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详细介绍了Si3N4/SiCp复相陶瓷的研究现状,着重论述了Si3N4/SiCp纳米复相陶瓷的制备工艺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Si3N4/Si3N4陶瓷连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颖  黄庆 《陶瓷学报》1999,20(4):235-239
连接技术是Si3N4陶瓷实用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难题之一。本文综述了Si3N4/Si3N4陶瓷连接的研究现状以及不同连接工艺对连接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Sialon陶瓷的合成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ialon陶瓷的合成和应用都兴红张广荣隋智通(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沈阳·110006)1Sialon陶瓷的合成Sialon陶瓷与Si3N4陶瓷相比不仅结构,性能不同,更突出的优点是它的烧结性能远高于Si3N4陶瓷,这主要是由于Si3N4是...  相似文献   

4.
Si3N4/SiCp复相陶瓷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儒 《河北陶瓷》1995,23(3):21-24
详细介绍了SiN4/SiCp复相陶瓷的研究现状,着重论述了Si3N4/SiCp纳米复相陶瓷的制备工艺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近净尺寸等静压成型,无压烧结Si3N4工艺成功地制备了同了6105紫油机Si3N4对陶瓷气门材料及制备工艺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6.
Si3N4/SiCp复相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SiC颗粒弥散强化Si3N4陶瓷的研究近况,着重讨论了SiC粒子的数量和尺寸对Si3N4/SiCp复相陶瓷材料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简要介绍了Si3N4/SiCp复相陶瓷材料的烧结机理和SiCp的掺入对材料可烧结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氮化硅陶瓷冲蚀磨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Si3N4陶瓷进行冲蚀磨损和断裂韧性测定,对磨损表面和断口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压痕断裂是热压烧结Si3N4产生冲蚀的控制机制;Si3N4的冲蚀率EV与断裂韧性KIC有强烈的依赖关系,随KIC的增高冲蚀抗力迅速增高,即EV∝KIC^n,n值变动于-7.0 ̄-4.4之间;依磨粒硬度HE和Si3N4硬度H的比值和KIC的大小可以评价Si3N4陶瓷的抗冲蚀特性;热压烧结Si3N4有很高的抗冲蚀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热压氮化硅陶瓷与3Cr2W8V钢组成的销-盘摩擦副,在空气中非润滑条件下,400 ̄800℃不同载荷(49 ̄343N)的摩擦磨损性能;测定了磨擦系数的Si3N4销的磨损因子;通过对Si3N4磨损面的SEM形貌观察、X射线相结构分析,探讨了陶瓷销的磨损机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纳米复相陶瓷、纳米复相陶瓷力学性能,着重分析了纳米Si3N4-SiC复相陶瓷显微结构特点,同时展望了今后纳米复相陶瓷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发动机用新材料──氮化硅陶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温陶瓷代替金属制造发动机,是目前国外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从提高效率、节约能源的角度出发,以氮化硅(Si3N4)陶瓷发动机为例,介绍了其特点、制造方法及国外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氮化硅陶瓷的应用和酸腐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氮化硅陶瓷的三种工业应用,即氮化硅陶瓷轴承球、氮化硅涡轮转子、铝冶金氮化硅陶瓷部件,以及氮化硅在H2SO4,HN03,HCl,HF等酸溶液及高温SO2和HCl气体中的腐蚀行为,对其腐蚀机理进行总结,并提出今后提高氮化硅陶瓷抗腐蚀性能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2.
采用GPS烧结HIP处理两步烧结Si3N4基复合陶瓷材料,在GPS烧结后使试件表面气孔闭合形成自身包套,而后通过HIP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烧结体的密度,可以获得抗弯强度〉720MPa,断裂韧性KIC〉7.8MPa.m^1/2的高性能Si3N4基复合陶瓷烧结体。而GPS烧结所获得的由β-Si3N4晶粒组成的网状显微结构对烧结体的性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稀土氧化物在氮化硅陶瓷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简要论述了稀土氧化物在氮化硅陶瓷材料中的应用研究概况,介绍了单一稀土氧化物以及复合掺杂稀土氧化物在氮化硅陶瓷材料中的应用进展,并比较了它们对氮化硅陶瓷材料性能的影响;最后对稀土氧化物在氮化硅陶瓷材料中的应用前景作了简单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纳米Si_3N_4-SiC复相陶瓷显微结构,观测了纳米Si_3N_4-SiC复相陶瓷中Si_3N_4、SiC粒子晶粒尺寸,研究了复合在Si_3N_4晶粒内和晶界上的SiC粒子分布情况及Si_3N_4与SiC、Si_3N_4间的相界面。  相似文献   

