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命中概率是衡量区域攻击水雷作战效能的关键指标;围绕解决该项指标考核问题,在简要介绍区域攻击水雷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对水雷的攻击命中概率试验统计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运用分项试验获得水雷命中概率的基本办法,通过理论分析与公式推导,建立了一整套区域攻击水雷命中概率的试验统计模型,并通过计算机编程仿真,验证了统计模型的有效性;为后续装备鉴定和水雷障碍效率分析奠定了基础;本统计模型最终形成试验方案,通过了相关单位的评审,得以工程实施.  相似文献   

2.
结合水雷装备系统特点,从水雷装备作战能力分析、新型水雷研制需求和水雷维修训练规划等方面分析了水雷装备系统战备完好性研究的必要性。对水雷装备系统战备完好性参数进行确定,提出了平时和战时两种情况下水雷装备系统的战备完好性参数。对水雷装备系统战备完好性参数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介绍了基于蒙特卡洛仿真分析法对水雷战备完好性评定。最后提出了提高水雷装备系统战备完好性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抗炸试验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水雷抗炸试验方法:通过测量小当量装药作用在水雷壳体上的冲击波峰值来判定水雷是否满足抗炸要求的试验方法。并将测量小当量装药的水雷抗炸试验方法成功应用于某型水雷定型试验考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该试验方法得到了充分验证。  相似文献   

4.
正反水雷装备指防止或减少水雷对舰船威胁的武器装备。反水雷作战是典型的"高风险、低收益"行动。一方面,全世界绝大部分水雷都埋藏在近海,较浅的水深使执行反水雷作战任务的舰艇面临较高的触爆风险;另一方面,反水雷作业的效费比较低,其有效性和成果完全由行动中遗漏的最后一枚水雷决定,红海水雷之谜已经充分表明了这个问题。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反水雷舰艇成为了造船界百年来经久不衰的"长期订单",各类反水雷装备更是层出不穷。毕竟是用生命来关闭水下地狱之门,任何人都希望代价更小一些。  相似文献   

5.
描述了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的海军在反水雷装备领域的最新发展现状和趋势。论述了在反水雷装备作战领域中出现的各种新型反水雷舰船、反水雷装备和新型反水雷传感器;提出了一些新的反水雷装备作战概念和思想。  相似文献   

6.
德国未来的反水雷包括2个重点,一是反水雷,另一个是反临时水下爆炸装置。为达到此目的,德国海军既要考虑合理地使用现有的装备,也需要根据需求开发新的对抗措施和装置。现有的"长尾鲨"一次性灭雷具和"海獭"自主水下航行器是猎雷的主要装备,而特洛伊卡遥控扫雷系统和刚性充气艇拖曳的扫雷具则是主要的扫雷装备。还介绍了正在研发和已研发的新型反水雷装备和平台。  相似文献   

7.
鉴于日趋复杂的海洋安全环境,结合我军转型的需要,我国反水雷兵力必须有能力维护领海主权完整,突破敌对我的水雷封锁。无人化反水雷是西方发达国家反水雷装备和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在"信息主导,体系对抗,联合制胜"的新时代,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无人化反水雷装备体系。在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合理规划、稳步推进,并根据军事需求的转变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完善,从而确保反水雷兵力持续快速发展,尽早实现"海洋梦"、"中国梦"。  相似文献   

