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矿冶》2021,30(5)
采用矿物参数自动检测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铅锌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主要金属矿物以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等硫化物为主,脉石矿物以碳酸盐岩为主,矿物成分复杂增加了有价金属分离的难度;矿石主要有用元素为铅、锌,含量分别为1.98%、3.27%,其中方铅矿中的铅占74.26%,闪锌矿中的锌占64.75%,金、银含量分别为0.3g/t和73.5g/t,矿石经济价值高;方铅矿、闪锌矿及黄铁矿嵌布粒度非常细,整体在中细粒级范畴;-0.074mm占21.45%的原矿中,方铅矿、闪锌矿的解离度分别为54.8%和57.8%,连生关系复杂。建议采用的磨矿细度为-0.074mm占83%,在该细度条件下,方铅矿和闪锌矿能够解离充分,解离度分别为83.1%和85.5%。建议采用"依次浮选铅、锌、硫"的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处理该类型矿石,依次得到铅、锌、硫精矿。  相似文献   

2.
郭家沟铅锌矿是我国新近发现的大型铅锌矿床,铅锌金属储量较大,为高效开发利用该铅锌资源,采 用化学分析、XRD、显微镜观察分析等手段,对该矿石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探究了该铅锌矿石的浮选 原则工艺。结果表明,铅锌矿属轻微氧化的硫化铅锌矿石,矿石中主要回收的有价金属为铅、锌及其伴生银,其含 量分别为 1.85%、5.75% 和 39.95 g/t;方铅矿和闪锌矿是铅、锌的主要赋存矿物,多以中细粒嵌布在矿石中。方铅矿 以显微文象状交代闪锌矿、包裹交代黄铁矿,有的呈星点状、大小不等分布于石英和方解石中;闪锌矿常见包裹方 铅矿、黄铁矿、方解石微粒,被方铅矿交代穿切。方铅矿的嵌布粒度较闪锌矿细,选择合适的磨矿细度是铅、锌高效 分离的前提。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铅优先浮选原则工艺流程。以新型高效捕收剂 LP-12 为铅捕收 剂,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 占 75% 条件下,经 1 粗 3 精 1 扫选铅,选铅尾矿经 1 粗 1 精 1 扫选锌小型闭路试验,可获 得铅品位 55.08%、铅回收率 91.70%、银品位 896.93 g/t、银回收率 69.15% 的铅精矿,锌品位 55.05%、锌回收率 93.92% 的锌精矿。试验研究成果可为该铅锌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难处理铅锌矿矿石进行了原生电位调控浮选研究。通过考查电位和pH值对该矿体中方铅矿和闪锌矿单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找到方铅矿和闪锌矿的浮选电位区间,并通过紫外光谱研究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单矿物浮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际矿石原生电位调控浮选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矿物单体解离度增加,但在磨矿细度为-75μm 80%后增加不明显;当氧化钙用量为2 000~2 500g/t,pH值为11.5~12.3,磨矿矿浆电位为-83~-138mV(SHE)时,得到铅品位53.45%、铅回收率84.90%的铅精矿和锌品位48.96%、锌回收率87.1l%的锌精矿。原生电位调控浮选工艺取消了原工艺中的氰化钠,提高了铅和锌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4.
广东大尖山某铅锌多金属矿石铅品位为1.10%,锌品位为4.95%,银品位为23.4 g/t,铁品位仅10.79%,硫品位为7.30%,其中铅、锌、银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为给该矿石选别工艺流程的制定提供依据,对该地区代表性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1)矿石金属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铁闪锌矿、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白铁矿,银分散在方铅矿、闪锌矿等硫化矿物中,未形成独立银矿物。(2)矿石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呈致密块状分布;黄铁矿、闪锌矿呈浸染状分布;磁黄铁矿、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组成不规则团块与脉石构成不规则斑染状分布;由方铅矿、闪锌矿及脉石组成的矿脉穿切黄铁矿、石英、绢云母;黄铁矿呈自形晶产出,浸染状分布,被闪锌矿、方铅矿脉穿切交代。(3)方铅矿和铁闪锌矿、闪锌矿的嵌布粒度均属极不等粒嵌布,方铅矿嵌布粒度较铁闪锌矿、闪锌矿更为分散。(4)方铅矿单体解离较差,-0.076 mm粒级仅有90.38%单体解离,-0.045 mm粒级也未达到完全解离;铁闪锌矿、闪锌矿单体解离度较方铅矿高,-0.076 mm粒级92.91%已单体解离。  相似文献   

