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应用反义寡核苷酸(ASODN)技术靶向抑制生存素(survivin)基因,研究其对肝癌 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阐明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survivin-ASODN)促进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设计合成survivin-ASODN序列(FAM荧光素标记)。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分别用浓度为100、200、300、400和600 nmol?L-1 survivin-ASODN转染SMMC-7721细胞(ASODN转染组),并设空白对照组、空脂质体对照组 和正义寡核苷酸(SODN)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浓度survivin-ASODN体外转染SMMC-7721细胞24、48和72 h后SMMC-7721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各对照组比较,荧光素标记的ASODN转染SMMC-7721细胞24 h后,细胞生长开始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率增加,呈现剂量-时间依赖性(P<0.05);作用48 h后,ASODN转染组细胞在G1期前出现明显的亚二倍体凋亡峰,G0/G1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G2/M期细胞显著增加(P<0.05),细胞被阻滞于G2/M期。与各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ASODN转染组SMMC-7721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且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 0.05)。结论:survivin-ASODN通过抑制survivin蛋白表达、改变细胞周期进程等机制促进SMMC-7721细胞凋亡,并且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氯化镉(CdCl2)处理人肝癌SMMC-7721细胞系中CHOP和GRP78 mRNA表达的改变,在mRNA水平探讨氯化镉对肝癌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以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为研究模型,细胞暴露于氯化镉浓度为0、5、10、20、30及40 μmol?L-1的培养液中24 h,0 μmol/L组为对照组。采用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HOP和GRP78 mRNA表达,相对定量采用比较CT值法。结果:随着氯化镉剂量的增加,CHOP mRNA表达水平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各组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其中10、20和40 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GRP78 mRNA表达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各组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其中5、20和40 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氯化镉可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中CHOP和GRP78 mRNA表达增多。  相似文献   

3.
polβ高表达与食管癌细胞耐药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臧文巧  付庆  李文涛  董子明 《医学争鸣》2007,28(12):1065-1068
目的:建立人食管癌顺铂耐药细胞系及稳定高表达人野生型DNA聚合酶beta(polβ)的食管癌细胞系,分析polβ高表达与食管癌细胞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顺铂(cDDP)中等浓度、间歇作用法历时9 mo建立耐药细胞系Ec9706/cDDP;同时脂质体转染法将人野生型polβ重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AC3转染入Ec9706细胞,经G418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细胞系.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果,普通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方法分别检测耐药细胞与转染细胞中polβmRNA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对cDDP的敏感性.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转染细胞荧光强,转染效率高,倒置显微镜下耐药细胞与转染前后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RT-PCR结果表明耐药细胞Ec9706/cDDP中polβ表达较亲本细胞增加,转染细胞的polβ表达较空载体转染细胞、对照细胞也增加.Ec9706/cDDP细胞耐药指数为15.70;转染后细胞对cDDP的敏感性降低,耐药指数为1.78.结论:成功建立了耐药细胞系Ec9706/cDDP与稳定高表达人野生型polβ的Ec9706细胞系,polβ的高表达可引起耐药性的产生,耐药细胞中polβ的表达也增高.polβ的表达与食管癌细胞的耐药性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耐药细胞株SMMC-7721/ADM,探讨miR-143在调控肝细胞癌耐阿霉素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逐步递增阿霉素浓度法构建耐阿霉素细胞株SMMC-7721/ADM,评估其IC50值;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143、DNA甲基转移酶3B (DNMT3B)、多耐药基因1(MDR1)变化、Bax和Bcl-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DNMT3B蛋白表达;通过转染miR-143 mimics上调耐药细胞株SMMC-7721/ADM中miR-143表达水平后,检测耐药细胞IC50、侵袭能力、细胞凋亡、DNMT3B、MDR1变化。应用脂质体-2000瞬时转染miR-143 mimics于耐药细胞株,观察上述指标变化。结果:成功构建耐药细胞株SMMC-7721/ADM,IC50值升高78.97倍(P<0.01),miR-143表达量降低,DNMT3B、MDR1、Bax、Bcl-2表达量升高(P<0.05~P<0.01)。