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甲基铝氧烷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氯化镁六水合物(MgCl_2·6H_2O)作为三甲基铝的新水解剂制备甲基铝氧烷。对三甲基铝的水解速度、水解反应产物甲基铝氧烷和MgCl_2固体余留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探讨。在相同条件下,与用Al_2(SO_4)_3·18H_2O和NdCl_3·7H_2O水解剂制备甲基铝氧烷进行对比试验,表明由这3种水解剂制得的甲基铝氧烷的结构性能不同。其中,以MgCl_2·6H_2O水解剂制备的甲基铝氧烷产率(按水解反应放出的CH_4气计算)、甲基铝氧烷的分子量(或齐聚度)、以及用作Cp_2ZrCl_2的助催化剂对乙烯聚合的活性都高于其他两种水解剂。  相似文献   

2.
用(五甲基环戊二烯基)三苄氧基钛「Cp^*Ti(OBZ)3」/甲基铝氧烷(MAO)催化体系,在不同溶剂中进行丙烯聚合,合成高相对分子质量无规聚丙烯。结果表明:甲苯、氯甲苯、己烷、庚烷等溶剂均适合该体系的聚合反应,常压下催化活性(按1molTi计)在89kg/h以上;聚合产物无规度高,在乙醚中溶解率高于98%。较详细地研究了以己烷为溶剂时聚合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dbm)_3Ti(OPh)/MAO合成间规聚苯乙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dbm)3Ti(OPh)/MAO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反应。研究了Al/Ti摩尔比、催化剂浓度、聚合时间和单体浓度等因素对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非茂钛催化剂体系本体聚合n(Al)/n(Ti)=500时聚合活性可达615kg/(molh)(每摩尔Ti每小时生成的PS量);溶液聚合催化剂浓度为200~1200μmol/L时,聚合活性衰减平缓,苯乙烯的转化率随时间而直线上升。用13CNMR、DSC表征了得到的聚合物,其间规度≥96%,熔点为269~271℃。  相似文献   

4.
钛硅分子筛(TS)催经氧化苯乙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用气相TiCl4同晶取代制得的钛硅分子筛(TS)作催化剂,对苯乙烯进行催化氧化。考查了催化剂的用量、苯乙烯/H2O2(mol)比和溶剂丙酮/苯乙烯(mol)比、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发现TS量/苯乙烯比为0.3g/10mmol、苯乙烯/H2O2比为3、丙酮/苯乙烯比在1.54 ̄6.16之间、反应温度为60 ̄70℃、反应时间≥15时,对该反应较适宜。在最佳反应  相似文献   

5.
CVD法制备涂复TiO2的Al2O3用作HDS催化剂的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章清 《加氢技术》1996,22(3):14-20
载于Al2O3上的Mo-Co或Mo-Ni催化剂在重质石油馏分HDS中已有广泛应用,为了提高HDS催化活性,已经研究成果用CVD法(化学蒸汽沉积法)制备复合型载体(TiO2-Al2O3)作者发现,载于TiO2-Al2O3上的Mo催化剂与载于Al2O3上的Mo催化剂相比,硫芴衍生物HDS催化活性更高得多。  相似文献   

6.
用水溶性钌簇合物Ru3(CO)9(dpps)3(dpps=ph2p-m-C6H4SO3Na,下同)为催化剂,考察了α,β-不饱和酸,苯乙烯,苯乙酮,苯甲醛和环己酮等的加氢反应,发现了题示簇合物(Ru3(CO)9(dpps)3)是催化上述含官能团烯烃的选择氢化的有催化剂,在甲醇溶液中,该簇合物也有效地催乙烯羰化生成丙酸甲酯和二乙酮,添加几种卤化物不仅提高了催化活性,而且改变了产物分布,根据催化剂的I  相似文献   

7.
祝方明  贾虹 《石油化工》1999,28(6):413-417
茂金属催化剂的烯烃聚合研究始于50年代末[1],只是由于当时选用烷基铝(AlEt3、AlEt2Cl、AlEtCl2)作助催化剂,聚合活性不高,而且生成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低,没有受到重视。1980年Kaminsky[2]首次用甲基铝氧烷(MAO)作助...  相似文献   

