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将Cp2ZrCl2以一定方式负载于BCH催化剂上制备了双金属复合催化剂,了BCH/Cp2ZrCl2对载锆量的影响以及负载温度对双金属复合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证实了藏金属催化剂确已载到了BCH催化剂上。催化乙烯聚合的动力学研究表明,双金属复合催化剂的动力学曲线与BCH催化剂一样均属衰减型;由于双金属中心的存在,其动力学曲线出现了2个峰值。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二氯二茂锆(Cp2ZrCl2)/甲基铝氧烷(MAO)的模试负载工艺,讨论了二氧化硅活化、负载温度、负载时间、MAO和Cp2ZrCl2用量对其聚合活性的影响,并对该催化剂进行了乙烯淤浆聚合中试评价,同时考察了MAO残液的循环利用情况。结果表明,采用洗涤负载工艺路线,当Cp2ZrCl2用量为0.012g,MAO用量为15mL时,在90~100℃,6h负载条件下可制备出聚合活性高达5000g/g的Cp2ZrCl2/MAO催化剂;MAO残液能循环利用,可降低MAO用量30%,降低Cp2ZrCl2用量20%;该催化剂中试聚合时的活性高达5000~6000g/g,聚合物粒子形态好,堆密度为0.42~0.50g/cm^3。  相似文献   

3.
分别以二茂二氯化钛(Cp2TiCl2)和二茂二氯化锫(Cp2ZrCl2)与钐茂金属催化剂复合组成催化体系,并以甲基铝氧烷为助催化剂,进行宽分子量分布聚乙烯合成研究。研究发现与使用Cp2TiCl2和二(甲基茂基)氯化钐复合体系相比,使用其与二(特丁基茂基)氯化钐[(t—BuCp)2SmCl]复合体系能得到具有较高粘均分子量的聚乙烯。同样,使用Cp2ZrCl2与(t—BuCp)2SmCl复合体系也能得到具有较高粘均分子量的聚乙烯。且使用含(t-BuCp)2SmCl复合体系得到分子量分布指数达3.5以上的聚乙烯。  相似文献   

4.
在煤炭催化领域,无机铁系催化剂易中毒,CaO分散性较差,为了提高催化效率,急需寻求一种新型有机-无机复合燃煤催化剂。采用高温煅烧氧化钙,二氯化碳溶液浸渍的方法制备负载率为85.46%纳米氧化钙负载二茂铁复合催化剂(CaO-Fe(Cp)_2),并对华亭东华镇煤矿烟煤的烧失率、热值释放率、硫释放率、灰分、灰融性等催化性能进行研究。纳米CaO-Fe(Cp)_2复合催化剂在烟煤燃烧过程中的催化性能明显优于单独添加CaO和二茂铁的煤样。500℃燃烧2.5 h时,添加纳米CaO-Fe(Cp)_2复合催化剂煤样烧失率比原煤提高24.95%,比添加1%纳米CaO煤样增加13.20%,比添加1%二茂铁煤样增加6.95%。添加纳米CaO-Fe(Cp)_2复合催化剂煤样的热值释放率比原煤增加27.16%,比添加1%纳米CaO煤样增加9.63%,比添加1%二茂铁煤样增加4.75%。添加纳米CaO-Fe(Cp)_2复合催化剂煤样的硫释放率比原煤降低5.87%,比添加1%纳米CaO煤样增加3.98%,比添加1%二茂铁煤样降低9.92%。添加纳米CaO-Fe(Cp)_2复合催化剂煤样的灰分比原煤降低10.58%,比添加1%纳米CaO煤样降低13.50%,比添加1%二茂铁煤样增加4.28%。研究表明:纳米CaO-Fe(Cp)_2复合催化剂在煤炭中分布均匀,增大了与煤炭分子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反应活性,加快燃烧速率,促进硫释放,降低了灰分,在催化初期缓慢释放Fe_2O_3,避免催化剂中毒。二者协同催化作用,具有良好的催化助燃和节能环保作用,是一种新型高效燃煤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蒋斌波  叶健  吴晶  王靖岱  历伟  阳永荣 《化工学报》2011,62(10):2759-2767
采用溶胶-凝胶法将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PSA)包裹在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表面,随后用表面改性剂n-BuSnCl3处理有机载体表面的官能团,最后在PSA上负载(n-BuCp)2 ZrCl2制得复合催化剂,研究了复合催化剂的气相聚合行为.实验首先通过BET、粒径分析、红外分析等手段考察了采用n-BuSnC...  相似文献   

