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性纳米陶土对竹粉/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聚氰胺对纳米陶土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改性纳米陶土对竹粉/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聚氰胺能促进纳米陶土在HDPE基体中均匀分散,改善其界面相容性;当改性纳米陶土用量小于15份时,随其用量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弯曲性能显著提高,耐水性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牡蛎壳微粉进行表面改性,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PP)/牡蛎壳复合材料。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电子万能试验机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分析对比了牡蛎壳微粉改性前后对PP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牡蛎壳微粉可以提高其与PP的界面相容性,并提高其在PP基体中的分散性能,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3.
《塑料》2015,(6)
分别采用硅烷偶联剂(A171)处理、相容剂(MAPE)处理以及A171/MAPE处理的界面改性法对秸秆粉/高密度聚乙烯(PE-HD)复合材料界面进行改性。结果显示:3种处理方法均改善了秸秆粉与基体间的界面黏结,增强了力学性能和防水性能;界面改性后,复合材料的熔融流变行为因秸秆粉与PE-HD的交联而变差;秸秆粉的初始热分解温度向高温移动,热稳定性增加。A171/MAPE复配处理对复合材料界面改性效果最好,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4.
选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碳酸钙(nano-CaCO3)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其在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的分散性。利用透射电镜(TEM)表征了nano-CaCO3的改性效果,研究了改性条件对HDPE/nano-CaCO3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偶联剂用量3%,改性时间30 min,改性温度80℃的条件下,HDPE/nano-CaCO3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改性后的nano-CaCO3分散性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采用EVA3改性纳米CaCO_3填充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表明:EVA3含量为0.2份时对纳米CaCO_3的分散效果最佳,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改性后的复合材料冲击强度提高了26%。  相似文献   

6.
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制备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选择蒙脱土及粉煤灰玻璃微珠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进行流动改性,采用XRD研究了蒙脱土在复合材料中的结构,研究了蒙脱土及粉煤灰玻璃微珠对复合材料流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填充量下,蒙脱土及粉煤灰玻璃微珠可以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流动性能。蒙脱土及粉煤灰玻璃微珠协同改性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7.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对聚乙烯的热性能及阻燃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了3种经不同表面改性处理的纳米SiO2,采用热分析(TG)和红外光谱(FTIR)对聚乙烯/改性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及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将其用于无卤阻燃聚乙烯体系,针对改性纳米SiO2对无卤阻燃聚乙烯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纳米SiO2相比,经改性处理的纳米SiO2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延缓聚乙烯的热氧化降解,经适当改性处理,可使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高于聚乙烯.FTIR结果证实二氧化硅主要发挥物理作用,改性方法对降解后体系结构影响不大.改性纳米SiO2显著提高了无卤阻燃聚乙烯的阻燃性能,在填料用量相同时,可获得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较佳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薛扬  Olaf  Jacobs  吴唯 《中国塑料》2006,20(2):16-20
主要研究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以及纳米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抗磨损性能,并系统地研究了复合材料中纳米碳管的质量份数、预处理方法以及摩擦对偶材料对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密度聚乙烯的加入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流动性能;纳米碳管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抗磨损性能,其比磨损率随纳米碳管质量份数的增加而减小;对偶材料100Cr6对复合材料的比磨损率大于X5CrNil8—10;纳米碳管可以分散在复合材料中,但团聚现象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9.
干燥处理对PE/松木粉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松木粉对聚乙烯填充改性。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烘箱干燥后松木粉的失重率及烘箱干燥温度和时间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松木粉经105℃烘箱干燥7h可赋予复合材料最佳综合性能,拉伸强度为19.8MPa.冲击强度为6.5MPa。  相似文献   

