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溶栓治疗给急性脑梗塞患者带来希望 ,然而 ,溶栓治疗有时会导致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影响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预后。如何选择合适的病例 ,通过不同的途径 ,应用理想的药物在最佳时机进行溶栓治疗 ,以提高溶通效果 ,避免脑出血并发症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现结合近年文献资料 ,就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并发脑出血的相关因素作如下综述。1 溶栓治疗时机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后脑出血与治疗时间关系密切。在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应用人类重组组织纤溶酶激活剂 (rt -PA )在不同的时间段静脉溶栓治疗结果表明[1] ,对照组、栓塞后 1h给药组、2h组、4…  相似文献   

2.
脑梗塞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占75%-80%,是影响人类健康较大的疾病之一,以往治疗都是以静脉给药的方法为主,近年来,通过颈动脉络药的途径,治疗脑血管病的研究不断深入,疗效不断提高。颈动脉给药是应用溶栓、活血化瘀、扩管等药物,经颈动脉药物直接进入脑血管,脑组织及病灶部位,局部药物浓度高,从而达到溶栓扩管使其受阻血管再通的一种治疗方法。我院从1994-1996年两年中应用此方法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本文就其护理方面谈以下几点体会。1治疗原则准确掌握适应症,本方法主要适用于发病72小时以内的急性脑梗塞、合并,高血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塞患者脑动脉内溶栓与静脉内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6例急性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静脉溶栓组和动脉介入溶栓组。治疗前和发病后1、7、14、28d做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结果两组溶栓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脑动脉溶栓组评分迅速增加,与静脉溶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动脉溶栓组与静脉溶栓组的颅内出血率分别为2.08%与8.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早期急性脑梗塞疗效好,而且尿激酶脑动脉内溶栓比静脉溶栓相对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4.
<正>急性脑梗塞患者在发病期间病情急且重,临床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静脉溶栓为治疗的主要方法,而阿替普酶药物的溶栓效果较好。本文分析阿替普酶药物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颈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超早期脑梗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结果显示,溶栓治疗能使闭塞的血管再通,缩小梗塞病灶,改善脑神经细胞功能。本文对发病6h内入院的19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别给予尿激酶颈动脉注射、静脉滴注溶栓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旨在探讨尿激酶不同给药途径溶栓治疗及非溶栓治疗的疗效差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早期静脉注射溶栓合剂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60只实验动物(大鼠)随机分3组(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为尿激酶治疗组、C组为溶栓合剂治疗组)采用自体栓子阻塞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梗塞动物模型。于缺血后3h静脉溶栓治疗。分别在缺血后2h、溶栓后3h、溶栓后23.5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溶栓后24h迅速断头取脑,采用TIC染色方法测定梗死体积百分比,HE染色,光镜检查,进行病理分级。结果神经评分:给药前三组之间两两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给药后A,B组间无显著差异:C,A两组间、C,B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病理分级结果:B,A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C,B两组间、C,A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溶栓合剂在改善大鼠脑缺血后的神经功能、减轻病理改变方面效果均强于尿激酶;超早期溶栓合剂静脉应用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优于单纯尿激酶静脉溶栓,且脑出血发生率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超早期溶栓治疗及给药途径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将96例(其中溶栓组69例)入选病例分为三个组。动脉组25例,将30万μ尿激酶由病灶侧颈动脉注入;静脉组44例,将75万μ~100万μ尿激酶稀释后静滴;对照组27例给予基础治疗。结果:三组病人治愈率与显效率分别为52.0%与76.0%,47.7%与70.5%;37.0%与55.0%,结论:动脉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超早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动脉组略优于静脉姐  相似文献   

