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高华武  王艳  周鹏  叶树  宋航  汪光云  蔡标 《食品科学》2021,42(13):121-126
目的:观察金雀异黄酮通过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IV(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IV,CaMKIV)通路对Aβ25-35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24 h内新生SD乳鼠的海马组织,进行神经元的分离纯化和培养,并用免疫荧光染色进行鉴定。神经元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金雀异黄酮组(50 μmol/L)和阳性对照戊酸雌二醇组(10 μmol/L),金雀异黄酮组和戊酸雌二醇组预处理3 h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采用Aβ25-35诱导海马神经元构建细胞损伤模型。利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荧光探针检测神经元细胞内Ca2+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检测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激酶(calcium/calmodulin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kinase,CaMKK)、磷酸化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IV(p-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p-CaMKIV)和p-Tau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免疫荧光分析结果显示大鼠海马神经元分离成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极显著下降(P<0.01),细胞Ca2+荧光强度极显著升高(P<0.01),CaM、CaMKK、p-CaMKIV和p-Tau蛋白相对表达量极显著提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金雀异黄酮极显著提高了Aβ25-35所致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中细胞的存活率(P<0.01),降低了细胞Ca2+荧光强度(P<0.01),下调了CaM、CaMKK、p-CaMKIV和p-Tau蛋白相对表达量(P<0.01)。结论:金雀异黄酮对Aβ25-35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损伤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Ca2+-CaMKIV通路介导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阿里红多糖(Fomes Officinals polysaccharide, FOPS)及多糖组分(FOP-a)对Aβ25-35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Aβ25-35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活化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炎症细胞模型, 将BV-2细胞分为空白组、炎症模型组(加40 μg/mLAβ25-35)、不同浓度的FOPS及FOP-a干预组(6.25、12.5、25 μg/mL)。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6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分泌量; 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NF-κB及IκBα蛋白表达量。结果 Aβ25-35诱导后小胶质细胞出现阿米巴样状态, 通过不同剂量FOPS及FOP-a干预, 能明显改善Aβ25-35对BV-2细胞造成的损伤, 与模型组比较, FOPS及FOP-a可提高细胞存活率。ELISA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 模型组IL-6及MCP-1的分泌量增加, 与模型组比较, FOPS及FOP-a均能减少IL-6及MCP-1的分泌量,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 与空白组比较, 模型组细胞上调NF-κB-p65蛋白表达、减少IκBα的蛋白表达, 与模型组比较FOPS及FOP-a均能减少NF-κB-p65和上调IκBα的蛋白表达。结论 阿里红粗多糖及多糖组分均能减轻Aβ25-35诱导的BV-2细胞的炎症作用, 其中FOPS浓度为12.5 μg/mL、FOP-a浓度为25 μg/mL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衣霉素(tunicamycin,TM)诱导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怀孕18 d孕鼠分离的胎鼠海马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设置对照组(不作处理)、TM组(质量浓度2.5 μg/mL)、Res组(5 μmol/L)和Res+TM组(5 μmol/L Res预处理+质量浓度2.5 μg/mL TM进一步共处理),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海马神经元存活率并筛选TM和Res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利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原代神经元凋亡水平和周期状态,通过Western blot分析细胞ERS、自噬、凋亡和周期的相关蛋白变化。结果:5 μmol/L Res预处理10 h后能减轻TM对原代神经元细胞存活率的抑制作用,使神经元细胞周期重激活,促使其由G1/G0期向S期进行。与TM组相比,Res预处理10 h组(R10T组)的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Caspase 3相对表达量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微管结合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1 light chain 3,LC3)B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hosphorylated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p-GSK3β)、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 2,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高度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01、P<0.01),抑制TM引起的细胞凋亡。结论:Res可以减轻TM引起的原代神经元ERS,对原代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Res对细胞存活率、周期分布和自噬、凋亡相关蛋白表达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不同剂量的醋蛋液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调节活性的影响,倒置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下分别观察不同分组条件下对RAW264.7细胞形态的影响及细胞核的损伤程度,探讨醋蛋液对RAW264.7细胞分泌免疫因子的影响及其免疫调节活性的机理。结果表明,当醋蛋液浓度为40 μL/mL时,RAW264.7细胞活性极显著升高为(145.3±23.02)%(P<0.01)。醋蛋液高剂量组(20 μL/mL)巨噬细胞体积变大并逐渐伸出伪足,与正常细胞有明显差异,但未达到炎症相关形态学特征;醋蛋液高剂量组(20 μL/mL)可以促进巨噬细胞分泌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NO)分泌,可以有效缓解巨噬细胞细胞核损伤、细胞膜电位降低造成的细胞损伤及细胞凋亡;醋蛋液高剂量组(20 μL/mL)可以上调蛋白激酶B(AKT)以及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量,进而激活巨噬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5.
