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为开发吸湿导湿功能织物,并探究紧度对织物吸湿和导湿性能的影响,制备了5种紧度的麻赛尔/Coolmax/棉混纺交织物。分别测试5种织物的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芯吸高度、湿阻和液态水分管理等指标,通过分析对比数据,得出性能较好时的织物紧度。结果表明:紧度对织物吸湿和导湿性能有明显影响。当混纺交织物总紧度为75.25%~77.50%时,吸湿性最好;当经、纬向紧度分别为55%、45%时,传导液态水的能力最好;织物的经、纬向紧度越小时,织物传导气态水的能力更好。开发的5种麻赛尔/Coolmax/棉混纺交织物吸湿导湿两面异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织物结构对吸湿快干面料导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吸湿快干涤纶织物,以国产吸湿快干低弹网络涤丝为原料,试制了具有不同密度和不同组织结构的系列织物,并采用毛细效应和水滴扩散试验测试其吸湿导湿性能,探讨了影响织物吸湿导湿性能的因素。分析表明织物的吸湿导湿性与织物组织结构、密度及经纬纱交织频率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纬密过高或过低、交织频率较大的平纹组织与交织频率较小的16枚缎纹组织均不利于导湿性能的提高。当经纬密度分别为64、40根/cm、组织为5枚缎纹或4枚斜纹时,织物的吸湿导湿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3.
选择天丝/棉以不同比例交织形成的三种典型家纺产品,分别对其进行了透气性、保暖性、透湿性、芯吸性能的测试,分析了交织比例,经纬密度,紧度等结构参数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天丝纤维在热湿舒适性指标方面与天然纤维棉相当,是很好的家纺产品原料;采用天丝/棉交织织物中纱线细度,经纬密度等产品规格对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影响较大,其...  相似文献   

4.
干爽涤纶织物透气透湿性能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6种干爽(导湿快干)涤纶织物透气性、透湿性能的测试分析,可以看出:影响织物透气性的主要因素是纱线的组成和织物的紧度。纯涤纶织物,不论其截面形状如何,透气性都差,涤、棉交织物中,涤纶含量越高,透气性越差;纱线越粗,织物的经纬向密度越大,织物的紧度越大,透气性越差;织物的透湿性能与组成纱线纤维的种类,纱线的粗细及经纬纱的密度有关。棉的含量越高,透湿性越好,五叶涤纶丝Coolfibre(CF)与棉交织的织物的透湿能力要优于涤纶DTY与棉交织的织物。  相似文献   