转染miR-143 mimics后耐药细胞株IC50值降低57%,侵袭能力下降,细胞凋亡增加,DNMT3B表达减少,MDR1 mRNA表达减少(P<0.01)。结论:miR-143可能通过降低DNMT3B表达提高肝细胞癌对阿霉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人颗粒溶素(GNLY) 全长编码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肿瘤细胞,观察GNLY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方法:用RT-PCR技术获取人GNLY 全长编码序列cDNA,克隆至pGEM-T 载体进行测序,再将克隆片段插入质粒pcDNA3.1(+)中,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NLY,用阳离子聚合物转染试剂转染肝癌细胞系SMMC-7721,检测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WST-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 结果:获得人GNLY全长编码序列cDNA ,并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NLY;转染SMMC-7721细胞后,检测出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重组质粒转染组与空质粒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01),并且随着转染基因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活性逐渐降低,2.0μg/ml pcDNA3.1(+)/GNLY转染组细胞增殖活性下降至0.329. 结论:pcDNA3.1(+)/GNLY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GNLY基因转染对SMMC-7721细胞能产生细胞毒性效应,对肝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抗原MAGE-1的抗肿瘤生物活性。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分离树突状细胞和T淋巴细胞。用脂质体介导法分别将质粒pcDNA3.1-MAGE-1和pcDNA3.1转染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设未转染的SMMC-7721细胞株为空白对照组,应用Real-timePCR检测3组细胞中MAGE-1 mRNA的表达;再分别用以上3种细胞的冻融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使其激活T淋巴细胞成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应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CTL对野生型SMMC-7721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pcDNA3.1-MAGE-1转染组MAGE-1 mRNA的表达量为(1.211±0.586),空质粒转染组及未转染组分别为(0.412±0.021)和(0.452±0.317),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8.652,P〈0.001)。转染pcDNA3.1-MAGE-1重组质粒、pcDNA3.1空质粒的SMMC-7721细胞和未转染的野生型SMMC-7721细胞的冻融抗原所激活的CTL对野生型SMMC-7721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48.26±2.47)%、(25.84±2.72)%和(26.27±0.8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9.607,P〈0.001)。结论:肿瘤相关抗原MAGE-1能够在体外诱导细胞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7.
Chen L  Yan LN  Gou XH  Li DH  Han L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8):2719-2723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反义RNA对阿霉素诱导的人肝癌耐药细胞株SMMC-7721/ADM多药耐药表型的体外逆转作用。方法应用自行构建的携带反义MRP的重组腺病毒(Ad—Asmrp),在体外转染人肝癌耐药细胞,测定转染后细胞对阿霉素(ADM)及柔红霉素(DNR)的半数致死量(IC50)并计算耐药倍数(RF值);在转染后不同时间点用流式细胞仪动态测定细胞对DNR摄取的变化及细胞膜表面P。。表达、并用RT—PCR反映细胞MRP之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携带MRP反义RNA的重组腺病毒转染后的人肝癌耐药细胞对ADM、DNR的IC50分别为0.487μg/ml、0.328μg/ml,RF值分别为97.4、109.3,RF值分别下降36.8和35.4。在转染后24h,MRPmRNA水平开始下降并呈持续下降趋势(P〈0.01),48h后伴有P190蛋白表达的持续下降(P〈0.01),二者趋势一致。转染后48h,经流式细胞仪测得细胞内DNR浓度明显上升(P〈0.01)。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的MRP反义RNA可有效封闭MRP基因表达,在体外实验中能增加人肝癌耐药细胞株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对肝癌耐药细胞的MDR表型有较好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T细胞转录因子(Tcf)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以阻断异常Wnt信号通路,探讨其对肝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GeneJammer将反义基因转染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转染前后细胞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通过生长曲线、Transwell小室实验比较转染细胞生长增殖及运动侵袭能力,并进一步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生长周期的改变。结果 反义RNA转染降低了Tcf表达,减慢了肝癌细胞的生长速度并抑止其运动侵袭能力。转染反义RNA的肝癌细胞7721-pTas凋亡比例增加[(26.34±2.07)%],明显高于空载体转染细胞7721-vector[(6.53±1.02)%]和亲本SMMC-7721细胞[(4.33±0.68)%] (P<0.001)。