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自鳕鱼皮中制备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肽。方法选用9种蛋白酶对鳕鱼皮胶原蛋白进行酶解,以神经氨酸酶抑制率为指标进行比较,选择最佳水解蛋白酶,用响应面法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与结论胃蛋白酶水解产物的抑制活性最高,且呈剂量依赖性,IC50值为8.86mg.mL-1。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1600U.g-1,底物浓度22mg.mL-1,酶解时间6.8h。在此最佳条件下,胃蛋白酶水解产物IC50值为7.95mg.mL-1。抗H1N1流感病毒活性的细胞实验结果显示,10mg.mL-1的胃蛋白酶酶解物病毒抑制率可达66.6%。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出双酶水解鹿胎原料效果最佳的生产工艺。方法:以水解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酶底比、料液比对蛋白酶酶解鹿胎的影响。结果:双酶水解最佳条件为碱性蛋白酶最佳酶解条件,即分别加入酶底比为1:80的碱性蛋白酶与胰蛋白酶,料液比1:40,pH值为9.0,温度45℃,酶解4h。结论:优选方法稳定,操作简便,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用离子交换纤维分离纯化葛根素的方法和工艺.方法:将葛根的浸提液在预处理过的纤维上吸附过瓣,再用70%乙醇洗脱,得纯化的葛根素.结果:最佳浸提葛根素的工艺参数:60%的乙醇浸提液pH=8,浸提温度60℃,提取时间3 h,浸提2次.得到的葛根素粗品收率为10.92%,纯度为4.56%.最佳分离纯化葛根素的工艺参数:在上柱药液pH=9,流速3 BV·h-1,药液浓度为1.703 mg·mL-1,体积为50 mL的条件下,解吸剂为70%乙醇和2 mmol·mL-1乙酸的混合液(体积比4:1)4 BV,洗脱流速6 BV·h-1.葛根素经离子交换纤维分离提纯后,产品纯度由4.56%提高到23.25%,产品总收率由10.92%降到2.89%.离子交换纤维对葛根素的吸附率为95.52%,解吸率为96.29%.结论:离子交换纤维分离纯化葛根素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在提取白英总生物碱中的应用。方法白英药材经纤维素酶处理后用乙醇回流提取总生物碱,通过正交实验优化酶处理工艺参数。结果酶解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0℃,酶反应时间3h,pH 4.5,酶质量浓度为1.6mg.mL-1,且酶法提取率为传统提取法的5倍。结论纤维素酶水解法适用于白英总生物碱的辅助提取。  相似文献   

5.
以鹿骨初酶解产物为研究对象,以水解度为特征性指标,采用甲醛滴定法检测酶解进程,分析对比不同酶解条件对样品水解度的影响,确定了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分步水解为最佳酶解条件。结果:采用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分步水解的最佳,条件为酶底比1∶200和1∶240,料液比为1∶40,起始pH值为9.0,碱性蛋白酶45℃酶解1.5h后,加入胰蛋白酶37℃下酶解2h,水解度为21.37%。  相似文献   

6.
使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从鸡冠中提取透明质酸,考察不同酶解条件对透明质酸质量与分子量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胃蛋白酶用量30 g/kg,胰蛋白酶用量3 g/kg,各酶解2h,胰蛋白酶酶解pH 8.5,酶解温度45℃时,透明质酸得率为0.5%~0.6%,葡萄糖醛酸含量为41.2%~44.3%,透明质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 106,分子量分布指数接近1.  相似文献   