5.
灰色理论在麻织物热湿舒适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孔令剑  晏雄 《纺织学报》2007,28(4):41-44
利用灰色理论评价麻织物的热湿舒适性,通过测试不同规格麻织物的传热、透气、导湿和吸湿性能,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与蚕丝织物各热湿性能指标构成的参考数列进行比较,排出了夏季服用麻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优劣次序,为热湿舒适性能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实验证明:在高湿与低湿状态下,厚度和总紧度对织物的透湿性能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低湿条件下,紧度产生的影响效果比厚度大,而在高湿条件下,厚度产生的影响因素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刘杰  王府梅 《纺织学报》2018,39(3):50-55
为从机织物结构参数设计的角度开发具有良好单向导湿性能的机织物,构建了性能优异的导湿梯度结构模型,根据结构模型,设计试织了表里层不同松紧组织,表里层不同接结方式、不同原料的9 种织物,通过对9 种织物吸湿、导湿性能的测试和多项综合值计算分析发现:在其他规格相同情况下,表里层采用松、紧组织孔隙呈梯度 结构的织物导湿性能好;液态水的传递效果与接结点的分布和接结形式有关,接结点数目的增加有利于表里层之间的水传递。表里层经纱为木棉/ 棉混纺纱,纬纱为吸湿透气涤纶(Coolmax)纱线,且Coolmax 纬纱采用上下联合接结法,表紧里松的组织配置织物单向导湿性能最好,验证了单向导湿结构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织物紧度对多功能户外保暖织物性能的影响,以拒水拒油整理剂SK-1005和交联剂SK-FM整理后的腈纶膨体纱为表层原料,以Warmplus纱和Coolmax纱为里层原料,设计开发了4种不同紧度的表、里层组织均为五枚三飞缎纹组织的双层织物,并对其拒水拒油性、吸湿导湿性和保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总紧度为69.62%时,多功能户外保暖织物的接触角为143.1°,拒油等级为5级,吸湿速率为30.215%/s,液体扩散速度为3.460 mm/s,保温率为39.94%,织物综合性能最好;洗涤10次后,织物的拒水拒油性稍有下降,但仍能满足服用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瞿才新 《丝绸》2006,(9):37-39
从织物几何结构理论分析,为了满足干爽涤纶织物迅速吸湿、快速干燥的要求,织物宜采用Coolfibre(CF)涤纶丝作为经纱形成经支持面织物,并采用织物的芯吸试验验证了结果。采用dj〈d。的配合关系,在相同的经向紧度条件下,减少织物的经纱密度,既有利于减少织造时的经纱断头,提高生产效率,又使织物高导湿、快干燥,达到导湿快干、干爽舒适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竹炭纤维的主要性能,并对竹炭纤维交织物的透气性和导湿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种类、纤维细度、经纬密度、织物厚度等对织物的透气性和导湿性都有影响,但是纤维种类和纤维细度的影响最为主要。设计合理的竹炭纤维交织物可达到良好的透气性和导湿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精纺产品,有不同的产品风格和手感要求,而要获得良好的产品风格和良好的手感身骨,织物的规格设计是基础。在原料、纺纱、织造、染整工艺条件确定后,经纬密度成为影响织物身骨手感的主要因素,但不同纱支不同组织的紧密程度不能用经纬密度这一绝对值来评定,必须引入紧度这一相对值。经纬密度、经纬密度配比、紧度、紧率等是设计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课题。同一织物,当其经纬密度之和不变时,使经密增大纬密减小,或纬密增大经密减小,它对织物的身骨手感有何影响,这时其紧度有无变化,本文将从紧度定义出发,通过数学计算推导出结论。 一、紧度 …  相似文献   

11.
探究镀银纤维试制功能性纺织品的设计要点.选择锦纶基镀银纤维、棉纤维、涤纶纤维、锦纶纤维等多种材料,通过对经纬纱线的线密度、捻度、捻向、纤维成分、颜色及织物经纬密度、组织等进行系统设计,试制出了10种织物,并测试了这10种织物的防静电、导电、电磁屏蔽和防紫外线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试制的织物均具有良好的防静电性、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性.指出,锦纶基镀银纤维织物的防静电、防紫外线、电磁屏蔽性能优良;对于防紫外线、电磁屏蔽性能而言,股线织物优于单纱织物,轻薄型织物优于中厚型织物,深色织物优于浅色织物.  相似文献   

12.
荆妙蕾  李金 《纺织学报》2013,34(5):35-40
 为了研究磁性纤维织物中纱线原料和组织结构对织物湿舒适性的影响,扩展功能纤维的应用领域,采用磁性纤维/竹浆/棉混纺比为67/23/10的磁性纤维混纺纱与棉、竹/棉混纺纱进行交织,设计十种不同组织结构的织物,测试织物的透气性、透湿性和导湿性。利用灰色理论体系的灰聚类分析方法对数据结果进行评估,选取湿舒适性最优的织物原料与结构设计方案。结果表明:磁纤维混纺纱与竹纤维纱线分别为经、纬纱的平纹织物夏季湿舒适性最好;磁纤维混纺纱与竹纤维纱线分别为经、纬纱的接结双层织物冬季湿舒适性最好。  相似文献   

