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期梅毒疹中血管及结缔组织超微结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深入探讨一期梅毒毛细血管、结缔组织的超微病理学特征,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病变的真皮内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毛细血管基膜分层、变厚,管腔狭窄或闭塞;内皮细胞增生;螺旋体(TP)经毛细血管基膜及内皮细胞钻入管腔内,游离或吸附于红细胞上;血管周围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胞浆内有吞入TP。毛细血管、结缔组织病理变化是研究一期梅毒发病机制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病例资料_患者,男,68岁,两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小腿乏力、记忆力下降、言语欠流利。入院前3天出现夜间睡眠障碍。头颅 MRI检查示右侧额叶一类圆形囊实性占位病灶, T1 WI 序列病灶囊性部分信号与脑白质相似, T2 WI 序列呈高信号,实性结节位于囊前外侧靠近脑表层,呈稍短 T1、等 T2信号,病灶境界尚清,外周伴绕片状稍长 T1、长 T2水肿信号,增强示右侧额叶病灶呈环形不规则强化,附壁结节较大,明显强化(图1~4)。影像诊断:右侧额叶占位合并出血,考虑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或间变型星形细胞瘤。手术所见:脑膜张力高,脑搏动弱,额部硬脑膜颜色发黑。脑组织膨出骨窗约1cm,右额脑表面可见一直径约5cm 黑色区域,与周围脑组织分界清楚,病变内见黑色陈旧性出血,病变无包膜,与周围脑组织分界清楚,但可见交叉性生长。病理:肿瘤组织呈片状,位于硬脑膜下,瘤细胞呈圆形、梭形、多角形,瘤细胞沿血管方向生长,胞浆内富含棕黄色黑色素颗粒。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颅内原发淋巴瘤的MRI特征及病理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内原发淋巴瘤的MRI表现及病理特点.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19例平扫后行MRI增强扫描.结果 MRI表现:(1)单发型,颅内单发病灶,好发于近中线区的深部脑组织或脑表面;(2)多发型Ⅱa型(区域分布型),病变局部可见一较大病灶,周边可见数个或多个小病灶,病灶呈区域性分布;Ⅱb型(弥漫分布型),颅内多发病灶,散在分布,无明显区域性.病灶呈团块状、分叶状或形态不规则,T1 WI多呈稍低或等信号,T2 WI呈等、稍高或稍低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多明显强化,可见"握拳征"、"脐凹症"、"尖突征"、"蝶翼征"、"星芒状毛刺征"、"梳齿征".病理:弥漫一致的瘤细胞呈浸润生长,血管周围明显,细胞体积大,核仁明显,周围见小淋巴细胞散在分布.免疫组化:CD20、CD79 a阳性,GFAP阴性.结论 颅内原发淋巴瘤的MRI表现多样,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仔细分析可提高其诊断准确性,确诊仍需病理及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4.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与病理学基础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与病理学基础,提高对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为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与CT扫描资料。结果:CT平扫12例均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灶,边界不清;病灶周围肝内胆管扩张5例;局部肝包膜回缩征象4例。增强扫描:动脉期与静脉期病灶无强化或轻度强化,延迟后病灶内部呈片状、分隔状或均匀强化。病理表现镜下为低分化或未分化腺癌,血管分布稀少,癌巢之间为大量纤维结缔组织。结论: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病理学基础有助于理解CT征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SWAN序列相位值在星形细胞肿瘤分级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5例脑星形细胞肿瘤患者的MR资料.在ESWAN序列相位图上直接选择肿瘤实质区域内ROI,测量肿瘤实质、其对侧正常脑组织同等面积ROI区域、瘤周2cm以内脑组织、其对侧脑组织同等面积ROI的相位值,分析各组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低级别星形细胞瘤、间变型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与其对侧正常脑组织相位值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上述不同级别星形细胞肿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提示肿瘤实质相位值与星形细胞肿瘤的级别具有密切关系;这种相位值的改变可能是由于星形细胞肿瘤内铁蛋白的沉积引起.结论:通过ESWAN序列扫描,经肿瘤实质相位值检测,对星形细胞肿瘤的分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脑梗死前期脑局部微循环障碍CT灌注成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目的 从微循环的角度探讨脑梗死前期CT灌注成像表现及其病理基础,以及星形细胞与脑局部微循环的关系。