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导引下对骶骨病变穿刺活检技术和应用价值。方法在CT导引下对21例骶骨病变联合使用Ackermann骨钻针、切割式活检针和抽吸式活检针采集骨性标本和非骨性标本。结果穿刺成功率100%,除1例标本为含坏死组织和凝血块外,其余均获得病理结果,病理活检成功率95.2%。结论CT导引下穿刺活检是对骶骨病变作出正确诊断的可靠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为术前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正确合理使用操作方法可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和缩短穿刺时间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同轴穿刺活检诊断颈部病变的技术成功率、诊断正确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5年4月—2012年10月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20例颈部病变行经皮穿刺同轴活检术,分析穿刺成功率及活检准确性。结果 20例颈部病变患者在CT引导下接受20次经皮同轴穿刺活检,其中颈部软组织病变12例,颈椎病变8例。CT证实20次经皮穿刺的穿刺针皆位于颈部病变内,穿刺技术成功率100%。19次活检病理结果与临床最终诊断一致,诊断准确率95%。所有病例无穿刺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经皮同轴穿刺活检术诊断颈部病变是安全、准确、微创的介入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纵隔占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弹簧式自动活检枪,在CT精确定位下对纵隔内占位病变行经皮穿刺活检,所获标本送病理组织学检查,并对穿刺准确性、病理确诊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3例病灶穿刺成功率100%,病理确诊率85%,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是一项操作方便,定位精确,穿刺准确率和病理确诊率高,安全可靠的介入放射诊断技术,对纵隔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很有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同轴细针穿刺活检术对胰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技术成功率、诊断正确性及安全性。方法 在CT引导下采用18 G带芯穿刺针穿刺15例患者胰腺占位病变,然后经18 G穿刺针的外套针同轴引入20 G切割活检细针对胰腺占位性病变行经皮同轴穿刺活检。结果 15例患者共接受16次胰腺占位性病变活检,其中1例患者接受2次活检。CT证实16次经皮穿刺的穿刺针皆位于胰腺病灶内,15次活检病理结果与临床最终诊断相一致,1例患者第1次活检结果可疑阳性,后行第2次活检明确诊断为淋巴瘤。本组穿刺技术成功率100%,活检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93.8%。所有病例无穿刺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经皮同轴细针穿刺活检术诊断胰腺占位性病变是安全、准确、微创的介入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同轴细针活检术对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的技术成功率、诊断正确率和安全性。方法 在CT引导下采用18 G带芯穿刺针穿刺40例纵隔占位性病变,然后经18 G穿刺针的外套针同轴引入20 G切割活检细针对纵隔病变行经皮同轴穿刺活检。结果 40例患者的纵隔占位性病变接受41次活检,其中1例患者先后接受2次穿刺活检。CT证实41次经皮穿刺的穿刺针皆位于纵隔占位病灶内,37次活检病理结果与临床最终诊断相一致。本组资料穿刺技术成功率100%,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90.2%。2例出现少量气胸,肺组织压缩程度小于20%,随访过程中自行吸收,无其他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经皮同轴穿刺活检术诊断纵隔占位性病变是安全、准确、微创的介入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同轴活检的安全性、操作技术及病理诊断意义。方法64例疑为病理性压缩骨折共85节椎体在PVP术中注入骨水泥前先行同轴活检。采用C臂透视监视下经椎弓根入路行椎体穿刺,当骨穿针头端抵达椎体后1/4处时置入活检针多方向、多次切取组织,取出组织后再将骨穿针推进至椎体前1/3处注入骨水泥。术后1d行CT复查观察骨水泥分布及有无渗漏,随访1个月观察有无并发症。结果85节椎体中4节(4.7%)取出的组织量不足以行组织学诊断,明确病理诊断58例(90.6%)。有脊椎外原发肿瘤史38例,病理诊断椎体转移癌29例(76.3%),骨质疏松7例(18.4%),诊断不明2例(5.3%)。无脊椎外原发肿瘤史26例,病理诊断转移癌10例(38.5%),骨髓瘤9例(34.6%),骨质疏松4例(15.4%),诊断不明3例(11.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VP术中同轴活检操作方法简单、安全、可行,病理检出率高,增加组织取出量的关键是从椎体破坏明显侧进针,多方向、多次切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脊柱疾病CT引导下穿刺活检相关问题,分析相应的解决办法,评价其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8例脊柱疾病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灶位于颈椎9例,胸椎19例,腰椎28例,骶椎12例。根据不同病变部位设计相应的穿刺路径和体位。操作过程中CT监测穿刺针走向,达预定位置后取材。结果所有病例穿刺针成功到达病灶并获得标本,技术成功率为100%,穿刺活检诊断阳性率92.6%(63/68),假阴性率7.4%(5/68)。并发症发生率5.9%(4/68)。结论CT引导下椎体穿刺活检能清楚显示穿刺针的位置及周围复杂的解剖结构,安全可靠,并发症极少,诊断正确率高,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对骨骼肌肉恶性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06例骨骼肌肉病变行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对比穿刺病理结果与临床诊断最终结果。