8.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世玲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1):2025-2026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07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溶栓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两组同时给与控制脑水肿、改善微循环、脑保护剂、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溶栓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尿激酶100万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点30min滴完。溶栓过程中给予监测6h血压、心电、血氧饱和度,治疗前后对临床疗效、并发症、CT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出血性并发症恢复以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析静脉溶栓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科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200例分别采用常规性治疗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药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静脉溶栓配合治疗;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6.0%,可以看出,治疗组的总有率与观察组的总有率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脉溶栓结合常规性治疗急性脑梗塞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给药途径溶栓在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将所入选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周围静脉给药溶栓,患肢浅表静脉给药溶栓和患肢深静脉腔内介入溶栓三种不同给药途径的溶栓治疗.结果 72例患者经治疗后下肢肿胀均有明显缓解.结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早期局部溶栓治疗的效果优于全身静脉给药的效果,患肢深静脉腔内介入溶栓方式优于患肢浅表静脉的溶栓方式;在给药时尽量靠近血栓部位、长时间维持给药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景步民 《实用医技》2000,7(12):998-998
目的:对急性脑梗塞急诊溶栓治疗的病历选择,溶栓时间及疗效和安全性的探讨。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97年-98年间19例急性脑梗塞的急诊溶栓治疗的病例入选条件,溶栓时间及溶栓疗效。结果:1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经急诊溶栓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基本无后遗症,结论:急性脑梗塞的急诊溶栓治疗为最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其“时问窗”可延长到48小时。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梗塞是影响我国居民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类型,其致死、致残率较高,一旦发生急性脑梗塞,患者会面临较大的生命威胁。急性脑梗死病灶是由缺血中心区及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及时恢复半暗带血流可以抢救仅有功能改变的神经元细胞、避免坏死。在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上,静脉溶栓用于降解纤维蛋白质产物,并同时降解多种血浆蛋白,溶解血栓效果显著。本研究从静脉溶栓常用药物、溶栓治疗中影像学技术、静脉溶栓治疗研究及溶栓治疗常见并发症方面探讨了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溶栓与颅内出血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梗塞溶栓治疗在60~70年代曾风行一时,但因在溶栓过程中伴发颅内出血掩盖了溶栓疗效而受冷落。先前静脉应用溶栓剂疗效观察绝大多数是非急性CVD(缺血性脑梗塞)患者,并且是在未设对照组的情况下进行的,以致得出即使栓子溶解,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也并不改...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包括动脉、静脉和动静脉联合三类。动脉溶栓可以将溶栓药物输送到血栓部位,溶栓效果好,但需要复杂的技术合作,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期;静脉溶栓简单快捷,但血管再通率低。动静脉联合溶栓能弥补上述之不足,增强溶栓治疗效果。现将我院在2002年8月-2005年12月对1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联合溶栓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塞不同给药途径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90例急性脑梗塞分为两组:颈动脉组42例,尼莫地坪1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g中经病灶侧颈动脉加压注入,每日1次,共15次;静脉组48例,尼莫地平4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入,每日1次,共15次。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颈动脉组有效率(92.85%)明显高于静脉组(65.96%,P<0.01)。结论 尼莫地平颈动脉给药治疗急性脑梗塞用药量少,起作用快,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临床实验表明,溶栓治疗不仅适用于心肌梗塞,也同样适用于急性脑梗塞的治疗。 尿激酶溶栓 北京医大贺茂林等采用尿激酶(UK)对5例大脑中动脉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均获得明显疗效。5例(男2,女3)患者年龄64~78岁,溶栓  相似文献   

17.
曾福昌 《河北医学》1998,4(5):21-24
为观察国产天普络欣(尿激酶)在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治疗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作出评价,我们对3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入选和不入选标准。一旦病例被选择,立即给予天普络欣尿激酶(UK),用量从50万U至250万U不等。溶栓后观察疗效和副反应,在指定时间观察记录欧洲脑卒中评分及Barthel指数。在32例病人中,总有效率达96.9%(其中治愈率84.4%),梗塞血管再通率高(87.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故可认为对急性脑梗塞来说,天普络欣尿激酶是一种安全、高效的静脉溶栓  相似文献   

18.
尿激酶快速静脉滴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已被公认。1993年7月~1998年4月本院在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在病例选择、尿激酶剂量、个体化给药等方面有所创新,从而使更多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得到溶栓,使溶栓后冠脉再通率提高,住...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高,以往内科保守治疗,扩管抗凝静脉溶栓虽取得一定疗效,但效果不满意。两年来我们应用颈动脉内溶栓治疗36例患,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急诊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标准一次静脉滴注尿激酶150万^μ,1-2小时内完成,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头颅CT变化。结果:溶栓治疗20例患中,8例患神经功能缺损完全恢复,8例部分恢复,2例无效,2例死亡。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是治疗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的有效方法之一,简单易行,在急诊开展此项工作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