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374例血液科医院感染病例资料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血液科374例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血液科2188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74例、473例次,感染率为17.1%、例次感染率为21.6%;感染患者以恶性血液病者为主,占81.8%;感染部位中呼吸道占首位,为61.3%;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41.0%、革兰阳性菌占19.3%、真菌占39.7%;中性粒细胞数与感染关系密切,感染时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2.0×109/L者占76.1%。结论血液病患者尤其是恶性血液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人群,中性粒细胞数低下是主要危险因素,呼吸道是重点监控部位,采取积极的全面综合性预防与针对性预防相结合的控制措施,对降低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某院2005年6月1日-2006年5月31日住院治疗的231例血液病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231例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8例(20.77%),57例次(24.68%);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值、年龄、住院时间、化学治疗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密切相关(均P〈0.01)。共培养病原菌95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46株(48.42%),革兰阴性杆菌40株(42.11%),真菌9株(9.47%)。提示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率高,应重点监控,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其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期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6月174例儿童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接受强化疗后在中性粒细胞缺乏期感染发生的特点、感染发生的因素及感染种类等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儿童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7.4%;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为45.4%,其次是口腔、血液、皮肤和肠道等;细菌感染为86.8%,真菌感染为13.2%;对革兰阴性杆菌(G-杆菌)较敏感的药物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对革兰阴性球菌(G 球菌)敏感的药物有万古霉素,其他依次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医院感染致死率为44.4%。结论儿童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期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作好基础护理、加强肠道消毒、使用粒细胞刺激因子、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与警惕真菌感染等是防治儿童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期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为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的护理和感染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于医院治疗的19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探究化疗后引起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19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共有7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6.92%,其中以呼吸道感染为主,35例占48.61%(35/72);72例感染患者的临床送检样本,共分离病原菌68株,革兰阴性菌40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有25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3株均为白假丝酵母;主要病原菌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以及头孢米诺敏感性较高;住院时间、化疗持续时间、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为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住院时间、化疗持续时间、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是导致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针对上述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提供指导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特点、感染发生与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数的关系.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24.75%、例次感染率为40.5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3.66%;检出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占48.98%,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占12.24%;革兰阳性球菌占24.49%,以葡萄球菌属为主,占18.37%;真菌占26.53%,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18.37%;感染率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呈负相关,淋巴细胞计数与感染发生率成反比.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极易引发医院感染,应将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易感因素,以利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血液科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情况调查,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2 02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69例(13.28%),290例次(14.32%)。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8.96%(171/290);其次是血流感染46例次,占15.86%。年龄>60岁和住院时间>30 d的患者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7.72%和37.80%,显著高于年龄≤60岁和住院时间≤30 d者的医院感染率8.49%、9.17%(χ2分别为121.76、177.32,均P<0.01);使用化疗药物和接受侵入性诊疗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2.61%和22.06%,显著高于未接受上述诊疗者的感染率5.66%、12.65%(χ2分别为125.10、9.75,均P<0.01)。共检出病原菌15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95株,革兰阳性球菌19株,真菌38株。结论血液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住院时间、年龄、化疗药物的使用及侵入性诊疗密切相关。应重点监测此类患者,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1 2 1例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率达 34 .7% (42例 )。粒细胞缺乏组 (粒缺组 ) 78.6 % ,非粒细胞缺乏组 (非粒缺组 )2 1 .5 % (P <0 .0 1 ) ;因医院感染死亡人数粒缺组 4例 ,非粒缺组 2例 (P <0 .0 5)。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 ,医院感染率逐渐增加。感染病原菌以真菌为主达 41 2 % ,其次为革兰阴性杆菌达 32 .4 %。结论 粒细胞缺乏是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提高功能完善的粒细胞数是防治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8.