8.
用水溶性钌簇合物Ru3(CO)9(dPPs)3(dPPs=Ph2P—m—C6H4SO3Na,下同)为催化剂,考察了α,β-不饱和酸、苯乙烯、苯乙酮、苯甲醛和环己酮等的加氢反应。发现了题示簇合物[Ru3(CO)9(dPps)3]是催化上述含官能团烯烃的选择氢化的有效催化剂。在甲醇溶液中,该簇合物也有效地催化乙烯羰化生成丙酸甲酯和二乙酮。添加几种卤化物不仅提高了催化活性,而且改变了产物分布。根据催化剂的IR和XPS分析结果,讨论了可能的催化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9.
稀土镍基催化剂在甲烷选择氧化制合成气中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i/ZrO2、Ni/ZSM、Ni/TiO2-ZrO2、Ni/Y/ZrO2和Ni/Ce/ZrO2等系列镍基催化剂,在常压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上考察了催化剂在甲烷选择性氧化制合成气中的催化活性与选择性。研究了载体、金属镍担载量及稀土添加物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空速及烷氧比条件下的催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稀土促进的Ni/ZrO2体系是良好的甲烷选择氧化制合成气催化剂。当反应温度高于700℃、空速为2.84×105ml/g·h,烷氧比为2时,甲烷单程转化率>92%,CO+H2选择性>90%。  相似文献   

10.
CaTi09Li01O3催化剂中添加CeO2、La2O3、Y2O3、NiO等金属氧化物可不同程度地改进催化剂性能,其中以NiO/CaTi09Li01O3催化剂性能最佳,乙烯收率在775℃比CaTi09Li01O3作催化剂提高122%,适当控制反应条件,可使775℃的乙烷转化率达552%,乙烯选择性为73%。NiO/CaTi09Li01O3催化剂的最佳NiO含量为30%,最佳焙烧温度为800℃,催化剂上乙烷氧化脱氢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75~800℃,V(C2H6)/V(O2)=17~2,原料气空速为(2~3)×104h-1,原料气中惰性气体含量为20%~50%。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CrO3/SiO2 /MAO乙烯聚合催化剂 ,研究了催化剂制备配方和气相聚合反应条件对催化剂聚合活性和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催化剂聚合活性高 ,聚合物的熔体指数较低 ,MAO与EtOAlEt2 共同使用作为还原助剂时得到的催化剂具有敏感的临氢效应。  相似文献   

12.
球形TiCl_4/MgCl_2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乳化急冷法制备的球形M gC l2为载体,制备了球形T iC l4/M gC l2催化剂(简称催化剂),并将该催化剂用于丙烯聚合。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N2吸附法对催化剂及聚合物的形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聚合时间、聚合温度、铝钛比、铝硅比、氢气加入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与聚合物均为球形,且催化剂粒径分布窄,具有较大的孔体积和孔径,所制得的聚丙烯也具有孔隙率大、孔径大等特点。较佳的聚合条件为:聚合温度70~75℃、聚合时间3h、铝与钛摩尔比为300、铝与硅摩尔比为15、氢气加入量(质量分数)2.00×10-4;在此条件下,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同时聚丙烯具有较高的等规度;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氢调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两种单茂钛催化剂体系Cp*T i(OC6H4C l)3/MAO(Cp*为η5-五甲基环戊烯基,MAO为甲基铝氧烷)(Ⅰ)和Cp*T i(OC6H4F)3/MAO(Ⅱ)催化单一乙烯单体聚合制备长支链聚乙烯。13C核磁共振谱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体系Ⅰ制备的聚乙烯产物的支链全部为长支链(支链碳原子数大于等于6),而催化剂体系Ⅱ制备的聚乙烯则含有长支链和侧甲基;升高聚合温度和增加铝钛比都使产物的支化度增加;对于催化剂体系Ⅱ,升高聚合温度有利于α-烯烃大分子单体进行2,1-插入反应,使产物中侧甲基的含量明显增加;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当相对分子质量相差不大时,支化度较高的聚乙烯具有较低的熔点。  相似文献   

