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咽侧位片对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证实的90例儿童腺样体肥大病例,均摄鼻咽部侧位片,测量鼻咽气腔及后壁软组织宽度,计算腺样体指数A/N。结果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厚,90例患儿的A/N比值均大于0.71。结论鼻咽侧位片是诊断腺样体肥大简单、经济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总结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鼻咽侧位平片表现,评价测量腺样体/鼻咽腔(A/N)比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及手术刮除,病理证实的腺样体肥大134例,男92例,女42例。均常规摄吸气期鼻咽侧位平片和测量A/N比值。结果134冽均为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增厚,鼻咽腔变窄;A/N比值0.6—0.7有32例,占24%;A/N比值0.7以上有102例,占76%。本组手术的134例中没有A/N比值〈0.6。结论(1)摄吸气时的鼻咽侧位片是观察腺样体肥大的简单而准确的方法。(2)测量A/N比值用以观察腺样体肥大的程度,A/N比值≤0.60为正常范围,0.6—0.7为腺样体中度肥大,0.70以上者为腺样体重度肥大。(3)测量A/N对选择腺样体刮除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鼻咽侧位片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8例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平片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48例鼻咽侧位片均显示鼻咽顶部或/和后壁软组织增厚,鼻咽腔变窄。A/N〉0.75的34例患者均经手术证实。A/N〉(0.70~0.75)的63例经显微喉镜证实;腺样体中度肥大的51例保守治疗后拍片复查有明显好转。结论:鼻咽侧位片是观察和诊断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简单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儿童鼻咽腺样体肥大的X线及CT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X线鼻咽侧位平片及cT检查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常规摄吸气期鼻咽侧位平片和测量A/N比值及行CT检查病例24例并手术病理证实,详细分析腺样体肥大影像特征。结果(1)摄吸气时的鼻咽侧位片是观察腺样体肥大的简单而准确的方法;(2)测量A/N比值用以观察腺样体肥大的程度,A/N≤060h正常,≥061为腺样体肥大,≥0.71者为腺样体病理性肥大;(3)CT表现为鼻咽顶后壁增厚,黏膜线连续,形成肿块致气道狭窄;中重度合并鼻窦炎、中耳炎等并发症。结论鼻咽侧位片是观察腺样体肥大的简单而准确的方法;CT检查是诊断儿童腺样体肥大及并发症重要手段,弥补了鼻咽部X线侧位片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腺样体肥大的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测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直接数字X线(DDR)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3例具有腺样体肥大临床症状的儿童鼻咽部侧位DDR影像;同时收集65例正常儿童的鼻咽侧位DDR影像作为对照组。主要测量鼻咽顶部腺样体的厚度(A)和鼻咽腔的宽度(N),以两者比率(A/N)来判断腺样体的大小。结果:93例病例组A/N平均值为59.60%,而对照组A/N平均值为37.80%,应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得出P〈0.01,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应用数字化X线机对儿童腺样体肥大进行检查,能清晰显示病变情况,并可以进行测量分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了较为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东宁  彭先斌  兰剑明  胡伟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3):1686-1686,1688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的螺旋CT诊断价值及腺样体-鼻咽腔比率(A/N比值)对腺样体肥大程度的应用.方法:分析31例腺样体肥大的CT表现,均在工作站作冠状位、矢状位及斜冠状位(相当于腺样体轴位)的重组图像,重点观察腺样体形态改变及其并发症,在斜冠状位重组图像进行A/N比值测量.结果:腺样体肥大的CT表现为鼻咽顶后壁中央的软组织增生,引起鼻咽腔狭窄.结论:斜冠状位重组图像进行A/N比值测量能准确地诊断腺样体肥大,判断腺样体肥大程度,明确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儿童腺样体肥大A/N比率测定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利用鼻咽侧位片测量儿童腺样体-鼻咽腔比率(A/N比率)来判定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标准。方法 随机选择有打鼾、鼻塞、张口呼吸及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40例,于治疗前行A/N比率测定。结果 A/N比率≤0.70的患儿经保守治疗症状显著改善,而A/N比率〉10.71的患儿大部分需行腺样体刮除术。结论 摄鼻咽侧位片测定A/N比率是诊断腺样体肥大的简便实用且准确的检查方法。A/N比率≤0.60属正常,0.61~0.70为中度肥大,〉10.71为病理性肥大。  相似文献   

8.
