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目的 研究糖耐量受损(IGT)及初发2型糖尿病(T2DM)早期相8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IR)。方法 116例无已知糖耐量异常史者,根据75 g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分为正常糖耐量组(NGT)34例、IGT组40例、T2DM组42例。比较各组早期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经胰岛素抵抗校正的早期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HOMA-I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由NGT到IGT及T2DM期,△I30/△G30、△I30/△G30/HOMA-IR进行性下降(P<0.01),HOMA-IR逐渐升高(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30/△G30与餐后2小时血糖(2h-PG)相关。结论 IGT期存在早期相β细胞功能减退和IR;T2DM期早期相β细胞功能进一步降低,IR加重,两者均是促疾病发展危险因素,且前者是影响餐后血糖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3名患者按照诊断标准分为五组,其中2型糖尿病治疗组(T2DM-T组)103名,糖耐量受损治疗组(IGR-T组)95名,2型糖尿病对照组(T2DM-C组)91名,糖耐量受损对照组(IGR-C组)88名,糖耐量正常组(NGT组)106名,治疗组采用中药复方治疗,阳性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分别用胰岛素作用指数(IAI)及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敏感性,用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0/ΔG30)、修正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MBCI)、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β)以及葡萄糖处置指数(DI)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各组治疗前与NGT组比较, T2DM组的IAI和HOMA-IR存在统计学差异;T2DM组和IGR组的ΔI30/ΔG30、MBCI、HOMA-β、DI四个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发现,T2DM组与IGR组的IAI显著升高,T2DM组的HOMA-IR显著降低,但是IGR组的HOMA-IR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ΔI30/ΔG30、HOMA-β、DI三个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MB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复方具有降糖疗效,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有效地缓解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调节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分析肥胖儿童糖负荷后血糖、 胰岛素分泌特点及胰岛素抵抗 (IR) 情况, 以预测评估胰岛 β 细胞功能状态。方法 将 635 例肥胖儿童按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 (NGT 组, 483 例)、 糖调节受损组 (IGR 组, 112 例) 和初发 2 型糖尿病组 (DM 组, 40 例); 按 BMI 水平分为肥胖 1 组 (23 kg/m2 ≤BMI<30 kg/m2 , 393 例), 肥胖 2 组 (BMI≥30 kg/m2 , 242 例)。测定空腹及糖负荷后 0.5 h、 1 h、 2 h、 3 h 血糖 (FPG、 0.5 h-PG、 1 h-PG、 2 h-PG、 3 h-PG) 和胰岛素水平(FINS、 0.5 h-INS、 1 h-INS、 2 h-INS、 3 h-INS), 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 总体胰岛素敏感指数 (WBISI)、胰岛细胞功能指数 (HOMA-β)、 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 (ΔI30/ΔG30)、 胰岛素曲线下面积 (AUCI)。结果 IGR 组各时间点胰岛素水平均高于 NGT 组, DM 组在 0.5 h、 1 h 和 2 h 的胰岛素水平低于 IGR 组 (均 P<0.05)。与 NGT 组比较, IGR 组 AUCI、 HOMA-IR 和 HOMA-β 升高, WBISI 和 ΔI30/ΔG30 降低 (均 P<0.05); DM 组 HOMA-IR 升高, WBISI、 HOMA-β 和 ΔI30/ΔG30 降低 (均 P<0.05); DM 组 AUCI、 HOMA-β 和 ΔI30/ΔG30 均低于 IGR 组 (均 P<0.05)。肥胖 2 组 FINS、 AUCI、 HOMA-IR、 2 h-PG、 HOMA-β 均高于肥胖 1 组, WBISI 低于肥胖 1 组 (均 P<0.05); 2 组间 FPG 和 ΔI30/ΔG30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肥胖儿童从 NGT、 IGR 到 DM 发展过程中, 存在胰岛素分泌高峰后延, IR 程度加重, 胰岛β 细胞功能代偿并最终减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糖代谢人群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功能。方法 1109例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按照血糖结果分为正常糖耐量(NGR)组161例,糖调节异常(IGR)组276例,糖尿病(DM)组672例,均按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NGR与IGR组、DM组相比HOMA-IR有显著差异性(P=0.032,P<0.01);HOMA-β有显著差异性(P<0.01,P<0.01);IGR组与DM组相比HOMA-IR有显著差异性(P<0.01);HOMA-β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HOMA-IR、HOMA-β在不同糖代谢结果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是评估糖代谢人群胰岛功能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1h血糖(1 hPG)升高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状态.方法 入选体检中发现空腹血糖(FPG)升高,但未达到T2DM诊断标准而来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354例患者,按WHO标准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74例)、空腹血糖受损(IFG)组(43例)、糖耐量低减(IGT)组(54例)、联合血糖受损(CGI)组(47例)和DM组(136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所得1 hPG诊断IGR和2型糖尿病的切点值对354例受试者进行分组,细分为1 h-NGT组、1 h IGR组和1 h-DM组;分别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功能指数(HOMA-3)、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功能评估指标(△G0-30、△10-30、△10-30/△G0-30),并与WHO标准分组进行比较.结果 ①依1 h-NGT、1 h-IGR和1 h-DM的顺序HOMA-β(21±12、18±7、16±9)、△10-30/△G0-30 (0.55±1.37、0.33±0.19、0.26±0.14)逐渐降低,HO-MA-IR(0.55±0.16、0.63±0.19、0.75±0.24)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1 hPG与几项指标均有很好的相关性(r=-0.292,-0.168,0.113,0.418,P<0.05).结论 1 hPG能够很好地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是血糖分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对WHO标准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空腹血糖(FPG)≥10mmol/L的35例住院初诊断T2DM患者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前及治疗血糖达标后行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OGIRT)检测;对血糖控制情况、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HbAlc、OGTT各时点血糖和HOMA-IR均明显降低(P<0.05),OGIRT各时点胰岛素(Ins)、HOMA-β和△I30/△G30明显升高(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T2DM是既安全又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低胰岛素抵抗、使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的治疗方案,对延缓糖尿病自然病程的进程,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APN)与2型糖尿病(T2DM)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T2DM(DM组,86例)及正常对照组(NC组,30例)血清APN水平.同时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运用HOMA模型评价稳态时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β),采用糖负荷状态下30 min净增胰岛素与葡萄糖的比值反映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0/ΔG30)、180 min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反映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AUC-I).结果 DM组APN水平明显低于NC组(P<0.05);DM组HOMA-β、ΔI30/ΔG30与APN正相关(r=0.222、0.507,P<0.05),HOMA-IR、AUC-I与APN呈负相关(r=-0.366、-0.258,P<0.05).结论 DM患者血清APN与胰岛素抵抗、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显著相关;提高APN可能是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60例GDM孕妇作为观察组(GDM组),同时选择30例糖耐量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NGT组),测定hs-CRP水平,同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结果 GDM组的hs-CRP和HOMA-IR显著高于NGT组(P<0.01),而HOMA-β显著低于NGT组(P<0.05).hs-CRP与年龄、孕前BMI、筛查时BMI、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lns)和HOMA-IR显正相关(r=0.222,0.649,0.862,0.923,0.935,0.941,P<0.05或P<0.01),与HOMA-β呈负相关(r=-0.872,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IR和HOMA-β是影响hs-CRP最为显著的因素.结论 GDM 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与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细胞分泌功能密切相关,可能参与GDM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短期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注射2次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2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0,30,120 min的血糖和胰岛素值,分别以稳态模型法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评估β细胞功能,以稳态模型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状况,以早相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I30/△G30,糖负荷30min净增胰岛素与净增葡萄糖的比值)评估早期胰岛素分泌能力。结果:经过短期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HOMA-IR均明显下降(P<0.05);而HOMA-β、△I30/△G30显著升高(P<0.001)。结论:短期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分泌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糖代谢。  相似文献   

