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2 毫秒
1.
目的了解海南省基层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今后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和妇幼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对海南省2016年度22所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现状进行调查,对人力资源现状进行描述统计,并采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结果海南省2016年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编制缺乏数为931个;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75%以上的单位有13所,占59.1%;卫生技术人员学历以大专及以下为主,占67.2%,职称以初级为主,占59.8%;卫生技术人力资源按常住人口分布与按地理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99和0.500。结论海南省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存在编制和卫生技术人员配备不足、卫生技术人员素质偏低和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建议加强基层妇幼保健机构投入,增加编制和卫生技术人员数量,改善人员学历和职称结构,提高卫生技术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兰  仇杰  郭金仙  王称  李蓉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5):2325-2328
目的:通过对2006~2009年度甘肃省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状的调查,掌握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今后全省各级妇幼机构规范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依托国家妇幼保健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对2006~2009年度甘肃省100所妇幼保健机构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2006~2009年度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缺乏情况呈逐年增长趋势;在职职工构成以卫生技术人员为主,占职工总数80%以上,并呈逐年增长趋势;2009年市州级机构有12所合格(85.7%),县区级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均不合格;学历方面大专及以下人员占50%以上;省级机构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40%以上,市州级和县区级机构以中级和助理及以下职称人员为主;随着机构级别的升高,保健科室人员所占比例降低。结论:甘肃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不足、卫生技术人员构成不合理、专业素质较低、专职保健人员配备不足等问题严重,势必会影响到妇幼保健机构职能的履行及妇幼保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09年陕西省市级(含市级)以下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分布现状,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培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分析法,利用2009年<全国妇幼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陕西省市级以下妇幼保健机构网报数据,分析市级以下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的学历、职称、人员配置比例等,以及市区、县、三级分布现状.结果 在全省妇幼保健机构中,缺乏专业卫生技术人员较多,卫生技术人员少于10人的机构有14所,占全省的11.97%;各类人员比例配置不合理,医师与注册护士比例为1.47:1.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水平较低,其中高级职称279人,占4.59%;中级职称1 816人,占29.88%;中级以下职称3 982人,占65.53%.妇幼保健机构管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硕士学历6人,本科学历93人,大专以下238人,分别占领导成员的1.78%、27.60%、70.62%;院(所)长专业对口率不高,其中妇幼卫生专业18人,仅占15.38%.以上现象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更加突出.结论 陕西省市级以下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应引起各级行政部门和社会相关机构的重视.通过各类卫生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增加机构人员编制,进而可增强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湖南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借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机构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获取湖南省137家妇幼保健机构基本情况和卫生人力资源数据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湖南省有1所省级、14所地市级、122所县区级妇幼机构,湖南省总共有8所(5.8%)三级妇幼机构,53所(38.7%)二级妇幼机构。省级、地市级、县区级平均分别缺少编制数为21、202和52个,各级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均占在职职工总数的83.0%以上。省级机构本科学历占到56.09%,硕士学历占到24.81%;地市级本科学历占到60.66%,大专及以下占到34.77%;县区级机构大专及以下占到70.51%,本科占到29.11%,各级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湖南省省级、地市级和县区级机构中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比例分别为1∶1.1∶3.3,1∶1.9∶4.2和1∶5.4∶12.5,各级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职称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湖南省妇幼保健三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城乡分布不平衡,编制缺乏严重,卫生技术人员职称结构不合理,需要政府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西双版纳州妇幼保健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进行现状分析,探讨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为当地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西双版纳州4个妇幼保健机构2000-2011年的卫生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2000-2011年,西双版纳州妇幼保健机构人员数量不断增长,但编制缺乏;职工构成以卫技人员为主,占职工总数70%以上;学历层次低,职称结构不合理。[结论]西双版纳州应积极开展区域卫生规划,不断完善卫技人员专业结构,提高妇幼卫生技术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二孩政策"背景下系统分析山东省妇幼保健资源配置状况,为进一步优化妇幼保健资源配置、应对急剧增长的妇幼保健服务需求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统计年鉴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基尼系数评价分析方法。[结果]山东省妇幼保健资源的规模一直处于稳步增长态势;2014年每万人口拥有妇幼保健机构床位数1.66张及妇幼保健卫生技术人员2.18人;保健机构床位资源和卫生技术人员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及0.23;山东省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以35岁以下年轻人员为主,学历以大专为主(占42.58%),职称以初级为主(占60%)。[结论]山东省每万人妇幼保健机构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保健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较好。为应对"二孩政策"下急剧增长的妇幼保健服务需求,山东省应稳步提高妇幼保健资源的规模,重视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一步优化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和职称结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全国省、地、县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人力的数量、结构状况和机构间差异,为新医改进程中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全国妇幼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收集2008年全国省、市、县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人力配置状况。