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豆腐果苷(helicid)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模型(CCI)大鼠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的影响;探讨豆腐果苷在神经病理疼痛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将32只180~220 g 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 组(n=8);分别为Sham 组(假手术组)、CCI 组(CCI 模型组)、豆腐果苷低剂量组(H1)和豆腐果苷高剂量组(H2).4 组分别于CCI手术前1 天、CCI手术后第10 天灌胃给药,1 次/d,连续10天测定后肢MWT和TWL.结果:CCI手术后第9天Sham 组、CCI 组、H1 组、H2组MWT和TWL 值分别与术前基础值比较,Sham组无差异(P>0.05),CCI 组、H1 组、H2组均有差异(P<0.05),CCI模型制作成功.给药后第1~10 天,H1 组、H2 组MWT 和TWL值分别与CCI 组组间比较,MWT 和TWL 明显升高(P<0.05),H2 组较H1 组保持较高水平.结论:口服豆腐果苷能剂量依赖性提高CCI 大鼠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延长热缩足潜伏期;可延缓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臭牡丹根提取物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镇痛作用.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48只,体质量180 ~220g,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各组分别于术前1天和术后1,4,7,10,14,21天观察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各组于术后21天处死大鼠,通过酶联免吸附法测定大鼠腰段脊髓中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术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升高(P<0.05),大鼠腰段脊髓TNF-α、IL-1β、IL-6降低.中剂量组术后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升高(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术后热缩组反射潜伏期升高,TNF-α、IL-1β、IL-6含量均下调(P<0.05),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臭牡丹根提取物低剂量(10g/kg)、中剂量(30g/kg)可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剂量(30g/kg)效果更明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1β、IL-6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有效组分(SGM)对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影响,并研究SGM的给药时机和是否有超前镇痛作用。方法:所有大鼠用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来分别评价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SD大鼠随机分为9组,即假手术组、CCI组和空白组,BN组和BS组,于术前7天开始灌胃给予0.9%生理盐水或SGM120mg/kg,每天2次,直至手术当天结束;AN组、AS组为后给药组,于术后第1天给予直至术后第7天;BAN组和BAS组术前7天前开始直至术后第7天。各组分别在术前、术后1、3、7天分别测定MWT和TWL。结果:和空白组和假手术组相比,CCI组术后MWT及TWL明显下降(P0.01)。BS、AS和BAS组与各生理盐水组相比,MWT和TWL在术后1、3和7天均明显增加(P0.01)。BS组和AS组相比,术后第1天的MWT和TWL均明显增加(P0.01),但到术后第7天,AS组的MWT和TWL均高于BS组(P0.01),BAS组和AS组相比,术后第1天的MWT和TWL均明显增加(P0.01),但到术后第7天,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CCI大鼠从术后1天形成稳定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SGM能抑制CCI大鼠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作用,术前给予SGM对NP有超前镇痛作用,镇痛作用并能持续数天。和术后用药相比,术前后给药组镇痛作用出现更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痛行为及脊髓背角和背根节趋化因子受体CX3CR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CCI组、姜黄素组(Cur组)、溶剂对照组(SC组).各组分别于术前2d和术后1,3,5,7,10,14 d测定大鼠后足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和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在术后3,7,14 d处死大鼠(n=6),分别制备大鼠L4-5节段脊髓和背根节的石蜡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CX3CR1在脊髓背角和背根节的动态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CCI组术后各时间点TWL,MWT明显降低(P<0.01),且在术后3d都降至最低;与CCI组比较,Cur组术后7,10,14 d TWL明显增高(P<0.05),术后10,14 d MWT明显增高(P<0.05).同时,CCI大鼠术侧脊髓背角浅层和背根节的CX3CR1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而姜黄素能够明显减少CX3CR1阳性细胞的表达.结论:姜黄素能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脊髓背角和背根节CX3CR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叶英响 《中草药》2013,44(24):3521-3524
