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将非标记抗体技术应用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研究,对感染细胞内病毒抗原及经免疫转印到硝酸纤维膜上的病毒多肽抗原进行了检测,并分别与间接免疫荧光和间接酶标抗体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非标记抗体技术敏感性高,背景浅,可用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检测与分析。用非标记抗体技术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流行性出血热单克隆抗体培养上清液进行筛选,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相同(7.29%,7/96),但前者滴度(1:16~256)高于后者(1:4~32)。  相似文献   

2.
将非标记抗体技术应用于流行性血热病毒抗原研究,对感染细胞内病毒抗原及经免疫转印到硝酸纤维膜上的病毒多肽抗原进行了检测,并分别与间接免疫荧光和间接酶标抗体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非标记抗体技术敏感性高,背景浅,可用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检测与分析。用非标记抗体技术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流行性出血热单克隆抗体培养上清液进行筛选,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相同(7.29%,7/96),但前者滴度(1:16~256  相似文献   

3.
应用兔抗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血清及EHF病人血清对野、家鼠型EHF病毒多肽抗原进行免疫识别,发现两型病毒多肽抗原间稍有差异。不同流行地区EHF病人血清大多数可与两型病毒49.6ku(50kd)多肽反应,提示该多肽可能是EHF病毒引起机体抗体应答反应的主要抗原成分。并对EHF病人血清中针对两型病毒多肽抗原的抗体检出率与临床病程及病型的关系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4.
用免疫转印技术对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的抗原组份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两种不同来源的兔抗EHF兔疫血清和20份4~21病日的EHF病人血清,均可与分子量在68,000和66,000道尔顿左右的两种病毒多肽成份发生反应,正常人和非EHF病人血清以及正常兔血清则否,表明这两种多肽可能是EHF病毒引起机体抗体应答反应的主要抗原成份。  相似文献   

5.
作者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流行性出血热尸检及活检组织中红细胞的病毒抗原、抗体及C3补体成份进行了原位检测,并以实验性流行性出血热乳鼠病毒抗原的体内示践证实红细胞膜上病毒抗原的存在。红细胞的病毒抗原分布有3种形式:环膜型,膜颗粒型及全细胞弥漫型,前者较普遍存在于各组织的红细胞上,  相似文献   

6.
<正> 在 Lee 等的报告中,证实了中国浙江省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恢复期血清中,含有高效价的同朝鲜出血热病毒抗原起特异性免疫萤光反应的抗体。实验是应用间接免疫萤光法对三种来源的朝鲜出血热病毒抗原进行的:(1)黑线姬鼠肺(2)Wistar 大白鼠肺(3)A-549细胞系。最近又从中国湖北省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得到了10份恢复期血清,3份急性期血清。  相似文献   

7.
应用示踪顶扣包埋的肢体金免疫电镜技术对2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屎膜病毒抗原进行了检测.结果2例均为阳性.尿膜中有核细胞胞浆内有特异性金颗粒存在,说明尿膜中存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攻击的靶细胞。本文首次用肢体金免疫电镜对尿膜进行病毒抗原检测.为EHF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安徽、湖北、山西、河南91份临床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与特异性病毒多肽成份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患者血清均可与分子量在68kd和66kd左右的两种多肽发生反应,河南及湖北部分病例血清尚可识别75kd和61kd左右的病毒多肽。提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存在多种特异性抗原多肽,其中68kd和66kd左右两种多肽是引起机体抗体应答反应的主要病毒抗原成份。  相似文献   

9.
在用非疫区黑线姬鼠分离EHF病毒的传代中,发现感染鼠鼠肺中存在一种可传代的EHF相关因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其特异性作了检查:101份EHF患者血清96%阳性,175份正常人及其他疾病患者血清全部阴性;20例EHF患者双份血清,18例的恢复期有4倍以上抗体滴度升高;12例EHF患者血清对KHF抗原及EHF相关因子的阴、阳性反应基本一致;抗呼肠孤病毒血清和抗类呼肠孤病毒血清等全部阴性;血清编码双盲法检查和预期结果一致;抗KHF血清对EHF患者血清的免疫荧光反应有显著阻断作用,抗呼肠孤病毒Ⅰ~Ⅲ型多价血清无此作用。上述结果可初步确定,此相关因子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抗体的不同检测法初探谭天祚,杭长寿,张全福,霍子威邯邢冶金矿山局总医院病理科(056001)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抗体,免疫金银染色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法为了探讨用免疫金银染色法(I...  相似文献   

11.
基础医学     
<正> 向近敏,等.免疫酶标法检查宫颈癌高发区和非高发区妇女血清抗HSV-2抗体的比较研究.中华肿瘤杂志1982;1:(4):23.向近敏,等.我国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同朝鲜出血热病毒抗原之间的特异性免疫荧光反应.湖北医学院学报1980;1(2):6.  相似文献   

