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药学监护内容和模式。方法:结合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原则及并发症处理原则,分析治疗方案,为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制订个体化的药学监护计划并实施全程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可以从抗感染药物的调整、抑制胰腺分泌、药物不良反应及营养支持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开展药学监护。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可及时发现患者的药物治疗问题,避免了严重后果的出现,提高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优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腹腔感染的抗感染治疗药学监护内容和模式。方法:结合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原则及并发症处理原则,分析治疗方案,为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感染的患者制订个体化的药学监护计划并实施全程药学监护。结果:从初始预防感染、经验性及目标性治疗方案的制定、抗感染治疗停药时机的制定以及通过药学监护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感染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可优化抗感染治疗方案,在感染控制后及时停药,并且通过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而避免了严重后果的出现,提高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脑出血患者原发病及抗感染的动态药学监护内容和模式。方法:结合脑出血治疗原则及并发症处理原则,将临床表现、检验结果与用药情况结合,针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特点,将治疗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有重点。早期:侧重原发病治疗,目标是挽救生命;中期:中枢神经感染、抗凝与脱水利尿药物的合理使用;后期:泌尿系感染、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心率加快间的关系分析。制订药物治疗方案,实施全程动态药学监护。结果:结合临床情况对脑出血患者实施动态药学分析,可预测并解决在治疗中与药物相关的问题,为临床医师分析病情变化、制订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药学支持,提高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结论:结合各项临床表现,实施动态的病情和药物疗效的关系分析是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贺沙沙  王燕萍 《中国药房》2013,(18):1716-1718
目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药学监护。方法:通过临床药师的参与,结合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原则及并发症处理原则,分析治疗方案,为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制订个体化的药学监护计划并实施全程抗感染治疗药学监护。结果:患者在重症医学科(ICU)治疗2周后,体温下降为37.6℃,查血象较前明显下降,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转出ICU,入普外科继续巩固治疗。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抗菌药物药学监护,可及时发现并规范患者的抗菌药物治疗问题,避免了严重后果的出现,提高了药物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粟时颖 《中国药师》2012,15(9):1311-131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治疗中实施药学监护的全过程。方法:结合具体病例,根据重症急性胆管炎的药物治疗特点,探讨临床药师为该类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要点。结果:临床药师可以把参与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出院注意事项、预防并发症等方面作为这类患者药学监护的要点。结论:药学监护已经成为医疗过程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医、药间应相互协助,与患者一起共同治愈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开展药学监护,提供个体化的用药决策。方法:结合颅内静脉窦血栓治疗原则及并发症处理原则,分析治疗方案,对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药学监护计划并实施全程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可从提供可及的药物治疗方案、关注用药禁忌、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华法林用药教育等方面作为切入点,为静脉窦血栓患者提供个体化的用药决策。结论:对静脉窦血栓患者开展药学监护,实施个体化的用药决策可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抗生素导致重症药疹患者的药学监护及患者治疗过程的经验教训。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对抗生素治疗方案提出建议,并对因抗生素使用导致重症药疹后的治疗进行了全程药学监护。结果:经过停药、抗炎及对症治疗后,患者药疹消退、感染并未再发。结论:临床药师在抗感染治疗和药物不良反应的治疗过程中,可以为患者提供全程药学监护,改善患者预后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讨肺间质纤维化合并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选择和药学监护。方法:结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分析药物治疗方案,为1例肺间质纤维化合并感染患者制订个体化药学监护计划并全程实施,同时根据治疗情况适时调整药学监护方案。结果:临床药师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作为切入点,制定、实施药学监护方案。结论:对肺间质纤维化合并感染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可优化治疗方案,避免出现药物治疗问题及不良后果,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王惠霞 《海峡药学》2014,26(1):118-119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药学监护内容和模式.方法 结合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原则,分析药物治疗方案,为1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制订个体化药学监护计划并全程实施,同时根据治疗情况适时调整药学监护方案.结果 临床药师可以将阿司匹林、巴曲酶等神经内科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作为切入点,有效制定、实施、调整药学监护方案,并根据监护方案及监护结果,及时为医师提供合理化建议,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开展药学监护.结论 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等脑卒中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可及时发现患者的药物治疗问题,优化治疗方案,避免不良后果的出现,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药学监护,协助医生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结合脑梗死治疗原则,协助主治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对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药学监护计划并实施全程药学监护。结果和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及时发现患者治疗中存在的问题,避免严重后果的出现,提高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1例妊娠期脑出血患者药学监护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从妊娠期脑出血患者治疗药物的选择、剂量确定、药物安全性评价、疗效评估等方面对其进行药学监护。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了预防癫痫、镇痛镇静、预防应激性溃疡、止吐、脱水等治疗药物的选择,协助医师解决了妊娠期患者的选药难题,降低了用药风险,为妊娠期患者的药学服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预后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各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26例,恢复良好43例,中残59例,重残33例,植物生存15例。结论:意识状态,手术时机的选择、出血是否破入脑室、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对高血压脑出血病外科手术的预后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166例脑出血院前急救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出血的院前急救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3月~2007年3月收治的166例脑出血患者,经院前急救为观察组、未经院前急救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出血患者经院前急救的病死率,显著低于未经过院前急救(X2=11.31,P<0.005)。结论院前急救已成为急救医疗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抢救患者的生命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引流术(以下简称:微创)并中医辨证综合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 77例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仅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根据临床不同中医证型采用辨证施治进行治疗,评定两组临床疗效、6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4.5%;对照组5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6个月后ADL评级,治疗组优良率79.3%,对照组72.2%,具有显著差异(P<0.05);合并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创并中医辨证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可以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观察血压的波动对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对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压进行检测。结果90例患者经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及积极的控制血压等治疗后痊愈出院有42例,好转出院继续康复治疗有17例,病情危重家属要求自动出院8例,病情危重转ICU病区继续治疗8例,死亡15例。结论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与血压的波动情况有密切的关系,及时准确地监控血压对判断病情及正确实施治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身亚低温治疗老年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全身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40例,对两组患者脑内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全身亚低温治疗组患者脑部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较多。结论全身亚低温治疗老年重型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缩小患者脑部血肿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有利于恢复患者脑部神经损伤,效果显著,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电解质水平,以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肺炎的治疗原则与药学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天津药学》2010,22(2):34-36
目的:探索肺炎患者治疗过程的药学监护方式。方法:通过笔者的实践,结合肺炎的治疗原则及抗菌药物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药学监护可提高肺炎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结论:药学监护工作体现出其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及经验。方法对我院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11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并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护理干预或一般护理。将两组护理结果予以分析总结。结果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并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