目的 研究细辛水提物和钙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合用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0只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细辛组、尼莫地平组和联合用药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进行结扎坐骨神经制备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各组大鼠手术后ig给药2周,细辛组大鼠给予细辛水提物(200 mg/kg,相当于细辛药材2 g/kg),尼莫地平组大鼠给予尼莫地平(40 mg/kg),联合给药组大鼠给予尼莫地平(40 mg/kg)30 min后给予细辛水提物(200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分别于手术前1 d及手术后第1、3、5、9、14 天给药30 min后分别测量热缩足潜伏期以及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结果 各组大鼠手术前的热缩足潜伏期以及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各时间点模型组大鼠的热缩足潜伏期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0.01),细辛组和尼莫地平组大鼠的热缩足潜伏期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均从术后第5天起较模型组大鼠显著升高(P<0.05、0.01),联合用药组大鼠热缩足潜伏期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从手术后第3天起均较模型组大鼠显著升高(P<0.05、0.01),从手术后第5天起均较细辛组和尼莫地平组高(P<0.05、0.01)。联合用药组的镇痛作用强于细辛水提物和尼莫地平。结论 细辛水提物和尼莫地平合用具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有效组分(SGM)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影响,并研究SGM对CCI大鼠脊髓NGF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所有大鼠用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来分别评价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芍药甘草汤组(SGM组),各组分别在术前和术后第1、3、7天测定MWT和TWL,手术结束后提取大鼠脊髓,RT-PCR测定NGF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MWT及TWL均明显下降(P<0.01);SGM组MWT和TWL在术后1、3和7天均明显增加(P<0.01)。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NGF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SGM组NGF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SGM能抑制CCI大鼠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其镇痛作用可能和抑制脊髓NGF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干预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ve injury,CCI)大鼠痛阈变化及脊髓背角P2X4受体的表达情况,探讨P2X4受体在电针镇痛效应中的作用。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模组(Sham Group)、模型对照组(CCI Group)和电针干预组(EA Group),CCI组及EA组结扎坐骨神经造成CCI疼痛模型,各组于术前(0 d)及术后20 d分别测量患侧足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EA组于术后第5天电针"足三里"-"阳陵泉"连续14 d,1次/d。术后20 d取各组大鼠L4~6脊髓段用免疫荧光检测P2X4受体表达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CCI大鼠痛阈明显降低,出现痛觉过敏(P0.01),而电针干预后EA组较CCI模型组痛阈明显增加(P0.05)但仍低于假模组。术后20 d EA组较CCI组脊髓背角中P2X4受体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脊髓背角P2X4受体参与了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电针可能通过抑制大鼠脊髓中P2X4受体的表达而产生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坐骨神经缩窄性损伤(CCI)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建立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性损伤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用Von Frey纤维丝、辐射热测痛仪、冷板法、运动协调和自主活动实验的方法测定不同剂量(7.5、15、30mg/kg)的苦参碱对CCI小鼠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抬足次数、在棒时间和自主活动次数的影响。结果:CCI小鼠从术后7d开始到本实验观察的14d表现出明显的机械性痛觉超敏、热痛觉过敏及冷痛觉超敏,与CCI组相比,ip给予苦参碱30和15mg/kg可提高小鼠损伤侧后足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苦参碱30,15和7.5mg/kg可延长小鼠损伤侧后足的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苦参碱30,15和7.5mg/kg可减少小鼠损伤侧后足的冷缩足反射次数,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苦参碱30,15和7.5mg/kg对自主活动次数和在棒时间没有明显影响。