8.
利用各种无人航行器将反水雷舰船平台与反水雷武器装备分离开来,达到真正的作业安全,是无人化反水雷的精髓。由于在续航能力、载荷搭载能力、控制精度等方面比其它无人航行器表现更优,USV在新一代无人反水雷装备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介绍了发达国家正在进行的USV产品或者技术论证,其中包括法国的大型USV"史蒂伦都",英国的灵活敏捷扫雷技术和"翡翠鸟"USV,美国的无人非接触扫雷系统UISS、通用USV以及单次出击一气呵成反水雷技术。国外的USV技术研究,对我军反水雷装备无人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加强海军鱼水雷装备质量信息的网络化管理是提高鱼水雷装备全寿命周期质量的重要手段。对海军鱼水雷装备质量信息的网络化管理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分析了网络化管理的优势,当前鱼水雷装备质量信息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重点论述了加强网络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未来反水雷作战的需要,充分发挥我海军现役反水雷舰艇的作战性能,提出新型反水雷装备一体化保障体系的建设方案。结合我海军新型反水雷装备多样化的特点,从保障装备信息化系统、支援系统、诊断系统、维修养护、人才培养和一体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同时保证保障体系的继承性,满足后续新型反水雷装备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11.
正水雷是一种很严重的水下威胁,技术的进步使得水雷日益智能化,布设深度可达300米,而且抗扫能力更强。为了对抗高性能水雷,发达国家海军装备了大量猎雷艇。但是,猎雷艇仍需人员进行操作,在猎雷作业中存在伤亡可能,因此近年来发达国家又开始发展无人猎雷装备。法国正在测试的"史蒂伦都"号双体无人猎雷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研发概况法国海军现役的主力猎雷艇是已经服役30年之久的"三伙伴"级,目前共有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水雷主要作战使命,根据水雷装备现状及不足,提出一种工作于近水面的特殊水雷战斗部总体框架,以提升水雷单雷控制范围,增强水雷打击毁伤能力,描绘出了该水雷战斗部的目标图像、工作过程及系统所具备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与以往传统的战略思想相比,美国海军近期的反水雷装备发展思想有了很大的改变:在继续发展传统扫/猎雷舰艇的同时,更加注重建制反水雷装备的发展,使其现役舰艇能够在没有常规反水雷舰艇支援的情况下进行反水雷作业, 极大地提高了扫/猎雷速度,并可在及时开辟海上新战场的同时取得了主动权。  相似文献   

14.
挪威本特希水下公司为挪威海军新研制了一种灭雷具,称为“水雷狙击手”。1994年9月,挪威海军进行了从“塔纳”近海猎雷舰上投放“水雷狙击手”的海上试验,为以后在新型的“厄克索依”级猎雷艇上正式装备提供必要的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15.
水声对抗装备是现代水面舰艇和潜艇重要的鱼雷防御装备,现代水声对抗装备在科研试验中最好采用实雷对其效能进行分析和考核。但由于实雷试验费用高、组织实施难,很难在水声对抗装备科研试验中采用,一种可以考虑的方式是采用鱼雷自导仿真器来实施科研试验。以一种半实物鱼雷自导仿真器为例,说明其在水声对抗装备科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未来海上局部威胁和反水雷实战能力等综合因素,研究了反水雷作战装备器材应急保障的需求,提出了装备器材保障存在的薄弱环节。指出了装备从设计论证到研制生产应遵循装备寿命周期,同时不仅要重视装备综合保障的理念,而且要重视备用器材的供应与保障工作,不断提升装备综合保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评估水雷作战效能,运用WSEIAC提出的武器系统效能评估ADC模型,结合我军水雷装备的作战使命、任务以及组成结构,分析了其有效性模型、可信赖性模型以及能力模型。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建立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设计了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分析了评估指标隶属度的确定方法。实例证明,此方法可有效评估水雷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零伤亡”战争理念日趋深入人心,雷区无人化已逐步成为未来水雷战的发展趋势,无人系统作为新质作战力量,其在反水雷领域的应用发展备受瞩目,值得深入研究。根据国外无人反水雷发展现状,梳理对比了无人水下航行器、无人机、无人艇在反水雷领域应用的技术特点和典型装备技术战术指标,阐述归纳了无人反水雷装备发展在能源动力、自主控制、协同控制、布放回收及隐蔽隐身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并针对遥控方式、通用设计、功能拓展、协同发展等方面总结分析了未来发展趋势,可为我国无人反水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雷引信采用声、磁、水压、电场等不同物理场对目标进行探测、识别、定位,对舰艇和海洋环境的物理场信息搜集,建立舰船和海洋环境物理场数据库,用于仿真和考核,可提高和检验水雷弓引信的性能。在分析各物理场的时、频特征基础上,设计了适用于水雷引信的多通道、可设定和自动调节放大倍数的物理场记录设备,经多次湖海试验验证了设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自从猎雷成为反水雷的重要方法之一以后,近30年来法国海军的反水雷装备,无论是猎雷声呐,还是缆控灭雷具都是值得称道的。早在2007年,法国海军就开始探讨和研究未来反水雷装备的发展问题,并提出海战反水雷自动化潜在方法评估计划。时至今日,法国在这方面的成就如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