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交联壳聚糖微球树脂对Cu(Ⅱ)的静态吸附实验,研究树脂对cu(Ⅱ)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pH5—6时,树脂对Cu(Ⅱ)的吸附量较高;Cu(Ⅱ)在交联壳聚糖树脂上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Lagergren一级动力学吸附方程;吸附速率常数随吸附温度的增加而增大;表观吸附活化能为20.702kJ/mol.  相似文献   

2.
采用酸性水钠锰矿对水中Mn(Ⅱ)的吸附和催化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吸附试验结果表明:酸性水钠锰矿对水中Mn(Ⅱ)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该吸附是单分子层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吸附过程更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酸性水钠锰矿对水中Mn(Ⅱ)的吸附饱和吸附量约为146.37mg/g.pH对酸性水钠锰矿对水中Mn(Ⅱ)的吸附的影响较大,随着pH的增加,酸性水钠锰矿对水中Mn(Ⅱ)的吸附量增加;对于初始浓度为10mg/L,体积为100mL的含锰溶液,要达到最大去除效果,酸性水钠锰矿的最适投加量为15mg.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曝气的条件下,酸性水钠锰矿可以促进水中溶解氧对Mn(Ⅱ)的氧化,最大氧化量为46.79mg/g.pH对酸性水钠锰矿对水中Mn(Ⅱ)的氧化的影响较大,随着pH的增加,酸性水钠锰矿对水中Mn(Ⅱ)的氧化量增加,pH的最佳范围为9-10.  相似文献   

3.
用流动重量法测定凹土(ATⅡ)及凹土吸附干燥剂(ATMⅡ)对水的吸附平衡和吸附地动力学性能,二样品的吸附等温线皆属类型Ⅱ,它们是水以不同吸附方式迭加的结果,经分解可用Langmuir和BET方程拟合,吸附动力学曲线可用单孔模型Crank方程很好拟合。  相似文献   

4.
以膨润土作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使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有序介孔分子筛;采用XRD、FT-IR,低温N2吸附-脱附等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并考察了材料对水中重金属离子Pb(Ⅱ)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合成材料的结构与介孔分子筛MCM-41相似;比表面积为512.3m2.g^-1,平均孔径为3.4nm;材料对水中重金属离子Pb(Ⅱ)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型吸附等温式,且吸附过程是自发的。  相似文献   

5.
优选二乙烯三胺(DETA)作为胺化试剂对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进行改性,制备多胺纳米纤维吸附剂D-PAN,探究对Pb(Ⅱ)的吸附特性与机制。对D-PAN进行SEM、BET、FTIR和XPS表征,并通过试验研究溶液初始pH值、接触时间、温度、无机盐等因素对D-PAN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胺基团被成功引入D-PAN的三维网络中,多孔道结构有利于改善D-PAN对Pb(Ⅱ)的吸附性能。pH值为5.0时,D-PAN对Pb(Ⅱ)的静态吸附性能最优,由Langmuir模型拟合获得的最大吸附容量高达1.73 mmol/g,准一级动力学速率常数高达0.06 min-1。含盐体系中D-PAN对Pb(Ⅱ)的吸附量可提高近1倍,“盐促”效应显著。结合XPS和DFT结果分析,多胺基团中N原子可与Pb(Ⅱ)形成双齿和三齿螯合物。多次再生利用性能显示,D-PAN结构性能具有优良的稳定性。D-PAN具有吸附快、容量大、易再生等优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交联壳聚糖树脂对Cu(Ⅱ)的等温吸附特性,并对其进行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树脂对Cu(Ⅱ)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在实验浓度和温度范围内,该吸附过程表现为自发的吸热过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反应活化能为44.52kJ/mol,表明交联壳聚糖树脂对Cu(Ⅱ)的吸附由化学吸附控制。  相似文献   

7.
采用氢氧化铁做吸附剂,研究其对水体中As(Ⅲ)的吸附作用,探讨了pH、离子强度、干扰离子对As(Ⅲ)吸附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氢氧化铁能够在较宽的pH范围(pH为4.1~8.5)有效吸附As(Ⅲ),其吸附等温线能够用Langmuir吸附模型很好地描述,最大静态吸附容量为9.09mg/g,吸附动力学符合Lagergren二级动力学方程;磷酸根、硅酸根、碳酸根等阴离子对As(Ⅲ)吸附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其余共存阴离子对As(Ⅲ)的吸附影响不大.同时对氢氧化铁吸附As(Ⅲ)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得出氢氧化铁对As(Ⅲ)的吸附可能是静电非专性吸附及配位络合专性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以聚乙烯亚胺(PEI)为主链,亚甲基为间隔基,侧链含介晶基团的高分子螯合树脂。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分析表征了其结构,利用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DSC)研究了树脂的相变行为。螯合树脂在熔点以上呈现一种中间相态,当侧链介晶基团的取代度达到一定程度(≥88%)呈现液晶相转变,探讨了合成反应条件对取代度的影响。静态法测定了螯合树脂对Pb(Ⅱ)、Hg(Ⅱ)、Cu(Ⅱ)、Cd(Ⅱ)、Co(Ⅱ)、Zn(Ⅱ)、Mg(Ⅱ)的吸附容量,研究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此螯合树脂对Hg(Ⅱ)、Pb(Ⅱ)有好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选择性,对Cd(Ⅱ)和Cu(Ⅱ)也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静态吸附试验方法,研究了活性氧化铝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特性和机制.结果表明,活性氧化铝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特性一致:室温条件下,吸附平衡时间约为24 h,动力学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Boyd动力学模型说明液膜扩散是吸附反应速率的控制因素;与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相比,Langmuir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吸附行为,说明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经过Dubinin-Radushkevich模型计算出的平均吸附自由能小于8 kJ·mol-1,表明吸附为物理过程;热力学参数表明吸附为自发、吸热、熵增加的过程,在吸附过程中,固-液界面的无序度增加.  相似文献   