同时,处于G0-G1期的反义转染细胞比相应亲本SMMC-7721细胞和转染空载体的细胞7721-vector分别高20.24%和20.95%,而S期细胞比亲本细胞SMMC-7721和7721-vector细胞分别低11.8%和11.38%。结论 反义Tcf RNA转染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阻止细胞周期的进程而抑制肝癌细胞的恶性增殖,提示选择性阻断异常Wnt信号通路有望成为肝癌基因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槲寄生生物碱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 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槲寄生生物碱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的抑制作用;半定量RT—PCR法测定抑癌基因P53 mRNA表达变化。结果:槲寄生生物碱作用后SMMC-7721细胞出现显著生长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RT—PCR检测SMMC-7721细胞中P53 mRNA表达的相对强度,发现0.100mg/mL的槲寄生生物碱作用于SMMC-7721细胞24小时后,P53 mRNA表达的相对强度增高(P〈0.01)。结论:擗寄生生物碱对抑癌基因P53表达的影响可能是其抑制肿瘤生长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基因对人卵巢癌细胞耐药性的影响,阐明GRP78基因沉默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性的生物学机制。方法:构建pSilencerTM3.0-H1-GRP78 siRNA重组质粒,脂质体介导转染至SKOV3/DDP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GRP78基因的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aspase-4和caspase-3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转染GRP78 siRNA重组质粒的SKOV3/DDP细胞GRP78基因和蛋白表达较转染空质粒组明显降低(P<0.05);加用顺铂后,转染GRP78 siRNA重组质粒细胞组较未转染GRP78 siRNA重组质粒细胞组caspase-4和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抑制GRP78基因表达能通过上调caspase-4和caspase-3表达及增加顺铂诱导的SKOV3/DDP细胞凋亡率,降低SKOV3/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
背景 survivin和肺耐药相关蛋白(LRP)都与肝癌耐药有关,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尚不十分明确。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在体外和体内survivin表达下调后,对LRP表达的影响以及逆转肝癌耐药的效果。 方法 应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SMMC-7721细胞和SMMC-7721/ADM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应用MTT检测两种细胞对ADM的敏感程度。靶向survivin的siRNA转染SMMC-7721/ADM细胞,检测survivin的表达变化、SMMC-7721/ADM细胞对ADM的敏感程度的变化以及LRP的表达变化。建立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分别应用靶向survivin的siRNA、不同浓度的ADM以及二者联合对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进行处理,观察抑瘤效果,并观察全身毒性反应。检测瘤体内LRP的表达变化。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SMMC-7721/ADM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强于SMMC-7721细胞(P﹤0.05)。转染靶向survivin的siRNA后,survivin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调(P﹤0.05),肝癌耐药细胞对ADM的敏感程度明显增加,LRP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调(P﹤0.05)。裸鼠皮下移植瘤转染靶向survivin的siRNA后,肿瘤体积从第8天起,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小(P﹤0.05)。联合治疗组中的裸鼠肿瘤体积与其它各组相比显著抑制(P﹤0.05)。siRNA组和联合治疗组中的裸鼠无明显毒性反应。瘤体内LRP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抑制(P﹤0.05)。 结论 通过RNA干扰下调survivin的表达,在体外及体内都能够增加肝癌的化疗敏感性,通过抑制LRP的表达使肝癌耐药性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对Gankyrin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HBX基因调控Gankyrin表达中的作用。方法:HBX腺病毒表达载体(Ad-HBX-GFP)感染转染2种人肝癌细胞系HepG2、SMMC-7721细胞,Si-HBX分子(Si-HBX oligo)用 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入HepG2.2.15细胞,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BX与Gankyrin的表达情况;β-catenin腺病毒载体转染HepG2、SMMC-7721细胞,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β-catenin与Gankyrin的表达情况;在沉默β-catenin表达的HepG2、SMMC-7721细胞中过表达HBX基因,Western blot法检测β-catenin与Gankyrin的表达情况。结果:①HepG2.2.15细胞中Gankyrin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HepG2细胞(P<0.05)。②HepG2与SMMC-7721细胞系中Ad-HBX-GFP组Gankyrin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绿色荧光蛋白腺病毒表达载体(Ad-GFP)组(P<0.01)。③HepG2.2.15细胞中Si-HBX组Gankyrin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Si-阴性对照(Si-NC)组(P<0.01)。④在HepG2与SMMC-7721细胞系中过表达HBX后,Ad-HBX-GFP组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Ad-GFP组(P<0.01)。