方法 建立大鼠脑局部低灌注模型和脑局部星形细胞水肿模型,在动态CT脑灌注成像检查后处死,分别作灌注CT参数图、红四氮唑(TTC)染色、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和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观察。脑局部低灌注模型作了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局部脑血容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和最大峰值时间(time-to-peak,TTP)比值(病侧/健侧)测量。结果 大鼠脑局部低灌注模型实验组的rCBF和MTT参数图显示病变侧低灌注区,rCBV和TTP参数图未见异常。rCBF、rCBV、MTT和TTP的比值范围分别为:0.39~0.55、0.92~1.00、1.20~1.50和1.00~1.00。电镜见星形细胞水肿,肿胀的星形细胞足板挤压毛细血管使管腔狭窄或闭塞;神经元表现正常或有轻度可逆损伤。假手术组各个参数图、TTC染色、电镜以及光镜未见异常。大鼠脑局部星形细胞水肿模型实验组4只大鼠的rCBF和MTT参数图均见星形细胞水肿所造成的局部低灌注带和局部MTT延长区域,其中3只rCBV参数图显示异常低灌注区,2只TTP参数图显示TTP异常延长区域。rCBF、rCBV、MTT和TTP的比值范围分别为:0.25~0.44、0.70~1.01、1.20~2.00和1.02~1.45。电镜观察到星形细胞水肿,足板不同程度的肿胀,极度肿胀的星形细胞足板挤压毛细血管使管腔狭窄或闭塞;神经元基本正常或仅有核膜凹陷。对照组的CT灌注成像、TTC染色、电镜和光镜均未见异常。结论 rCBF下降到电衰竭阈值和膜衰竭阈值之间时,星形细胞可以作出比神经元更为迅速的反应,即星形细胞水肿。星形细胞足板肿胀使得毛细血管的管腔变窄,造成局部微循环障碍,加重脑局部的缺血缺氧。动态CT脑灌注成像可清楚地显示上述状态下异常血液动力学变化,rCBF与rCBV之间的变化关系可提示脑缺血区微循环障碍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伽玛刀放疗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放射损伤,为了降低放射损伤率,尽量减小病灶周围正常脑组织的受照体积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当动静脉畸形(AVM)位于象脑干或视神经这样的重要部位时,把周围受照结构尽量分开就成了降低放射损伤最重要的因素。然而,仅靠前面与侧面看到的血管并不能全部描绘出病灶的三维  相似文献   

8.
胸腺内胚窦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胸腺内胚窦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内胚窦瘤患者的CT表现。主要观察内容包括病变位置、大小、内部结构、边界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结果:8例中病灶位于前上纵隔5例,前中纵隔2例,前下纵隔1例。最大截面直径<3cm者2例,3~5cm者2例,>5cm者4例。CT平扫示病灶内密度不均匀,可见片状坏死,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所有病灶边界不清,其中2例病变与纵隔血管分界不清,脂肪间隙消失;1例病变推移纵隔血管,但血管没有明显变形;5例可见病变周围结构受侵犯,3例为血管受侵,表现为血管变形,其内并见软组织密度影,1例病变侵及邻近肺组织,1例侵犯前胸壁及胸骨。结论:胸腺内胚窦瘤的CT表现具有恶性肿瘤的特点但缺乏特异性,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多发性胶质瘤的影像学特点与病理结果关系,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临床诊断.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多发性胶质瘤患者14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部CT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均行手术取材,进行组织病理学切片检查,比较患者影像学特征和病理结果.结果:影像表现为脑内各叶多发肿块样病灶,病变主要在额叶、颞叶呈弥漫性生长,病灶间相互独立.影像MRI增强扫描共显示30个病灶,呈中度至明显强化的病灶13个,都以不均匀强化方式为主,其中有12个经病理证实为星形胶质瘤WHOⅢ-Ⅳ级;17个病灶无明显或轻度强化,其中13个经病理证实为星形胶质瘤WHOⅡ级,3例为少突胶质细胞瘤Ⅱ级.结论:脑多发胶质瘤影像表现特征与其病理学类型及分级相关,可初步诊断该疾病并判断其恶性程度,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脑星形细胞瘤的MR灌注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爽  祁吉  倪红艳  李鹏 《放射学实践》2004,19(10):701-705
目的 :研究MR灌注成像的扫描技术、后处理技术及其评价脑星形细胞瘤的价值。方法 :本组病例包括星形细胞瘤 40例、转移瘤 3 0例、正常对照组 3 0例 ,均行MR平扫及灌注检查。结果 :不同部位的正常脑血流灌注量不一致。正常人脑灰、白质相对血容量rCBV(relativecerebralbloodvolume)值为 1.5 6± 0 .3 9。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的rCBV值显著高于正常脑实质者 (P <0 .0 1) ,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但IV级星形细胞瘤的rCBV值变化较大。星形细胞瘤与转移瘤病变本身的rCBV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但二者的rCBV值均高于正常脑实质。