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目的监测ICU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12月ICU送检的所有标本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不含真菌)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501株。其中,G+菌78株占比15.6%,G-菌423株占比84.4%,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耐药率居高不下,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Es BLs率分别为51.1%和52.9%,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78.8%。结论耐药率监测意义十分重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和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李进 《中国医药指南》2014,(24):207-208
目的进一步研究医院外科住院患者致病菌分布特点及耐性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意见。方法收集了我院外科住院患者送检的1500份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上述1500份标本,共检出396株病原菌株,检出率为26.4%。其中,261株G-,约占65.9%;103例G+,约占,26.0%;32株真菌,约占8.1%。前3位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病原菌株最多的科室为泌尿外科(87株),神经外科(68株),普外科(62株),肝胆外科(5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呋辛的耐药性最强,其次是青霉素、克拉维酸/阿莫西林。万古霉素与强力霉素的耐药率最低。大肠埃希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最高。结论医院外科住院患者致病菌中以G-为主,病原菌普遍对抗生素耐药性较高,必须加强对医院外科住院患者致病菌分布特点及耐性药性分析,动态监测病原菌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卢燕琼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3):164-166
目的 了解外科多重耐药菌的种类及分布情况,为临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细菌分离培养方法 ,对外科送检标本进行病原菌和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调查和分析。结果 从外科2012年的住院患者389份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145株(37.3%),其中多重耐药菌31株(21.4%).主要分布在伤口分泌物,脓液中22株(71.0%),在尿液中5株(16.1%),在痰液中3株(9.7%)。多重耐药菌居前3位的菌种依次是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结论 外科住院患者标本中检出多重耐药菌比例较高,主要分布在伤口分泌物,脓液中,应针对外科多重耐药菌分布特点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4.
559株医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2005年1月-2007年9月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该院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做微生物病原学检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共检出的559株病原菌进行统计。结果在分离出的病原菌中G-菌占41.32%,G+菌占30.41%。在G-菌中大肠埃希氏菌最为常见(12.16%);在G+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有份额最大(10.38%)。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普遍较高。结论实施严格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完善药物敏感试验和定期公布耐药性结果,可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临床病原菌类型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有效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本院检出的843株病原菌类型及其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院感染性疾病患者送检的标本临床分离病原菌的构成为:G-菌检出率较高为62.35%,G 菌的检出率为29.02%,真菌的检出率为8.63%。大多数检出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结论结合文献分析,近年到医院就诊的感染性疾病患者病原菌仍以G-菌为主,其次为G 菌及真菌;同时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江莉 《抗感染药学》2012,9(4):293-296
目的:分析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临床分离菌的构成及耐药性的动态变化。方法:从2011年1—12月住院患者送检培养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的分布、构成及耐药性情况进行统计,综合分析医院病原菌检出的特点及耐药情况。结果:分离出2986株病原菌,主要来自痰液、血液标本,其分离率为75.69%;分离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5.12%),依序为铜绿假单胞菌(16.31%)、鲍曼不动杆菌(15.77%)、大肠埃希菌(12.19%)、肺炎克雷伯菌(11.69%);革兰阳性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10.82%);高度耐药及多重耐药菌中,产ESBL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103株,其检出率占总检出病原菌的3.5%;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214株,占总检出病原菌的7.2%。结论:检出的细菌耐药率较高,需加强耐药监测,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地控制病原菌感染。  相似文献   

7.
