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苏州市主要功能区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粒径≤10 μm,PM10)、粒径小于5μm的颗粒物(PM5)、细颗粒物(粒径≤2.5μm,PM2.5)等4种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状况、垂直分布特征、24h浓度变化,以及不同类型口罩对大气颗粒物的防护效果.方法 (1)在苏州市选取7个功能区,连续3d监测大气中TSP、PM10、PM5、PM2.5的浓度;(2)选取一栋25层高的居民楼,分别检测第1、5、10、15、20、25层楼大气中TSP、PM10、PM5、PM2.5的浓度;(3)选取一监测点,每2h监测1次大气颗粒物浓度,连续测定3d,观察24h内颗粒物浓度变化;(4)分别使用一次性无纺布医用口罩、时尚型口罩、棉纱口罩、活性炭防尘口罩裹住采样头后监测4种大气颗粒物的浓度,比较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效果.结果 (1)7个功能区PM2.5浓度均超标;(2)不同楼层间大气颗粒物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大气颗粒物浓度在早晨和傍晚各出现1个小高峰,凌晨时大气颗粒物污染最严重(P<0.05);(4)4种口罩比较,一次性医用口罩防护效果最好.结论 PM2.5是苏州地区主要大气颗粒污染物,4种大气颗粒污染物在凌晨浓度较高,在距地面75 m高的低空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议日常生活中使用一次性无纺布医用口罩来防护大气颗粒物污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行经鼻内镜下射频热凝治疗后外周血免疫球蛋白E(sIg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5例AR患者经鼻内窥镜下行射频热凝鼻后下神经、筛前神经、下鼻甲和蝶腭神经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变,并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sIgE以及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TNF-α和IL-8在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①65例患者经射频治疗后,显效44例,有效19例, 无效2例,总有效率96.9% ,治疗后患者的症状评分也明显降低(P<0.01);②AR患者治疗前sIgE 为(17.42±8.45) KU/L,治疗后为(23.01±11.33 )KU/L,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R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和IL-8浓度分别为(1.448±0.834)μg/L和(198.10±46.38)n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分别为(0.316±0.172)μg/L和(169.35±18.01)ng/L,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1).结论:经鼻内镜下射频热凝治疗后二周,尽管血sIgE水平没有降低,反而升高,但血清TNF-α和IL-8浓度和症状评分明显降低,达到对AR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气细颗粒物(PM2.5)对儿童骨髓基质细胞(BMSCs)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探讨PM2.5对儿童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PM2.5溶液染毒提取后培养的BMSCs,检测BMSCs增殖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分泌量及m RNA表达水平。结果:随着PM2.5溶液浓度增加,BMSCs增殖逐渐增强,溶液浓度达到50μg/m L后BMSCs增殖水平逐渐下降,20μg/m L时试验组BMSCs的OD值各时间段均高于对照组,而100μg/m L时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10、20μg/m L)PM2.5显著促进BMSCs分泌G-CSF、GM-CSF及m RNA表达,高浓度(50、100、200μg/m L)PM2.5抑制BMSCs分泌G-CSF、GM-CSF及m RNA表达,且浓度达到100μg/m L以上时,抑制效果达到显著水平。结论:高浓度PM2.5对儿童BMSCs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异丙酚靶控输注对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病人的镇静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对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病人实行异丙酚靶控输注(TCI)镇静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择30例妇科手术病人,ASAⅠ~Ⅱ级,靶控浓度最初为0.5 μg/ml,随后每3 min递增0.3μg/ml,当OAA/S评分达2分,再以0.1μg/ml递减,记录不同OAA/S评分的异丙酚效应浓度(Ce)、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及BP、HR、SPO2.