10.
改性纳米氮化钛/NBR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腈三元共聚物对纳米氮化钛进行表面改性,制备改性纳米氮化钛/NBR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纳米氮化钛的粒径减小,分散性改善;随着改性纳米氮化钛用量的增大,改性纳米氮化钛/NBR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耐磨性能、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和耐油性能先提高后降低;当改性纳米氮化钛用量为0.6~1份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1.
纳米TiO2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活性,对比研究了牡蛎壳粉、多孔硅胶、SiO2、分子筛等作为载体材料对纳米TiO2的固定,比较了这些材料对纳米TiO2的负载量及负载条件,相对来说,牡蛎壳粉的负载量最大。以甲基橙为模拟物,测定了各种固定化纳米TiO2的光催化性能,负载量最大的牡蛎壳粉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纳米无机粒子对茂金属聚乙烯(POE)弹性体增韧聚丙烯(PP)二元共混体系进行改性。从而制得PP/POE/无机纳米粒子三元复合材料。分别探讨了纳米高岭土和纳米碳酸钙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不同纳米粉体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用废木粉增强聚乙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废木粉为填料增强改性高密度聚乙烯。评价了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MAH-g-HDPE)对聚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增客效果,研究了木粉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其它性能的影响,详细阐述了木粉的增强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MAH-g-HDPE可显著增进憎水性基质和亲水性木粉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明显改进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在使用适当相客剂的情况下,木粉可明显提高聚乙烯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具有良好的增强效果;当木粉含量为6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分别高达38MPa、54MPa和3500MPa,若与纯基质相比,分别提高了43.4%、176%和283%。这些实验结果表明,木粉对聚乙烯具有明显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4.
稻壳粉填充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稻壳粉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改性,研究了稻壳粉用量对。HDPE力学性能、耐热性、流动性及硬度的影响,并观察了稻壳粉在HDPE中的分散状况。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硬度、维卡软化温度随稻壳粉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加工流动性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则随稻壳粉用量的增加而下降;稻壳粉在HDPE中的分散不均匀,用量较大时易出现聚集现象,两相间的粘接性变差。  相似文献   

15.
聚乙烯(PE)/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形态和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择一种新型的有机改性蒙脱土(OMMT),在不加任何相容剂的条件下,利用熔融挤出法分别制备出了剥离型高密度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插层型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蒙脱土和低密度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制备的复合材料的亚微观分散形态,确定了制备出的纳米复合材料的类型,并对不同亚微观结构形态进行了分析讨论,得出了不同分子结构影响纳米复合材料形成不同分散形态的结论;对于3种纳米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不同亚微观分散形态的纳米复合材料的纳米效应不同,对物理性能的影响各有不同,对于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深入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分散均匀的纳米复合材料结构对于进一步研究聚乙烯纳米膜的气体阻隔性等性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竹造纸剩余物竹屑和白泥为原料,采用挤出成型法制备表层为纯高密度聚乙烯(CS-HDPE)、5%竹浆纤维增强高密度聚乙烯(CS-BPF)及5%白泥增强高密度聚乙烯(CS-WC)的三种芯-壳结构竹塑复合材料,并利用力学试验机、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热机械分析仪对芯-壳竹塑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界面剪切性能及动态热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S-WC竹塑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界面剪切强度较差;不同频率下,CSHDPE竹塑复合材料储存模量最大(E)、介质损耗角正切(tanδ)最大。  相似文献   

17.
竹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主要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填充量为65%的竹粉与填充量为35%的塑料混融挤出制造竹塑复合材料。以马来酸配接枝高密度聚乙烯(HDPE-g-MA)为相容剂,研究了相容剂的加入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适当的方法对木粉进行表面处理、对基体树脂进行改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复合体系的界面粘接强度,以竹屑纤维为增强材料,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竹粉增强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研究了竹塑复合材料挤出加工工艺,探讨复合材料生产工艺和型材结构设计,进一步探讨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8.
竹粉用量对PVC/竹粉复合材料阻燃抑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的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对竹粉进行改性,并制备了PVC/竹粉复合材料;研究了改性竹粉用量对PVC/竹粉复合材料阻燃抑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PVC/竹粉复合材料的氧指数随着改性竹粉用量的增加而下降;②当改性竹粉的用量为10~50份时,PVC/竹粉复合材料的垂直燃烧性能达到FV-0级,水平燃烧性能达到FH-1级;...  相似文献   

19.
栾晓春 《辽宁化工》2005,34(6):241-243
以废弃木粉为增强材料,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木粉增强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研究改善木粉增强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途径。结果表明,随着木粉加入量的增加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通过适当的方法对木粉进行表面处理、对基体树脂进行改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复合体系的界面粘接强度,大幅度改善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采用短切玻璃纤维与木粉组合,可以获得力学性能很高,能作为结构材料使用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0.
改性纳米氮化钛/ACM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却梅  柴大付  章于川 《橡胶工业》2009,56(7):402-405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三元共聚物对纳米氮化钛进行表面改性,制备改性纳米氮化钛/丙烯酸酯橡胶(ACM)复合材料,并研究改性纳米氮化钛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改性纳米氮化钛用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耐热空气老化性能、耐油性能和耐磨性能先提高后下降;改性纳米氮化钛对复合材料的高温稳定性影响不大,但提高了动态力学性能;当改性纳米氮化钛的用量为0.6~1份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