1 106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某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探寻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神经内科1 106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情况的回顾性调查。结果调查期间,神经内科1 106例住院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84例(7.59%),90例次(8.1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77.78%)、泌尿道(17.78%)为主;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病死率为7.14%(6/84)。共分离病原菌36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25株,69.44%),其次为革兰阳性菌(6株,16.67%)、真菌(5株,13.89%)。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高,是医院感染高度易感人群,应重点监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相对应防治对策,以期为其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07年6月-2013年6月医院治疗的108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发生医院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 10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92例、94例次,医院感染率85.19%、例次感染率87.04%;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血液为主,分别占41.49%、19.15%、11.70%;共分离出病原菌9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4株占57.45%,革兰阳性菌28株占29.79%,真菌12株占12.76%;年龄、住院时间、化疗持续时间、白细胞计数、粒细胞计数和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等因素是导致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临床上应当针对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化疗持续时间、白细胞计数、粒细胞计数和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等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防治对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以提高患者治疗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陈红  曾晓东 《职业与健康》2010,26(20):2391-2393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7—2009年西安市中医医院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491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率为5.87%,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为主;医院感染患者中有病原学诊断者168例,共检出细菌178株,革兰阴性菌81株(45.25%),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6株(14.53%),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72株(40.22%)。结论有基础疾病、长期卧床、住院时间长、侵袭性操作等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诱发因素,针对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亲体肝移植患者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防控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某院2007-2008年行亲体肝移植术的55例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5例亲体肝移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4例(25.45%),18例次(32.73%);检出病原菌48株,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32株,66.67%),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9株,18.75%)、真菌(7株,14.58%)。感染部位:肺部感染6例次,腹腔、胆道、上呼吸道感染各3例次,菌血症2例次,急性胃肠炎1例次。医院感染组住重症监护室(ICU)、术前用抗菌药物、使用呼吸机、静脉插管和肝周引流天数均显著多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该院亲体肝移植患者术后感染率较低;其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包括长时间住ICU和术前使用抗菌药物,而使用呼吸机、静脉插管和肝周引流时间长是其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侵入性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某综合性医院的医院感染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院2004-2006年住院患者的出院病历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51021份病历,患者医院感染率为5.39%(2748例),其中重症监护室(ICU)38.33%,神经内科12.05%,神经外科13.29%,烧伤科9.57%。3225例次(6.32%)感染中,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中下呼吸道感染987例(30.61%),上呼吸道感染719例(22.29%);其次是泌尿道感染485例(15.04%)。共检出病原菌2129株,真菌构成比呈增高趋势(χ^2=16.84,P〈0.05);革兰阴性菌检出3年差异无显著性(χ^2=4.83,P〉0.05),但铜绿假单胞菌所占构成比呈下降趋势(χ^2=26.28,P〈0.05);革兰阳性菌的检出3年差异亦无显著性(χ^2=3.70,P〉0.05),但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构成比呈下降趋势(χ^2=6.63,P〈0.05)。结论医院感染真菌有上升趋势,应针对重点科室加强管理,尽量减少并规范指导侵袭性操作,临床医生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3.
