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阻燃PP纺粘无纺布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阻燃母粒法和整理法制得的阻燃PP纺粘无纺布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阻燃性能。结果表明:阻燃母粒法制得的阻燃PP纺粘无纺布的断裂强力与PP纺粘无纺布的接近,但断裂伸长率要低,后整理法制得的纺粘无纺布的力学性能与PP纺粘无纺布的接近;两种方法制得的阻燃PP纺粘无纺布的热性能均优于PP纺粘无纺布,在1000℃左右时,有24.0%~33.2%的炭残渣,成炭性较好;两种方法制得的阻燃PP纺粘无纺布的阻燃性能良好,其中用阻燃剂B整理后的PP纺粘无纺布其阻燃效果优于阻燃剂A整理的PP纺粘无纺布。  相似文献   

2.
阻燃剂分为反应型和添加型两种.反应型阻燃剂和被处理织物发生化学反应,而添加型仅按一定方式和比例混合,不发生化学反应,因此添加型阻燃剂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本文介绍合纤织物常用的添加型阻燃剂有水溶性盐、石蜡卤化物等,说明其特性,对织物阻燃涂覆的要求及其应具备的特点.最后介绍阻燃涂覆的技术措施、着重介绍CT-4涂覆系统特点及工艺流程.但经阻燃整理后的织物手感差,影响服用性,宜作工业用布.  相似文献   

3.
涤纶是一种发展最快、产量最高的合成纤维,有良好的性能且价格低廉,在国防、工业用布和人们生活的很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了涤纶的燃烧性能和燃烧过程,阐述了涤纶的阻燃机理,阻燃整理方法及整理方法的优缺点,给出了涤纶改善阻燃性能后的评测标准,影响涤纶阻燃整理效果的因素,综述了国内外涤纶阻燃研究进展情况。最后,指出环保、多功能型阻燃涤纶,聚酯纤维阻燃理论以及纳米层状硅酸盐/聚酯复合材料方面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典型功能纺织品的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翠芳 《广东化纤》2011,(4):27-31,41
介绍了阻燃、拒水拒油、抗菌等几种典型的功能纺织品,以及它们的加工整理方法、评价方法和测试标准。  相似文献   

5.
谢萍华 《杭州化工》1997,27(2):6-7,10
简述了目前纤维素纤维的组成、裂解燃烧、阻燃机理和纤维素纤维阻燃的状况;主要纤维素纤维产品为棉织物、麻织物、纸张的阻燃技术及一些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微胶囊阻燃剂在织物阻燃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根荣 《合成纤维》1994,23(1):27-30
本文介绍了织物燃烧特点及其阻燃整理的方法,着重叙述了微胶囊阻燃剂的特点、制造方法及其在织物阻燃整理中的应用。这样,解决了阻燃剂和纤维树脂相容性差、易挥发、熔融纺丝时发生高温分解及对纺丝设备腐蚀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无卤阻燃环氧树脂的研究情况,分别就填料型阻燃和结构型阻燃技术进行了介绍,并且简述了这两种阻燃方法对环氧树脂固化体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共聚改性阻燃PET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酯化前和酯化后加入阻燃剂2-羟乙基苯基次磷酸(CEPPA)2种方法制备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研究了阻燃PET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酯化前后加入CEPPA所得的阻燃PET分子结构相同,CEPPA参与了PET的聚合反应,以化学链连接到PET大分子链上。2种方法制备的阻燃PET的热性能和阻燃性能相差不大。酯化前加入CEPPA对阻燃PET的热转变温度改变较小,有利于阻燃PET切片的纺丝及后加工,酯化后加入CEPPA更合适大规模阻燃PET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阻燃涤纶织物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国内外涤纶阻燃改性的研究情况,综述了涤纶阻燃处理方法,分析了卤系和磷系阻燃剂及其对涤纶的阻燃改性的优缺点,介绍了涤纶的燃烧机制、阻燃机制、阻燃方法以及阻燃性能的测试方法。涤纶阻燃改性中所用的阻燃剂主要是通过吸热、覆盖和稀释等机制发挥阻燃作用的。分析了涤纶阻燃整理存在的问题,讨论了阻燃涤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我国纺织品阻燃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介绍了对纺织品进行阻燃整理的必要性,纺织品的阻燃机理、方法及检测,分析了我国纺织品阻燃整理的现状、阻燃剂生产情况和我国纺织品阻燃整理的发展趋势。有8篇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1.
针对Lyocell非织造布的易燃性问题,利用水性氨基树脂和自制植酸铵作为阻燃整理剂,采用浸轧-烘焙的工艺对Lyocell非织造布进行阻燃整理.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阻燃整理Lyocell非织造布的红外特征、耐热稳定性、表面形貌进行表征与测试分析,并对阻燃整理Lyocell非织造布的极限氧指数...  相似文献   