星形细胞瘤“邻近水肿区”的rCBV值显著高于转移瘤周围“邻近水肿区”的rCBV值 (P <0 .0 1) ,而星形细胞瘤、转移瘤“远离水肿区”的rCBV值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MR灌注成像可精确提示正常脑实质及病变的血流状态 ,并能鉴别颅内原发性和继发性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维增强MR脑血管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行脑血管3D-CE-MRA检查46例,对其显示脑血管能力、病变的敏感性与真实性进行分析,并与3D-TOF-MRA比较.结果:3D-CE-MRA显示全脑动脉及细小分支和静脉系统.本组动脉瘤15例(17个),3D-TOF-MRA显示13个,3D-CE-MRA全部显示.脑动脉狭窄17例,3D-TOF-MRA表现动脉中断和闭塞,3D-CE-MRA表现出动脉狭窄.动静脉畸形6例,3D-CE-MRA显示出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和引流静脉.脑肿瘤8例,3D-CE-MRA能显示肿瘤组织动态增强状态.结论:3D-CE-MRA诊断脑血管病变敏感率、准确率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150例临床怀疑颈或脑血管疾病,或拟了解脑肿瘤供血的患者MRA进行分析。其中脑动脉瘤10例,脑动静脉畸形15例,脑动脉硬化50例,脑肿瘤2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或椎动脉供血不足40例。认为MRA可100%的一次性获得血管1~2级分支的三维影像,对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硬化、脑肿瘤供血诊断有着明显优势。对椎动脉的显示亦有其独到之处。不仅能清楚展示血管病变大小、形态、部位。而且结合MRI还可显示由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组织病理改变并判断愈后,有着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对43例脑血管病变和颅内肿瘤患者行CTA检查,全部病例均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表面遮盖显示(SSD)、最大密度投影(MIP)、三维容积重建(3D-VR)等技术显示脑血管,对脑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并将结果与DSA和/或手术结果比较。结果:43例患者CTA脑血管主干及1~3级分支血管显示率为100%;CTA检查未见异常4例,动脉瘤20例,血管畸形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7例,脑肿瘤4例,其中21例行DSA检查,13例行手术治疗;与DSA比较,CTA对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2%(12/13),CTA清晰地显示了瘤体、瘤颈、载瘤动脉及其详细关系,CTA显示的瘤体小于手术所见;CTA显示的畸形血管团大小、部位、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与DSA及手术所见相符;CTA显示脑血管狭窄、中断部位、形态与DSA一致;CTA显示了肿瘤与周围血管和颅骨间的三维关系。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各种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及显示血管与其他颅内病变的三维空间关系具有重要价值,是诊断颅内病变的重要而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婴幼儿血管造影方法,分析血管造影在婴幼儿疾病诊冶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临床、CT、MRI诊断为血管瘤,肝肾肿瘤及脑血管疾病共18例,行DSA血管造影术。结果 蔓状血管瘤3例,毛细血管瘤1例,1例为深静脉的先天性回流障碍。肝母细胞瘤3例,肾胚胎瘤1例,肾横纹肌肉瘤1例,1例肝动静脉瘘。2例考虑为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NET)术前脑血管造影,1例为Galen静脉瘤,1例为Sturge—Weber综合征,2例为颅面部的动静脉瘘及动静脉畸形。结论 婴幼儿血管造影是安全可靠的,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intravenous brain angioscintigraphy (IBAS) with 99 mTc-DTPA(Sn) are evaluated in 61 patients with clinical suspicion of cerebellar, cerebral or cranial lesions of posterior location or without focal signs or with a previous IBAS in anterior view being normal or of low significance.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out demonstrable cerebral or cranial pathology were explored to define the normal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ation of the IBAS in posterior view. Of the 61 patients with pathology, 45 showed angioscintigraphic alterations. The following angioscintigraphic patterns were found: 1. Perfusion increased, 2. Perfusion diminished, 3. Flip-flop, 4. Mixed pattern, 5. Circulatory arrest, 6. Jugular venous reflux, 7. Normal IBAS associated with an abnormal morphological study, 8. Normal IBAS associated with a normal morphological study.  相似文献   