14.
TiCl_4/SiO_2-MgCl_2复合载体催化剂用于丙烯本体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傅聪智  陈伟  刘月祥  姜涛  谭扬 《石油化工》2005,34(8):734-738
以S iO2和M gC l2为复合载体,制备了T iC l4/S iO2-M gC l2复合载体催化剂,并将该催化体系用于丙烯聚合,研究了催化剂及聚合物的形态及孔特征,考察了助催化剂浓度、外给电子体浓度、氢气加入量及聚合温度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粒径分布窄,具有较大的孔体积和孔径,制得的聚丙烯也具有孔隙率高、孔径大等特点;铝钛摩尔比为600、铝硅摩尔比为20时,该催化剂具有获得较高的催化活性,同时聚丙烯具有较高的等规度;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氢调敏感性,在较高的熔体流动指数下聚丙烯仍具有较高的等规度;随聚合温度的升高,该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以及聚丙烯的等规度均增加,聚丙烯的熔体流动指数则先减小后增加。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发现SiCl_4对TiCl_4-Mg(OC_2H_5)_2乙烯聚合催化剂有较强的活化作用,可将催化剂活性从130kgPE/gTi提高到1300kgPE/gTi。本文研究了SiCl_4的活化作用机理,表明催化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催化剂中钛组份Ti(Oc_2H_5)_nCl_(4-n)含量及n值下降和Si(OC_2H_5)_mCl_(4-m)中乙氧基对聚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含镁配合物ClMg(OR).ROH为载体制备了高效丙烯聚合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考察了聚合温度、铝钛比、铝硅比和氢气加入量对催化剂聚合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氢调敏感性和立体定向性,动力学行为呈现典型的上升-衰减型,聚合过程中聚丙烯形态复现了催化剂的形态。在三乙基铝为助催化剂、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外给电子体、n(Al):n(Ti)=300、n(Al):n(Si)=15、氢气加入量(质量分数)为0.0200%、温度为70℃的条件下,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12.0kg/g),聚丙烯等规度可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具有新型结构的双膦胺镍配合物N,N-双(二苯膦基)-对甲氧基苯胺二氯化镍-甲基铝氧烷(PNP-N i-MAO)催化体系对苯乙烯聚合的催化性能,考察了聚合温度、n(A l)∶n(PNP-N i)、PNP-N i的浓度和苯乙烯的浓度对催化活性、苯乙烯转化率、聚苯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并用核磁共振和凝胶色谱对聚苯乙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聚合温度25℃、聚合时间1h、n(A l)∶n(PNP-N i)=300、c(苯乙烯)=2.3m ol/L、c(PNP-N i)=0.4mm ol/L、甲苯为溶剂的适宜条件下,苯乙烯的转化率可达95%以上,催化活性达到5×105g/(m ol.h)左右。核磁共振和凝胶色谱表征结果显示,所得聚苯乙烯为无规结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104,相对分子质量分布Mw/Mn约为2。  相似文献   

18.
张林  许学翔  纪洪波  时晓岚 《石油化工》2005,34(11):1050-1054
以S iO2为载体,将Z ieg ler-Natta(Z-N)催化剂和非茂催化剂的活性组分负载在同一载体上,制得S iO2负载型Z-N/非茂双金属催化剂;研究了双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的动力学规律,考察Zr的负载量、n(T i)∶n(Zr)对双金属催化剂催化活性和聚乙烯产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双金属催化体系中同时存在两类性质不同的活性中心,两类活性中心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控制Zr的负载量和n(T i)∶n(Zr),可在保持较高催化活性的同时,得到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高熔流比的聚乙烯;采用Zr的质量分数为2.08%、n(T i)∶n(Zr)=4.45的双金属催化剂,在氢分压为0.2M Pa、总压为0.8M Pa、聚合温度为70℃、n(A l)∶n(T i+Zr)=200的条件下催化乙烯聚合时,其催化活性(每摩尔T i和Zr每小时产生的聚乙烯的质量)为4.30×105g/(m ol.h),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可达17.22,熔流比可达89.93。  相似文献   

19.
用硅桥联茂金属催化体系rac-Me_2Si(1-Ind)_2ZrCl_2/Al(i-Bu)_3/[Me_2NHPh]~+[B(C_6F_5)_4]~-催化1-癸烯聚合,考察了茂金属浓度、Al/Zr摩尔比、B/Zr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Zr/1-癸烯摩尔比为4×10~(-5)、Al/Zr摩尔比为80、B/Zr摩尔比为1.2、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h的条件下,1-癸烯的转化率达到97.6%,运动黏度(100℃)为599.4mm~2/s,黏度指数为285,倾点为-26℃,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 608,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1.86。同时结合聚合反应机理和催化剂微观构型,对比分析了硅桥联茂金属催化体系rac-Me_2Si(1-Ind)_2ZrCl_2/Al(i-Bu)_3/[Me_2NHPh]~+[B(C_6F_5)_4]~-与亚乙基桥联茂金属催化体系rac-Et(1-Ind)_2ZrCl_2/Al(i-Bu)_3/[Me_2NHPh]~+[B(C_6F_5)4]~-在催化1-癸烯聚合方面的不同表现,表明无论是从催化剂的活性还是从产物相对分子质量来看,硅桥联茂金属催化剂的性能明显优于亚乙基桥联催化剂。最后釆用全自动反应量热仪进行放大反应,得到此反应的聚合反应热为61.8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