6.
采用SiO2、MgCl2以及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PSA)合成了SiO2/MgCl2.xBu(OH)2/PSA无机/有机复合载体并负载TiCl4,得到具有SiO2无机支撑层、MgCl2.xBu(OH)2加合物以及PSA有机载体3种化学环境的SiO2/MgCl2.xBu(OH)2/PSA/TiCl4复合载体负载催化剂。研究了复合载体组成对催化剂的载钛量、形貌以及乙烯聚合行为的影响。当PSA存在时,催化剂的载钛量明显降低。乙烯/1-己烯共聚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与SiO2/MgCl2.xBu(OH)2/TiCl4相比,无机/有机复合载体负载催化剂的动力学曲线具有一段较长的受扩散控制的诱导期,并且随着PSA质量分数的增加,诱导期延长,动力学曲线由衰减型转变为上升-稳定型。由于复合载体具有多种化学环境,使得负载催化剂活性中心种类增多,共聚性能提高,聚乙烯产品分子量分布变宽,熔流比显著提高。根据聚乙烯树脂的扫描电镜照片,探讨了复合载体负载催化剂在聚乙烯生长过程中的破碎机理。  相似文献   

7.
采用浸渍法以g-Al2O3为载体制备了多种低负载量的Pd和Pt催化剂,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装置上进行了二甲醚(DME)催化燃烧实验. 考察了不同贵金属负载量的Pd/g-Al2O3和Pt/g-Al2O3催化剂的活性,及浸渍顺序对Pd-Pt/g-Al2O3双金属负载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测试了贵金属负载摩尔比不同的双金属负载催化剂的活性. Pt负载量0.025%(w)的催化剂在190℃将DME完全燃烧;Pd和Pt共同负载的催化剂[Pd:Pt=2:1(mol), Pt 0.025%(w), Pd 0.027%(w), Pt先负载]性能更好,在175℃将DME完全燃烧;200 h实验后2种催化剂活性降低均小于5%.  相似文献   

8.
载体的性质对CO气相催化偶联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了以α-Al2O3为载体的负载型钯系双金属催化剂用于CO气相催化偶联制备草酸二乙酯反应的活性。研究了催化剂的比表面和孔结构对负载型钯系双金属催化剂的选择性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比表面对反应的选择性和活性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孔结构则对其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孔容的影响较大,孔径也是有一定的影响;在合适的孔径范围内,CO转化率基本随孔容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基于相转化法制备了复合微球载体负载的(n-BuCp)2ZrCl2/PSA/TiCl3复合催化剂。利用聚合物膜将两个传统的催化剂(茂金属和Ziegler-Natta催化剂)隔开,即先将Ziegler-Natta催化剂负载于无机载体上作为内核,随后将聚合物膜均匀沉积在无机载体催化剂表面,最后将茂金属催化剂溶液迅速负载于聚合物膜上,得到“内钛外茂”型(n-BuCp)2ZrCl2/PSA/TiCl3复合催化剂。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工业淤浆双釜串联反应工艺,在第一段反应中制备超高分子量(1.4×106 g/mol)高支化度的乙烯/1-己烯共聚物,在第二段反应中,制备低分子量低支化度的聚合物。调节两段反应的聚合时间,制备了不同组成的聚乙烯共混物。通过DSC和流变学的方法研究了聚乙烯共混物的共混性能,并与机械共混法得到的聚乙烯共混物的共混性质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二氯二茂锆是Kaminsky型催化体系的主催化剂,该类催化剂催化烯烃高聚的活性和等规度都很高[1],催化烯烃齐聚亦有文献报道[2,3]。二氯二茂锆也是Negishi试剂的主要组分,该试剂可用于分子内双烯的成环反应和分子间炔烃与烯烃的成环反应[4~6]。Murray报道了二氯二茂锆的合成方法,但产率较低[7];Reid等报道的合成方法虽产率较高但操作复杂,条件苛刻[8~10]。为了简化操作,缩短反应时间,提高产率,本文对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改进。1 实验部分1.1 反应原理Na,THF室温-Na ZrCl4,甲苯室温Cp2ZrCl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XRC-1型显微熔点测定…  相似文献   