7.
《中南药学》2017,(6):759-762
目的分别利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对蜈蚣粉进行酶解并选取最佳用酶来制备抗肿瘤多肽。方法利用4种酶对蜈蚣粉进行酶解,采用MTT体外抗肿瘤实验方法,以蛋白质的水解度及酶解提取液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率为指标,同时以蜈蚣粉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为标准,评价4种酶对蜈蚣粉的酶解效果并筛选出最佳用酶。结果胃蛋白酶对蜈蚣粉的水解度为10.44%;胰蛋白酶对蜈蚣粉的水解度为28.29%,在0.125 mg·m L~(-1)及0.25 mg·m L~(-1)的较小浓度下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率低于对照组,但随浓度的增大抑制率逐渐增大,在0.5~2 mg·m L~(-1)浓度时,胰蛋白酶在4种酶中达到最大抑瘤效果;胰凝乳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的水解度分别为50.45%、44.16%,当浓度>0.5 mg·m L~(-1)时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率高于对照组,在浓度为0.5mg·m L~(-1)时抑制率分别为2.86%、36.37%,且随浓度增大抑制率增大。结论蜈蚣粉酶解工艺最佳用酶为胰蛋白酶,其次是胰凝乳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而胃蛋白酶活性较低可以去除。  相似文献   

8.
建立酪蛋白酶解产生抗菌肽的最适条件,对酶解产物进行分离。建立抗菌肽活性测定方法,并对酪蛋白源抗菌肽的理化特性予以评价。本实验采用胰蛋白酶在不同时间条件下水解酪蛋白,经凝胶过滤和RP-HPLC分离纯化制备抗菌肽,酶解液及其分离物质对不同菌株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3h胰蛋白酶的酪蛋白水解液均具有抗菌活性,且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酪蛋白和胰蛋白酶本身无抗菌活性。2h水解液对大肠杆菌ATCC259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26801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分别是1.20mg/ml和0.34mg/ml。2h水解液经SephadexG-15分离收集的5^#组分有抗菌活性,RP-HPLC检测有较单一肽吸收峰。说明酪蛋白经酶水解可以产生抗菌活性肽。  相似文献   

9.
牡蛎活性肽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从牡蛎蛋白质的酶解物中分离制备活性肽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对牡蛎蛋白质进行酶解,使其释放出具备特殊活性的活性肽,将含有活性肽的粗提物分别用Sephadex G25凝胶柱层析,DEAE-Sepharose FF离子交换柱层析和C18反相柱进行分离和纯化。结果牡蛎活性肽粗提物经过分离纯化制备出3个组分F31,F32,F41。组分F32,F41的等电点分别是7.12和7.08;组分F31,F32,F41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85,810及409;其蛋白含量分别为51.9%,80.2%及99.8%;其糖含量分别为19.2%,4.3%及0%。结论以胰蛋白酶作用的最佳条件采用一步酶解的工艺,牡蛎蛋白质可以得到良好的酶解,同时得到的牡蛎活性肽粗提物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9,(14):1953-1958
目的:优选美洲大蠊脱脂膏酶解工艺的最佳水解酶,以提高美洲大蠊中抗肝纤维化活性部位的提取得率和活性。方法:以美洲大蠊脱脂膏为对照,采用茚三酮法和福林酚法考察胰蛋白酶(TR)、胃蛋白酶(PE)、碱性蛋白酶(AL)、木瓜蛋白酶(PA)、中性蛋白酶(NE)对脱脂膏的水解度;采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法,分别以50%、60%、70%、95%乙醇为洗脱溶剂,考察各酶解液不同溶剂洗脱部位的得率;借助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体外抑制试验,考察各酶解液洗脱部位的抗肝纤维化活性。结果:PA、NE对美洲大蠊脱脂膏的水解度分别为14.15%、15.70%,具有较强的酶解能力。PA、NE、AL酶解液的95%乙醇洗脱部位得率分别为(0.73±0.04)%、(0.65±0.01)%、(0.64±0.05)%,分别较不加酶的脱脂膏提高了30.36%、16.07%、14.29%。细胞体外抑制试验结果显示,各酶解液分离纯化所得的50%、60%、70%乙醇洗脱部位对HSC-T6细胞抑制率较低或呈现促增长现象;其95%乙醇洗脱部位对HSC-T6细胞的抑制率总体均在20%以上,其中PA、NE酶解液分离纯化所得的95%乙醇洗脱部位作用24~72 h时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94.5~112.3、117.1~120.0μg/mL,总体小于不加酶的脱脂膏的IC50(116.1~123.0μg/mL)。结论:综合水解度、纯化洗脱部位得率及对HSC-T6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3个指标,确定PA为美洲大蠊脱脂膏抗肝纤维化活性部位酶解工艺的最佳水解酶;NE、AL效果次之;PE、TR效果较差,不适于该酶解工艺。  相似文献   