12.
血凝抑制方法检测流行性出血热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乳鼠所得到的鼠脑抗原产生的特异性鹅红细胞凝集现象证实了其血凝素的存在。在80份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及对照病人血清标本中,血凝抑制抗体(HI)和免疫荧光(IF)抗体的滴度间呈显著的相关。血凝抑制抗体可持续20年之久。轻型出血热病人血清中可检出抑制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血凝素的血凝抑制抗体。血凝素活性依赖于配制鹅红细胞悬液的pH值,这一发现有力地支持了该病毒属于本雅病毒科(Bunyaviridae)的假说。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免疫粘连血凝试验(IAHA)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原。其敏感性比双抗体夹心法ELISA低2~4倍。但方法简单、快速,非特异性弱。实验发现HFRS病毒单克隆抗体不能用于免疫粘连血凝。结果证实了大鼠属和姬鼠属来源的病毒,在IAHA交互滴定中表现出程度不等的单向交叉反应;它们与从北美草原田鼠分离的病毒PHV株几乎没有交叉反应。IAHA为国内深入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抗原分析提供了一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柯萨奇B(Coxsackie B)病毒除可引起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流行性胸痛(Born-holm 病)以外,已知可引起急性心包炎及心肌炎。据称已在心瓣膜病患者心内膜检到该病毒抗原。但极少能从该病毒所致心脏病患者分离出病毒,抗体滴度显著升高亦仅偶然测到。虽由于柯萨奇B 病毒感染的心脏后果出现较晚,一般可在产生高滴度抗体基础上诊断。但一种或多种柯萨奇B 病毒血清型可因亚临床感染呈现高滴度抗体,并可持续一  相似文献   

15.
<正> 具有肾脏症侯群的出血热,在我国称为流行性出血热,在朝鲜称为朝鲜出血热,在苏联称为出血性肾脏肾炎,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称为流行性肾病。这一疾病的病毒分离及病毒病因的确定长期未得到解决。朝鲜南方的出血热病毒工作者首先在黑线姬鼠肺细胞中以萤光免疫方法证明有同朝鲜出血热患者的恢复期血清起特异性免疫萤光反应的抗原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日本血吸虫Calpain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其在日本血吸虫病诊断上的应用。方 法用重组Calpain蛋白免疫BALB/c小鼠,ELISA法测定特异性IgG抗体的动态变化及其IgG亚型(IgG1,IgG2a,IgG2b,IgG3)产生特征;同时用重组Calpain蛋白作为诊断抗原,粪检血吸虫病阳性患者血清作为一抗,肝吸虫阳性患者血清作为考核交叉反应血清。结果 重组Calpain抗原免疫小鼠后,产生了一个极高的抗Calpain特异性抗体,免疫4周IgG类抗体达到高峰,与对照组鼠相比较免疫鼠血清中IgG1,IgG2a,IgG2b特异性抗体也显著上升;Calpain重组抗原血清检测日本血吸虫和粪检的符合率为100%,粪检阳性EPG低的个体抗Calpain抗体滴度高,EPG高的患者抗Calpain抗体滴度反而低,与肝吸虫的交叉反应率为37%。结论 日本血吸虫Calpain是一个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能够激发宿主产生高水平的免疫球蛋白,能够敏感地测定日本血吸虫的感染,提示Calpain可以发展成为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抗原和日本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的病原疑为病毒,自40年代即开始提出,直至最近才分离成功。关于在出血热尸体解剖肾脏组织中检测抗原,及用阳性肾组织切片检测抗体,在国内外尚未见报导。我们所用1979年典型出血热患者恢复期血清,并经用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人肺癌A_(540)细胞培养的朝鲜出血热病毒抗原,鉴定过的IgG抗体阳性血清,用间接免疫萤光法,检测出血热新生儿尸解肾组织细胞浆内,见有明亮萤光物  相似文献   

18.
在建立稳定分泌具有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抗原内影像的抗独特型(αId)人单抗(Ab_2β)的基础上,用纯化的αId人单抗免疫6只BALB/c小鼠和2只大耳白兔,均有效地诱导产生特异性的抗HFRSV抗体(Ab_3)(IFAT),抗体滴度随加强免疫次数的增加而增高。αId诱导的抗HFRSV抗体与HFRSV野鼠型76/118株和家鼠型L99株均起反应,其中免疫小鼠血清具有一定效价的血凝抑制活性和中和活性。从而进一  相似文献   

19.
以痘苗病毒天坛株为载体,构建表达EB病毒膜抗原的重组痘苗病毒株。在重组病毒的感染细胞膜上表达病毒的膜抗原。该抗原免疫家兔能产生抗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制备日本血吸虫成虫分泌代谢抗原,对其免疫原性以及免疫反应性进行初步鉴定.方法 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家兔,42 d后剖杀获取成虫,将虫体置无血清DMEM培养基中,5% CO2孵箱37℃培养4 h,得到成虫分泌代谢抗原;用该抗原免疫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反应;用该抗原包板,ELISA法检测血吸虫感染人血清抗体效价;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酰烯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其组分进行分析,然后用Western blot分析其对抗成虫分泌代谢抗原单抗发生反应的蛋白条带.结果 成功制备日本血吸虫成虫分泌代谢抗原;免疫小鼠可产生较高滴度(1:16 000)抗体反应;急性血吸虫病患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和钩虫病患者血清抗该抗原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800、1:400、1:800和1:100,华支睾吸虫患者和正常人血清均为阴性;SDS-PAGE显示其具有4条蛋白条带,分子量分别是13、40、60和180 ku左右;Western blot结果 表明该抗原能够被抗成虫分泌代谢抗原单抗在5 ku左右处识别.结论 制备的日本血吸虫成虫分泌代谢抗原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