10.
使用壳聚糖(CS)和粉末活性炭(PAC)复配制备了一种复合吸附剂(CS-PAC),用于对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吸附,以UV254作为DOM浓度的检测参数,研究复合吸附剂对DOM的吸附性能及其动力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DOM去除率随吸附质浓度的增加而升高,随复合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大和接触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趋于稳定,吸附60 min基本达到平衡,DOM最高去除率达到74.17%。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更加符合Freundlich模型,由多层吸附主导;复合吸附剂对DOM的吸附过程适合用二级动力学描述,主要吸附作用为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1.
玻璃陶瓷是固化处理中、高放废物和α废物较为理想的候选材料之一。研究了特定条件下制备的CaO-ZrO2-TiO2-A120,-B20,-SiOz体系玻璃陶瓷在水淬和空气中自然冷却的两种冷却制度对其结晶行为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用粉末浸泡实验方法测试了其化学稳定性。结果表明:自然冷却形成的玻璃陶瓷晶相主要是ZrSiO。和ZrTiOt;在25-70℃范围内,温度对玻璃陶瓷浸出率无明显影响,90℃下浸出率比25℃,40℃,70℃的浸出率高一个数量级;7d元素总的归一化浸出为1.87g/m^2。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6-嗅-2-萘酚和2-萘酚的含量。用SHIMPACK CLC ODS色谱柱,甲醇+0.05%磷酸水溶液=70+30为流动相,UV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75nm;6-溴-2-萘酚的线性范围为0.01 mg·ml-1-1.0 mg·ml-1,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8%。2-萘酚的线性范围为0.0001 mg·ml-1 -0.005mg·ml-1,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8.1%,该法准确、简便,可用于6-溴-2-萘酚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邻羟基苯乙酸与甲醇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生成邻羟基苯乙酸甲酯,其酚羟基用3,4-二氢吡喃保护生成2-四氢吡喃氧基-苯基-乙酸甲酯,最后与亚硝酸叔丁酯和碘甲烷反应得到2-甲氧基亚氨基-2-[(2-四氢吡喃)-2-氧基-苯基]-乙酸甲酯.该路线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收率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三步反应总收率为63.4%,产品含量为97.9%,其结构经红外和核磁氢谱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2-氯乙基异硫氰酸酯分别同呋喃甲胺和已二胺反应,再经Na_2C0_3水溶液中和,制备了N-呋喃甲基-2-氨基-2-噻唑啉(I)和2,2′-(六次甲基二氨基)一二(2-(?)唑啉)(Ⅱ),并用/H-NMR,IR,MS签定了其化学结构。化合物(I)N-上取代基为呋喃甲基,(Ⅱ)为双官能团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由2-甲氧基-5-芳偶氮基(艹卓)酮与芳胺直接缩合反应制备了一系列新的2-芳胺基-5-芳偶氮基(艹卓)酮化合物(6a-i),用~1H-NMR和元素分析表征了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其热力学性质,并结合分子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2-(甲基-2-吡啶氨基)乙醇为合成罗格列酮的关键中间体,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收率及简化反应操作,适当地提高反应温度及改变反应的后处理步骤,可缩短反应时间至7~8h,简化操作步序,显著提高反应收率至95%左右.  相似文献   

17.
以双乙烯酮为原料 ,经过溴化、酯化、肟化、环合等步骤合成了去甲基氨噻肟酸烯丙醇酯。当溴化温度 - 2 3~ - 2 0℃ ,溴化时间 2h ;酯化温度 - 1 0~ - 5℃ ;肟化温度0~ 5℃ ,肟化时间 8h ;环合温度 0~ 5℃ ,环合时间 6h ;n(双乙烯酮 )∶n(溴 )∶n(烯丙醇 )∶n (肟化剂 )∶n(硫脲 ) =1∶1 .0 5∶1∶1 5∶1时 ,四步反应的总收率达到 49 3% ,比文献报道的高 1 2 %。  相似文献   

18.
在80~85℃,TEBA/H2O体系中,芳亚磺酸钠和2-(2-噻吩基)乙酮反应生成2-(4-R-苯磺酰基)-1-(2-噻吩基)乙酮,产率75~96%,操作简便,反应速度快。它们的结构均被IR、^1HNMR元素分析所表征。  相似文献   

19.
2-(2-羟基-4-氨基苯基)氢化苯并三唑是新型活性紫外线吸收剂的一个重要中间体。以邻硝基苯胺和间氨基酚为原料,经重氮化、偶合、还原制备了2-(2-羟基-4-氨基苯基)氢化苯并三唑,产率为89%。研究重氮化反应及偶合反应的影响因素,得出适宜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了一种新醇分子的设计和合成。它是合成几种新拟除虫菊酯的中间体,作者认为,着眼于醇结构的改变以提高拟除虫菊酯的挥发性,增强药效。该化合物具有分子结构简单、分子量小、易合成的特点,目前,该醇尚无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