12.
李琳  邓启刚  陈朝晖 《化工时刊》2011,25(12):41-44
介绍了阻燃剂阻燃的基本原理,及其按照不同标准的分类,同时介绍了各类阻燃剂的代表物质及它们的应用领域;重点阐述了关于亚麻纤维织物常见的阻燃整理方法的研究现状,以及今后新型阻燃剂体系应朝着无卤、低烟、无毒方向发展的趋势;确定了应用于亚麻纤维织物的阻燃整理剂在实现绿色环保的同时,提高亚麻纤维织物阻燃综合性能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锥形量热仪在饰面型防火涂料防火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锥形量热仪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阻燃剂含量的饰面型防火涂料点燃时间、热释放速率、有效释放热及总烟气释放量等项目,结果表明:随着阻燃剂含量的增加,热释放速率、有效释放热等参数随之降低;此外,在市面上选取3种饰面型防火涂料,用大板法和锥形量热仪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耐火极限的延长,有效释放热、热释放速率等参数数值明显减小,同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14.
复配阻燃剂阻燃纯棉织物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聚磷酸蜜胺(MPP)复配作为阻燃纯棉织物的阻燃剂,以乙二醛(GLY)为交联剂,研究APP的最佳溶解温度及织物的焙烘条件,并在此条件下以APP/MPP/PER/GLY(10/7/1/2)为复配阻燃剂整理纯棉织物。通过氧指数、垂直燃烧、热降解等表征其阻燃性能。研究结果表明:APP的最佳溶解温度为85℃,复配阻燃剂整理纯棉织物的烘焙条件140℃×150s,阻燃纯棉织物的阻燃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Lyocell纤维易于原纤化的特点和阻燃功能的需要,设计了阻燃与交联同浴整理的方法,选择N-羟甲基二甲基磷酸丙烯酸胺作为阻燃剂,丁烷四羧酸作为交联剂,分别研究了阻燃剂质量浓度、交联剂质量浓度和交联温度对纤维的燃烧性能、抗原纤化能力和纤维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适当增加阻燃剂与交联剂浓度能提高纤维的阻燃能力与抗原纤化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获得阻燃纤维织物的常用方法,着重介绍了对聚酰胺纤维织物的阻燃后整理及硅系阻燃剂在聚酰胺中的阻燃应用,对阻燃聚酰胺纤维织物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制膨胀型阻燃剂螺环磷酰咪唑酯通过浸轧方法对纯棉布进行阻燃整理,考察了阻燃剂、助剂的比例以及焙烘温度对整理棉布的极限氧指数(LOI)的影响。从中选取LOI值超过28%的阻燃棉布共8组,进行垂直燃烧和拉伸性能测试,进一步确定较优的阻燃整理工艺。结果发现,较优的阻燃整理条件为:整理液中w(阻燃剂)=30%,w(催化剂)=1.5%,w(交联剂)=1%,焙烘温度为150℃时,阻燃棉布的LOI值达到33.96%,阻燃等级达到B1级,拉伸性能测得断裂强力为312.50 N;对该条件下阻燃整理的棉布进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棉布的初始热分解温度提前了100℃,最大热分解速度降低,600℃下的残留量由几乎烧尽提高到30%。说明螺环磷酰咪唑酯阻燃体系对棉布具有很好的阻燃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类纺织品具有易燃性,其应用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对纤维素类纺织品进行阻燃改性是提高其阻燃性能的有效措施。该文综述了纤维素类纺织品不同的阻燃改性方法,分析浸渍及涂层整理法、接枝改性法和共混改性等对纤维素类纺织品阻燃改性的研究现状,同时总结了限制阻燃纤维素类纺织品开发及应用的影响因素,如制备过程中阻燃体系不稳定,产品的阻燃耐久性较差及机械性能损伤等。最后对阻燃纤维素类纺织品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合理利用生物质原材料,设计智能化、多功能化、具有阻燃耐久性的纺织品是阻燃纤维素类纺织品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探讨了含氮磷酸酯高聚物阻燃剂用于纺织品的阻燃整理工艺,对阻燃整理后的主要有关性能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它是“含氮磷酸酯高聚物阻燃剂的合成”的姊妹篇。其主要阻燃性能有关指标已达到国家制定的标准[GB5454~5457-85]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