5.
郴州某铅锌硫化矿石矿物种类繁多,主要有用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主要脉石矿物为方解石、云母、绢云母、高岭石、白云石等,矿石铅、锌、硫品位分别为3.93%、2.29%和6.01%,硫化铅占总铅的78.88%,氧化铅占总铅的9.42%,硫化锌占总锌的95.93%;方铅矿主要呈粒状不均匀嵌布,闪锌矿主要呈不规则状、他形粒状或浸染状嵌布。为高效开发利用该矿石资源,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2%的情况下,采用1粗3精2扫流程抑制锌硫浮铅,1粗2扫流程混浮锌硫,1粗2精2扫流程锌硫分离,最终获得铅品位为60.78%、回收率为73.61%的铅精矿,锌品位为45.33%、回收率为85.94%的锌精矿,硫品位为36.71%、回收率为44.53%的硫精矿。  相似文献   

6.
丁雷雷  张威 《金属矿山》2018,47(11):86-90
甘肃某铅锌矿石中铅、锌、银、碳含量分别为0.90%、3.14%、25.63 g/t、6.30%,属于高碳铅锌矿石,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主要含碳矿物为方解石。方铅矿主要呈他形粒状不等粒嵌布,部分粒度细小者星散分布在矿石中,粒度粗大者多与闪锌矿、含银矿物紧密共生;闪锌矿主要呈他形粒状,基本不含银,少量以细粒星散状分布在矿石中,大部分粒度较粗,以团脉状、条带状、细脉状集合体形式存在。含碳矿物的存在会造成铅锌浮选分离困难,为解决该铅锌矿石的浮选分离问题,对此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65%的情况下,采用1粗2扫3精的低碱度工艺流程优先选铅、1粗2扫2精工艺流程选锌,可获得铅品位为51.45%、铅回收率为85.26%、含银1 098.00 g/t、银回收率为64.17%、含锌4.89%的铅精矿,以及锌品位为53.38%、锌回收率为91.14%、含银84.87 g/t、银回收率为17.73%的锌精矿。  相似文献   

7.
内蒙某铅锌矿主要含铅矿物方铅矿大部分与闪锌矿嵌布关系密切,单体解离难度大,属于难选矿石。针对其矿石性质,采用抑锌浮铅,得到合格的铅精矿和锌粗精矿,锌粗精矿进行再磨再选的工艺流程。经过条件试验,确定最佳磨矿细度为-0.074mm占80%。闭路试验1粗1扫,4精优先浮铅,1粗2扫4精再浮选锌,最终可获得铅品位54.09%,回收率90.38%,锌品位9.1%的铅精矿,锌品位47.15%,回收率84.23%,铅品位1.35%的锌精矿。  相似文献   

8.
对陕西某铅锌矿原矿、铅精矿、锌精矿、尾矿产品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明确了矿石中的矿物组成,选矿过程中主要矿物的粒度组成、解离度、嵌布特征及连生关系。同时明确了当磨矿细度为-0.074mm占60%时,矿石中的铅锌矿物基本能够得到解离。  相似文献   

9.
王伟 《现代矿业》2020,36(2):67
某低品位银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石含银74 g/t、铅0.36%、锌0.82%。银矿物以脆银矿和辉银矿为主,铅矿物以方铅矿为主,锌矿物以闪锌矿为主,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其次是白云母、绿泥石和钾长石。矿石中银铅锌矿物均部分被氧化,大部分铅锌矿物嵌布粒度较粗,少部分嵌布粒度微细,银在铅、锌、硫等矿物中均有分布,且嵌布粒度较细。为确定矿石的选矿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55%的情况下,采用银铅混浮再浮锌最后选硫工艺处理矿石,可获得含银8 515 g/t、含铅51.64%、含锌4.61%、银回收率42.41%、铅回收率56.04%、锌回收率2.15%的银铅精矿,含锌45.47%、含银1 692 g/t、含铅3.48%、锌回收率69.63%、银回收率27.71%、铅回收率12.42%的锌精矿,以及含硫43.79%、含银781 g/t、硫回收率10.56%、银回收率5.63%的硫精矿。  相似文献   