观察镇静期间病人的不良反应.结果:苏醒时间为(4.2±0.4)min.各OAA/S评分之间异丙酚Ce、BIS值、SBP、SDP、SPO2总体分布均不同或不全相同(P<0.01).OAA/S评分2分、3分、4分时异丙酚Ce分别为(2.18±0.17)μg/ml、(1.85±0.19)μg/ml和(0.89±0.10)μg/ml,BIS值分别为(71.2±3.1)、(79.8±9.2)和(92.3±3.0).OAA/S评分与异丙酚Ce、BIS值的r1=-0.92(n=90,P<0.01)和r2=0.89(n=150,P<0.01);BLS值与异丙酚Ce的r3=-0.97(n=90,P<0.01),它们的直线回归方程为BIS=-15.0Ce 105.9.结论:异丙酚TCI与BIS结合用于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术中镇静具有更好的可控性,镇静深度适中,对正常体重的中青年病人的呼吸循环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州市黄埔区各类公共场所室内PM10和PM2.5浓度水平及对从业人员上呼吸道症状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全区4大类公共场所,包括理发美容类、商场剧院类、酒店旅馆类、酒吧KTV游戏厅类,采用便携式防爆智能数字粉尘仪AM510进行室内PM10和PM2.5浓度检测,通过单因素分析方法对各类场所室内PM10和PM2.5浓度水平进行分析。结果黄埔区4大类场所室内PM10浓度水平分别为(0.113±0.044)mg/m3,(0.085±0.022)mg/m3,(0.112±0.028)mg/m3和(0.207±0.031)mg/m3,其中酒吧KTV游戏厅室内PM10浓度超出GB/T 18883-2002标准限值(<0.15mg/m3)。全区4大类场所室内PM2.5浓度水平分别为(0.065±0.025)mg/m3、(0.050±0.013)mg/m3、(0.075±0.016)mg/m3和(0.120±0.018)mg/m3,均超出GB 3095-2012一级标准限值(<0.035mg/m3)。单因素分析及两两比较结果表明:各类场所室内PM10和PM2.5浓度水平,酒吧KTV游戏厅类最高,商场剧院类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M2.5浓度与咳嗽、咽痛和鼻炎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黄埔区4大类公共场所室内PM2.5污染较为严重,明显影响从业人员上呼吸道健康,应加强对这类场所监管。  相似文献   

6.
大气细颗粒物吸入动物模型建立及适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大气细颗粒物(PM2.5)气溶胶慢性吸入致机体损伤的动物模型。方法制备PM2.5气溶胶连续吸入装置。分别考察不同浓度(100±10μg/m3、150±10μg/m3、200±10μg/m3)、不同时间(1周、2周、4周、8周、12周)、不同方法(非暴露气管内灌注法和气溶胶吸入法)和不同动物(Wistar大鼠、BN大鼠和豚鼠)对模型建立的影响。观察动物一般状态并计算体重增长率与死亡率;检测肺功能包括呼吸频率、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与动脉氧分压(PO2);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分类;光镜检查气管、肺组织病理。以气管、肺组织病理可见到肺炎为建立成功模型标准,确定建立模型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浓度PM2.5气溶胶连续吸入8周,Wistar大鼠出现中毒现象,体重增长缓慢,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单个核细胞计数增加、巨噬细胞比率上升,肺功能指标中呼吸频率增高、动脉血PO2和FEV1/FVC降低,病理示气管、肺组织出现炎症及肺纤维化变化,炎症变化与染毒浓度呈正相关但高浓度死亡率高。持续不同时间(1周、2周、4周、8周和12周)吸入相同浓度,Wistar大鼠染毒动物气管肺组织病变8周起显著但与12周无差异。不同方法(非暴露气管内灌注法和气溶胶吸入法)Wistar大鼠连续吸入8周,两法染毒效果相当但吸入法动物死亡率低。Wistar大鼠、BN大鼠和豚鼠不同动物连续吸入8周,三种动物效果相当但Wistar大鼠死亡率低。结论选用Wistar大鼠吸入浓度为150±10μg/m3的PM2.5气溶胶连续8周可建立合适的PM2.5致机体损伤动物模型,研究制备一个与PM2.5损伤机体相似的致病环境,率先建立既适合全国大范围,同时具有福建地区特点PM2.5致机体损伤动物的模型,将促进PM2.5预防与治疗措施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合并难治性高血压(RH)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血压和血浆醛固酮(ALD)、血浆肾素活性(PRA)的影响,以探讨CPAP治疗对OSAS合并RH患者血压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13例合并RH的中重度OSAS患者,分别于CPAP治疗前及CPAP治疗3个月时测量和比较睡前(10:00PM)、夜间(02:00AM)和清晨(6:00AM)的血压及晨起(6:00AM)卧位血浆ALD、PRA水平,ALD、PRA检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结果:与CPAP治疗前相比,CPAP治疗3个月时相比变化如下:睡前、夜间和清晨血压均显著下降(均为P<0.01),其中收缩压比较为10:00PM时:(152.2±19.2)mmHg vs(135.5±2.8)mmHg,2:00AM时:(156.6±19.4)mmHg vs(133.1±2.4)mmHg,6:00AM时:(172.1±23.7)mmHg vs(151.5±3.0)mmHg;舒张压比较为10:00PM时:(98.9±15.6)vs(84.2±4.6)mmHg,2:00AM时:(102.8±16.6)mmHg vs(81.5±4.6)mmHg,6:00AM时:(50.9±16.9)mmHg vs(50.7±4.3)mmHg;晨起卧位ALD明显降低[(195.5±15.1)ng/L vs(148.3±19.4)ng/L,P<0.01],但PRA无明显变化[(0.20±0.12)μg/(L·h)vs(0.27±0.14)μg/(L·h),P>0.05).