李瑞锋 《抗感染药学》2020,17(3):360-362
目的:探究临床微生物检验及其耐药性监测结果对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抽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间临床各科室采集送检标本(血、尿、痰、脓等分泌物)250份,并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以及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的检测结果资料,分析其临床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250份各临床标本中,检出病原菌300株,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占比相对较高,分别为15.00%、13.33%、12.67%和11.67%;MRCNS和MRSA对头孢唑啉和氧氟沙星耐药性较低,肠杆菌属对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较低,肠球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较低,变形杆菌属对头孢他啶的耐药性低;而青霉素对肠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及变形杆菌属对青霉素未表现出耐药性。结论:医院临床各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主要以MRCNS、MRSA、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青霉素对肠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及变形杆菌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细菌耐药性监测可深入了解临床致病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有利于临床对症下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临床医师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2年我院所有14岁以下住院患儿的病原学检测结果,按照病原菌种类、送检标本种类以及不同感染部位等对病原菌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2年病原菌总数构成比为革兰阴性(G-)菌62.35%,革兰阳性菌37.65%;临床科室送检率较高的标本分别为痰液、尿液、血液,而细菌检出率较高的标本分别为分泌物、胸腹水、痰液;患者居住地为县级以上及县级以下病例的耐药率分别为61.36%、59.89%,多重耐药率分别为35.08%、34.65%;内科、外科检出率较高的均为G-菌,多重耐药率分别为21.95%、37.50%;不同感染部位、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病原菌分布具有相应的分布特点。结论:我院14岁以下住院患儿病原菌构成比与多数文献报道一致;分析得出的细菌检出率、多重耐药菌的耐药率以及不同感染部位的病原菌特点,可为临床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烧伤外科与非烧伤外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差异,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常规培养鉴定细菌,K-B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烧伤外科共分离出325株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菌为主要病原菌,标本主要分布于创面分泌物和血液;非烧伤外科分离出289株细菌,排前3位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本主要分布于痰和伤口分泌物.烧伤外科和非烧伤外科分别有68.57%和63.41%的大肠埃希菌为ESBLs株,66.10%和38.24%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MRSA.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和不动杆菌属的耐药率为0~7.14%,烧伤科铜绿假单胞菌对两药的耐药率分别是56.52%和43.48%,非烧伤外科则分别是5.88%和11.76%.烧伤科大肠埃希菌较敏感的药物还有阿米卡星、头孢西丁.所有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严重,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 烧伤外科与非烧伤外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存在明显差异,临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耐药菌产生及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6年收治的39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194例医院感染性肺炎(HAP)新生儿病原菌检测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584例患儿送检标本共382例培养阳性,阳性率为65.4%;分离致病菌41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G-菌)288株,革兰阳性菌(G+菌)118株,真菌5株;G-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G+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为主。CAP患儿送检标本检出致病菌181株,其中G-菌119株(65.8%),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G+菌59株(32.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3株(1.7%);194例HAP患儿送检标本检出致病菌230株,其中G-菌169株(73.5%),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G+菌59株(25.7%),以草绿色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2株(0.9%)。G-对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呋喃妥因敏感;G+菌对青霉素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等高度耐药,对阿米卡星、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奎奴普丁等敏感。CAP及HAP常见致病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不明显。本组共检出产超广谱茁鄄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34株,占大肠埃希菌总检出株数的34.3%;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24株,占肺炎克雷伯菌总检出株数的34.3%。结论:本地区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病原菌以G-为主,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常见致病菌。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房》2015,(2):195-197
目的:了解我院骨科住院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查2011-2013年我院骨科住院患者分泌物、脓液及关节腔穿刺液等230份骨科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对其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30份骨科标本中,阳性标本157份,阳性率68.3%;阳性标本共分离到各种病原菌16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1.5%,革兰阴性菌占48.5%。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引起骨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8.6%和78.6%;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64.7%和33.3%。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肠杆菌科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及碳青霉烯类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铜绿假单胞菌对多数试敏药的耐药率低于20%。结论:我院骨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较为广泛,主要以葡萄球菌为主。近几年苯唑西林耐药菌株的增多及革兰阴性杆菌不断上升,提示临床对骨科感染的治疗,应结合患者感染的诊断、基础疾病及本院细菌培养数据选择抗菌药物,并应重视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12.
任舒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485-486
目的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将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标本同时接种巧克力平板、血平板、中国蓝平板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并选择优势菌致病菌进行分纯,用VITEK6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药敏试验由美国国DADE公司生产的Microscan A/s-4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送检标本291份,221份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75.95%。共检出病原菌308株。感染菌株以革兰阴性(G-)杆菌为主占65.91%,革兰阳性(G+)菌占21.02%,真菌感染占10.71%。碳青酶烯类药物亚安培南、美罗培南对G-菌中主要病原菌中的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唉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表现出了极高的敏感性,三代头孢药物对G-菌的耐药率则较高均在30%以上;亚安培南、美罗培南对C+菌中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也有较好的敏感性,均在90%以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均高达50%以上;而两性霉素B、克霉唑抗真菌效果较好,耐药率均在10%以下。结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茵为G-菌中铜绿假单胞茵和肺炎克雷伯茵,且对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明显较高,联合用药和改变临床医师对住院患者的用药习惯可降低耐药性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病原菌种类的分布及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方法 前瞻性监测了我院4年内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细菌和耐药谱,并采用了相应的干预手段.结果 4年共检出细茵89种,1192株,其中G 菌533株,占44.7%,G-菌509株,占42.7%,真菌150株,占12.6%,主要病原菌对部分抗生素产生多重耐药.结论 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并采取有效的干预策略,可以延缓耐药菌的产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福建泉州地区9家医院临床标本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泉州地区9家医院2008年1~12月临床送检的8943例标本分离菌株及耐药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送检标本阳性率为26.77%。2394株临床分离到G-菌773株(32.31%),G-菌1258株(52.54%),真菌363株(15.15%)。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亚胺培南是对G-杆菌作用最强的一种抗菌药,利奈唑胺是对G+菌球菌作用最强的一种抗菌药,G^+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呋喃妥因的敏感性高。未检出耐利奈唑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结论:本地区细菌耐药性较为严峻,应该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各类抗菌药的适应证,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细菌药敏实验结果选择抗菌药,以保证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5.