11.
采用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了二氧化锆负载金-钯双金属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金、钯成功负载于二氧化锆上,且金、钯以球形颗粒均匀分散,粒径为4~7 nm,形成了双金属纳米催化剂。金-钯双金属纳米催化剂具有强吸收光能力,在35℃±3℃、可见光照射条件下用于催化Ullmann偶联反应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催化剂中金、钯比例影响催化活性,金与钯的质量比为2∶1时催化剂对Ullmann偶联反应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12.
以La2O2CO3作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Ni-Co/La2O2CO3双金属催化剂,通过XRD检测金属及载体的晶相,采用自制的升温系统研究催化剂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催化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中,Ni比Co断裂C—C键的能力强,而Co能提高H2的选择性,Ni-Co质量比为3∶1的双金属催化剂,在400℃时,乙醇转化率可达100%,在500℃时,CO的选择性低至0.28%,而H2的选择性则达到94.11%。与单一金属负载的催化剂相比,Ni-Co双金属催化剂的综合催化性能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赵青  张文平 《化工进展》2004,23(Z1):127-129
为考察BCH催化剂的性能及扩展催化剂的应用范围,北京燕化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Phillips石油公司合作,在后者的聚乙烯环管中试装置上,对BCH催化剂进行了性能评价.试验证明,BCH催化荆应用于环管反应器中具有较高的活性;通过改进加料方式,聚合反应操作平稳;在生产高密度聚乙烯时,完全可以在Phillips环管工艺上使用BCH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载体负载的Co-Pd双金属催化剂,在自制的连续式步阶反应器上将CH4与合成气反应转化成C2+含氧化合物。研究表明,载体对催化剂催化性能有较大影响。Al2O3作载体时,两步梯阶转化催化剂活性和C2+含氧化合物的选择性最高,达70.9%;Al2O3载体更有利于活性金属Pd和Co的分散和还原,有利于得到催化反应所需的表面酸强度和酸量,从而提高了其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
《聚酯工业》2016,(1):14-17
采用双模板剂水热合成的HZSM-5分子筛为纳米多级孔分子筛,用超声的方法将金属M1和M2负载在分子筛上,负载后的催化剂催化甲醇制芳烃MTA反应,并对合成的HZSM-5分子筛和金属负载后的HZSM-5进行了XRD、TEN、BET、NH_3-TPD表征分析。研究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合成的催化剂催化MTA反应,在反应温度400℃,反应压力0.5 MPa,反应空速1.0h~(-1),产物中芳烃的选择性提高了16.8%。催化剂表征分析表明:采用双金属同时负载ZSM-5分子筛催化剂,金属粒子均匀分散在HZSM-5分子筛表面,分子筛双金属同时负载时,部分弱酸以及强酸性位都会向中强酸性位转变,催化剂的稳定性大大地提高了。  相似文献   

16.
王宝  朱明远  代斌 《工业催化》2018,26(8):12-21
对甘油选择性催化氧化转化为二羟基丙酮的研究进行综述,介绍了负载型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对产物选择性和反应物转化率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作用机理。阐述了甘油催化氧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从均相到非均相催化,从单金属到双金属负载催化,从金属到非金属催化,甘油氧化反应的研究不断在完善。研究发现用Bi改性的Pt负载催化剂可以有效地将甘油选择性催化氧化为二羟基丙酮,在最优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甘油转化率和二羟基丙酮选择性,但催化剂稳定性较差,有待进一步提高。杂多酸催化剂以及非金属催化剂也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指出改善催化剂的稳定性将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以CeO_2作为载体,合成了含有更多金属活性位点的钴镍双金属催化剂,并用于催化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研究。为了深入探讨双金属催化剂中钴和镍之间的作用机制,通过改变两种活性金属钴和镍的加入顺序,分别合成了Co-Ni/CeO_2、Ni-Co/CeO_2和Ni Co/CeO_2催化剂。与单金属催化剂对比,研究了Co的加入对镍基催化剂的影响,并确认了双金属催化剂中Co与Ni存在的状态和加入顺序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得到了粒径为280 nm左右的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为核、聚苯乙烯(PS)为壳的PMMA/ PS核壳结构聚合物和以PS为核、PMMA为壳的PS/PMMA核壳结构聚合物.并分别以上述二种核壳聚合物为载体,超临界CO2为溶剂,采用超临界流体浸渍法负载二氯二茂钛(Cp2TiCl2)催化剂,得到PMMA/PS-Cp2TiCl2和PS/PMMA-Cp2TiCl2两种负载型的茂金属催化剂颗粒.通过对二种催化剂颗粒的乙烯淤浆聚合动力学的研究发现,PMMA/PS-Cp2TiCl2催化剂颗粒的聚合反应速度有很大的滞后效应,聚合最大反应速率出现在第9 min,而PS/PMMA-Cp2TiCl2催化剂颗粒动力学行为与Cp2TiCl2催化剂均相聚合相似.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胶-凝胶法将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PSA)包裹在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表面,随后用表面改性剂n-BuSnCl3处理有机载体表面的官能团,最后在PSA上负载(n-BuCp)2ZrCl2制得复合催化剂,研究了复合催化剂的气相聚合行为。实验首先通过BET、粒径分析、红外分析等手段考察了采用n-BuSnCl3改性前后载体的结构特征。乙烯气相聚合结果表明,改性后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达2.56×107g PE.(mol Zr)-1.h-1.MPa-1。实验研究了不同聚合时间下聚乙烯产物的性质及外层PSA载体在聚合过程中的破碎行为,并与乙烯淤浆聚合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溶剂对催化剂外层PSA载体的溶胀作用,对催化剂活性点均匀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天然沸石负载TiO2光催化降解双酚A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宇  肖举强  苏晓艳 《净水技术》2010,29(2):36-38,66
以沸石负载TiO2为催化剂,对光催化降解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沸石负载TiO2的制备过程,研究了溶液的催化剂投加量、初始浓度、pH值、不同试验条件、负载次数、外加氧化剂H2O2对降解效率的影响,并对降解过程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沸石负载TiO2对BPA有较好的光降解效果,且光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