16.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intravenous brain angioscintigraphy (IBAS) with 99 mTc-DTPA(Sn) are evaluated in 61 patients with clinical suspicion of cerebellar, cerebral or cranial lesions of posterior location or without focal signs or with a previous IBAS in anterior view being normal or of low significance.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out demonstrable cerebral or cranial pathology were explored to define the normal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ation of the IBAS in posteior view. Of the 61 patients with pathology, 45 showed angioscintigraphic alterations. The following angioscintigraphic patterns were found: 1. Perfusion increased, 2. Perfusion diminished, 3. Flip-flop, 4. Mixed pattern, 5. Circulatory arrest, 6. Jugular venous reflux, 7. Normal IBAS associated with an abnormal morphologicall study, 8. Normal IBAS associated with a normal morphological study.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零回波时间(ZTE)技术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脑血管畸形中的应用价值与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经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的脑血管畸形患者17例,采用ZTE技术进行MRA扫描成像,对比常规时飞法磁共振血管造影(TOF-MRA)和脑血管造影,分析ZTE-MRA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特异性。 结果:17例脑血管畸形患者常规TOF-MRA显示异常11例,ZTE-MRA则能全部显示病灶;TOF-MRA显示异常11例中有6例显示病灶范围不全,只有主干异常血管没有分支异常血管;ZTE-MRA全部完全显示病灶范围,包括主干和分支异常血管均显示清楚。 结论:ZTE技术MRA采用接近零TE技术成像,消除湍流、漫流血液影响,能够准确显示异常血管,较常规TOF法MRA显示清晰,可靠性和特异性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相比较有差异,可初步取代有创性DSA检查。  相似文献   

18.
高原脑损伤血脑屏障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高原条件下颅脑损伤后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ier,BBB)变化的特点.方法:采用自由落体致伤法(致伤冲量为1200g·cm)造成颅脑损伤模型.BBB变化的定性测定采用伊文氏蓝(evansblue,EB)染色,利用荧光比色法测定组织中EB含量来定量代表BBB通透性变化,同时电镜观察毛细血管的病理改变.结果:高原脑损伤后局部损伤区出现蓝染带较早且范围宽.脑组织中EB含量较平原损伤时含量有非常显著的增高.脑组织中毛细血管损伤严重,以基底膜破坏明显,其周围有大量的水肿液.结论:高原低压低氧条件可加重颅脑BBB损伤破坏,通透性增高.  相似文献   

19.
镧示踪法观察常规分割外照射后血脑屏障的超微结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Sprague-Dawley(SD)大鼠全脑常规外照射后血脑屏障(BBB)的超微结构变化特点及其规律。方法 SD大鼠20只,分为5个实验组,60Coγ射线全脑常规分割外照射,各组受照后16h以硝酸镧为示踪剂,用透射电镜观察BBB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对照组镧颗粒分布在血管腔内,BBB结构完整;10Gy组少量镧颗粒通过开放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沉积于基底膜,但未入脑组织;20Gy组见大部分紧密连接开放,镧颗粒弥漫性分布于神经细胞间隙,细胞内无镧颗粒沉积;30Gy神经细胞质内见大量、核内见少量镧颗粒沉积;40Gy组部分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神经细胞失去正常形态,结构破坏,大量镧颗粒沉积在细胞核内、外。结论 放射线具有降低及破坏BBB功能的作用,且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30Gy后BBB完全开放,此时进行化疗为最佳时机;照射40Gy后不易再全脑追加剂量,否则会导致不可逆性放射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