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揿针疗法分经论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的揿针疗法,观察组采用分经辨证取穴的揿针疗法.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临床症状评分进行评价,并观察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经辨证取穴的揿针疗法能够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评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常规揿针疗法.  相似文献   
2.
在颈椎病的发病过程中,常易出现患侧颈肩部肌肉紧张度偏高,位于颈前的软组织出现紧张、褶皱,除颈部外,脊柱中下段亦会伴随出现筋肉僵痛不适症状。临床中针对上述情况,基于针刺治疗经筋病的基本原则,从细节入手以多向辨证的思路调整颈部左右、前后、上下的经筋平衡关系,有利于提高针刺治疗颈椎病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隔药灸对慢性炎性内脏痛大鼠下丘脑P 物质、5-羟色胺和c-Fos含量的影响,探讨隔药灸治疗慢性炎性内脏痛的镇痛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和假隔药灸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合50%乙醇灌肠的方法制备慢性炎性内脏痛大鼠模型。隔药灸组选取双侧天枢穴、气海穴进行隔药饼灸治疗;假隔药灸组仅在穴位上放置药饼和艾炷,不点燃艾炷;模型组和正常组均不进行治疗,只做与隔药灸组相同的固定。治疗结束后,采用腹壁撤回反射评分(AWR)、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热缩足潜伏期(TWL)观察大鼠痛行为的变化,采用ELISA技术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P物质、5-羟色胺、c-Fos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WR评分显著升高(P<0.05),MWT、TWL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假隔药灸组比较,隔药灸组大鼠AWR评分降低(P<0.05),MWT、TWL 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假隔药灸组与模型组比较,AWR、MWT、TW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P物质、5-羟色胺、c-Fos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假隔药灸组比较,隔药灸组大鼠下丘脑P物质、5-羟色胺、c-Fos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假隔药灸组与模型组比较,下丘脑P 物质、5-羟色胺、c-Fos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能降低慢性炎性内脏痛大鼠下丘脑P物质、5-羟色胺、c-Fos的含量,该作用可能是隔药灸治疗慢性炎性内脏痛发挥镇痛作用的重要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4.
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成功依赖于合理的方案设计、良好的患者配合以及高质量的复诊监控。高质量的复诊监控要求正畸医师能较好地完成对牙齿移动的实时监测, 包括评估牙齿位置是否与矫治方案一致, 以及根骨关系是否安全合理。然而, 临床上进行频繁的放射性检查并不现实。在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基于生物力学原理、图像处理算法及多模态数据融合的方法均显示出监测牙齿移动的临床应用潜力。本文对这些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监测牙齿移动的应用逐一介绍, 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5.
史圣甲  贾一凡  季兴哲  周梁  张洲 《西部医学》2022,34(2):185-189+194
目的 探讨沉默环状RNA_单酰甘油酯酶(Circular RNA_monoglyceride lipase, circ_MGLL)表达对睾丸支持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潜在机制。 方法 应用siRNA沉默睾丸支持细胞中circ_MGLL和MGLL的表达。应用CCK-8和EdU检测沉默circ_MGLL对支持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沉默circ_MGLL对支持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应用生信网站预测与circ_MGLL具有结合潜能的miRNA。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circ_MGLL与相关miRNAs的结合能力。结果 沉默circ_MGLL的表达后,支持细胞增殖速度加快、增殖细胞比例和S期细胞比例升高(均P<0.05),而凋亡细胞比例和G1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机制方面研究显示,circ_MGLL可结合miR-1228、miR-1233、miR-149和miR-924。 结论 circ_MGLL可结合miR-1228/miR-1233/miR-149/miR-924,并促进睾丸支持细胞增殖而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Objective

By the bibliometric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acupuncture theses on auricular acupoint sticking from 2005 to 2014, the analysis was processed from multiple aspects including the types and numbers of diseases and effective rates of various diseases, in order to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ear point embedding method in the recent years.

Methods

By the bibliometrical analysis, the literature on auricular acupoint sticking in the recent ten years was counted up, analyzed and categorized.

Results and Conclusion

Auricular acupoint sticking is used clinically for diseases of 16 systems, including 130 diseases. 74 diseases were singularly treated with auricular acupoint sticking, including the advantageous disease category like insomnia, constipation and obesity, and secondary advantageous disease category like dysmenorrhea, myopia, allergic rhinitis, post-operative pain and acne vulgaris.
  相似文献   
7.
8.
本文报道1例以多数牙先天缺失伴前牙反为临床表现的患者, 其父母临床表型未见异常, 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致病基因鉴定, 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携带WNT10A基因的杂合突变c.791G>T;p.Cys264Phe, 家系鉴定证实该错义突变遗传自母亲。对该家系的临床和遗传资料进行分析, 讨论先证者的临床治疗并深入理解WNT10A突变在先天缺牙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隔药灸联合雷诺考特鼻喷雾剂治疗脾虚型持续性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雷诺考特组和隔药灸联合雷诺考特组,各30例。雷诺考特组予雷诺考特鼻喷雾剂鼻腔局部用药,每日每侧鼻孔2喷(每喷64!g),连续治疗8周。隔药灸联合雷诺考特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隔药灸治疗,取印堂、足三里、合谷、神阙,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和治疗结束后4周的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鼻结膜炎患者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脾虚症状积分,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4周鼻部症状VAS评分、RQLQ评分、脾虚症状积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1,P0.05),治疗8周较治疗4周鼻部症状VAS评分、RQLQ评分、脾虚症状积分均有降低(P0.05,P0.01),治疗结束后4周与治疗8周相比,两组患者鼻部症状VAS评分、RQLQ评分、脾虚症状积分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P0.01,P0.05),治疗结束后4周隔药灸联合雷诺考特组鼻部症状VAS评分、RQLQ评分较雷诺考特组降低(P0.05)。隔药灸联合雷诺考特组、雷诺考特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26/30)、83.3%(25/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联合鼻喷激素与单用鼻喷激素均可有效治疗脾虚型持续性中重度变应性鼻炎,与单用鼻喷激素相比,隔药灸联合鼻喷激素对治疗后疗效的维持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内科常见危重病,其院前病死率极高。现将经过北京急救中心急救科流动重症监护车(MobileIntensiveUnitMICU)1994年1月至1996年12月院外救治的AMI1008例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008例AMI病例中男性743例,女性265例,年龄21岁~97岁,其中50岁以下149例(14.7%),51岁70岁572例(56.75%),71岁以上287例(2.47%)。所有患者均有典型或非典型AMI的临床表现。全部患者均采取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及心电监护。无低血压者静滴硝酸甘油,合并心律失常者应用药物和电市复律。合并心衰及休克者分别采用降低心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