深圳儿童医院2010年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医院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深圳市儿童医院2010年1月~12月住院患儿检出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常见病原菌3 629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2 493株,占68.7%,革兰阳性(G+)菌1 136株,占31.3%。G-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22.7%)、大肠埃希菌(20.4%)、鲍曼不动杆菌(10.7%)等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分别是41.3%和51.7%;G+球菌中MRSA检出率为15.5%。G-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及酶抑制剂表现出较高的药物敏感性,对氨基青霉素类耐药性高;G+菌未检出碳青霉烯类、安沙霉素类、磷霉素类、糖肽类及链阳霉素类药物的耐药菌株,对青霉素G耐药率高达93.5%。结论:本地区儿童感染疾病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病原菌以肠杆菌科细菌及葡萄球菌为主,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和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仍保持高度的药物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10—2012年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对各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和整理2010—2012年我院送检细菌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2年我院共分离出病原菌5 99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3 94株,占23.26%;革兰阴性菌4 691株,占78.29%。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平均占68.37%,表皮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菌株平均占69.51%。革兰阴性菌中,肠杆菌科细菌以大肠埃希菌最多见,非发酵菌科以铜绿假单胞菌多见。肠杆菌科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64.5%;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47.3%。结论:院内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性呈增长趋势,需加强耐药性监测,尤其是对产酶菌和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为临床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04-2006年医院外科感染常见细菌构成及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培  刘彤  李金  赵娜  胡志东  王鹏志 《天津医药》2007,35(8):584-586
目的:探讨我院外科常见细菌感染的菌株特点和细菌耐药情况。方法:按常规方法对2004—2006年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外科送检标本G /G-细菌比例约为1∶3,G-中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占据所分离细菌前3位,G 细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有较高的分离率,2006年外科屎肠球菌分离率显著高于全院水平。MRS、ESBLs、VRE的检出率分别为58.37%、32.67%和0,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逐年增高趋势。结论:G-细菌感染在外科细菌感染中仍占主要地位,屎肠球菌在外科送检标本中的比例提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取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深部痰做病原菌培养,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分离鉴定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统计检出阳性率、病原菌分布比例及敏感率。结果从310份痰液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株382株,其中G-杆菌233株(61.0%),G+球菌106株(27.7%),真菌43株(11.3%)。排名前4位的G-杆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分别为70.7%、77.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92%。结论 ICU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病原菌耐药性较强,应加强细菌药敏实验监测,为重症监护病房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有很多种病原菌,我们对病原菌进行分类,并且分析它们的耐药性情况,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送检我院检验科的1240份痰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1240份送检的标本中有细菌感染的标本有310份,总的感染阳性率是25.0%,其中感染率最高的是G-杆菌,亚安培南对G-杆菌治疗最有效;G+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还未发现耐药。结论在呼吸道感染中,G-杆菌是主要的病原菌,其中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应该引起临床的重视,并且临床医师应该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尿培养分离常见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送检的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标本进行分析,统计分离常见病原菌的种类特点、构成比和耐药性。结果尿培养阳性标本中共分离出119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786株(65.83%);革兰阳性菌304株(25.46%),其以肠球菌属为主,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最多见;真菌104株(8.71%)。在所有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检出最多,为571株(47.82%)。另外,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232株(40.63%)和27株(32.53%)。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率在9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10.34%和8.33%。结论尿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常见病原菌耐药形势严峻,临床应重视细菌培养,根据尿培养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