该文利用硫黄素T(thioflavin T,ThT)荧光、刚果红、透射电子显微镜、圆二色谱(circular dichroism,CD)、细胞试验和分子对接等方法,对红景天苷抑制β-淀粉样蛋白40(amyloid β-peptide 40,Aβ40)的聚集、缓解细胞毒性进行分析。ThT荧光、刚果红和透射电镜试验均证明红景天苷能抑制Aβ40聚集,且呈剂量依赖性,当红景天苷的浓度为2.0×10-4mol/L时,ThT荧光强度降低约(61.86±0.96)%。圆二色谱结果表明,红景天苷能减少β-折叠结构的形成。此外,红景天苷还能缓解Aβ40诱导的细胞毒性,在浓度为2.0×10-4mol/L时,使细胞稳定性从(46.67±1.70)%提高到(80.89±1.23)%。分子对接表明,红景天苷可与Aβ40通过氢键结合,并稳定其α-螺旋构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白藜芦醇改善γ射线诱导的T-淋巴细胞损伤大鼠的免疫功能。选取SPF级50只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20 μmol/L)、中剂量组(40 μmol/L)和高剂量组(80 μmol/L),建立γ射线诱导的T淋巴细胞损伤模型大鼠。建模成功后,对大鼠进行白藜芦醇灌胃处理,按实验设计对大鼠细胞T细胞增殖率、T淋巴细胞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 kB,NF-kB)表达、T淋巴细胞(CD3、CD4、CD8)、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γ)、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3(Interleukin-3,IL-3)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中剂量组(40 μmol/L)白藜芦醇的T细胞增殖率、CD3、CD4、CD8、CD4/CD8分别为2.15%、54.15%、35.11%、21.45%、2.11。白藜芦醇对T细胞分泌的IF-γ、IL-12、IL-4、IL-3的水平分别为21546.15 pg/mL、212.15 pg/mL、645.56 pg/mL、221.15 pg/mL,与其他实验组均呈显著差异(p<0.05),说明白藜芦醇能够明显抑制调节T细胞,改善大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D-半乳糖诱导的BV2细胞衰老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10、20、30和40 μg/mL)的D-半乳糖刺激BV2细胞24 h,建立细胞衰老模型,并用CCK-8法筛选出D-半乳糖的最佳造模浓度;实验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 3(SIRT3)抑制剂+天麻素组和天麻素组;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10、20、30、40和50 μmol/L)的天麻素对D-半乳糖刺激的BV2细胞活力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的天麻素浓度;使用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 β-Galactosidase,SA-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面积;使用生化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使用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神经炎症因子IL-1β(Interleukin 1β,IL-1β)、IL-6(Interleukin 6,IL-6)和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水平;使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SIRT3荧光强度;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SIRT3、P16和P2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30 μg/mL的D-半乳糖刺激BV2细胞活力极显著降低(P<0.01),引起BV2细胞中SA-β-Gal染色面积和衰老蛋白P16和P21表达极显著增加(P<0.01),细胞中ROS水平和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极显著增高(P<0.01),细胞内SIRT3蛋白表达极显著降低(P<0.01)。