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腺衍生因子(PANcreatic DERived factor,PANDER)是新近克隆的细胞因子,在胰腺的胰岛β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重组PANDER蛋白预处理或腺病毒过表达PANDER基因均可在体外显著地诱导人、大鼠及小鼠胰岛β细胞及多种β细胞系凋亡, 并抑制其胰岛素分泌.同时,炎症细胞因子IFN-γ能显著地上调β细胞PANDER基因的表达,提示PANDER有可能在炎症细胞因子介导的1型糖尿病病理生理过程中起作用.PANDER蛋白与胰岛素通过Ca2 依赖的方式从β细胞中共分泌进入循环系统,特异性地结合到肝细胞膜上并抑制肝细胞胰岛素信号转导,这提示PANDER可能也介入了机体胰岛素抵抗的形成.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PANDER的生理学功能研究,对PANDER的发现、最新研究进展及其潜在的生理学功能进行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鲑鱼生长激素基因分泌型表达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激素(GH)是动物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应用分子重组及PCR等技术,构建了一种鲑鱼生长激素基因分泌型表达质粒pOsGH153,使编码鲑鱼生长激素成熟肽的序列克隆在大肠杆菌分泌型表达载体PIN-Ⅲ-ompA内,直接位于编码大肠杆菌外膜蛋白A信号肽序列的下游,在Lpp-Lac杂合启动子控制下,经IPTG诱导,分子量约23 000的鲑鱼生长激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该产物具有天然鲑鱼生长激素的免疫活性,直接分泌到细胞周质,而信号肽被自动剪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两种类型人干细胞因子在NIH3T3细胞中稳定表达,并研究它们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方法用DNA重组技术构建并鉴定可溶型及膜结合型干细胞因子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MSCV—PGK—GFP—sSCF、MSCV—PGK—GFP—mSCF,与空载体对照MSCV—PGK—GFP分别转染Phoenix细胞包装病毒,并感染NIH3T3细胞,流式分选术获得3种阳性细胞,CCK8法分别检测与其共培养的K562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sSCF、mSCF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经Phoenix包装的重组及对照逆转录病毒成功感染NIH3T3细胞,获得了稳定表达细胞株NIH3T3-S、NIH3T3-M和对照细胞株NIH3T3-V。共培养中NIH3T3-S、NIH3T3-M均可促进K562细胞的增殖,且在低血清条件下,NIH3T3-M的作用高于NIH3T3-S。结论可溶性及膜结合SCF分别通过旁分泌和并置性作用促进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4.
大肠杆菌是表达重组蛋白的常见宿主之一。重组蛋白分泌到周质空间或胞外培养基中较之在胞内以包含体形式表达有许多优势。主要讨论大肠杆菌Ⅰ、Ⅱ型分泌机制,并总结近年来在提高重组蛋白分泌表达的策略方面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人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稳定表达细胞株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干细胞因子 (SCF)是一种重要的造血因子 ,其受体c Kit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 .SCF c Kit介导的细胞内信号转导在造血、肥大细胞的生成及其功能、以及生殖细胞和黑色素细胞的发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构建人c kitcDNA的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 ,转染不表达人c kit的小鼠髓系祖细胞FDC P1.经Zeocin抗性筛选 ,PCR、RT PCR、Western印迹分析、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方法检测到人c kit基因的稳定整合和表达 ,并分布于细胞表面 ,证明获得了稳定表达人c Kit受体的细胞株 .用MTT法检测重组细胞株增殖特性 ,表明重组人SCF可刺激其增殖 .为进一步研究人c Kit受体介导的细胞内信号转导及检测重组人干细胞因子生物学活性提供了有效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6.
干细胞因子和受体在神经系统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B  Li LY  Pang ZL 《生理科学进展》2001,32(2):143-145
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其受体由原癌基因c-kit编码,称为c-kit受体(c-kitR)。SCF-c-kitR不论在胚胎发育期还是成年期的神经系统,均有广泛的表达。体内外大量研究提示:SCF/c0kitR信号系统在神经系统生长、分化过程中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表现对神经嵴4细胞体外分化的影响,对神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调控作用,并与神经内分泌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7.
根据表达产物在大肠杆菌细胞中的定位,可将外源基因的表达分成胞内直接表达和分泌表达两种形式:其中分泌表达又可进一步分成周质分泌表达和胞外培养基外泌(excretion)表达两种方式。采用分泌表达可获得具有天然一级结构、正确折叠、组装的重组蛋白,但因表达水平低一直难以用于工程研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新生多肽链的跨内膜转运  相似文献   