15.
以α-Si3N4粉末为原料,分别以Y2O3-La2O3和Y2O3-CeO2为烧结助剂,利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Si3N4陶瓷。研究了Si3N4陶瓷样品在空气中高温下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原始的α-Si3N4在烧结过程中完全转化为β-Si3N4。在1000~1350℃氧化100h后,用Y2O3-La2O3烧结助剂制备的样品表现为质量增加趋势,质量变化小于0.389mg/cm2,其氧化过程符合抛物线规律。用Y2O3-CeO2烧结助剂制备的样品,在1000℃氧化后表现为质量减小,为-0.248mg/cm2;在1230℃和1350℃表现为质量增加,分别为0.024mg/cm2和0.219mg/cm2,并且其氧化过程不符合抛物线规律。样品的氧化过程主要受2个扩散过程的控制,即稀土元素的向外扩散与氧的向内扩散。  相似文献   

16.
余娟丽  杨金龙  李和欣  黄勇 《硅酸盐学报》2012,40(3):329-330,331,332,333,334
采用直接起泡法制备氮化硅泡沫陶瓷,研究了长链表面活性剂与短链两亲分子活性剂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Si3N4泡沫陶瓷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与长链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泡沫相比,短链两亲分子稳定的泡沫稳定性较好,泡体呈现球形或椭球形。通过控制发泡工艺制备出气孔尺寸分布均匀的开孔和闭孔两种不同孔结构的多孔氮化硅泡沫陶瓷,闭孔氮化硅泡沫陶瓷的气孔率和抗弯强度分别为40%和106MPa;开孔氮化硅泡沫陶瓷的气孔率和抗弯强度分别为80%和28MPa。  相似文献   

17.
以Si3N4和Si粉为主要原料,Al2O3、Y2O3等为助剂,制备Si3N4料浆,用有机前驱体浸渍和二次烧成工艺来制备具有网络结构的多孔氮化硅陶瓷增强体.结果表明:二次烧成能显著提高材料性能,烧成温度在1600~1700℃为宜.用XRD、SEM、XEDS等对二次烧成材料的显微结构和晶相进行分析,研究二次烧成制度改善材料性能的原因,以利于更好的优化工艺.  相似文献   

18.
The results of an investigation to determine stress corrosion effects on Si3N4 are presented. Variable-strain-rate and static-fatigue tests were performed on hot-pressed and reaction-sintered materials. Both materials exhibited time-dependent failure in an atmosphere of water-saturated flowing air. The effect is moisture-dependent, as indicated by a strength increase of = 10% for tests performed in dry air. A model is proposed for the mechanism of stress corrosion of hot-pressed Si3N4 based on ion exchange occurring in the glassy grain-boundary phase.  相似文献   

19.
氮化硅陶瓷与不锈钢摩擦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Si3N4陶瓷与SUS304不锈钢摩擦性能,认为反应烧结氮化硅的微观结构有利于储存润滑介质。同时发现水基润滑剂具有较好的润滑效果,主要原因是摩擦化学反应层的存在使摩擦系数降低。在研究基础上,将氮化硅陶瓷用作金属塑性成形模具材料。实验证明,反应烧结氮化硅陶瓷制造模具可成功用于不锈钢的拉深。  相似文献   

20.
以Si3N4和BN为原料,叔丁醇为溶剂,SiO2、Y2O3和Al2O3为烧结助剂,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具有高强度、低介电常数多孔Si3N4/BN复合陶瓷。研究了Y2O3和Al2O3含量对多孔陶瓷气孔率、孔径分布、物相组成、显微结构、抗弯强度和介电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节Y2O3和Al2O3含量,多孔Si3N4/BN复合陶瓷的气孔率由55%增加到68%,气孔尺寸呈单峰分布,平均孔径为0.89~1.02μm;抗弯强度和相对介电常数随Y2O3和Al2O3含量的增加而单调增大,抗弯强度和相对介电常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9.9~60.9 MPa和2.30~2.85;通过调节Y2O3和Al2O3含量调控气孔率,能够获得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可调的高性能透波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