结论:苦参碱对CCI诱发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隔药灸对慢性炎性内脏痛大鼠下丘脑P 物质、5-羟色胺和c-Fos含量的影响,探讨隔药灸治疗慢性炎性内脏痛的镇痛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和假隔药灸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合50%乙醇灌肠的方法制备慢性炎性内脏痛大鼠模型。隔药灸组选取双侧天枢穴、气海穴进行隔药饼灸治疗;假隔药灸组仅在穴位上放置药饼和艾炷,不点燃艾炷;模型组和正常组均不进行治疗,只做与隔药灸组相同的固定。治疗结束后,采用腹壁撤回反射评分(AWR)、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热缩足潜伏期(TWL)观察大鼠痛行为的变化,采用ELISA技术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P物质、5-羟色胺、c-Fos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WR评分显著升高(P<0.05),MWT、TWL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假隔药灸组比较,隔药灸组大鼠AWR评分降低(P<0.05),MWT、TWL 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假隔药灸组与模型组比较,AWR、MWT、TW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P物质、5-羟色胺、c-Fos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假隔药灸组比较,隔药灸组大鼠下丘脑P物质、5-羟色胺、c-Fos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假隔药灸组与模型组比较,下丘脑P 物质、5-羟色胺、c-Fos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能降低慢性炎性内脏痛大鼠下丘脑P物质、5-羟色胺、c-Fos的含量,该作用可能是隔药灸治疗慢性炎性内脏痛发挥镇痛作用的重要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后,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行为学变化与脊髓背角酪氨酸激酶B(Trk B)受体的表达情况,探讨Trk B受体是否参与电针镇痛。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模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组于术后7 d开始电针"足三里"、"阳陵泉"穴。各组于术前及术后3、5、7、10、12、14 d分别测量患侧足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的表达,术后14 d处死大鼠取L4~6脊髓段用免疫组化检测Trk B受体表达。结果:与假模组相比,CCI模型组痛阈明显降低,电针组MWT和TWL值相对于模型组有所提高(P<0.001),且术后14 d电针组较模型组L4~6脊髓背角中Trk B受体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脊髓背角Trk B受体可能参与了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电针可能是通过减少大鼠脊髓中Trk B受体的表达产生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新疆阿魏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热痛及机械病阈值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64只造慢性坐骨神经松结扎模型后随机分为阿魏低剂量组(CCI+A1)、阿魏中剂量组(CCI+A2)、阿魏高剂量组(CCI+A3)、生理盐水组(CCI+NS),各组分别在术前1d及术后1d、2d、3d、5d、7d、14d进行热痛(TWL)及机械痛(MWT)测定。结果CCI+NS组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比较,TWL与WMT均有明显降低(P均〈0.05)且降低幅度最大;阿魏低中高剂量组在给药后,TWL与WMT下降幅度均减小,CCI+A2组TWL下降幅度最小,CCI+A3组WMT减小幅度最小;各实验纽TwL与wMT在5~7d达到最低值,后逐渐升高,给药组大约14d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新疆阿魏可以有效缓解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EA对CCI大鼠坐骨神经组织病理学及DRG 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神经组织学的影响及P2X3受体在电针镇痛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假模组、模型对照组、健侧EA组、患侧EA组,每组8只,模型对照组及EA组结扎坐骨神经造成CCI疼痛模型。各组于术前(0天)及术后3、57、1、01、2、14天分别测量大鼠患侧足MWT和TWL,EA组于术后第8天电针"足三里"-"阳陵泉"连续7天,每天1次。术后14天对坐骨神经标本行组织学观察,采用Estebe评分方法行组织学评分,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患侧L5背根神经节中P2X3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CCI各组大鼠痛阈明显降低,出现痛觉过敏(P〈0.01),而电针干预后EA组较CCI模型组痛阈明显增加(P〈0.05)但仍低于假模组。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组织学观察无明显差异,各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天EA组较模型对照组患侧DRG L5中P2X3受体表达显著减少(P〈0.05),并且患侧EA组较健侧EA组减少明显。