8.
构建一种温控型蝎神经毒素重组表达质粒以及一种IPTG诱导的非分泌非融合型重组表达质粒 ,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研究。  相似文献   

9.
胸腺五肽(Thymopentin,TP5)和法氏囊活性五肽(Bursopentin,BP5)均具有重要的免疫学功能,但二者在基因水平上的联合应用尚未见报道。为研究TP5和BP5形成的重组融合肽TP5-BP5(TBP5)是否具有免疫佐剂活性,根据大肠杆菌偏嗜密码子设计并合成重组融合肽TBP5编码序列,将其克隆至p ET-32a表达载体中,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并采用MTT法检测其表达产物的体外活性。同时以TBP5联合H9N2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灭活疫苗免疫小鼠,检测免疫后小鼠的HI抗体、HA抗体效价和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分泌水平,并通过动物免疫保护试验来评价其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显示,TBP5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TBP5能显著促进小鼠胸腺T淋巴细胞和脾脏B淋巴细胞的增殖,并能增强机体免疫后HI抗体和HA抗体效价、提高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分泌水平,表明TBP5既能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应答,又能增强细胞免疫应答。动物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TBP5有助于小鼠肺脏中H9N2型AIV病毒的清除。结果表明,重组融合肽TBP5具有良好的免疫佐剂的潜能,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新型疫苗佐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原核表达DSL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融合蛋白并研究观察GST-hDSL对人脐带血CD34 造血祖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方法:将人DSL cDNA的蛋白编码序列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2T中,在大肠杆菌DH5α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用DEAE阴离子交换柱纯化目的蛋白.然后分离、纯化脐带血CD34 造血祖细胞,不加细胞因子或加入SCF(干细胞生长因子,stem cell factor)和GM-CSF(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e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经过14天的培养,检测GST-hDSL对细胞总数、CD34 细胞百分率、以及集落形成的影响.结果:当SCF和GM-CSF存在时,GST-hDSL组的CD34 细胞百分率,集落(colony forming cells,CFC)数以及高增值潜能集落(high proliferative potential colony forming cells,HPP-CFC)数分别是时照组的1.9、1.2、5.3倍.结论:当与SCF和GM-CSF联合作用时,重组GST-hDSL蛋白对造血祖细胞具有扩增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SGC7901、SW480、HepG2 3种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分析顺铂(CDDP)对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探讨SCF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采用MTT方法筛选药物半数抑制浓度,用RT-PCR方法检测SCF mRNA表达量,并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SCF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DDP可以抑制SCF mRNA在3种细胞株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F蛋白质在SGC7901细胞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W480、HepG2细胞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SCF在消化系统肿瘤细胞增殖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彬  吴敬  陈坚 《工业微生物》2011,41(3):54-59
为了筛选得到利于浸麻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macerans 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α-CGT酶)分泌表达的信号肽,提高α-CGT酶的分泌表达量,本研究考察了大肠杆菌中外源蛋白分泌表达常用的OmpA、PelB、OmpT和Endoxylanase四个信号肽对重组α-CGT酶在大肠杆菌中胞外表达的影响.在...  相似文献   