11.
β-葡萄糖苷酶酶解淫羊藿苷制备宝藿苷Ⅰ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用β-葡萄糖苷酶酶解淫羊藿苷制备宝藿苷Ⅰ的工艺。方法:采用β-葡萄糖苷酶酶解淫羊藿苷制备宝藿苷Ⅰ,以转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温度、pH值、酶与底物质量比、底物浓度和反应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酶解反应的优化条件为温度50℃、pH=5.0的枸橼酸-枸橼酸三钠缓冲液、酶与底物质量比1:2、底物浓度1mg·mL-1、反应时间90min。结论:β-葡萄糖苷酶酶解淫羊藿苷制备宝藿苷Ⅰ,转化率高,工艺简单、可靠,反应条件温和。  相似文献   

12.
镰形棘豆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 目的用正交实验法对镰形棘豆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体外实验评价镰形棘豆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镰形棘豆总黄酮的提取率和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法,优化镰形棘豆水提取工艺。选择清除羟自由基的Fenton法、清除1,1 二苯基 2 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法及还原能力,检测镰形棘豆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镰形棘豆最佳水提取工艺为用药材10倍量体积的水,80 ℃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0 h。该水提物中总黄酮含量达到(72.92±5.04) mg·g-1。镰形棘豆总黄酮提取物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达到50%清除率所需药物的浓度(EC50)分别为1.10 mg·mL-1和262.57 μg·mL-1。结论该工艺可以显著提高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可靠,简便易行。富集后的镰形棘豆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且活性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骨风宁胶囊中重楼皂苷Ⅰ和重楼皂苷Ⅱ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以0.4%磷酸:乙腈(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nm,流速1mL.min-1,柱温40℃。结果在0.09816~0.9816mg.mL-1范围内,重楼皂苷Ⅰ的峰面积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r=0.9999;在0.09889~0.9889mg.mL-1范围内,重楼皂苷Ⅱ的峰面积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r=0.9998。重楼皂苷Ⅰ和重楼皂苷Ⅱ的平均回收率为98.00%和98.9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能有效监控骨风宁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气相色谱法测定风油精中5种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提高风油精中薄荷脑、桉油精、樟脑、丁香酚、水杨酸甲酯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INNOWAX石英毛细管柱(30m×0.32mm×0.25μm);载气为氮气;柱温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85℃,保持4min,以每分钟30℃的速率升至115℃,保持0min,以每分钟70℃的速率升至200℃,保持4min,以每分钟100℃的速率升至250℃,保持3min;检测器:FID;采用内标法测定。结果薄荷脑、桉油精、樟脑、水杨酸甲酯、丁香酚线性范围为0.34~17.22mg.mL-1(r=1.0000)、0.05~2.26mg.mL-1(r=1.0000),0.04~1.93mg.mL-1(r=0.9999),0.34~17.16mg.mL-1(r=1.0000)、0.04~1.80mg.mL-1(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6.17%、96.69%、101.14%、96.86%、98.02%。结论该方法经济、简单、准确且重现性好,可作为风油精的含量测定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中药对痤疮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在体外对痤疮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筛选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方法:制备20种中药提取物,采用平板法37℃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通过2倍稀释法定量测定20味中药和6种中药单体成分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20种中药提取物中大黄、黄芩、甘草、牡丹皮、金银花5种中药对两种致病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6.25 mg·mL-1、6.25 mg·mL-1、12.5 mg·mL-1、12.5 mg·mL-1、12.5 mg·mL-1,对痤疮丙酸杆菌的MIC分别为12.5 mg·mL-1、12.5 mg·mL-1、50 mg·mL-1、50 mg·mL-1、50 mg·mL-1。6种中药单体成分中大黄酸、黄芩苷对两种致病菌抑菌作用最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15.625μg·mL-1、7.812μg·mL-1,对痤疮丙酸杆菌的MIC分别为31.25μg·mL-1、15.625μg·mL-1。