结论:电针对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的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DRG中P2X3受体的表达产生作用;患侧电针较健侧电针镇痛效果明显;电针后坐骨神经未见明显的病理组织学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对脊神经损伤(SNL)大鼠行为学、脊髓背角组织形态学及脊髓血管生成素-1(Angpt-1)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模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5只。假模组仅暴露右侧腰(L)5脊神经,不结扎;模型组、电针组结扎右侧L5脊神经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电针组于术后第7天开始电针"足三里""昆仑",每次30 min, 1次/d,连续电针7 d。术后观察并记录大鼠患侧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足底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患侧L4—L6段脊髓背角形态学的改变;镀银染色法观察脊髓背角神经纤维结构的变化;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背角Angpt-1表达水平。结果:与同时点假模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患侧MWT、TWL明显降低(P<0.01);电针组术后第10、12、14天的MWT、TWL明显高于同时点模型组(P<0.05,P<0.01)。假模组大鼠脊髓背角组织结构未见明显异常,神经纤维数量多,结构清晰;模型组脊髓背角可见神经元变性坏死、核固缩、周围组织疏松,神经纤维缠结,数量减少;电针组组织损伤程度低于模型组,神经纤维缠结较少,数量增多。模型组大鼠脊髓背角Angpt-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假模组(P<0.01);电针组Angpt-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电针可通过上调Angpt-1的表达促进SNL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附子对大鼠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模型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n=12),建立SNI模型,于术后第5天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mL(组Ⅰ),附子0.5g/kg(组Ⅱ),1g/kg(组Ⅲ),2g/kg(组Ⅳ),4g/kg(组Ⅴ)溶于1mL生理盐水中灌胃,观察给药前和给药后0.5、1、2、3h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及热缩足反射维持时间(TWD)的测定值,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7、14、21天处死大鼠,并取大鼠腰段脊髓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与组Ⅰ比较,给药1h后组Ⅲ,Ⅳ,Ⅴ的MWT升高,且TWD缩短;组Ⅱ的MWT及TW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Ⅲ,Ⅳ,Ⅴ于术后7、14、21天的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明显低于组Ⅰ,组Ⅱ术后21天的细胞因子含量低于组Ⅰ。结论:附子能明显缓解SNI大鼠的机械和热痛觉过敏现象,达到镇痛效果,同时能使脊髓细胞因子的表达减少。  相似文献   

15.
沈正龙  刘虹  郑学刚 《新中医》2014,46(10):195-196
目的:探讨延黄妇炎清片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苯酚胶浆法制成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随机将50只SD大鼠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金鸡片)、延黄妇炎清片小剂量组、延黄妇炎清片大剂量组。连续灌胃服药1月后,检测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假手术组、延黄妇炎清片大、小剂量组及金鸡片组大鼠血清SOD水平明显增高,MDA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延黄妇炎清片通过影响SOD、MDA的含量而达到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曲马多联合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电针组、曲马多组(腹腔)、曲马多组(鞘内)和针药联合组,采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的方法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造模后第4天开始,连续7天给予曲马多电针和针药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后大鼠冷诱发持续性疼痛和机械性痛阈的变化。在开始治疗后的第0、1、3、7天处死动物,取整段脊髓组织,测定TNU-α、IL-1β、PGE:及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给予电针、曲马多及针药联合治疗后,手术组动物的冷板抬足次数均有明显下降,50%缩足阈值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7天后,针药联合组冷板抬足次数明显低于其他手术组(P〈0.05),50%缩足阈值明显高于其他手术组(P〈0.05);治疗3天后,曲马多组(腹腔)、曲马多组(鞘内)和针药联合组TNF-α、IL-1β、PGE2水平均降低(P〈0.05),针药联合组TNF-α、IL-1β城PGE2水平明显降低(P〈0.05)。