而30 μmol/L天麻素能极显著提高D-半乳糖刺激的BV2细胞活力(P<0.01),并且极显著降低细胞SA-β-Gal染色面积和衰老蛋白P16和P21表达水平(P<0.01),极显著降低ROS水平和神经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P<0.01),极显著提高细胞内SIRT3蛋白荧光强度和表达水平(P<0.01)。结论:天麻素能够提高D-半乳糖刺激的BV2细胞活力,改善BV2细胞衰老染色和衰老蛋白表达,并降低ROS水平和减缓炎症反应,这可能与天麻素提高SIRT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探讨元宝枫籽油对脂多糖(LPS,3.5 mg/kg)诱导雄性ICR小鼠肠道炎症的改善作用机制。连续7 d灌服元宝枫籽油后观察小鼠体重、结肠的变化,玉米油为对照。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及结肠中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qRT-PCR法检测结肠内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和Il1β的mRNA水平。元宝枫籽油显著抑制LPS致小鼠体重下降,降低小鼠结肠重量与长度比(p<0.05)。元宝枫籽同时抑制LPS致损伤小鼠血清炎性因子(L-1β:155.66 ng/L、IL-6:75.42 ng/L、IL-18:90.31 ng/L和TNF-α:47.97 ng/L)及结肠炎性因子(IL-1β:188.85 ng/L、IL-6:57.88 ng/L、IL-18:52.29 ng/L和TNF-α:85.69 ng/L)水平;显著降低小鼠结肠髓过氧化物酶水平至81.53 ng/L(vs损伤组:113.59 ng/L,p<0.05),丙二醛水平至1.04 μmol/g protein(vs损伤组:1.60 μmol/g protein,p<0.05)。此外,与损伤组相比,元宝枫籽油分别抑制Nlrp3(41.80%)、Asc(49.85%)、Caspase-1(31.28%)和Il1β(39.83%)的mRNA表达。综上所述,元宝枫籽油能改善LPS致小鼠肠道炎症反应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结肠内NLRP3小体过度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对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β-淀粉样蛋白所致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使用25μmol/L老化后Aβ_(25-35)处理SH-SY5Y细胞建立阿尔兹海默病体外模型;用人参水溶性总蛋白(6.25、12.5、25μg/mL)预保护SH-SY5Y细胞12 h,随后加入25μmol/L的Aβ_(25-35)共同孵育24 h;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抑制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5'-triphosphate,AT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色素C释放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表达。结果显示SH-SY5Y细胞经Aβ_(25-35)诱导后,细胞活力显著降低,凋亡程度严重增加(P0.000 1);不同浓度的人参总蛋白可以挽救Aβ_(25-35)诱导所致细胞活力降低和凋亡程度增加,并呈现浓度依赖性;人参总蛋白预处理可以降低Aβ_(25-35)诱导的线粒体超氧化物升高,ROS产生,显著抑制Aβ_(25-35)损伤导致的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降低和三磷酸腺苷水平的下降;人参总蛋白可抑制Aβ_(25-35)所致的细胞色素C向胞质的释放,下调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  相似文献   

11.