10.
某低品位银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石含银74 g/t、铅0.36%、锌0.82%。银矿物以脆银矿和辉银矿为主,铅矿物以方铅矿为主,锌矿物以闪锌矿为主,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其次是白云母、绿泥石和钾长石。矿石中银铅锌矿物均部分被氧化,大部分铅锌矿物嵌布粒度较粗,少部分嵌布粒度微细,银在铅、锌、硫等矿物中均有分布,且嵌布粒度较细。为确定矿石的选矿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55%的情况下,采用银铅混浮再浮锌最后选硫工艺处理矿石,可获得含银8 515 g/t、含铅51.64%、含锌4.61%、银回收率42.41%、铅回收率56.04%、锌回收率2.15%的银铅精矿,含锌45.47%、含银1 692 g/t、含铅3.48%、锌回收率69.63%、银回收率27.71%、铅回收率12.42%的锌精矿,以及含硫43.79%、含银781 g/t、硫回收率10.56%、银回收率5.63%的硫精矿。  相似文献   

11.
为高效利用锡铁山深部(-2 702 m)铅锌矿石资源,鉴于工艺矿物学对矿石浮选性能研究的重要指导作用,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仪和显微镜照相等测试分析技术,对该矿石进行了详尽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探究了矿石的浮选特性。结果表明,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是黄铁矿,其次为闪锌矿和方铅矿,还可见少量的磁铁矿、褐铁矿、黄铜矿、铁闪锌矿、磁黄铁矿,可综合回收的有价矿物为铅、锌、硫及伴生金银,脉石矿物则以透辉石居多,其次是石英、方解石、绿泥石;方铅矿和闪锌矿分别呈中-细粒及中粒嵌布特征,大部分有用矿物的嵌布粒度在74μm以上,对矿物之间的解离十分有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较粗的磨矿细度下,即可实现矿石中主金属铅锌的高效浮选,实验室利用现有生产工艺处理该矿石,可获得理想的选矿综合指标,试验结果可为生产现场进行深部矿石的选矿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云南某硫化铅锌矿,方铅矿嵌布粒度细、黄铁矿含量高的特点,进行了工艺矿物学与浮选回收技术研究。采用铅硫混浮-混合粗精矿再磨-铅硫分选-锌硫分选选矿回收工艺,基于全流程主要条件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技术条件。实验室全流程闭路试验获得了Pb品位65.52%,Pb回收率87.51%,含锌3.89%的铅精矿;锌1,锌2合计Zn品位54.74%,Zn回收率95.02%的锌精矿及Fe品位42.02%,Fe回收率78.26%硫精矿。目的矿物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均得到良好回收。  相似文献   

13.
某铅锌矿含铅7.31%、含锌13.70%,含硫量高且含炭质,锌矿物主要以闪锌矿形式存在。闪锌矿与方铅矿、黄铁矿嵌布关系密切,嵌布粒度分布不均匀且整体偏细,为锌选别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改善锌精矿的粒度分布、优化锌选别指标,采用“快速分支浮选—中矿再磨精选”流程处理锌浮选给矿,开展了浮选时间、药剂制度和中矿再磨细度等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新工艺流程处理后,最终可获得锌品位为53.88%、锌回收率为91.57%的综合锌精矿,较原工艺流程,锌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分别提升了1.56和1.13个百分点;锌精矿粒度分布明显改善,+38 μm含量由5.93%提高到22.50%,-7 μm含量由47.54%降低到29.41%。新工艺解决了原工艺流程锌再磨选择性不高、部分闪锌矿过磨、部分闪锌矿连生体无法充分解离的问题,也显著降低了再磨负荷。  相似文献   

