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地质特征、构造、沉积环境及放射性物探特征等方面入手对该区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成矿受层位岩性及构造控制,放射源在煤系成岩过程中初步富集,后期经构造作用叠加富集,并进一步经地表淋滤作用富集成具有工业价值的铀矿体。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大场地区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大场地区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地质特征的研究, 认为金主要来源于上地幔, 金的成矿与印支期前陆边缘盆地向 北俯冲并继而向东昆仑斜向碰撞这一热动力构造事件有关。在韧性剪切作用及强烈的热动力驱动下, 本区以大范围的构造变形及热液充填、蚀变成矿为主要特点。矿床及其空间上的分布严格受右行走滑对冲式构造体的控制, 且此种成矿类型具有集中成束、成带分布的特点, 金的成矿具有叠加成矿特点, 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向东  刘纲 《黄金》2010,31(12):9-14
哈达门沟金矿区构造格架由乌拉山复式背斜、山前大断裂、控岩断裂、控矿断裂及成矿后断裂等五大构造系统组成,矿床属山前大断裂引导产生的印支—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产物。矿脉受山前大断裂活动派生的次级构造和变质岩片理、不同岩性界面等构造薄弱面联合控制,在空间上具有南北成带、斜列和等距性分布规律,矿化则具有分段富集、向东侧伏、西高东低和上金下钼等特点。据上述成矿规律,在全区圈定3个找矿远景区,定位预测了山前钾化带和13号脉等矿脉深部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4.
郭家庄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较好。根据区域成矿规律、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断褶带地体上地层大体可明显的分为阜平超群龙泉关群构造层、五台超群构造层、滹沱超群构造层、长城系以来的盖层构造。矿区全被第四系亚粘土覆盖,钻孔揭露下覆地层为上太古界五台超群石咀群文溪组,岩性主要为云母石英片岩类及角闪质岩。  相似文献   

5.
米山断裂带是一韧脆性断裂带,对胶东东部地区成岩成矿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认为燕山期伟德山序列为主要的成矿地质体,随着构造应力场的演化,含矿热液运移,并在构造成矿有利部位富集,形成威海-文登重要的金多金属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都兰县果洛龙洼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果洛龙洼金矿床是近年在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新发现的一处-中型金矿床,通过对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机理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该矿床由早期形成的热水沉积建造提供主要成矿物质来源,在后期动力挤压、变形、变质作用下,成矿物质富集,形成含金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具有典型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石槽村地区矿产集中分区的地质构造特征,根据构造特征,探讨断裂构造与砂岩型矿产在空间上的关系以及断裂构造在成矿中的作用,分析认为深大断裂及次级构造是还原流体的有利通道,是铀沉淀富集的重要因素。断裂构造不仅为成矿流体运移提供有利通道,也为成矿物质的富集提供了场所,而且还影响着矿化的空间展布特征。因此,矿化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断裂构造与成矿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黄强太  夏斌  蔡周荣  崔莎莎  王斌 《黄金》2010,31(2):9-13
在现代新构造学和成矿地质理论的指导下,以前人工作的研究为基础,重点对区内赋矿地层、矿脉特征、成矿条件及构造成矿方面做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本区冷家溪群是矿源层,并且成矿物质不仅仅来自于围岩,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地壳深部岩浆侵入;控制金矿田的是近EW向的3条区域韧性推覆剪切带,控制金矿体的是一些低次序在剪切带基础上的扩容断裂构造;金矿成矿与剪切变形存在密切的时空关系,长时间的强烈的剪切变形,不仅使矿体和围岩强烈变形,而且促使了成矿元素的高度富集;黄金洞金矿田矿脉主要分布在韧性剪切带上,因此今后主要工作在于寻找东西向的韧性剪切带。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黄地推覆构造控矿特征,对矿床成因进行探讨。初步认为,伴随黄地推覆构造的形成演化,动力变质热液沿着推覆构造断层破碎带充填、交代,矿质在破碎带初步富集形成矿化带;燕山期岩浆岩沿断裂上侵,含矿岩浆热液对矿化带叠加改造.最终形成动力变质一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0.
板昌逆冲推覆构造带不仅是对黔西南地区表层地壳变形具有重要影响的构造边界,而且对烂泥沟特大型金矿床、百地金矿床、尾排金矿床、岩架金矿床等卡林型金矿床的形成与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以区域构造成矿学理论为指导,在板昌逆冲推覆构造带近年探矿新资料及新成果的基础上,系统论述该构造带的物质组成和变形特征,讨论该构造带的形成演化对卡林型金矿成矿的控制作用,目的在于继续深入研究黔西南地区构造特征与金矿成矿规律,为大区域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实现区域找矿取得突破提供新的思路及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桃源金矿赋存于辽东裂谷辽河群大石桥组大理岩与盖县组变粒岩互层过渡带中。矿体严格受推覆构造及其剪切作用形成的北东向剪切构造与层间剥离构造控制。构造为多金属矿床提供了空间,也是成矿物质运移的通道。桃源金矿在成矿过程中地层岩性是成矿基础;韧性剪切构造条件、火山热液是成矿关键,据此可以认为桃源金矿床具有韧性剪切-火山喷发、热液叠加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2.