王健  王萍 《现代食品科技》2022,38(9):100-110
该文探讨了毛酸浆果提取物(Physalis pubescens L. Fruits Extract,PPFE)对RAW264.7巨噬细胞免疫调节作用。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确定细胞毒性和增殖活性,格里斯法(Griess)、酶联免疫法(ELISA)、荧光探针法、中性红吞噬实验测定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中一氧化氮(NO)、肿瘤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活性氧(ROS)含量以及吞噬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TNF-α、IFN-γ以及IL-6等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运用UHPLC-Q-TOF-MS测定PPFE化学成分分析,共鉴定出14种黄酮类物质。PPFE作用RAW264.7细胞的安全浓度在25~250 μg/mL范围内,与空白组相比,毛酸浆果提取物质量浓度为25 μg/mL时免疫增强效果最佳,其细胞增殖率、NO释放量、吞噬率、相对活性氧水平、TNF-α、IFN-γ、IL-6的分泌量分别为130.53%、27.79 μmol/L、189.88%、137.75%、150.54 pg/mL、119.36 pg/mL、15.41 pg/mL。PPFE治疗组的细胞周期的G0/G1期、S期、G2/M期百分比分别为53.08%、17.40%、29.52%。细胞凋亡率与空白组相比降低了52.80%,同时极显著(p<0.01)上调TNF-α、IFN-γ、IL-6的表达。综上可知,PPFE通过调节RAW264.7细胞吞噬功能、分泌免疫因子、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情况,以及上调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增强RAW264.7细胞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网络药理学探究新疆罗勒(Ocimum basilicum L.)活性成分其作用靶点,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探讨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按照前期研究报道共筛选出罗勒中活性成分15个,作用靶点528个,与 575个AD疾病靶点重合靶点 118个,通过String数据库分析各蛋白之间相互作用分析,得到31个潜在靶点;再通过DAVID数据库筛选得到257条GO生物过程与100条信号通路。通过以Aβ25-35诱导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建立阿尔兹海默病体外模型,对罗勒活性成分进行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研究表明,新疆罗勒通过槲皮素和杨梅苷等活性成分作用于PI3K-Akt信号通路、阿尔茨海默病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改善细胞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以及抑制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治疗AD的目的,体现了新疆罗勒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为阐述其治疗AD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银杏多糖对小鼠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无菌分离小鼠脾淋巴细胞,制备淋巴细胞悬液,实验设空白组、阳性组(终浓度为5 μg/mL的左旋咪唑)、银杏多糖处理组(终浓度为25、50、100、200、400 μg/mL)。采用MTT法检测银杏多糖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银杏多糖对淋巴细胞周期的影响,ELISA法检测银杏多糖对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分泌量的影响,qRT-PCR法检测银杏多糖对淋巴细胞IL-4、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银杏多糖处理组和阳性组的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均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与阳性组相比,200 μg/mL银杏多糖处理组的淋巴细胞增殖指数低于阳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25~400 μg/mL银杏多糖处理组G0/G1期占比极显著降低、S期和G2/M期细胞总占比极显著增加(P<0.01);与阳性组相比,200 μg/mL时G0/G1期占比降低、S期和G2/M期细胞总占比极显著升高(P<0.01)。与空白组相比,阳性组、25、100、200 μg/mL银杏多糖处理组的IFN-γ/IL-4比值均极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400 μg/mL银杏多糖处理组的IFN-γ/IL-4比值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与阳性组相比,100、200 μg/mL银杏多糖处理组IFN-γ/IL-4比值低于阳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银杏多糖处理组和阳性组的细胞因子IFN-γ、IL-4分泌量及其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与阳性组相比,200 μg/mL银杏多糖处理组的细胞因子IFN-γ、IL-4分泌量及其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阳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银杏多糖可以通过增加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减少G0/G1期细胞的阻滞、促进DNA合成、促进细胞因子IFN-γ、IL-4的分泌及其mRNA的表达、维持IFN-γ/IL-4(Th1/Th2)动态平衡,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活性追踪方法分离人参叶多酚化合物(Ginseng leaf polyphenols,GLPs)并研究其抗环境污染物苯并芘(Benzo(a)pyrene,BaP)诱发气道上皮细胞(16HBE)氧化、炎症损伤的作用机制。