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稳步促进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正在逐步推进有关各临床学科和有关各病种的临床路径的制定、实施和管理的工作。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构建和实施也应当切实稳步做好。吴大嵘、吕玉波教授等对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研发的关键问题做了较系统的分析,简要回顾了临床路径的发展史,并指出了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研发应注意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策略。本期又发表了王磊博  相似文献   

2.
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研发的关键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西医学相比,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研发一方面需要遵循路径制定的基本原则,另一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临床路径的概念与应用特点、中医临床路径研发与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路径在国内外实践和应用情况及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重要性等方面做一简要概述,以期为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构建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目前我国中西医临床路径的疾病谱覆盖情况。方法获取截止2019年5月国内已经颁布的中西医临床路径,由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包括中西医路径名称、发布时间、关注疾病等,并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编码对临床路径涉及疾病进行标引和分类。对于中医临床路径,同时采用《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TCD)中医病证编码对疾病进行标引和分类。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中西医临床路径发布时间和疾病谱覆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7年共发布1 212个西医临床路径,依据ICD-10分类标准,覆盖疾病系统种类20类;2010—2018年共发布405个中医临床路径,涉及疾病种类18类,按照TCD代码对中医临床路径进行归类,共涉及7种疾病分科。已颁布的西医临床路径数量远高于中医临床路径,但在疾病种类覆盖方面存在交叉,存在部分中医临床路径并未发现关于同疾病的西医临床路径。结论整体中西医临床路径发布年份的时间节点较为一致,不存在中医临床路径远滞后于西医临床路径的问题。未来在制定路径病种选择时应结合中医优势病种、路径空白疾病领域以及当前路径质量等方面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5.
李叶  赵喜颖  张北平  黄媛 《河南中医》2014,(10):2009-20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46例为路径组和35例为非路径组。非路径组给予西医抗炎、免疫抑制及营养支持治疗等,中医予辨证分型治疗;路径组在非路径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临床路径管理。结果:两者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路径组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及满意度均优于非路径组(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利于该病的规范性治疗,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增加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笔者就急性咳嗽(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门急诊中医临床路径进行扼要阐述,以供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治疗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文献调研、专家咨询、回顾性调研等方法制定具有中医特色的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治疗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通过在我科行历史对照研究,完成入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围术期时间、治疗后住院总费用、药费、材料费、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抗生素使用情况、中医证候疗效及满意度评定,经整理后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以了解本路径的有效性、可行性,评价此路径在卫生经济学、疗效等方面的优势。结果:路径组的材料费、材料费占总费用比例、抗生素使用天数以及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而药费、日均药费、药占比均高于常规组高(P0.05),住院时间、围术期时间、住院总费用、日均住院总费用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路径的管理,降低住院费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满意度,减少抗生素使用,控制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近20年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评价指标的筛选的研究概况。方法对近20年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的有关疗效评价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中医证候疗效、患者反馈的疗效评价、重要临床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等中医治疗再障的疗效和安全评价指标。结果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的文献进行总结,并结合中医、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家的意见,筛选并确定了再障中医疗效评价的候选指标。结论通过对以往有关再障报道的研究筛选并进一步选取再障的中医疗效评价体系的指标,以此为构建再障的中医疗效评价体系的指标选择提供思路和方法,这一工作将对未来再障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全面客观的疗效评价和中医特色优势的发挥起到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肠易激综合征(IBS)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应用于临床的实际效果。方法采用同期队列研究,将83例IBS患者分为路径组41例和非路径组42例,路径组患者在治疗指南的基础上,建立IBS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非路径组患者按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总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路径组腹胀积分治疗前后差值与非路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5.88±2.38)天,非路径组为(6.83±2.88)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平均住院总费用(5609.32±1863.17)元,明显低于非路径组的(6616.33±2440.68)元(P0.05)。结论 IBS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平均住院总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供给侧改革探索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现有培养模式的弊端,探索符合社会及区域发展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路径。结果调查发现现有培养模式下,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理论不能与实践结合,中医经典应用能力不足,医患沟通能力不足等问题,根据上述问题,构建"树仁德之心-纳百家之长-精临床之能-重创新发展-多协同育人"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新路径。结论基于供给侧改革构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路径,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传承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CP)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观察临床路径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入选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生80名,随机分为路径组及传统组各40名,分别采取CP教学法及传统的临床实践教学法,一个学期之后,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及对教学法效果的评价。[结果]CP组临床技能操作、理论笔试成绩方面优于传统组(P0.05);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高于传统组。[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与路径组,每组各20例,分别采用传统手术与中西医结合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路径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路径组患者术后关节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治疗股骨颈骨折可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改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国际中医糖尿病大会”将于2009年8月7—9日在中国·北京召开。大会主题为“肥胖与糖尿病”,欢迎从事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临床诊疗、预防、护理、药物研发、营养等领域的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专业工作者踊跃投稿。征文内容:(1)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标准化的探讨。(2)中医、中西医结合对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及临床疗效评价。(3)中医药在肥胖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诊疗中的基础理论、应用与研究。(4)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肥胖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国际新动态及研究进展。(5)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药防治肥胖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中的应用。(6)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医药防治肥胖与糖尿病及  相似文献   