湖南曲溪金矿床成矿作用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曲溪金矿床冷家溪群地层初始具有较高的含金背景值,由于变质和构造作用,易释放出金并活化迁移,在局部沉淀富集。燕山早期由于陆内俯冲碰撞挤压作用,构造热事件致使深部的冷家溪群地层重熔或同熔形成花岗岩浆。岩浆发生底侵作用,沿深大断裂上侵,在上侵过程中,深部流体混入变质水和大气降水,并萃取了冷家溪群地层中金等成矿物质,携金热液迁移至构造有利部位卸载富集成矿。曲溪金矿床成矿过程中冷家溪群地层为成矿提供了金物质来源。花岗岩不但提供金物质来源,而且为成矿提供热动力。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高松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松山金矿床是近几年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北段发现的大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已探获资源量22 t,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良好的找矿前景,已被列为国家首批整装勘查区。为了揭示其成矿规律和找矿潜力,且为今后的整装勘查与资源潜力评价提供有意的参考,在分析高松山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研究其成矿特点,发现矿脉产出受菱形构造控制,呈等距分布,在垂向上具有向西侧伏,分段富集特征;结合成矿规律和物化探异常特征,指出矿区存在多条平行矿脉,NWW向矿体深部成矿潜力大;提出沙阿其河断裂是导矿构造,可能也是容矿构造,在下一步的勘查工作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大柳行地区断裂构造多呈北东—北北东向展布,构造倾角SE40°-90°之间,局部有反倾现象,矿脉产状基本与成矿构造产状一致。脉岩多为闪长岩与煌斑岩,与矿脉呈共伴生及穿切关系,且脉岩的存在对构造成矿具有一定指示意义,脉岩蚀变与矿化强度一定程度上呈正比关系,矿脉在两者穿切位置及断层两侧常形成局部富集带。  相似文献   

15.
目前区内已发现含金破碎带20多条,初步显示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对区内的含矿构造在走向和倾向上的矿体变化规律、富集规律的研究不够充分,综合研究不够深入。因此,有必要在区域成矿理论基础上加强对矿化富集规律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6.
周毅  杨振 《世界有色金属》2020,(3):85-85,87
新疆西天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金矿及有色金属矿矿产资源丰富,该区分布众多的金矿点,同时分布特点具有成带性,寻找金矿潜力巨大。文中详细分析探讨西天山地区金矿成矿条件,通过研究发现,库姆托尔金矿与穆龙套金矿等均和西天山地区处在同一条构造带上,在大地构造环境上非常的类似,同时在构造演化以及赋金建造条件上非常相同。该区金矿主要受控于那拉提构造带南缘的弧形构造带以及对那拉提构造带进行横贯的横向断裂。该区广泛的发育赋金层炭质岩系以及蚀变体,利于活化金元素,促进其富集成矿。该区存在的大量的金矿化及异常,更进一步证明金矿体的存在。据此,笔者预测出4处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7.
白水钨矿是川口钨矿田新近发现的一重要钨矿区。文章通过对该矿区成矿地质特征的综合研究,分析了矿化富集规律和控矿条件,对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白水钨矿受高涧群架枧田组板岩及中侏罗世道士仙单元中-细粒白云母花岗岩控制明显,是在深部高温幔汁或岩浆沿断裂构造减压带向上侵入后,所产生的构造空间内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8.
狮泉河霞尼夺布铅锌矿点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该区域岩浆活动较为频繁,发育大量岩体,同时发育较多的断裂构造。铅锌等元素在热液活动下不断聚集最终在断裂构造和接触带边缘聚集成矿。对其地质和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霞尼夺布铅锌矿点属于热液型,工区同时有利于铜金等元素的富集成矿。对于今后铜金等其他矿点的发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金厂矿区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为矿液的上升运移和富集沉淀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和储存空间,富含Au的围岩为携Au热液进一步富集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富含Au的岩浆热液不仅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源,而且也携带高背景值的Au元素参与成矿;构造、围岩(地层)和岩浆热液共同构成了新金厂金矿必不可少的成矿因素。并由此指出矿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0.
曲红军 《中国锰业》1995,13(1):8-12
推覆构造对锰矿体既有破坏作用,同时也对锰矿的次生淋滤富集直一定的控制作用。云南石屏这一推覆构造带的发现,不但使该区的地层划分,控矿因素和措矿预测进一步明郎,同时也指示出在推覆构造的根部有与马鞍山类似的锰矿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