败血症及其死亡病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败血症及因其死亡患者的临床和细菌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6年来临床确诊治疗的240例败血症及因其死亡的29例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240例败血症患者血培养共分离感染菌62种,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居所有病原菌首位,占27.92%;29例病死患者中,革兰阴性(G^-)杆菌(大肠埃希菌占41.38%)败血症最多,占65.52%,其次是CNS,占20.69%。死亡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Χ^2=5.29,P〈0.05),≥15岁者多于%15岁者(Χ^2=5.59,P〈0.05),医院感染者多于社区感染者(Χ^2=43.94,P〈0.01)。结论CNS为败血症的首要病原菌,但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的G杆菌仍是导致败血症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原菌。败血症死亡者中,以成人、男性、医院感染者居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09年5月入住某院ICU行机械通气发生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结果120例VAP患者病原学检查均获得阳性结果,共分离26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G-) 杆菌占58.56%,革兰阳性(G+) 球菌占25.09%, 真菌占16.35%;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是VAP的主要病原菌。2 种及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的患者95例 (79.17 %)。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机械通气时间越长,VAP发生率越高(P<0.05);呼吸机管路消毒更换不及时、留置胃管均可使VAP发生率显著增高(P<0.001)。结论 VAP 的主要病原菌为G- 杆菌,混合感染率高,耐药性不断增加,对机械通气患者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全面预防, 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福建省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患病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全省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查阅住院患者病历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全省116所二级及以上医院住院患者的日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日使用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到116份汇总表,其中合格113份(97.41%),实际调查住院患者48 947例。发现医院感染患者1 595例(3.26%),1 739例次(3.55%);社区感染患者9 751例(19.92%),10 062例次(22.5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在医院感染中占49.34%,社区感染中占45.70%。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医院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占15.05%;社区感染以大肠埃希菌居首位,占8.90%。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综合重症监护室38.22%(99/259),血液病科12.54%(85/678),神经外科9.44%(152/1 611);社区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儿科非新生儿组82.02%(2 053/2 503),呼吸科70.46%(1 577/2 238),儿科新生儿组52.23%(409/783)。抗菌药物日使用率为38.28%(18 738/48 947),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为42.68%(4 735/11 093)。结论应重点监测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提高病原学送检率,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以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重要病原菌检出率,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床旁调查与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结果:调查住院患者467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57%,例次现患率为2.78%。其中以综合ICU、儿科最高;医院感染高发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手术切口、泌尿道、胃肠道;分离出病原菌6株,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能够为有效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急性白血病合并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医院感染防治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对2008-2009年血液科612例AL患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液科612例AL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07例、277例次,感染率为33.8%、例次感染率为45.3%;感染患者中以初治者、难治者及复发者为主,占64.3%;入院时住走廊及>6例大房间者占66.7%;感染部位中呼吸道占首位,感染率为55.2%;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35.2%、革兰阳性菌占25.9%、真菌占38.9%;感染时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2.0 × 109/L者占84.1%.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初治、难治及复发者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人群;中性粒细胞数低下是主要危险因素;呼吸道是重点监控部位;控制加床数、缩短住院日、减少陪护与探视不可忽视,采取积极的全面综合性预防与针对性预防相结合的控制措施,对降低AL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减轻经济负担、延长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59所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49,自引:11,他引:49  
目的 了解全国不同规模医院的医院感染日现患率。方法 采用查阅住院病历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159家医院住院患的日现患率。结果 94723例住院患日现患率为4.77%;大型医院日现患率较高。下呼吸道仍是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部位,其次为上呼吸道、泌尿道、手术部位、胃肠道和皮肤软组织。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综合重症监护室(ICU),达38.71%。革兰阴性菌仍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细菌,常见有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等,也可见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是主要的革兰阳性菌;真菌感染占有相当比例。结论 159家医院的日现患率平均为4.77%,下呼吸道感染最多见,院内真菌感染需引起高度重视。需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19.
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ICU易发医院感染的类型和主要病原学特征,指导ICU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方法 监测2009年11月-2011年1月ICU医院感染患者,记录患者使用人工呼吸机、泌尿道插管、中心静脉插管、免疫抑制剂、放疗化疗等易感因素;且采集相应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90例,其中67例送检病原学检查,送检率为74.44%,共培养出病原菌188株,其中下呼吸道、泌尿道、血液系统分别占78.19%、5.85%、14.36%;分离出的病原菌中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占96.60%,泌尿道中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及真菌分别占27.27%、36.36%、36.36%,而血液系统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及真菌分别占48.15%、29.63%、22.22%,且它们对于多数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结论 ICU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它们对于抗菌药物具有多药耐药性,临床加强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的管理,是避免ICU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感染状况,制定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随机抽取恶性血液病患者病例中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1.11%,其中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口腔、胃肠道、肛周、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G-杆菌为主,其次是真菌,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疾病状态关系密切。结论血液病患者易并发医院感染,应据其疾病特点加强监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使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