结果106例CT导引下经皮骨骼肌肉穿刺活检病例,经临床手术及切开活检病理结果全部为恶性肿瘤病变,其中89例病理结果与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结果相符,17例CT导引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阴性”。活检正确率84.0%;结论CT导引下经皮穿刺对骨骼肌肉恶性肿瘤性病变是安全、简便、有效的诊断手段,对于活检结果为“阴性”的病例适时的切开活检可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导引穿刺活检胰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T导引细针穿刺胰腺占位性病变68例,其中胰头区病变49例、胰体12例和胰尾7例。病灶直径2~7cm,<3cm10例,3~7cm58例。术前均作CT平扫和增强扫描,均采用前路进针,使用20G细针穿刺。活检标本送病理科作组织病理检查。结果68例患者均安全地穿刺到病变内,活检成功率为100%。穿刺活检诊断率为恶性病变46例,良性17例,5例未见病变。5例中2例经临床和CT随访均无异常,另3例最终证实胰腺囊腺癌2例和胃癌转移1例。穿刺活检总正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95%和100%。CT导引活检对恶性、良性病变的正确率为94%和100%(P>0.05)。较大肿块病灶(≥3.0cm97%,<3cm90%)和病变位于胰尾(胰尾100%,胰头96%,胰体92%)的正确率稍高,但经统计学检验正确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CT导引经皮细针穿刺活检胰腺占位性病变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胸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胸骨病变36例,局麻下操作,经病变前方进针。结果36例穿刺活检成功,35例(97.2%)获得病理诊断;1例穿刺获取组织不足病理检查所需。36例中30例有手术病理结果,29例手术结果和穿刺结果相符,1例不相符,另6例转移瘤找到原发病灶而未手术。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胸骨病变其组织学定性的符合率为97.2%,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胸骨病变的应用中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可得到明确的病理诊断,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同轴穿刺肺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肺部占位病变患者行152次多层螺旋CT引导下同轴穿刺活检,并计算其阳性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活检阳性率94.9%,特异度100%;其中恶性肿瘤116例(鳞癌48例、腺癌34、小细胞未分化癌6例、大细胞癌4例、肺泡癌8例、转移癌16例),19例良性病变,包括结核7例,炎性假瘤9例,错构瘤1例,肺脓肿1例和隐球菌肺炎1例。结论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同轴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高,是安全的经皮肺内活检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骨成形术(POP)治疗椎体外恶性溶骨性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5年4月至2007年12月,11例椎体外恶性溶骨性病变患者作经皮骨成形术.对于术前未明确病变性质者,骨成形术前先给予活检.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使用简明疼痛问卷表(BPI)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使用SAS 6.1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技术成功率100%.3例患者出现骨水泥外溢,未出现严重临床并发症.术前及术后2周BPI评价显示患者疼痛明显缓解(P<0.05),疼痛影响的日常活动、情绪、行走、睡眠、生活乐趣等方面均有改善(P<0.05),工作、社交方面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 POP治疗椎体外恶性溶骨性病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评价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骨骼病变,选择其中经手术病理诊断为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病例362例,将2种方法进行对照。结果362例穿刺针均在位,穿刺均获成功,并获得穿刺病理诊断及手术病理诊断,其中285例穿刺结果与手术病理相符,77例不相符,其组织学定性的准确率为78.7%(285/362)。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于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是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但是实际工作中应该采取临床、影像和病理相结合的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CT导引经皮细针穿刺活检对纵隔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CT导引经皮穿刺纵隔病变104例。活检部位包括前纵隔73例、中纵隔29例和后纵隔2例。病灶大小2.31cm×1.11cm~14.5cm×10.3cm,病灶直径<3.0cm16例,3.1~5.0cm39例,>5cm49例,使用18~20G穿刺针作穿刺抽吸活检。结果穿刺活检成功率100%,穿刺活检诊断为恶性病变67例、良性27例、假阴性8例,假阳性2例。穿刺活检正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92%和100%。病变大小和病变良恶性对活检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为轻度气胸(6例)、咯血(2例)和纵隔气肿(1例)。结论CT导引经皮细针穿刺活检纵隔病变是安全可行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 CT 导向下经皮肺活检的穿刺方法,以提高临床诊断率,减少并发症。