结果 2767家机构中,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实际工作人员的中位数为445人、地市级105人、县区级4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占总职工人数的比例分别为79.6%、81.5%和81.9%。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的职称结构均以助理及以下职称、中级职称人员比例合计占85.8%。结论当前卫生技术人员整体配备不足,需要加大政府投入,重点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素质。妇幼保健机构间发展存在不平衡,妇幼保健服务需要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沈阳市妇幼机构运营状况,为机构自身建设和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信息。方法:依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和相关调查表,对沈阳市16个妇幼保健机构运营状况进行调查。结果:①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基本情况:市级和县级为独立机构,区级分别有9.10%机构隶属CDC,18.20%隶属医院;调查的56.25%的机构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5.00%为全额/差额拨款,18.72%为差额拨款;6.25%有住院服务,93.75%无住院服务。②人力资源情况:按照1986年卫生部颁布的《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中规定的编制标准,市级编制平均缺乏65人,区县级平均缺少30.73人。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学历和职称偏低;平均每个妇幼保健机构在职职工总数49.44人,市级127人,区县级44.27人;每个机构平均卫生技术人员39.75人,市级96人,区县级36人;按照1995年我国《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沈阳市市级75.59%不达标,区县级81.32%达标;市级机构本科以上学历占卫生技术人员的57.29%,区县级占22.22%;副高以上职称市级机构占卫生技术人员的34.38%;区县级机构占5.92%;市级机构保健人员与群体保健人员占职工总数的51.97%和7.09%,区县级机构占职工总数的43.82%和18.07%;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费用占机构业务年收入的6.92%,继续医学教育达标率99.19%。③资产情况:沈阳市级机构建房屋面积2 070 m2,区县级1199.18 m2。④运营情况: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平均总收入615.91万元,市级业务收入(含医疗和药品收入之和)2 100.45万元,区县级160.01万元。妇幼保健机构总收入构成显示,财政补助收入市级399.08万元,区县级316.64万元。沈阳市级每年门诊量60 490人次,区县级平均11 511.2人次。结论:①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以独立形式和全额拨款为主;②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不足;③市区县及购建房屋面积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④财政投入经费总额市区县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门诊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2005-2013年河北省全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调查数据的分析,了解不同管理模式的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状况,分析人力资源变化趋势,为今后妇幼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调查全省175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员现状,运用Epi Data软件进行数据双录入后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全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职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和职称方面呈逐年增长趋势,且有住院服务的机构无论是现状还是增长趋势都明显好于无住院服务的妇幼保健机构,但是从整体的卫技人员学历与职称构成情况来看并不乐观。本科以下学历人员占的比例较大,占78.8%;高级职称比例仅占3.8%。结论开展住院临床服务有利于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员发展,但是全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严重缺编,且人员素质整体偏低,结构不合理,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并分析平凉市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甘肃省平凉市妇幼保健机构专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6~2010年平凉市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缺编状况逐年加重;卫生技术人员占到在职人员75%以上,并呈增长趋势;各级机构中60%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为大专以下学历,中级及以下职称人员占绝大多数,从事保健工作人员数量明显偏少,市级机构优于县区级。结论:平凉市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存在人员缺编严重、卫生技术人员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保健人员总量不足等问题,成为影响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疆11个样本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新疆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规范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所收集数据采用 Excel 电子表格建立数据库,运用 SPSS 17.0描述性的分析方法对有关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不同类型的比较分析。结果卫生技术人员中,35岁及以下人员所占比例最高,为45.40%,学历以大专及以下学历人员所占比例最高,占50%以上,职称以初级为主,占47.77%,高级人员占13.54%。专业以临床医学及护理为主,妇幼专业人员所占比例为13.79%,药学专业和管理专业人员所占的比例最小,均为3.60%。结论新疆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人员编制不足,且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应增加人员编制、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2009年江西全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分布情况,为合理配置卫生人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法对2009年江西省64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江西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有卫生人员765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635人,占86.69%。在卫生技术人员中,女性(66.48%)多于男性(33.52%);年龄主要集中在25~55岁;医师最多,占41.79%,护士次之,占37.56%;学历以中专(43.09%)和大专(38.39%)为主;职称以初级(56.47%)和中级(29.15%)为主。社区医师的专业分布为西医65.81%、中医23.95%,公卫4.72%、口腔4.00%;学历以大专(46.45%)、本科(27.30%)和中专(23.65%)为主;职称以中级(44.97%)、初级(35.56%)为主。结论江西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年龄、性别分布符合人力资源规划,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和职称相对较低,公共卫生人员及口腔专业人员较少,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10年福建省78所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力资源情况,为县区级机构的规范化建设提供指导信息。方法:收集全省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2010年度机构监测调查表进行回顾性定量、定性比较。结果:职工编制不足的机构占53.85%,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达标者占32.05%,所有机构的医护比均不达标,92.31%的机构保健人员配备不达标,51.28%的机构临床人员编制不足,低学历低职称卫技人员比重大。结论:作为三级妇幼卫生网络重要枢纽的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面临着人力资源匮乏且素质不高的局面,在有提供住院服务的机构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刘巍  杨丽杰  刘馨  白丽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7):2568-2570