⑤在HepG2与SMMC-7721细胞系中过表达β-catenin后,β-catenin腺病毒表达载体(Ad-β-catenin-GFP)组Gankyrin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Ad-GFP组(P<0.01)。⑥在HepG2与SMMC-7721细胞系中沉默β-catenin后,过表达HBX基因,Si-β-catenin腺病毒表达载体(Ad-si-β-catenin-RFP)组与红色荧光蛋白腺病毒表达载体(Ad-RFP)组相比,Gankyrin的蛋白表达水平未见升高(P<0.01)。结论:HBX-Wnt/β-catenin-Gankyrin信号转导通路存在与肝癌细胞中,抑制β-catenin的功能可阻遏HBX对Gankyrin的上调作用,本结果将可能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药物诱导和耐药基因转染两种方法所建立的人食管癌顺铂耐药细胞系的不同特点。方法顺铂(cDDP)中等浓度、间歇作用法历时9个月建立食管癌耐药细胞系Ec9706/cDDP;同时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人野生型DNA聚合酶β(polβ)的重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AC3转染入食管癌细胞Ec9706,经G418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细胞系Ec9706-AC3。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果,普通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绘制生长曲线,计算群体倍增时间。RT-PCR方法检测细胞中polβmRNA的表达水平,MTT法测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并观察冻存复苏、撤药培养对耐药性的影响。结果两种方法所获耐药细胞与亲本细胞相比形态无明显变化,polβmRNA表达均增加。Ec9706/cDDP耐药指数为15.70±1.16,冻存复苏对耐药指数影响不大,而撤药培养可使耐药性降低,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延长;Ec9706-AC3细胞耐药指数为1.78±0.67,不受冻存复苏、撤药培养的影响,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不变。结论用不同方法成功建立两种人食管癌顺铂耐药细胞,不同方法获得的耐药细胞生物学特性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生存素(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肝细胞癌细胞中生存素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生存素反义寡核苷酸(ASODN)分为150、500和1000nmol/L3个不同浓度的亚组对SMMC-7721细胞进行转染,并设正义寡核苷酸(SODN)组、空脂质体组及空白组作为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各组中生存素mRNA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中生存素蛋白的表达。结果各ASODN亚组生存素mRNA及生存素蛋白的表达量均低于各对照组(P<0.05或P<0.01)。各ASODN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并呈现剂量依赖性。SODN组、空脂质体组及空白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生存素反义寡核苷酸转染SMMC-7721细胞,可以下调生存素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βⅡ对SMMC-7721人原发性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基因扩增获得pcDNA3/PKCβⅡ真核表达质粒.脂质体介导pcDNA3/PKCβⅡ基因体外转导人原发性肝癌SMMC-7721细胞,分为实验组(pcDNA3/PKCβⅡ)、对照组(pcDNA3空载体)及空白对照组.细胞计数、MTT法、细胞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等方法检测PKCβⅡ对SMMC-7721人原发性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细胞生长曲线检测结果显示转导入PKCβⅡ的SMMC-7721细胞数目明显增加;MTT法显示转染PKCβⅡ的人原发性肝癌细胞SMMC-7721的OD值增加(P〈0.01);细胞形态学观察实验组SMMC-7721细胞间连接紧密,巨核、双核、多核、奇异型的核也明显增加,核分裂像增多,特别是出现不对称、多极性及顿挫性等病理性核分裂像尤为明显;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转导PKCβⅡ的SMMC-7721细胞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明显增多.结论PKCβⅡ可促进SMMC-7721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细胞DNA合成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体外研究Oligofectamine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ASODN)转染对人胆囊癌细胞VEGF、Fit-1及KDR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及生长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Oligofectamine介导的VEGFASODN和SODN转染人胆囊癌细胞GBC-SD,半定量RT-PCR检测各组细胞VEGF、Fit-1及KDRmRNA转染前后不同时间的表达变化、ELISA测定转染后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VEGF蛋白浓度。结果ASODN组及ASODN+Oligofectamine组都能显著抑制VEGF、Fit-1及KDRmRNA的表达,且VEGFASODN+Oligofectamine的抑制作用比ASODN更强(P〉0.05)。ELISA测定结果显示ASODN组及ASODN+Oligofectamine组均抑制VEGF蛋白的分泌(P〈0.05),且ASODN+Oligofectamine组的VEGF蛋白浓度低于ASODN组(P〉0.05)。