14.
山东某地金矿平均含Au 0.8~1.0 g/t,属低品位金矿。由于矿石含金较低,为降低选矿成本,有效回收有价金属,对矿石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发现,该矿石自然类型为石英黄铁矿脉,工业类型为中硫金矿石。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硫化物,以黄铁矿为主,次为方铅矿、闪锌矿,含少量黄铜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等。矿石中黄铁矿粒度较粗,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粒度较细,黄铁矿、方铅矿等与金关系较密切,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自然金主要为细粒金,多呈包裹体分布。根据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建议采用“重选+浮选”工艺流程,不但取得较高的精矿指标,且降低了选矿成本。   相似文献   

15.
山西某含金多金属硫化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矿物为银金矿、黄铁矿,其次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等少量;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钾长石、绢云母等。金主要以银金矿独立矿物的形式存在,银主要以含银硫化物形式存在,铅主要以方铅矿形式存在,锌主要以闪锌矿形式存在,黄铁矿作为金、银的主要载体矿物之一,其粒度较粗。现场采用碱性环境下优先混浮金铅,再浮选锌的流程回收金、银、铅、锌,不仅金回收率较低,且铅、锌精矿互含严重。为确定该矿石的高效、合理选矿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65%的情况下,采用尼尔森选矿机重选选金,重选尾矿偏碱性环境下1粗1精1扫金铅混浮,金铅混合精矿1次浮选分离,混浮尾矿1粗2精1扫浮选选锌,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最终获得金品位为264.53 g/t、含银1 042.50 g/t、金回收率为49.67%、银回收率为5.67%的重选砂金,金品位为42.35 g/t、含银998.36 g/t、含铅21.31%、金回收率为24.78%、银回收率为16.93%、铅回收率为23.61%的浮选金精矿,铅品位为59.61%、含金23.10%、含银3 745.20 g/t、铅回收率为63.08%、金回收率为12.91%、银回收率为60.68%的铅精矿,以及锌品位为46.35%、锌回收率为88.21%的锌精矿,较好地实现了金、铅、锌、银的分离与回收。浮选前增设尼尔森选矿机回收金和更弱的碱性环境、更高效的锌矿物抑制剂TQ11是实现金高效回收、解决铅锌精矿互含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某深海多金属硫化物中锌、铜、金、银的品位分别为20.44%、0.41%、6.89 g/t和141 g/t,有价元素含量高,综合利用价值大.通过矿物组成、重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嵌布粒度及磨矿产品中解离特征的研究,对影响选冶回收的矿物学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表明:闪锌矿是含量最多的矿物,具有含铁量变化较大、铁含量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17.
某浮选银精矿经常温常压碱式氧化预处理-氰化浸出金、银后的氰化尾渣中,含有铅、锌、金、银等有价元素,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毒砂,并含有少量含银矿物。该尾渣粒度很细,含泥量大,铅、锌矿物被氧化,使铅、锌的选别回收受到影响。对该尾渣进行铅、锌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铅矿物不能得到有效富集而形成铅精矿,但可以获得锌品位为55.62%,锌回收率为66.15%的合格锌精矿,锌精矿中金、银品位为66.94 g/t和538.9 g/t,金、银回收率为47.96%和25.67%。  相似文献   

18.
袁启东  姚灯磊  陈洲 《金属矿山》2019,48(1):106-110
为更好地开展矿石的选矿工艺研究,对某复杂多金属磁铁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铁、锌品位分别为59.94%和2.93%。矿石中的主要矿物为磁铁矿,少量其他铁矿物赤铁矿、褐铁矿(包括针铁矿)为成矿后期的次生氧化物;金属硫化物主要有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较少;脉石矿物主要为普通角闪石,透闪石少量,此外还有少量绿帘石、绿泥石、云母类矿物等。矿石中的铁主要以磁铁矿的形式存在,占总铁的87.82%,锌、铅氧化程度均较高,硫化锌、氧化锌分别占总锌的55.29%和42.32%,硫化铅、氧化铅分别占总铅的39.39%和43.94%。矿石构造为黑色致密块状构造,多呈自形-半自形粒状连晶结构,各种矿物间形成交代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等。矿石中的有用矿物磁铁矿、闪锌矿的嵌布粒度与闪石类矿物相差不大,磁铁矿、闪锌矿及其与其他矿物间的嵌布关系较复杂,单体解离较困难。为了确保铁精矿含硫不超标,在弱磁选回收磁铁矿前需采用浮选工艺尽可能脱除硫化矿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