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磷脂酰甘油类分子是甘油酯类衍生物,广泛应用于脂质体药物、脂质纳米颗粒(LNP)药物递送系统、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药物等。本文作者基于对文献的总结以及对磷脂的结构分析,综述了磷脂酰甘油类分子的两种合成途径,即生物方法和化学方法。其中生物方法以磷脂酶D催化反应为主,化学方法主要包括两个片段的构建:由甘油衍生物合成二酰甘油酯,以及磷脂头部基团的构建。随着新型制剂的发展,磷脂酰甘油类分子作为核心辅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鼻粘膜及纤毛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其吸收促进剂二甲倍他环糊精(MDβCD)对鼻粘膜纤毛的毒性。方法:以生理盐水和盐酸麻黄碱作阴性以对照,采用离体法考察CGRP及不同浓度的MDβCD对离体蛙上腭粘膜纤毛运动影响,采用在体法及电镜技术考察了CGRP滴鼻剂对家兔鼻粘膜长期毒性。结果: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4%以下MDβCD对纤毛的毒性较低,5%MDβCD对纤毛的毒性较大。CGRP滴鼻剂对家兔鼻粘膜长期毒性较小。结论:CGRP可以用于鼻腔给药,其吸收促进剂初步确定为4%MDβCD。  相似文献   

3.
由于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出现,使得临床医师不得不使用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的多粘菌素类抗生素,虽然明知其具有肾毒性。而今,芬兰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Northern Antibiotics Ltd.研发了一些新的多粘菌素类衍生物,早期的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这些衍生物的肾毒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药学学报》2009,44(5):519-524
以磷酰胺键将聚乙二醇高分子MePEG2000-NH2与磷脂POPA连接在一起, 合成聚乙二醇磷脂衍生物, 以聚乙二醇磷脂衍生物为主要膜材构建酸敏脂质体。采用荧光分析法系统研究了聚乙二醇磷脂衍生物脂质体在酸性条件下对荧光染料的释药特性。以聚乙二醇磷脂衍生物构建的酸敏脂质体,在pH 6.5~7.5时稳定,其稳定性与制备脂质体的磷脂种类及胆固醇含量密切相关,在pH 5.0时发生显著的荧光泄漏,泄漏率与环境酸性的强度及处于酸性的时间呈正相关。聚乙二醇磷脂衍生物构建的脂质体具有开发成酸敏释药脂质体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鼻腔给药系统的鼻粘膜毒性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就鼻腔给药系统可能导致的鼻粘膜毒性的评价方法、易产生毒性的制剂组分及解决毒性的方法进行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6.
鼻腔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徐晖  魏培莲 《中国药业》2004,13(3):72-73
从鼻粘膜的生理特性、药物动力学、剂型、影响药物吸收及生物利用度的因素、对鼻粘膜的毒性、动物模型等方面综述鼻腔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与锂在神经肌肉节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除众所周知的耳毒性和肾毒性外,尚具有神经肌肉阻断作用.现已证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与多磷脂酰肌醇相结合的能力要比生细胞膜中其他磷脂类的结合能力大得多,因而抑制三磷酸鸟苷诱导的肥大细胞分泌作用和Ca~(2+)诱导的胞泌作用(exocytosis),这两种作用均可认为是通过磷脂酰肌醇的水解作用而出现的.  相似文献   

8.
胞二磷胆碱(citicoline)是一种脑代谢激活剂,为核苷衍生物,是磷脂类磷脂酰胆碱的前体物质,是卵磷脂合成所必须的辅酶,化学名胞嘧啶核苷二磷酸胆碱(cytidinediphosphate choline,CDPC),系于1954年发现,1956年合成的,1973年国内试制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滴通鼻炎喷涂凝胶剂的体外药物释放规律及鼻粘膜毒性。方法 采用无膜溶出法进行体外释放度实验,测定药物的累积溶蚀率和释放率,对黄芩苷、盐酸麻黄碱释药行为拟合数学模型进行分析;通过打喷嚏实验考察本品对大鼠的宏观刺激性,并结合HE染色法观察本品鼻粘膜毒性。结果 溶出曲线表明累积溶蚀率与累积释放率有较强线性关系,黄芩苷、盐酸麻黄碱体外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具缓释特征。本品对大鼠鼻腔有一定刺激性但停药可恢复;气管、支气管和肺部,均未出现红肿、充血等现象; HE染色表明,本品对大鼠鼻粘膜有轻微损伤,停药7天后,除阳性组粘膜固有层可见腺管上皮细胞发生轻度空泡变性,粘膜上皮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固有层充血、出血外,其余各组均可恢复正常。结论 本品为溶蚀与扩散相结合的缓释制剂,对鼻粘膜毒性较小,停药可恢复,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苯甲酸氮芥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稳  赵永梅  王玉霞  谢松强  赵瑾  王超杰 《药学学报》2007,42(12):1327-1329
氮芥与苯环相连时称为芳香氮芥,芳香氮芥类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如苯丁酸氮芥、美法仑等。目前使用的芳香氮芥类抗肿瘤药物中,虽然有较高的烷化效率,但毒性较大。苯甲酸氮芥毒性相对较小,是最早作为氮芥类的抗体导向酶前药疗法药物之一,而且近几年有报道苯甲酸氮芥衍生物如CMDA和CJS1050活性较好,正处在临床实验阶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苦参素磷脂复合物并对其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进行评价。方法利用四氢呋喃作为反应溶剂,苦参素及磷脂溶于溶媒中,真空除去有机溶剂得苦参素磷脂复合物。并以2.2.15 cell line为细胞模型,分别对苦参素磷脂复合物的细胞毒性值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DNA的抑制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制得的苦参素磷脂复合物中苦参素的含量为24.86%。苦参素磷脂复合物的细胞毒性值为250μg·mL^-1与苦参素相比,苦参素磷脂复合物对2.2.15细胞的HBsAg,HBeAg,HBV-DNA值明显降低。结论苦参素磷脂复合物能够产生更有效的抗乙肝病毒活性。因此乙肝治疗中苦参素磷脂复合物有很强的抗病毒活性潜力。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吸附血液内源性毒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吸附血液内源性毒性物质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吸附胆红素以及尿素的影响机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结果: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血液内源性毒性物质有着良好地吸附,吸附受不同实验条件、交联程度、剂型等的影响。结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有望成为血液灌流治疗法中清除毒性物质的良好吸附剂。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含1%盐酸麻黄碱的呋麻滴鼻剂作为阴性对照,显微镜下观察中药醒鼻温敏凝胶对蟾蜍上颚粘膜纤毛运动的影响以及鼻腔给药后,大鼠鼻粘膜组织病理切片变化情况,探讨中药醒鼻温敏凝胶对鼻粘膜纤毛的毒性。结果表明中药醒鼻温敏凝胶对鼻黏膜纤毛运动无影响,与生理盐水的相对运动百分率为94.1%;鼻粘膜组织切片显示无显著病理变化情况。综合我们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中药醒鼻温敏凝胶安全性较高,无明显纤毛毒性,可用于鼻腔给药。  相似文献   