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60例资料完整的病例,提出了保留麻醉针头导向法,用不同的活检穿刺针进行了细胞学和组织学取材。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100%,检出肺癌39例,肺结核8例,肺炎性病变7例,穿刺活检正确率90%。结论:保留麻醉针头导向法减少穿刺方向调整次数,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具有定位准、安全、可靠、诊断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CT引导下椎弓根后外侧途径经皮穿刺活检对胸椎病变诊断的成功率、诊断正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T引导下采用经椎弓根后外侧途径对12例胸椎病变行经皮穿刺活检。结果12例病变接受13次活检,其中1例接受2次穿刺活检。CT证实13次穿刺活检,活检针均在病灶内,其中12次活检病理结果与临床最终诊断相一致,诊断准确率92.3%。所有病例无穿刺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椎弓根后外侧途径穿刺活检诊断胸椎病变是安全、准确、微创的介入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focal ground- glass opacity,fGGO)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42例经皮穿刺肺部局灶性磨玻璃结节病例,对穿刺病理结果及术后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肺穿刺活检,穿刺成功率 97.6%(41/42),明确恶性病变35例(83.3%),良性病变 7例(16.7%),追踪到15例恶性病变进行手术,3例穿刺病理诊断原位癌,术后病理诊断升级为浸润性腺癌,1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术后病理升级为原位癌,穿刺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诊断相符率(73.3%)。并发症有气胸5例(11.9%),肺实质内出血8例(19.0%),咯血4例(9.5%),胸腔内少量出血2(4.7%)。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于肺部磨玻璃病变获取组织细胞病理学诊断,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并发症少,对磨玻璃病变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SA结合Innova CT重建在体表区域定位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肺占位性病变患者21例,作体表区域定位后行旋转DSA采集,重建Innova CT图像,制订精确穿刺方案,在DSA导向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经皮肺穿刺活检取材41次,40枚标本取得组织病理结果,阳性率97.6%,其中1例术中发生气胸,发生率4.8%。结论DSA结合Innova CT重建引导体表区域定位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在诊断肺占位性病变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CT引导经皮切割针穿刺活检术对肺部病变诊断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和并发症。方法收集1992年以来,取材成功并有完整资料的522例CT引导经皮肺部切割针穿刺活检病例作回顾性分析。其中肺部结节或肿块性病变467例,其他病变55例。统计该法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并发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476例获得组织标本并有病理学结果,取材成功率为91.2%(476/522)。301例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包括腺癌107例,鳞状细胞癌84例,不能分型恶性肿瘤59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6例,肺转移瘤22例,低度恶性肿瘤3例,肺肉瘤3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2例,5例病理报告为“癌变可疑”,后证实为支气管肺癌。17例穿刺病理为“癌变可疑”,后证实为良性病变。穿刺未发现癌细胞者204例,其中明确诊断为良性病变102例(结核41例,非特异性肺炎21例,慢性炎症18例,支气管扩张7例,炎性假瘤6例,曲霉感染5例,隐球菌性肺炎3例,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非特异性病理结果的良性病变73例。另29例穿刺未发现肿瘤组织,而后证实为恶性肿瘤,系假阴性。阳性预测值为94.7%〔301/(301+17)〕,灵敏度为91.2%〔301/(301+29)〕,特异度为91.1%〔175/(175+17)〕,假阴性率为14.2%(29/204)。54例发生气胸,占10.3%(54/522),仅1.5%的病例(8/522)行抽气或置管闭式引流处理。肺出血42例,咯血36例,均未经特殊处理而自愈。结论CT引导经皮切割针肺部病灶活检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有助于提高良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同时并不显著增加气胸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骨骼破坏性病变在CT导引下经皮穿刺不同活检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经X线和MR发现的89例骨骼破坏性病变,在CT导引下采用不同的穿刺方法:①穿刺负压抽吸法;② 18~20G半自动活检切割针取样法;③ 11~13G骨钻+半自动活检切割取样法.对组织样本分别进行常规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结果 75例获得完整病理学标本或培养出结核杆菌,穿刺准确率84.3%(75/89),假阴性率15.7%(14/89),未出现假阳性.骨钻+活检切割法准确率高于其他方法,3种穿刺方法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① CT导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