梁红  陈俊  彭琲  钟易 《广西医学》2013,(9):1193-1196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OSAHS患儿45例,行鼻咽部CT检查、鼻咽部侧位X线平片检查、鼻咽部X线数字断层摄影检查,测量鼻咽部腺样体厚度(A)与鼻咽腔宽度(N)并计算其比值(A/N比率),以A/N≥0.71诊断为腺样体病理性肥大。结果病理证实45例腺样体病理性肥大;术前经影像学检查测得A/N比率均≥0.71,影像学诊断腺样体病理性肥大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影像学诊断儿童OSAHS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琼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5):808-809
目的:探讨鼻咽部侧位片对小儿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方法:43例怀疑腺样体肥大患儿均摄鼻咽部侧位片,测量腺样体厚度、鼻咽腔宽度及后气道宽度(PAS),并计算腺样体指数A/N,以评估腺样体肥大程度。结果:A/N≤0.60者8例,0.61~0.70者7例,A/N≥0.71者28例;PAS≤5mm者18例;6~10mm者12例;≥10mm者13例。结论:X线鼻咽侧位片是诊断腺样体肥大简单、经济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成人鼻咽部腺样体肥大影像学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4例成人鼻咽腺样体肥大的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活检和病理证实。结果鼻咽部侧位x线照片11例,表现为鼻咽腔顶后壁软组织增厚,范围11mm~17mm,绝对值均大于10mm。横断CT扫描23例,鼻咽后壁软组织厚度13mm-18mm,平均值14mm;所有病例均未见颅底骨质破坏。MR检查27例,鼻咽顶后壁粘膜增厚,厚度达5mm~10mm 5例,11mm~15mm 17例,15mm以上5例,均与头长肌分界清晰。5例可见1~4个咽旁或颈淋巴结增大,直径4mm~11mm。结论成人鼻咽部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不难;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可分辨粘膜、腺样体增生肥大与肌层,诊断价值优于X线平片和CT检查。  相似文献   

11.
汪陈设  莫文梅  周思源  徐林发 《浙江医学》2009,31(5):594-595,601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直接数字化X线影像表现及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0例鼾症儿童,采用直接数字化X线影像行鼻咽部侧位摄片,测量腺样体-鼻咽腔比值(A/N).判断腺样体的大小;然后行多导睡眠图监测(PSG),比较OSAHS患儿和原发性鼾症患儿A/N的差异,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120例鼾症儿童A/N分布于0.51~0.88。OSAHS患儿75例,A/N0.68~0.88(0.79±0.06);原发性鼾症患儿45例,A/N0.51~0.69(0.57±0.05),OSAHS患儿A/N显著高于原发性鼾症患儿(P〈0.01);OSAHS患儿中0.60≤A/N〈0.70 5例,A/N≥0.70 70例,原发性鼾症患儿A/N〈0.60 28例,0.60≤A/N〈0.70 17例,OSAHS患儿A/N≥0.70的比例显著高于原发性鼾症患儿(P〈0.01)。结论直接数字化X线影像测量儿童A/N简便、实用,能直观清晰显示腺样体的形态和大小,以及鼻咽腔的宽度和肥大的腺样体阻塞鼻咽腔造成上气道狭窄的程度;A/N对于儿童OSAHS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咽部侧位片对小儿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方法127例因鼻塞、打鼾而怀疑腺样体肥大患儿均摄鼻咽部侧位片,测量腺样体厚度、鼻咽腔宽度并计算腺样体指数A/N。结果,大多数患儿腺样体有不同程度的增厚,25例患儿的A/N≤0.60,61例患儿的A/N在0.61~0.70之间,41例患儿的A/N≥0.71。X线鼻咽部侧位片评估腺样体大小与鼻咽腔阻塞情况与鼻内镜及术中所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鼻咽部侧位X线平片提供了一种简单、经济而实用的诊断腺样体肥大的方法,并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和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咽部侧位X线片在儿童腺样体肥大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淮北矿工总医院收治的3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全数字化摄影X光机行鼻咽部侧位X线片检查,测量所有患儿的腺样体厚度(A)、鼻咽腔气道宽度(N)、后气道间隙宽度(PAS),计算腺样体厚度/鼻咽腔气道宽度比值(A/N).评价患儿腺样体大小,统计所有患儿鼻咽部侧位片X线诊断符合情况,观察并记录所有患儿鼻咽部侧位片X线征象,分析患儿临床症状与A/N值、PAS的关系.