771,除TBRR外,余四种预后模型均提示了较好的预测分辨度且AUC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的肝病预后模型MELD、MELD-Na、CTP相比,简易预后模型TBARR的预后预测能力无显著性差异,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的CT评价指标及与血清纤维化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50例肝硬化患者,根据肝功能情况分为Child A组、Child B组及Child C组。 以25名肝脏正常的其他疾病患者或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行CT扫描,比较肝硬化各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及肝硬化各组之间肝脏各叶径线、门静脉内径及脾脏体积的差异。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查,包括Ⅳ型胶原(Ⅳ-C)和层黏连蛋白(LN)。分析肝硬化患者肝右叶冠状径与肝左叶冠状径的比值(R1/L1)、门静脉内径及脾脏体积与血清Ⅳ-C及LN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硬化各组肝左叶冠状径(L1)均增大(P<0.01),肝右叶冠状径(R1)、矢状径(R2)及R1/L1比值均减小(P<0.05),且肝硬化各组间R1、R2及R1/L1比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各组门静脉内径及脾脏体积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大(P<0.01),但肝硬化各组间门静脉内径及脾脏体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R1/L1比值与血清Ⅳ-C及LN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20、-0.575,P均<0.01),门静脉内径与LN呈正相关(r=0.407,P<0.01)。结论 R1/L1比值能较为可靠地反映肝硬化的程度及肝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肝性脑病(HE)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84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将治疗后好转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后恶化死亡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感染,血氨、血肌酐、血清蛋白、血钾、血钠、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胆红素异常(44.4%vs66.7%)、血钠异常(16.7%vs37.5%)、HE分期(43.6%vs25.0%)、感染(33.3%vs54.2%)等诱因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氨异常、血清蛋白异常、血钾异常、凝血酶原时间、血肌酐异常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E分期、Child分级、消化道出血、血钠及血肌酐均为对肝硬化患者预后具有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感染等诱因的多少与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且HE分期、血肌酐、血钠是影响肝硬化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肝硬化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指标差异。方法:随机抽取我院68例肝硬化患者,并按Child分级分为A、B、C级三组,和28例正常人做为对照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所有试验者进行现场操作,并获取Child A、B、C级三组肝硬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左心室16节段横纵及立体方向的最高收缩期数值,从而分析不同Child分级肝硬化患者的心室功能指标差异。结果:三组肝硬化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差都低于对照组,但心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左心室侧壁心尖节段的最高收缩期数值无统计学意义外,Child A、B、C级三组肝硬化实验组左心室其他各节段的横纵及立体方向的最高收缩期数值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 A、B、C级三组肝硬化实验组左心室心尖段、中间段及基底段的最高收缩期数值两两互相比较,Child C级组最低,Child A级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有左心室部分节段收缩力下降的并发症,且随着Child级数越高(C级>B级>A级)左心室越多节段会发生收缩力下降的现象,而且其收缩力会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Child各级肝硬化患者左室功能指标的差异。方法选取120例肝硬化患者,根据不同Child分级分为A、B、C级三组,另选40例正常成人为对照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获得各组左室16节段横纵及立体方向的最高收缩期测值,比较各组患者心室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肝硬化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差均低于对照组,但心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左室侧壁心尖节段的最高收缩期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肝硬化患者左室其他节段横纵及立体方向的最高收缩期测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hild A、B、C级组患者左室心尖段、中间段及基底段的最高收缩期测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均有左室部分节段收缩力下降的并发症,Child分级越高,左室越多节段会出现收缩力下降,且其收缩力会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患者脑磁化传递成像和DWI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利用磁化传递成像(MTI)和DWI技术评价肝硬化患者脑内的水代谢异常,分析其与各程度肝性脑病(HE)的相关性.方法 对54例肝硬化患者和13例正常对照组完成神经心理测试后进行常规头颅MRI扫描和MTI、DWI检查,分别计算脑内6个部位(包括灰质和白质)的磁化传递率(MTR)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 肝硬化组各部位的MTR较正常对照组均降低.Child C级的额叶及顶叶白质MTR与Child A、Child B级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各部位ADC值随着HE的严重程度增高,但在HE分级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逐渐降低的MTR和升高的ADC提示肝硬化患者脑内存在弥漫的星形细胞肿胀并与HE分级有相关性,但对鉴别MHE无明显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吲哚氰绿试验(ICG measurement)和血栓弹力图(TEG)补充Child-Pugh分级所形成的新的肝储备评分系统(Ditan 分级)在评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储备功能中的可行性.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9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接受联合断流术病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以Child-Pugh与Ditan评分系统评估肝储备功能,了解两种方法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情况的准确率.结果:Child-Pugh分级法和Ditan分级法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良好准确率分别为57.89%和89.29%(P<0.05);Child-Pugh分级法和Ditan分级法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轻度不良准确率分别为68.66%和86.21%(P<0.05).结论:Ditan分级系统较Child-Pugh评分能够更全面评价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肝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