目的:了解全省妇幼卫生信息工作人员基本状况,为制定吉林省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制定《吉林省妇幼卫生信息人才队伍建设调查方案》,编制统一的调查表,统一调查方法和要求,省级审核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省69所县级以上保健机构中有40所(占58.0%)设有信息科,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中都有信息管理人员负责三网监测和年报工作;吉林省妇幼卫生信息人员以中专为主,占62.0%:省级妇幼卫生信息人员13人,其中初级职称占54.0%,市级妇幼卫生信息人员47人,其中中级职称比例较大,占55.0%,县级妇幼卫生信息人员167人,初级职称占54.0%:医疗专业占68.9%,保健专业占19.1%,计算机专业和无专业人员占12.0%。结论:吉林省妇幼保健机构信息化人力资源不足,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学历和职称偏低。  相似文献   

15.
新疆采供血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疆采供血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和特点。方法对新疆15家采供血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的基本状况、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等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新疆采供血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以中青年为主,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较少,占24.26%,有2.24%的卫生技术人员无学历;高级技术人员缺乏,少数民族采供血卫生技术人员比例较低,占25.00%;采供血卫生技术人员中仅有47.76%接受过技术培训。结论加强新疆采供血机构卫生人力资源规划,建立在职培训体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在职采供血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培养高级人才,加强少数民族采供血卫生技术人员的培养,以促进新疆采供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评估重庆市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状况,为政府决策部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及制定卫生人力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工作人员的数量、学历、职称、分布等方面对重庆市区县级妇幼保健院人力资源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重庆市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的特点是拥有量少、质量低、分布不平衡。截至2013年底,全市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共拥有工作人员487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972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者仅占29.4%,副高以上职称者仅占7.2%。结论:要改善这种状况,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妇幼保健机构的投入力度,有针对性地做好妇幼保健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贫困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力资源现状,为健康扶贫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提高贫困地区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能力。方法 :在全国832个贫困县的737个妇幼保健机构开展问卷调查,对机构的卫生人员数量、构成和质量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贫困县妇幼保健机构的平均卫生人员为66人,卫生技术人员52人,医护比1∶0.88,卫生技术人员高级和中级职称占比为6.07%和27.32%,研究生和大学学历占比为0.20%和20.30%。结论 :贫困县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应增加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优化卫生人才结构,提高卫生人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不同机构设置(有无住院服务)、不同地区(东、中、西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差异,从而为开展妇幼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加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数据,对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指标进行描述性和趋势分析。结果按卫生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试行)》中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保健人员配备40人的标准,在无住院服务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保健人员配备不足的比例为97.6%~98.6%。在有住院服务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东、中、西部保健人员配备不足的比例分别为82.7%、89.4%和90.1%。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职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保健人员数,以及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构成,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不均衡,西部地区明显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在2004-2008年间无明显增加,仍处于较低水平。结论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不足及人才分布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尤其西部地区妇幼保健人才队伍的数量和素质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在2009—2016年期间结构变化,并预测其发展趋势。方法 对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构成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GM(1,1)模型进行分析预测。结果 2009—2016年期间,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从191 801增加至320 748人,预计到2020年将增至430 225人。人员构成方面,人员类别构成上护士和技师(士)的年度构成比上升;学历构成上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年度构成比上升;年龄构成上,25岁以下、25~34岁和60岁以上组的年度构成比有所上升;技术职称构成上,高级和士级职称的年度构成比有所上升。结论 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虽然在人员类别、学历和职称上有一定程度提升,但仍缺乏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应继续加强继续教育培训投入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提高妇幼卫生队伍人员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丁珑 《中国妇幼保健》2014,(31):5030-5032
目的:对2005~2013年兰州市安宁区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调查,掌握兰州市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中西部地区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将2005~2013年兰州市安宁区妇幼保健站人力资源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该机构人员编制缺乏,在职职工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无高级职称人员。医护构成比例不合理,学历以专科及以下为主。结论:兰州市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不足,专业素质较低,医护比例不达标,严重影响了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自身发展,制约了基本公共卫生职能作用的发挥,急需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员来缓解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的紧张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