10.
程兰  韩玉环 《天津医药》2012,40(4):352-355
目的:研究不同糖耐量状态人群胰岛素抵抗(IR)和β细胞分泌功能的区别.方法:收集孕前体质指数正常,无孕前合并症及妊娠期并发症,50 g葡萄糖筛查试验阳性患者504例,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依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诊断标准分组,计算并比较各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以及反映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最大分泌功能的△PI/△PG.结果:不同时点糖代谢异常患者胰岛素释放特征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NGT)相比,葡萄糖耐量受损(GIGT)0、1、2及妊娠期糖尿病(GDM)组HOMA-IR均有不同程度增加,HOMA-β和△PI/△PG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IGT3与GIGT1、GD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IGT0与GDM组△PI/△P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不仅存在IR,还有β细胞功能的受损,GIGT的不同时点血糖异常者具有不同的代谢特异性,GIGT0、GIGT1与GDM相近似,GIGT3与NGT近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已使用较大剂量胰岛素而血糖控制仍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胰岛素治疗日剂量大于50单位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胰岛素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8 mg,qd,对照组继续胰岛素治疗,治疗16周,治疗前后进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Flns)、C肽水平及胰岛素日剂量的测定。结果:观察组能显著降低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降低Flns、C肽水平,胰岛素日剂量也明显减少(P〈0.01),且无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结论: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能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并减少胰岛素用量、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2.
陈卫红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2902-2903
目的 探讨应用两种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18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组(CSⅡ组)59例和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DⅡ组)59例,分别采用胰岛素泵和皮下注射给药方式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下降,CSII组控制血糖达标时间(4.5±1.3)d,短于MDII组的(7.2±2.3)d,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均P<0.05).结论 胰岛素泵给药治疗2型糖尿病较皮下注射胰岛素更安全有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血糖控制较差的住院患者160例,随机分为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治疗组(CSⅡ)80例和采用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法的对照组(MSⅡ)80例,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2组患者的空腹与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天数、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CSⅡ均优于MS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的患者血糖得到稳定和良好控制,减少夜间低血糖和黎明现象,是目前胰岛素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邓金枝 《中国当代医药》2015,(7):127-128,131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A组(40例)采取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B组(40例)采取胰岛素泵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B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分别为(5.4±0.6)、(7.6±1.2)mmol/L,明显低于A组,B组的血糖达标时间为(2.5±0.6)d,明显短于A组(P<0.05);B组孕妇的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剖宫产发生率分别为20.0%、7.5%、17.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低血糖和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7.5%、5.0%、2.5%和2.5%,B组的母婴并发症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胰岛素泵可迅速控制血糖,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90例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素组和甘精胰岛素组。在16周治疗期调整胰岛素剂量至空腹血糖≤6.0 mmol/L。记录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事件及体重。结果治疗16周,两组FPG及HbA1c均较基线下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均为6.6%,但地特胰岛素组的体重增加明显低于甘精胰岛素组(P〈0.05)。结论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均能有效控制血糖,并且有较低的低血糖风险。相比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在减少体重增加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Objective:

Several different durable or disposable insulin pen delivery devices are currently available, and newer, improved devices are being introduced. One prefilled insulin device, FlexPen (FP), has recently been improved (known as the Next Generation FlexPen (NGFP) in Europe or the improved FlexPe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aim of this review is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and health economic data of FP and its modified version.  相似文献   

17.
张星星  姜慧苗  马建梅 《安徽医药》2021,25(9):1762-1765
目的 总结分析国内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nsulin autoimmune syndrome,IAS)病人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临床对IAS的认识.方法 对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西安高新医院确诊为IAS的3例病人和2009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各大数据库中检索到关于IAS的87例国内个案报道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病史、临床表现、生化特点、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对90例IAS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数据显示IAS男女比例1:2,女性IAS病人比例高于男性病人(P<0.05),且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9~59岁;甲巯咪唑所致IAS所占比例52.22%,高于其他诱发药物(P<0.001);低血糖发作时VPG(2.05±0.67)mmol/L,低血糖症状控制不佳时激素治疗有效,经治疗后随访3月内低血糖未再发作者66例,其中29例IAS病人予以激素治疗,经激素治疗和非激素治疗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转阴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AS病人女性较多见,好发年龄段为>39~59岁,甲巯咪唑是诱发IAS的常见药物,治疗上必要时可予以小剂量激素.  相似文献   

18.
Insulin-resistance is associated with a number of disease states such as diabetes, syndrome X, and hypertension. These situations may be coupled to insulin-resistance through the insulin signaling system as a common pathwa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ceptor binding alterations in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and aortocaval shunted rats (eccentric cardiac hypertrophy). A physical model describing a 1:1 stoichiometry of ligand binding with its receptor is proposed describing reversible binding of [125I]insulin or [125I]IGF-1 at the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as well as with the cardiac myocytes after CHAPS-treatment. Analysis of the collected effluents are curve-fitted with a conservation equation and a first-order Bessel function which allowe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forward binding constants (kn), the reversible constants (kn), the dissociation constants (kd) and the residency time constants (τ).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 showed insulin-resistance through alterations in the kinetics of insulin receptor binding. The normotensive controls of the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on rats (SHR) carry themselves insulin-resistant receptors whose binding to insulin worsens in the hypertensive SHR. Negative cooperativity betwee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GF-1 and insulin receptors could be a causative factor predisposing for insulin-resistance in the aortocaval shunted rats to insulin resistance. The defects may be occurring at the receptor level in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Wistar-Kyoto rats and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In conclusion, alterations in the kinetics of insulin binding to its receptor seem to play a central role for the initiation of insulin-resistance during the various pathophysiological states.  相似文献   

19.
1例59岁男性患者,糖尿病病史23年,期间一直口服格列喹酮片和阿卡波糖片控制血糖。患者因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开始每晚睡前皮下注射10 U地特胰岛素注射液,使用2~3 d后,发现在注射部位出现高于皮肤表面直径约2 cm的红斑、硬结。使用2周后,将胰岛素品种更换为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每晚睡前皮下注射10 U,2~3 d后,患者出现同样的过敏反应。遂将患者的治疗方案改为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R注射液)10 U、6 U、8 U三餐前皮下注射和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N注射液)6 U睡前皮下注射,患者未见明显的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20.
于恒彩  计成 《中国药师》2015,(12):2105-2107
摘 要 目的: 为临床药师参与治疗药物致自身免疫性低血糖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了1例门冬胰岛素诱发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的治疗,分析治疗方案并提出建议,提供药学服务。结果: 临床药师的建议被采纳,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能协助医师制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给患者提供良好的药学监护与用药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