电针组、曲马多组(腹腔)、曲马多组(鞘内)和针药联合组在治疗第3天和第7天IL-10的水平均升高(P〈0.05),而针药联合组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曲马多联合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更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脊髓中促/抗炎细胞因子的含量,发挥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频电针干预早期神经痛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辣椒素受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type 1,TRPV1)的机制。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与电针组,每组8只。采用脊神经结扎的方法制作大鼠神经痛模型。取患侧足三里、昆仑穴进行2 Hz电针治疗,连续3 d。检测大鼠术侧后足缩腿阈(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L5 DRG TRPV1表达与磷酸化水平。进一步开展PKC激动剂PMA与PKA激动剂db-cAMP拮抗2 Hz电针镇痛作用的验证性实验。结果 SNL模型大鼠早期即出现自发性疼痛,PWT显著下降(P0.001),L5 DRG TRPV1表达水平降低(P0.01),磷酸化水平升高(P0.001)。SNL假手术组大鼠PWT没有显著变化。2 Hz电针能提高SNL模型大鼠的PWT(P0.001),降低L5 DRG TRPV1磷酸化水平(P0.05)。PMA与db-cAMP足部局部注射能拮抗2 Hz电针的抗神经痛作用(P0.001,P0.001)。结论早期神经痛与损伤DRG TRPV1磷酸化水平升高有关。低频电针能改善早期神经痛,可能与下调损伤DRG的TRPV1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金钟大  陈江华 《新中医》2014,46(7):186-189
目的:研究含白花蛇舌草(Spreading Hedvotis Herb,简称SH)血清对植物血凝素(PHA)诱导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简称MLR)淋巴细胞增殖及对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的影响。方法:大鼠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分为SH低剂量(4 g/kg)、中剂量(16 g/kg)、高剂量(24 g/kg)组,含环孢素A(CsA)血清组,按相应药物灌胃,空白血清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MTT法测定PHA诱导的大鼠脾淋巴细胞和MLR淋巴细胞增殖,ELISA法测定PHA诱导淋巴细胞分泌IL-2、IFN-γ含量。结果:SH高剂量组可抑制PHA诱导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SH高剂量组、含CsA血清组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双向MLR体系中,各剂量组含SH血清均可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其中SH高剂量组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单向MLR体系中,各剂量组含SH血清可调节淋巴细胞增殖。SH中剂量组、SH高剂量组血清抑制脾淋巴细胞增殖,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含CsA血清组血清可抑制单向、双向MLR体系中淋巴细胞增殖,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SH中剂量组、SH高剂量组、含CsA血清组血清均可显著抑制大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L-2、IFN-γ含量,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H能抑制淋巴细胞和混合培养淋巴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淋巴细胞分泌IL-2、IFN-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补肾壮骨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和细胞因子等的影响,探索该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功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切除卵巢+牡蛎碳酸钙组、切除卵巢+补肾壮骨胶囊低剂量组、切除卵巢+补肾壮骨胶囊中剂量组、切除卵巢+补肾壮骨胶囊高剂量组,观察骨密度、血清E2和IL-6、子宫指数和股骨指数等指标,了解其对去卵巢大鼠骨骼的影响。结果:1)骨密度的变化:去卵巢16周后,卵巢切除组大鼠右股骨骨密度和骨矿含量均明显低于假手术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表明造模成功。与卵巢切除组比较,补肾壮骨胶囊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可明显提高模型大鼠股骨BMC含量(P〈0.05),高剂量组可明显提高模型大鼠股骨BMD的含量(P〈0.05)。2)血清E2和IL-6的变化:去卵巢16周后,卵巢切除组大鼠血清E2含量显著低于假手术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药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E2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子宫指数和股骨指数:与假手术组比较,卵巢切除组子宫指数和股骨指数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造模成功。与卵巢切除组比较,高剂量组子宫指数明显增加(P〈0.05);高、中、低三个剂量组股骨指数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补肾壮骨胶囊能增加去卵巢大鼠子宫湿重,但对干重无明显影响,可以显著提高去卵巢大鼠离体骨骨密度及改善其生物力学性能,提高去卵巢大鼠血清E2和IL-6含量,具有类性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