14.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方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相关因素和治疗方案。方法:将66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组,分别给予中药、西药、中西药结合方法治疗。对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功能的治疗效果以及住院平均费用、患者评价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组明显高于中医组;治愈率中西医结合组明显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而中医组又高于西医组(P〈0.01)。每人每天平均费用中医组230.97元,西医组319.37元,中西医结合组338.33元。每人每天平均住院费用,中医组明显低于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P〈0.01)。满意度中医组33.07%,西医组30.45%,中西医结合组78.82%,患者满意度,中西医结合组均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P〈0.01)。结论:3种治疗方法在疗效、费用和患者评价等方面各有所长,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为较好。  相似文献   

15.
郑子安  钟相根  贾旭  邓秀兰 《吉林中医药》2012,32(11):1092-1094
中医药治疗多发性硬化具有改善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等潜在优势.但本病病名繁杂,分期分型论治不统一,疗效评价标准混乱,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方案尚未形成共识,基础研究薄弱.应当开展基于证素辨证理论的中医临床证候研究,规范的中医分期、分型干扰研究,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及中医机制研究,以期为多发性硬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拟于2008年11月上旬在成都召开。欢迎从事中西医结合老年病研究、养生与康复研究的人士积极参会,广泛交流成果。征文内容(1)中医药现代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2)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新成果、新经验;(3)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及理论探讨;(4)中医、中西医结合养生方法及理论探讨;(5)中医、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法及理论探讨;(6)中医、中西医结合治未病方法及理论探讨;(7)老中医临床经验总结;(8)中医、中西医结合非药物疗法的经验总结及研究进展;(9)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病临床及理论研究。征文要求(1)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层次分明、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拟于2008年11月上旬在成都召开。欢迎有志于中西医结合老年病研究、养生与康复研究的人士能够积极参会,广泛交流成果。征文内容(1)中医药现代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2)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新成果、新经验;(3)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及理论探讨;(4)中医、中西医结合养生方法及理论探讨;(5)中医、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法及理论探讨;(6)中医、中西医结合治未病方法及理论探讨;(7)老中医临床经验总结;(8)中医、中西医结合非药物疗法的经验总结及研究进展;(9)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病临床及理论研究。征文要求(1)论文  相似文献   

18.
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拟于2008年11月上旬在成都召开。欢迎有志于中西医结合老年病研究、养生与康复研究的人士能够积极参会,广泛交流成果。征文内容(1)中医药现代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2)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新成果、新经验;(3)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及理论探讨;(4)中医、中西医结合养生方法及理论探讨;(5)中医、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法及理论探讨;(6)中医、中西医结合治未病方法及理论探讨;(7)老中医临床经验总结;(8)中医、中西医结合非药物疗法的经验总结及研究进展;(9)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病临床及理论研究。征文要求(1)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层次分明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过程中因其病因复杂,临床症状多样,辨证分型及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有碍于中医药在防治艾滋病方面的推广应用。本文根据近年来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合既往临床及实验体会,从中医证型角度探讨AIDS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及证型分布等相关研究。在研究中提出临床较为常见的证型并进行归纳,梳理,对影响其分布的因素进行总结,探讨证型分布与病因病机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对辨证治疗的疗效进行收集分析。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和推广,优化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为形成中医临床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林丽珠  肖志伟 《中医杂志》2012,53(18):1554-1556
阐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理论及思考,从思维融合与创新、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医药抗肿瘤机理研究,临床路径的实施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