最终分离、鉴定11个人参叶多酚化合物GLP-1~ GLP-11,其中GLP-8(Albaspidin AA,Ginseng leaf polyphenol-8)能够显著抑制BaP诱导的16HBE细胞损伤;相比于BaP组,GLP-8使16HBE细胞活力提升13.90%;GLP-8使BaP诱导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过量分泌分别降低了19.30%(5 μg/mL)和41.30%(25 μg/mL);GLP-8使Bap诱导的16HBE细胞凋亡率分别降低5.80%(5 μg/mL)和9.30%(25 μg/mL);25 μg/mL GLP-8作用后,BaP诱导的炎症因子IL-33、IL-25、IL-1β及IL-6的表达分别减少60.10%、28.90%、33.50%及41.90%;GLP-8抑制芳香烃受体(AhR)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激活。因此得出,GLP-8具有通过调控AhR/NLRP3信号通路抑制BaP诱导的ROS过量分泌及炎症因子过表达来发挥保护气道上皮细胞活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鱿鱼生殖腺磷脂是否具有抗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盐酸盐(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诱发帕金森病的活性。方法:将受精后1 d(day post fertilization,dpf)的斑马鱼胚胎脱膜,设置空白对照组、50 μmol/L MPTP处理组、50 μmol/L MPTP与不同质量浓度(3、10、20 μg/mL)鱿鱼生殖腺磷脂共处理组。4 dpf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并记录各实验组转基因斑马鱼Vmat:GFP的多巴胺神经元发育情况和转基因斑马鱼Fli1:GFP的脑部血管发育情况;5 dpf时用Zebrabox斑马鱼行为分析仪分析野生型斑马鱼AB的行为变化,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帕金森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包括α-突触核蛋白、E3泛素连接酶、PTEN诱导假定激酶1、酪氨酸羟化酶编码基因。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PTP处理组斑马鱼多巴胺神经元缺失、脑部血管损伤,出现帕金森状行为,帕金森病相关基因表达异常;与MPTP处理组比较,不同质量浓度鱿鱼生殖腺磷脂与MPTP共处理组斑马鱼表现出多巴胺神经元缺失比例、脑部血管损伤程度降低,帕金森状行为缓解,相关基因异常表达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染料木黄酮(Gen)对β淀粉样肽25-35(Aβ25-35)介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了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 PC12细胞传代培养48 h后,选取生长良好的同批次细胞,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Aβ模型组(20 μmol/L),Gen干预组(25,50和100 μmol/L),Gen预处理2h后,经Aβ25-35染毒,建立细胞损伤模型;24 h后,收集细胞,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C12细胞caspase-3,caspase-9,bcl-xl,bad和LRP5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β组细胞caspase-3,caspase-9和bad mRNA表达上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cl-xl,LRP5 mRNA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β组相比,Gen高剂量组可显著下调PC12细胞caspase-3,caspase-9和bad mRNA表达(P <0.05);Gen高剂量组可显著上调bcl-xl,LRP5 mR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en可能是通过下调细胞凋亡促进基因caspase-3,caspase-9和bad mRNA表达,上调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xl,LRP5 mRNA表达,拮抗Aβ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新疆蔷薇红景天总黄酮的抗炎作用及其急性毒性。方法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司匹林组(0.2 g/kg)、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g/kg),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急性炎症模型,考察蔷薇红景天总黄酮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司匹林组(0.14 g/kg),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0.7、1.4、2.8 g/kg),建立棉球诱发大鼠肉芽肿慢性炎症模型,考察蔷薇红景天总黄酮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的抑制作用;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测定慢性炎症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 COX-2)、白介素(interleukin-6, IL-6)、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4种炎症因子的含量,考察蔷薇红景天总黄酮的抗炎作用;选取2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60 