13.
有机导电纤维抗静电织物设计及性能测试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介绍了有机导电纤维与棉型涤纶短纤维混纺织物的设计,并对织物进行了抗静电性能测试。有机导电纤维混纺织物的抗静电性能与有机导电纤维的含量和织物组织结构有关,有机导电纤维的含量高,抗静电性能好;斜纹组织的抗静电性能优于平纹组织;纬向密度对抗静电性能影响较大,经向密度对抗静性能有影响,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芦山纱织物表面均匀分布稳定清晰的纱孔,呈现若隐若现的亮点而独具特色。文章对芦山纱独特的二绞二罗组织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织物表面的细小纱孔和独特亮点等特征,并基于芦山纱以基础组织为地、罗组织为花的组织特征,进一步采用棉纱作经纬原料,以变化斜纹组织为地组织,三绞三罗组织为提花组织,研制了三绞三罗织物。根据不同经纬线密度的配置试织试样,对其进行织物悬垂性、折皱回复性、拉伸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经纬原料线密度配置与罗组织分布对织物的抗折皱性和拉伸强力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微多孔聚酯短纤维织物的湿传递性能,以165 dtex/48 f低弹涤纶网络丝为经纱、14.76 tex×2微多孔聚酯短纤维氨纶包缠纱为纬纱,根据不同的织物组织结构和有无亲水处理,开发了4种平纹和斜纹织物。比较不同组织结构和有无亲水处理织物的吸湿性能。结果表明:较为稀松的斜纹织物吸湿性要比紧密的平纹织物好;经亲水处理的织物吸湿性能与未经亲水处理的织物相差不大;微多孔聚酯纤维因自身具有较好的液态水传递能力,而无需亲水处理;用初始芯吸速率可表征织物液态水传递能力。  相似文献   

16.
超细纤维仿荷叶织物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涤纶超细海岛型纤维和涤纶高收缩丝为原料,选用了5种不同的织物组织,研究仿荷叶织物的拒水性。结果表明,采用涤纶高收缩丝的织物拒水性好;组织系数大的织物拒水性好;绉组织的拒水性普遍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为从织物自身组织结构方面优化纯棉织物的折皱性,首先设计织物组织结构参数并制备织物,利用数字式织物折皱弹性仪测得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在此基础上,建立纯棉织物经、纬向和总折皱回复角与织物组织结构参数(包括经纬纱线密度、经纬纱捻度、经纬向密度)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同时分析织物折皱回复角与各组织结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回归方程的计算值与折皱回复角实测值绝对误差不超过0.61°,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实用性;经纬纱捻度、线密度对纯棉织物的折皱回复性影响最大,可通过提高经纬纱捻度、降低经纬纱线密度来改善纯棉织物的抗皱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原料创新将抗紫外线涤纶纤维与防缩羊毛混纺,选用不同的混纺比,设计纺纱工艺流程及主要技术参数,选用相同的纱支、不同的经纬密度及织物组织上机织造,得到了不同规格的轻薄面料.测试和分析了不同规格抗紫外线毛涤织物的紫外线防护效果,并对各类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评价.结果证明,所设计并试织的系列织物具有较好的防紫外线性能和热湿舒适性能;在保证紫外线防护系数符合要求的情况下,织物的紧度不宜过大,以使夏季织物具有较好的热湿舒适性能.  相似文献   

19.
探讨纬密对芳砜纶芳纶1313混纺织物性能的影响情况。采用不同纬密制织了二上二下方平织物和防撕裂格子织物,并测试了织物的厚度、经纬向撕裂强力、阻燃性能和透气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在相同织物经纬密下,二上二下方平织物的厚度大于防撕裂格子织物厚度,其经纬向撕裂强力高于防撕裂格子织物,但防撕裂格子织物的阻燃性能和透气性能好于二上二下方平织物;纬密对两种组织织物的厚度及透气性影响都非常显著。指出:应根据产品使用要求,合理选择织物组织和纬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