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降低过敏性紫癜反复发作及紫癜性肾炎风险的疗效.方法:收集2002~2008年我院收治的211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按首次发作是否使用了低分子肝素治疗分为治疗组148例和对照组6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80 μg·kg-1·d-1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10~14天为一疗程.对两组过敏性紫癜复发率及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紫癜复发35例,复发率为23.6%;发生紫癜性肾炎20例,发生率为13.5%.对照组紫癜复发34例,复发率为54.0%;发生紫癜性肾炎25例,发生率为39.7%.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过敏性紫癜方法简单,价格适中,临床早期使用可降低紫癜的复发和紫癜性肾炎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范永芬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735-4735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邓州市第一医院2007-01-2010-12过敏性紫癜患儿66例,分析其发病诱因、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诊治情况。结果 66例患儿治愈出院64例,治愈率96.9%,出院后3例复发,复发率4.5%,2例患儿因持续血尿,转肾内科治疗。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感染为常见的诱因,多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消化道症状和关节疼痛也为常见表现,需根据患儿具体临床情况实施治疗。  相似文献   

3.
李淑芹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2):1805-1806
回顾性总结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着重对其护理要点进行分析,阐明过敏性紫癜在儿童时期造成的身心损害,提出过敏性紫癜患儿更应注重综合管理教育,其中临床护理、心理护理、日常调护等是其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过敏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岩  李旭芳  李一欣 《临床荟萃》2001,16(19):870-870,873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4 4例过敏性紫癜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蓉生静丙 3 0 0~ 4 0 0 mg/( kg· d) ,静脉滴注 ,连用 5天。结果 :治疗组无论近期、中期和远期疗效 ,均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静脉注射蓉生静丙为治疗过敏性紫癜 ,防止复发 ,减轻肾脏损害较好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过敏性紫癜肾脏受累的程度直接影响患者预后,早期及时诊断,可指导临床治疗.肾组织活检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为有创检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早期实验室诊断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本文将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相关的反映肾小球、肾小管损伤的各种血、尿指标及辅助检查资料作一综述,为过敏性紫癜肾脏损伤的早期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黄芪对过敏性紫癜的作用机制和对减少过敏性紫癜复发的作用.方法 确诊为过敏性紫癜未经治疗的146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加黄芪冲剂治疗.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25+)及细胞因子(IL-4、IL-6、IFN-γ、TNF等)的表达水平变化,并与健康儿童作对比.结果 随访3~6个月,黄芪治疗组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者占92.3%,一般治疗组占76.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1,P=0.013);黄芪治疗组过敏性紫癜复发率明显低于一般治疗组(分别为31.43%,49.15%;χ2=4.207,P=0.040);过敏性紫癜患儿及一般治疗组血IL-6、TNF-α水平较健康儿童上升,而黄芪治疗组与健康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黄芪能调节过敏性紫癜患儿的T细胞功能,可有效减少过敏性紫癜的复发,对改善过敏性紫癜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血液灌流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生物工程学的进步和血液净化操作技术的不断成熟,血液灌流技术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得到愈来愈多的应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儿科将这项技术用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治疗。过敏性紫癜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临床特点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从2007年12月--2008年4月本科收治了48例过敏性紫癜的患儿,其中4例患儿各经过3次血液灌流治疗后,皮疹消退,除1例出院后再次出现皮疹复发外,其余3例无复发,疗效满意,现将12次血液灌流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梅月芳 《护理与康复》2005,4(2):105-106
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血液疗法(intravascular laser irradiation on blood,ILIB)应用于临床,已取得明显的疗效。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由于机体对某些过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而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增高,导致皮下组织、黏膜及内脏器官出血及水肿。过敏性紫癜的病程长短不一,预后大多良好,但是容易复发。根据ILIB的作用原理,将此技术引用治疗过敏性紫癜,  相似文献   