14.
人工合成的九肽醋酸布会瑞林(busers-lin)是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的激动剂,其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采用鼻粘膜给药可以避免胃肠道对药物的破坏,但鼻腔粘膜上皮作为渗透屏障限制了药物的吸收,将药物制成环糊精包合物可以改善其生物利用度。制备α-环糊精(a-CyD)、β-环糊精(β-CyD)及其衍生物的药物包合物,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考察醋酸布会瑞林和环糊精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β-CyD衍生物与药物结合的稳定性好于a-Cy见其中以二甲基一公环糊精(DM一月一CyD)最为稳定。大鼠体内试验表明,DM一只CyD使得布舍瑞林通过大鼠鼻粘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合成新型川芎嗪衍生物并对其抗癌活性和毒性进行评价。方法以中医经典方药中抗癌活性成分为原料,利用拼合原理,设计、合成川芎嗪衍生物,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体外检测川芎嗪衍生物对Hela(人宫颈癌)细胞模型的抗癌活性和对正常细胞MDCK(犬肾上皮细胞)的毒性。结果获得4个未见报道的川芎嗪类新化合物,均经光谱方法鉴定了结构,其中化合物10和12能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抗癌活性显著高于其合成前体;且对MDCK细胞的毒性明显小于顺铂。结论该结果进一步验证以拼合原理为指导,从经典方药中发现新型低毒抗癌先导化合物的研究思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了姜黄素脂质体.由于透明质酸脂溶性较差,先将其制成磷脂酰衍生物(透明质酸-磷脂酰乙醇胺,HA-DOP E),再用以修饰载药脂质体.所得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为89%,该衍生物与脂质体的结合率为72%.脂质体于4℃保存30d包封率无明显改变,但结合率有轻微下降.细胞毒性试验显示,游离姜黄素、姜黄素脂质体及修饰后脂质体对高表达CD44受体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0.054、0.032和0.021 μmol/ml,未修饰和修饰后的姜黄素脂质体对低表达CD44受体的人肝癌HepG2细胞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7.
奥沙利铂(商品名艾恒),是新的铂类衍生物,对大肠癌、晚期胃癌疗效好,常见不良反应为周围神经毒性.我们于2006年6月~2008年3月应用奥沙利铂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对患者进行仔细观察和精心护理,有效预防和减轻了奥沙利铂的毒性反应的发生,从而保证了化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显著,为寻找毒性小、疗效高的抗肿瘤药,国内外合成了大量具抗肿瘤活性的鬼臼毒素衍生物。从生物合成出发,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以获得高产量的鬼臼毒素类资源,正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综述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药理活性和应用、结构改造和构效关系、生药分布、生物合成以及利用生物技术生产鬼臼类木脂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铂类制剂在肺癌的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含铂类的联合化疗是肺癌治疗的基本化疔方案。奈达铂(NDP,捷佰舒)是新的顺铂衍生物,作为一种新一代铂类抗肿瘤药物,对非小细胞肺癌有一定疗效,同时显著降低了肾脏和消化道毒性。本研究回顾了2004年9月至2006年2月,用含奈达铂联合化疗方案和含顺铂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0例,对其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自1982年全国开展血卟啉(光卟啉)与激光相结合诊治恶性肿瘤以来,各地研制成功不少血卟啉衍生物,为了对国产血卟啉衍生物作出科学的评价,我们对其疗效与毒性作了考查,并与美国第二代血卟啉衍生物——Photofrin Ⅱ进行了比较。现将评价疗效及毒性的二项简便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