结果 3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均经鼻咽部侧位片X线诊断明确,诊断符合率为100.00%,其中A/N值为0.61~0.70的患儿8例(26.67%),0.71~0.80的患儿18例(60.00%),>0.80的患儿4例(13.33%).PAS为4~5 mm的患儿6例(20.00%),2~3 mm的患儿20例(66.67%),<2 mm的患儿4例(13.33%).30例(100.00%)患儿均有睡眠打鼾症状,其中A/N值为0.71~0.80的患儿18例(60.00%),PAS值为2~3 mm的患儿20例(66.67%);19例(63.33%)患儿伴有呼吸暂停或张口呼吸,其中A/N值为0.71~0.80的患儿12例(63.16%),PAS值为2~3 mm的患儿13例(68.42%);10例(33.33%)患儿中伴有耳闷、听力下降或多梦、易惊,其中A/N值为0.71~0.80、PAS值为2~3 mm的患儿各6例(60.00%).结论 儿童腺样体肥大鼻咽部侧位X线片测量在临床上操作简单,结合A/N值及PAS对评估腺体样肥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临床治疗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拍摄鼻咽部侧位片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44例具有腺样体肥大症状的儿童鼻咽部侧位数字化X线摄影(DR)图像,作为研究组;同时收集110例同龄健康儿童腺样体图像作为对照组。主要测量鼻咽顶部腺样体的厚度(A)和鼻咽腔的宽度(N),以两者比率(A/N)来判断腺样体的大小。结果研究组A/N平均值为62.7%,而对照组A/N平均值为37.3%,两组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数字化X线摄影方便、快捷、辐射少,是诊断儿童腺样体肥大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儿童腺样体肥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腺样体肥大患儿的16排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腺样体厚度(A)和鼻咽腔宽度(N).结果所有80例患者CT均可见咽后壁软组织肿块,咽间隙及咽旁间隙变窄,A/N比值增大.结论64排螺旋CT扫描安全准确,可以直观发现儿童腺样体肥大,并可了解肥大程度,了解气道阻塞程度,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X线诊断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测量腺样体-鼻咽腔比值(A/N比值)。结果正常组A/N比值均小于2/3,异常组均大于2/3。结论测量A/N比值,对于诊断腺样体肥大简单、有效且准确;A/N比值〉2/3时为腺样体肥大Ⅻ/B〉  相似文献   

17.
江晓勇 《浙江实用医学》2005,10(6):417-417,436
目的总结腺样体肥大的CT表现.方法用CT 5mm层厚连续扫描鼻咽部.结果腺样体肥大患儿有打鼾,张口呼吸等明显临床表现,CT平扫表现为鼻咽顶后壁弥漫性较高密度的软组织增生,鼻咽腔变窄.结论CT检查快速无创伤,诊断准确率高,是目前检查腺样体肥大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鼻咽侧位片对诊断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炜  贝为武 《右江医学》2008,36(2):171-173
目的通过测定腺样体-鼻咽腔比率(A/N比值)来评定腺样体的大小,为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69例患儿,均常规摄取鼻咽侧位片,测量A/N比值来判断腺样体的大小。结果26例A/N≥0.81和27例0.71≤A/N<0.81者需行手术摘除术;201例0.61≤A/N<0.81者经保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鼻咽侧位片是诊断腺样体肥大的简便、实用的诊断方法,A/N≥0.71为病理性肥大,手术需要根据患儿临床症状和保守治疗效果而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鼻咽侧位片在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鼻咽侧位片腺样体-鼻咽腔(A/N)比率测量值,结合临床症状及纤维鼻咽镜检查儿童腺样体的分度范围(Ⅰ-Ⅳ°)进行影像诊断.结果:112例A/N在0.61-0.89之间的患儿,经保守治疗无效,再经低温等离子射频切割消融术治疗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0.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DR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直接数字化成像(DR)诊断。方法回顾分析96例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资料和X线DR表现。结果A/N比值〈0.60者12例(12.5%),A/N比值0.61~0.70者54例(56.3%),A/N比值≥0.71者30例(31.2%)。DR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87.5%(84/96)。结论DR摄影鼻咽侧位片是显示腺样体肥大的简单而可靠的方法,同时测定A/N比值可评价腺样体肥大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