结论:大黄、黄芩、甘草、牡丹皮、金银花和单体成分大黄酸、黄芩苷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在进一步的药物筛选中可进行重点考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2种氯沙坦钾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用双交叉设计,24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单剂量口服氯沙坦钾片试验药物或对照药物50 mg,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血浆中氯沙坦及其活性代谢产物E3174的血药浓度,用BAPP 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结果氯沙坦:试验药物与对照药物的Cmax分别为(253.10±155.43),(232.37±136.66)ng.mL-1;Tmax分别为(1.09±0.70),(1.30±0.80)h;t1/2分别为(1.93±0.32),(1.98±0.53)h;AUC0-12分别为(454.19±166.61),(414.97±152.22)ng.h.mL-1,可信区间99.4%~118.6%;试验药物对于对照药物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12.0±29.9)%。E3174:试验药物与对照药物的Cmax分别为(447.45±132.66),(430.81±135.78)ng.mL-1;Tmax分别为(3.56±1.14),(3.77±1.14)h;t1/2分别为(4.55±0.61),(4.67±0.68)h;AUC0-36分别为(3522.17±1162.22),(3307.16±1078.13)ng.h.mL-1,可信区间100.5%~111.8%。试验药物对于对照药物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7.2±16.8)%。结论 2种氯沙坦钾药物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7.
~  李庆忠  陈志勇 《中国药品标准》2013,14(2):139-144
目的:建立注射用药用辅料枸橼酸的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试验和结果判断,采用供试品稀释法和pH调节法进行试验。结果:在供试品稀释法中,枸橼酸0.125 mg.mL-1及其以下浓度对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反应无干扰;枸橼酸0.0625 mg.mL-1及其以下浓度对湛江博康海洋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反应无干扰。使用0.03 EU.mL-1的鲎试剂可对其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在pH调节法中,枸橼酸用1 mol.L-1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6.0后,对鲎试剂与内毒素反应最大不产生干扰的浓度为0.5 mg.mL-1,使用0.25 EU.mL-1或灵敏度更高的鲎试剂可对其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论:建立其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是可行的,可用于其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BPO-1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形态与超微结构的影响,以探索BPO-1对胃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酸抽提、凝胶柱层析等方法,从牡蛎体内分离提取到牡蛎天然活性多肽组分BPO-1,以细胞凋亡诱导物姜黄素和癌细胞分化诱导物HMBA为平行对照,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BPO-1处理细胞的形态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经处理后的BGC-823细胞体积缩小、染色质凝聚、线粒体空泡化、内质网腔扩大和出现凋亡小体等多种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和超微结构特征。结论牡蛎天然活性肽BPO-1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凋亡的诱导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赵佳丽  章展煌  徐宏祥 《中国药房》2010,(21):1999-2000
目的:建立以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倍他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中3种有机溶剂(四氢呋喃、甲醇、乙醇)残留量的方法。方法:以水为溶剂,正丙醇为内标,色谱柱为HP-INNOWAX(聚乙二醇)毛细管柱,柱温为60℃,进样口温度为18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口温度为250℃,氮气流速为1.0mL·min-1,分流进样,分流比为10∶1,顶空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30min,进样时间为1min。结果:被测溶剂与内标均能得到良好分离,四氢呋喃、甲醇、乙醇检测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144~0.0718、0.060~0.300、0.0993~0.497mg·mL-1(r=0.9993~1.0000);回收率分别为103.7%、95.8%、95.0%,RSD分别为0.53%、0.30%、0.48%(n=6);最低定量浓度分别为0.0573、0.486、0.145μg·mL-1;3批样品中溶剂残留量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可用于倍他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