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中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苏醒时间、认知恢复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15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A组、B组各75例,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A组为全麻,B组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的苏醒时间、认知恢复情况、MMSE评分。结果 1就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吞咽开始时间)而言,B组短于A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2 MMSE评分:术后1d、2d、3d,B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A组,经统计软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 B组术后1-2d的认知功能障碍率低于A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实施前,对患者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有利于缩短病患的苏醒时间与认知功能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魏昌伟  俞一瑾  倪新莉 《重庆医学》2013,42(9):1054-1056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身麻醉40例为A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40例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A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出现吞咽反射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及术后1、2、3d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较单纯全身麻醉能够明显减少全身麻醉药的用量、缩短术后拔管时间,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体会。方法选取100例老年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研究组实施硬膜外麻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麻醉药物使用量更少,苏醒时间及语言恢复时间更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麻醉前的MMSE评分无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后6h、手术后12h、手术后24h、手术后72h的MMSE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麻醉前的MMSE评分无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比较,给予老年骨科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有助于提高术后短期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不同麻醉方法对老股骨头置换术后认知功能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7月接收的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68例,均分两组行麻醉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全身麻醉方法,研究组则应用硬膜外麻醉法,仔细观察分析两种麻醉方法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分值比较无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同术前相比,术后1d、2d与3d两组患者的MMSE分值优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术后1d,研究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d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比较,无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结论同全麻方法相比,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精神状况的影响相对较小,术后1d硬膜外麻醉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对全麻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8例腹腔镜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予以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认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3 d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能降低全麻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结合硬膜外阻滞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期间于我院确诊胃癌并经腹腔镜行胃癌根治术的78例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术后观察全部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POCD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在T0与T1时HR与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研究组HR显著低于对照组,MAP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平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全身麻醉结合硬膜外阻滞相比于全麻更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恢复时间,安全性良好且有利于认知能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对其术后短期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79例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依照患者实施麻醉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参照组患者应用全身麻醉。结果:麻醉前2组患者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不同时间段研究组患者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语言恢复时间以及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能够减轻对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20,(3):317-320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膝关节置换患者80例,依据不同麻醉方法分为喉罩全麻复合神经阻滞组(H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各40例,分别于术前1d(T_0)和术后1d(T_1)、3d(T_2)、7d(T_3)应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定其认知功能,并在每个时点抽取外周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IL-6的含量。结果:术后两组第1、3天MMSE评分与术前(T_0)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7天与术前(T_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术后1、3dMMSE评分降低明显(P<0.05),但术后7dH组与C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6的含量与基础值(T_0)相比,术后3d明显升高(P<0.01),峰值出现于手术后24h(T_1)。与C组相比,H组IL-6值T_1、T_2时间点较高(P<0.01),在T_3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较全麻喉罩加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影响轻,POCD发生率低,与远期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5岁以上需要择期进行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1 d两组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观察组为12%,MMSE分值为26.9±3.4;对照组为32%,MMSE分值为23.2±4.3。两组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观察组为2%,MMSE分值为29.1±0.4;对照组为2%,MMSE分值为29.3±0.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较全身麻醉能够有效减少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第1天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吴良永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1):90-91,94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评分I~Ⅱ级择期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A组)、全身麻醉组(B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c组),通过MMSE评分比较三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影响。结果三组患者认识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术后1d分别为A组17%、B组33%、C组20%;术后7d分别为A组10%、B组20%,C组13%。术后1d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比较和c、B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统计结果与术后1d一致。结论硬膜外麻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组相比,能降低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1d和术后7d认知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冯昌盛  张玉龙  涂发平 《重庆医学》2012,41(32):3389-3390,3393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前列腺汽化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Ⅲ级择期行前列腺汽化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MMSE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后4h、8h、1d及4d的认知功能障碍。结果术后4h、8h、1d各组MMSE评分与麻醉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d各组MMSE评分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8h全身麻醉组的MMSE评分低于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49%、31%,术后8h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比全麻更能有效降低老年前列腺汽化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夏邑县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7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8例。观察组予以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予以吸入麻醉。比较两组苏醒质量(拔管时间、术后睁眼时间)和手术前后认知功能(MMSE)评分。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和术后睁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两组MMSE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24 h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均可引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但全凭静脉麻醉可缩短术后睁眼时间与拔管时间,且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将临清市人民医院于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根据麻醉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研究组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切皮时、气腹20 min以及术毕时心率与平均动脉压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除术前外,其余时间点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更早,MMSE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P<0.05)。结论 在老年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治疗中,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有更好的麻醉效果,对患者心脏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症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血清TNF-α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焦作市中医院进行手术的7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实施全身麻醉。比较两组认知功能以及血清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1 d内的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TNF-α水平均上升,且对照组术后12 h、术后1 d以及术后3 d的TNF-α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血清TNF-α水平和术后认知功能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硬膜外阻滞麻醉与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手术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效果、认知功能评分(MMSE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术后30 min内苏醒拔管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5.34±20.4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2.57±24.71)min;其麻醉优良率为98.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MMSE评分为(26.91±2.85)分,明显大于对照组的(24.65±2.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MAP为(82.72±6.43)mmHg、HR为(69.45±5.89)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25±6.32)mmHg、(58.64±4.27)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16.42%(1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33%(2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0 min内苏醒拔管率为80.60%(54/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69%(4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老年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优于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16.
蒋敏敏 《当代医学》2014,(23):20-21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入住永州市祁阳县人民医院的80例老年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抽签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n=40),分别给予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应答时间、诱导麻醉前后MMSE评分以及术后谵妄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2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应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麻醉诱导前、诱导后6、12及72 h 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24 h时MMSE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6 h、术后6 h及术后12 h POCD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24及48 h 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全麻,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进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45例全身麻醉患者为全身组,45例硬膜外麻醉患者为硬膜外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应答时间、麻醉前后MMSE评分及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全身组与硬膜外组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麻醉后6小时、12小时、72小时全身组与硬膜外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24小时MMSE评分低于硬膜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组麻醉6小时后、12小时后POCD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硬膜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小时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短期内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比较,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受到影响,24小时后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慢性阑尾炎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8月济源市卫校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阑尾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术中接受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全麻,观察组术中接受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毕时、术后24 h的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水平,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术毕时,观察组患者ACTH水平低于对照组,CO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ACTH和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有助于减轻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慢性阑尾炎患者的应激反应,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创伤手术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骨科手术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给予全身麻醉后进行手术;对照组45例,给予硬膜外麻醉后进行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情况,术后6 h、12 h、24 h、48 h的精神状态检测(MMSE)评分差异,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麻醉组术后24 h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全身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在术后24 h内POC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24 h后的POCD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显著大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20.
《陕西医学杂志》2017,(10):1377-1378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及Tau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采用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和心率(HR)指标;Tau蛋白血清浓度;认识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结果:麻醉前两组的DBP、SBP、H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后研究组的DBP、SBP、HR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天对照组患者Tau蛋白血清浓度高于研究组(P<0.05),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Tau蛋白血清浓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天对照组患者POCD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POCD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能有效改善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意识和认知能力,降低POCD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au蛋白血清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