g/kg)和空白组(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2 w,观察蔷薇红景天总黄酮的急性毒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蔷薇红景天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 P0.01, P0.01),其抑制率分别为25.75%、38.87%和61.13%;蔷薇红景天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 P0.01, P0.01),其抑制率分别为42.06%、53.89%、54.15%;蔷薇红景天总黄酮低、中、高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COX-2(P0.01)和MAPK的含量(P0.05, P0.01, P0.01);其中、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NF-α和IL-6的含量(P0.05, P0.01)。结论蔷薇红景天总黄酮具有一定抗急、慢性炎症作用,并且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甘草黄酮对大气细颗粒物PM2.5(SRM 2786)导致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25 μg/mL SRM 2786)与不同浓度甘草黄酮给药组(3.125、6.25、12.5、25 μg/mL+125 μg/mL SRM 2786),药物作用24 h后分别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形态观察、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各组细胞NO和ROS释放及细胞中SOD活性和GSH-PX含量。结果:相较于对照组,125 μg/mL SRM 2786诱导可减少细胞贴璧生长且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SOD活性和GSH-PX含量、提高TNF-α、IL-6及IL-1β三种细胞因子的释放及细胞ROS和NO释放(p<0.01);而3.125~25 μg/mL甘草黄酮可使大部分悬浮细胞重新贴璧且显著提高下降的细胞存活率,显著抑制SRM 2786诱导的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和ROS释放、显著提高SOD活性及GSH-PX含量(p<0.05或 p<0.01),6.25~25 μg/mL甘草黄酮可显著降低SRM 2786导致的NO释放(p<0.05或p<0.01)。结论:甘草黄酮可显著提高由细颗粒物SRM 2786降低的细胞存活率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及氧化应激,其机制可能与其抗炎性损伤和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液质联用及分子对接技术筛选薄蒴草中的抗炎活性成分。方法:通过研究薄蒴草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产生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筛选薄蒴草抗炎活性部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分析抗炎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选择5个重要的炎症因子TNF-α、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GE2)、核转录因子-κB(NF-κB)分别与活性部位中的有效成分通过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体外抗炎实验结果显示薄蒴草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与模型组相比在最高实验浓度75 μg/mL下对NO、TNF-α、IL-6的产生均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抑制率分别为63.53%、34.23%、34.58%;液质联用鉴定出11个化学成分,包括8个黄酮类成分芦丁、牡荆素、山奈酚、鼠李秦素、槲皮素、芹菜素、芹菜素-6-C-葡萄糖-8-C-木糖苷、槲皮苷和3个香豆素类成分伞形花内酯、7-甲氧基香豆素、5,7-二羟基香豆素;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与TNF-α、IL-6、IL-1β、PGE2、NF-κB结合最好的成分分别是槲皮苷、山奈酚、芦丁、槲皮苷、牡荆素,结合能为?8.5、?7.8、?8.0、?7.2和?10.0 kcal/mol,均优于阳性对照地塞米松,说明这些成分与5个靶点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薄蒴草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为抗炎活性部位,通过液质联用结合分子对接技术能快速、便捷地筛选出薄蒴草的抗炎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20.
结合体外(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和体内(斑马鱼高尿酸血症模型)方法,对15种食药材乙醇粗提物的降尿酸活性进行筛选。体外实验设置空白组、酶反应组、抑制剂组、对照组,酶标仪295 nm测定吸光度,计算15种食药材对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的抑制率;体内实验随机选取受精后第5 d(5dpf)的斑马鱼,设置空白组、模型组(200 μmol/L PO+10 μmol/L XSS)、食药材给药组(200 μmol/L PO+10 μmol/L XSS+不同浓度提取物)、阳性对照组(200 μmol/L PO+10 μmol/L XSS+APL 2 mmol/L),水溶浸泡,28.5 ℃培养箱中孵育24 h,测定尿酸含量,对具有良好XOD抑制活性的食药材做进一步降尿酸活性验证。体外试验结果表明,15种乙醇粗提物均具有XOD抑制活性,其中8种在400 μg/mL时抑制率达到50%以上,分别为:红景天、兔耳草、牡丹皮、败酱草、黄柏、绿萝花、决明子、雪菊。体内试验结果表明,8种处理组尿酸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或P<0.01),均显示出降尿酸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