13.
哺乳动物卵巢合成两类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A),即组织型PA(tPA)和尿激酶型PA(uPA)。大鼠卵巢除主要合成tPA外,还分泌一种纤溶酶激活因子的抑制因子(PAI-1)。在促性腺激素作用下,卵巢tPA和PAI-1两种基因的协调表达是导致滤泡破裂的原因。本实验进一步证实,卵巢中的PAI-1主要由膜-间质细胞分泌,可能作为一种屏障限制颗粒细胞tPA分泌到滤泡外间质。当排卵来临时,两种细胞所分泌的tPA和PAI-1相互作用后仍发现有大量tPA活性。这可能是引起排卵的主要原因。因为成熟的卵丘细胞除分泌高量tPA外,还分泌大量PAI-1,在人工授精中两者有可能作为鉴定卵子优劣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4.
重组炭疽保护性抗原的表达、纯化与生物活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构建分泌型表达质粒 ,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重组炭疽保护性抗原 (rPA)的分泌型表达。重组蛋白位于细菌外周质 ,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10 %。以离子交换、疏水层析和凝胶过滤为基础 ,建立了rPA的纯化工艺 ,每升培养物可获得约 15mgrPA ,纯度可达 95 %以上。体外细胞毒性试验显示rPA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用rPA免疫家兔产生的抗血清在体外可抑制炭疽致死毒素的活性 ,表明rPA可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以上结果为今后发展新一代炭疽疫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肠粘膜上皮细胞是调节宿主粘膜表面自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主要细胞。近年来的研究证实,IECS可以发挥多种免疫调节功能,如抗原提呈功能,分泌细胞因子,表达粘附分子等,本文重点介绍其分泌的几种细胞因子包括IL-1 Ra,IL-7,IL-8,TGF-β,SCF等与其免疫学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和名古屋大学的科学家一起,共同研究出一种从大肠杆菌(E.coli)提取基因重组产物的新技术。迄今,在使用大肠杆菌的遗传重组中的一个严重缺点是细菌细胞具有把外来翻译产物贮存在细胞内的习性。新方法可以克服这一缺点,该方法是将所需产物的外来基因与E.coli的编码细胞表面膜蛋白质的基因连接起来,该产物被分泌到细胞外,因此大大促进产物的分  相似文献   

17.
鱼类的干扰素系统和干扰素系统基因的鉴定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最早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虽然有些组织和细胞能检测到IFN的组成型表达,但在正常情况下,生物机体一般只在受到病毒和细菌感染,或用Poly I:C、促细胞分裂素等诱导剂人工诱导时分泌IFN.IFN系统是脊椎动物抵抗病毒入侵的第一道屏障,能在病毒感染后几小时内就迅速起作用,而特异性免疫抗体必须在几天或几周之后才由淋巴细胞产生.    相似文献   

18.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它在机体正常和异常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均具有重要而复杂的生物学作用,它们之间通过合成和分泌的相互调节.受体表达的相互调节、生物学效应的相互影响等组成一个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和皮肤粘膜出血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表明细胞因子水平的异常导致的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在ITP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因子疗法已被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细胞因子网络与ITP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分子生物技术的日趋成熟,细胞因子疗法将成为治疗ITP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大肠杆菌是表达重组蛋白最常用的宿主之一。利用大肠杆菌分泌途径胞外表达重组蛋白具有可促进蛋白正确折叠,有效减少包涵体形成,简化纯化工序等诸多优势,近年来备受关注。其中,大肠杆菌I型分泌途径具有分泌表达速度快,蛋白活性高,对宿主代谢无影响等特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泌途径之一。综述了大肠杆菌I型分泌系统的元件组成和分泌机理及提高I型分泌系统蛋白表达量的有效策略,为重组蛋白生产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肠杆菌是表达重组蛋白最常用的宿主之一。利用大肠杆菌分泌途径胞外表达重组蛋白具有可促进蛋白正确折叠,有效减少包涵体形成,简化纯化工序等诸多优势,近年来备受关注。其中,大肠杆菌Ⅰ型分泌途径具有分泌表达速度快,蛋白活性高,对宿主代谢无影响等特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泌途径之一。综述了大肠杆菌Ⅰ型分泌系统的元件组成和分泌机理及提高Ⅰ型分泌系统蛋白表达量的有效策略,为重组蛋白生产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