结论VEGFASODN能抑制人胆囊癌细胞VEGF、Fit-1和KDR在mRNA水平的表达和VEGF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GBC-SD细胞的凋亡;Oligofectamine能明显增强VEGFASODN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RNA干扰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对CoCl2诱导的乏氧人肝癌细胞SMMC-7721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靶向HIF-1α基因的RNA干扰质粒pGenesil-HIF,脂质体介导转染SMMC-7721细胞后进行乏氧培养,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克隆存活实验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变化。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重组质粒pGenesil-HIF构建正确,转染质粒后乏氧培养24 h,SMMC-7721细胞HIF-1α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阴性干扰组(P〈0.05或P〈0.01);乏氧培养24 h、48 h和72 h后,HIF-1α干扰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细胞阻滞于G0/G1期(P〈0.01);乏氧培养48 h和72 h后HIF-1α干扰组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乏氧培养72 h后HIF-1α干扰组SMMC-7721细胞放射增敏比为1.45。结论 RNA干扰HIF-1α基因可增强乏氧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RNA干扰HIF-1α基因抑制乏氧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诱导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转移酶V(N—acetylglucosaminyltransferase V,GnT—V)表达受阻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AsGnT—V/SMMC-7721)发生凋亡与细胞中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检测ATRA处理前后AsGnT-V/SMMC-7721细胞中内质网应激关键分子GRP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XBP1(X box binding protein 1)等的变化。并用Western blot检测ATRA处理前后AsGnT—V/SMMC-7721细胞中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途径中的重要分子CHOP(C/EBP homologus protein)、caspase-9、caspase-12以及caspase-3的变化。结果GRP78和XBP1的变化表明经ATRA处理后AsGnT-V/SMMC-7721细胞的内质网应激加剧了,而与内质网应激相关的凋亡分子CHOP、caspase-9、caspase-12以及caspase-3都发生了激活。结论ATRA诱导AsGnT—V/SMMC-7721细胞发生的凋亡与内质网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9.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对人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及周期调控相关基因Skp2和c-Mye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MMC-7721细胞,经不同浓度LMWH作用不同时间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情况。将对照组和LMWH处理组(400、800IU/mL)细胞培养36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RT-PCR检测细胞Skp2、c-Mye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skp2、c-Myc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LMWH作用后SMMC-7721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且在一定范围内呈药物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细胞周期分布发生变化,随LMWH剂量增加,S期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5),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上升(P〈0.05);同时,Skp2、c-Mye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结论LMWH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降低Skp2、c-Myc的表达,阻滞细胞于G0/G1期,从而降低细胞增殖指数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索拉菲尼治疗肝癌耐药的分子机制,寻找逆转耐药新靶点。方法体外诱导THP-1细胞建立M2型肿瘤相关巨 噬细胞(TAMs),免疫荧光鉴定M2型TAMs,将SMMC-772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M2-TAMs共培养组、索拉菲尼组以及索拉菲 尼与M2-TAMs共培养联合处理组,CCK-8法检测M2-TAMs对索拉菲尼抑制SMMC-7721增殖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法、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使用自噬抑制剂氯喹处理前后M2-TAMs对索拉菲尼促SMMC-7721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细胞 凋亡相关蛋白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变化。结果索拉菲尼对肝癌细胞SMMC-7721作用48 h的IC50为2.25 μmol/L,索拉菲 尼对与M2-TAMs共培养(共培养给药组)48 h 的SMMC-7721的IC50为4.72 μmol/L。共培养给药组与单独给药组相比细胞凋亡 率明显下降(P<0.01),Bcl-2 表达明显增加,Bcl-2/Bax 比值增加(P<0.05),而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的比值升高(P< 0.001),p62蛋白表达下调(P<0.05),自噬水平明显增强。氯喹处理后能明显抑制共培养给药组的细胞增殖(P<0.05),促进细胞 凋亡(P<0.05),下调Bcl-2/Bax比值(P<0.01)。结论M2-TAMs可通过促进SMMC-7721细胞自噬,降低索拉菲尼对肝癌细胞的 增殖抑制作用,因此抑制自噬可能是逆转肿瘤微环境诱导索拉菲尼治疗耐药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