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5,(9):1165-1167
目的:探讨锥颅钻孔血肿抽吸外引流术(锥颅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锥颅组和开颅组,其中锥颅组做锥颅术治疗,开颅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方法、并发症和预后。结果:锥颅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明显短于开颅组(P<0.05),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开颅组(P<0.05),颅内感染明显少于开颅组(P<0.05);而预后和并发症对比,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锥颅钻孔血肿抽吸外引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时间短、操作简单的治疗脑出血的手术方式,但其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较开颅血肿清除术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锥颅血肿抽吸引流在亚急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状况。方法:从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亚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本研究病例对象,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号分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则给予锥颅血肿抽吸术或给予锥颅血肿抽吸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疗效,研究组95.56%比对照组80.00%明显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BI、FM评分状况,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研究组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5.56%,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状况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在治疗颅脑损伤疾病未出现脑疝时,且颅内血肿占位明显可考虑给予锥颅血肿抽吸引流进行治疗,此方式操作简便,家属容易接受,价格便宜,手术时间短,可减少开颅带来的巨大风险及并发症,疗效明显,在基层医院也可实施,其推广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3.
廖颂明 《当代医学》2012,(28):43-44
目的比较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大脑皮质出血大于30mL或血肿直径在3cm以上不宜进行内科治疗的患者137例.根据患者家属意愿选择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58例,开颅血肿清除术79例.对两组患者脑功能恢复情况、病死率及其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近期脑功能恢复情况无显著差异.在致残率方面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好于开颅血肿清除术.两组都显示手术进行的越早恢复效果越佳.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外科治疗,强调越早期效果越好,两种手术方法诊断特殊的病情,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00例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施行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死亡率、GCS评分改善情况、颅脑缺损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为96%,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为6%,观察组患者为2%,两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颅脑缺损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8.43±1.3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67±1.92)d(P<0.05)。结论:对颅内血肿患者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的疗效优于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合适手术方法,评估各个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共131例,其中开颅组64例常规开颅手术显微镜下清除血肿,锥颅组67例根据头CT选择血肿最大层面进行锥颅穿刺抽吸,尿激酶冲洗引流血肿.结果 锥颅组手术时间为(0.5±0.2)h,术后GCS评分锥颅组平均12.46±4.12,开颅组平均10.24±4.72,再出血率锥颅组13.43%(9/67),开颅组12.50%(8/64),锥颅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率高于开颅组,植物生存及病死率低于开颅组,两组致残率接近.结论 早期锥颅穿刺抽吸引流术微创、操作简便、短时、安全有效,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血肿抽吸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更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采用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入选该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符合标准的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12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颅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疗效、并发症及各项临床指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患者GCS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34.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4.4%,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有效的促进了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血肿清除效果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逐渐成为临床治疗颅内血肿的重要手段之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8月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进行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进行普通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术后疗效与并发症,探讨此病治疗的最佳方法。结果:观察组生存34例(75.56%),对照组生存22例(48.89%),P<0.05,观察组临床效果比对照组显著。对比颅内高压、外伤性脑梗死、脑积水、外伤性癫痫、脑切口疝4种并发症,,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6例(13.33%)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7例(37.78%)。观察组术后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办法治疗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张诚  周霞 《医学综述》2013,(16):3019-3021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血肿淬吸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按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成微创组与开颅组。微创组患者接受微创血肿淬吸术,开颅组患者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79.5%,开颅组总有效率56.4%,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和开颅组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分别为7例和1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半年的日常生活能力分级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淬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且并发症少,远期疗效更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右江医学》2017,(2):198-201
目的对比分析脑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6年9月采用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术治疗的60例HICH患者作为立体定向组,另选同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60例HICH患者作为开颅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GCS评分及ADL分级。结果立体定向组患者手术耗时、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均较开颅手术组明显减少,术后3 d、术后1周时GCS评分明显高于开颅手术组,术后6个月时ADL分级明显优于开颅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立体定向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开颅手术组的23.33%(P<0.05)。结论脑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比较脑出血应用血肿清除术与血肿穿刺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血肿穿刺术,对两组疗效及康复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与对照组90.00%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比对照组20.00%的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肿穿刺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疗效相当,但血肿穿刺术更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更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手术前后血肿量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术后3 d的血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 d的血肿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的患者,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与相比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等特点,在临床上可首先考虑使用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  相似文献   

13.
梁广 《黑龙江医学》2021,45(19):2066-2067
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2015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研究组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仅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术后2周研究组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躯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患者对恢复期昏迷程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给予单纯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观察组56例给予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恢复期昏迷程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6,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2,P<0.05)。结论 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在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恢复期昏迷程度,降低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1):53-57
目的 比较分析微创穿刺术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小儿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有效性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9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微创组(n=32)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开颅组(n=32)采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术后面部表情疼痛评分及预后良好率。结果 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开颅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颅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肿完全吸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儿术后24 h、48 h面部表情疼痛评分均显著少于开颅组(P0.05),且术后随访3个月,微创组患儿预后良好率较开颅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微创穿刺术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小儿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疗效相当,但微创穿刺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预后恢复佳等优点,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锥颅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对出血量为30~60ml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意识恢复、病死率及远期疗效、并发症不同指标,对比分析锥颅血肿引流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式治疗出血量为30~60ml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近期疗效与病死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在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前者优于后者。两组早期手术者在早期意识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优于晚期手术者。结论:对出血量为30~60ml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外科治疗,特别是对于局限性血肿,锥颅血肿引流术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不失为一个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外伤性亚急性脑内血肿患者应用神经内镜介导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松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外伤性亚急性脑内血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5)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n=35)采用神经内镜介导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并发症发生率及血肿清除情况。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90%的比例(77.14%)明显高于对照组(51.43%),优良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62.86%),并发症发生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2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观察组GC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外伤性亚急性脑内血肿患者,神经内镜介导颅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血肿清除情况,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对比微创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清除血肿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案将其分为研究组(行微创血肿清除手术治疗)40例及对照组(行传统开颅清除血肿手术治疗)40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颅内压力(ICP)、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AM)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优良率为7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0%(P<0.05);FA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IC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50%(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更佳,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提高神经功能恢复状态,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雷 《黑龙江医学》2017,(12):1187-1189
目的探讨锥颅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灌洗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06—2017-01间在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抽取其中的88例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仅锥颅外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尿激酶灌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相关治疗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血肿清除、脑组织恢复、颅内积气评分等治疗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上述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锥颅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灌洗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郭春 《中国现代医生》2014,(2):149-150,153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微侵袭血肿引流术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微侵袭血肿引流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恢复情况以及ADL分级。结果①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P<0.01);②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术后ADL分级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④观察组并发症23.33%,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侵袭血肿引流术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