9.
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胃镜表现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罕鸣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0):1089-1090,1092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胃镜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 过敏性紫癜患儿共50例,均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并用内镜图像处理系统采集图像,病变部位取活组织检查.结果 过敏性紫癜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表现为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及溃疡现为斑片状略高出黏膜表面的出血斑点,组织学改变为无菌性血管炎,胃镜改变以十二指肠降部改变最为显著,在临床各型紫癜病例均有发生,以腹型发生率最高;过敏性紫癜内镜改变可早于皮肤紫癜.结论 过敏性紫癜胃镜改变以十二指肠降部为主,尤以腹型改变显著;胃镜检查结合病检有利于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彭罕鸣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B11):287-289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胃镜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过敏性紫癜患儿共50例,均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并用内窥镜图像处理系统采集图像,病变部位取活组织检查。结果:过敏性紫癜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表现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及溃疡,典型表现为斑片状略高出黏膜表面的出血斑点,组织学改变为无菌性血管炎,胃镜改变以十二指肠降部改变最为显著,在临床各型紫癜病例均有发生,以腹型发生率最高;过敏性紫癜内镜改变可早于皮肤紫癜。结论:过敏性紫癜胃镜改变以十二指肠降部为主,尤以腹型改变显著;胃镜检查结合病检有利于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张爱珍  代丽 《临床医学》2011,31(9):50-51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02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黄芪注射液治疗组(51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抗过敏,减少血管透性及对症治疗,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黄芪注射液30 ml/d,用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稀释后静脉点滴,观察比较两组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改善状况。结果黄芪注射液治疗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治愈率、有效率、复发率和复发间隔期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且复发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过敏性紫癜儿童支原体感染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并针对病因治疗,我们对住院儿童支原体(MP)感染调查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我院2002-12~2005-05住院的58例诊断符合第7版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1]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在发病前或发病同时均伴有呼吸道感染.其中12例为初次发病病程迁延(病程2~6个月),7例为多次复发病例(复发≥2次)作为病程迁延及复发病例组.另外3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病程相对较短的初次发病组.同期门诊按就诊顺序随机选择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年龄3~14岁,各组之间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对策。方法:析我科2005年1月至12月4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愈32例;好转10例;无病人死亡。结论:密观察病情变化,制定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疾病的康复预防复发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的误诊原因及昆明山海棠治疗肾型紫癜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资料、误诊情况、治疗经过及结果.结果 98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中有16例误诊为胃肠道疾病、肾炎、关节炎.28例肾型紫癜除2例好转外,其余均于3个月内痊愈.结论 过敏性紫癜症状不典型时容易误诊;昆明山海棠治疗肾型紫癜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王应芬 《当代护士》2013,(11):58-59
目的 探讨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专科优质护理的效果,为今后进一步改进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本科2011年3月~2012年8月共收治40例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观察组),对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并与常规护理的4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愈31例,好转7例,复发2例,与对照组相比,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儿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易感因素与防护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门诊就诊的过敏性紫癜患儿695例,对患儿性别以及发病时年龄、发病月份、诱因及复发次数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护措施。结果:过敏性紫癜3~13岁多见,上呼吸道感染、饮食不当是其主要诱发因素,农村多于城镇。结论:对过敏性紫癜易感因素加强防护,能预防和减少过敏性紫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并做出相关的分析.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50例临床诊断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和预后等.结果:腹型过敏性紫癜除有皮疹外,尚具有以腹痛为主要表现,腹痛轻重不一,反复发作,部位不固定,病程延长的特点.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较为常见,主要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常合并胃肠道出血,病程较长,大部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的过敏性紫癜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误诊为消化道疾病的原因及确诊方法,提高对过敏性紫癜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结果86例误诊病例中,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占68.6%,肠梗阻和肠道蛔虫症各占9.3%,急性阑尾炎4.65%,坏死性肠炎和肠套叠各占3.49%,克隆病占1.16%.结论提高对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过敏性紫癜的认识,可降低其误诊率.  相似文献   

19.
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讨论粉尘螨滴剂对于对螨虫过敏的过敏性紫癜的疗效以及预后影响.方法:使用粉尘螨滴剂对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脱敏治疗;舌下含服,从低剂量起逐步递增,每天1次.结果:2例患者治疗后紫癜均明显消退,且腹痛、关节痛亦缓解,对螨虫的过敏原测定滴度亦下降,尿蛋白、血IgE、嗜酸性粒细胞均较前下降.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过敏性紫癜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无特殊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常青 《中国临床护理》2012,4(6):509-510
<正>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特点为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1])。预后一般良好,但易复发。饮食往往是导致复发的因素之一。为了进一步探讨HSP复发与饮食的关系,本文就26例复发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采取合适的饮食护理措施防止HSP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