结论:CPAP治疗可显著改善OSAS患者的RH并降低血浆ALD浓度.OSAS患者的RH可能与血浆ALD浓度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贺杨宇  李兰  郑跃杰 《广东医学》2007,28(11):1761-1762
目的 研究合并变应性鼻炎的哮喘患儿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发作的影响,探讨不同用药方法 对控制哮喘的作用,评价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患儿58例,男32例,女26例,分为A,B两组各30及28例,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生活质量评分、血清ECP值测定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 生活质量评分用药前后A组分别为16.14±2.11,21.60±1.49;B组分别为16.21±1.95,22.17±1.44,两组用药前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O.05),用药前后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用药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O.05).用药前后血清ECP值A组分别为(20.53±4.06)μg/L,(8.17±3.47)μg/L,B组分别为(21.03±4.25)μg/L,(6.14±2.75)μg/L,两组用药前差异无显著性(P>O.05),用药前后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用药后两组阃差异有显著性(P<O.05).用药后临床症状评分A组30.86±2.71,B组32.68±2.19,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 对伴有变应性鼻炎的哮喘患者,鼻腔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可有效缓解哮喘症状,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长期用药对临床症状和气道炎症的缓解更为显著. .53±4.06)μg/L,(8.17±3.47)μg/L,B组分别为(21.03±4.25)μg/L,(6.14±2.75)μg/L,两组用药前差异无显著性(P>O.05),用药前后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用药后两组阃差异有显著性(P<O.05).用药后临床症状评分A组30.86±2.71,B组32.68±2.19,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 对伴有变应性鼻炎的哮喘患 ,鼻腔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可有效缓解哮喘症状,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长期用药对临床症状和气道炎症的缓解更为显著. .53±4.06)μg/L,(8.17±3.47)μg/L,B组分别为(21.03±4.25)μg/L,(6.14±2.75)μg/L,两组用药前差异无显著性(P>O.05),用药前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过早死亡风险为指标评估北京、上海、广州和西安2013年1月雾霾天气事件的健康风险.方法 收集2013年1月我国4个区域代表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西安环境空气中粒径≤2.5μm的颗粒物(PM2.5)日均浓度,分析4个城市的PM2.5的污染水平和浓度特征;收集2010年为标准年的这4个城市人口学资料及死亡率,参考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的《我国五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与居民死亡关系研究报告》的暴露-反应关系系数,并基于Possion回归的比例风险模型计算过早死亡人数.结果 2013年1月,北京、上海、广州和西安PM2.5 24 h平均浓度分别为(240±165)、(83±27)、(94±49)和(210±98) μg/m3,均超过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75μg/m3),北京和西安整体高于上海和广州,北京、上海、广州和西安超标率分别为86.4%(19/22),58.1%(18/31),54.8%(17/31)和93.5%(29/31);计算得出2013年1月雾霾天气事件过早死亡人数:北京为725 (95% CI:457~977)人,上海为296(95% CI:96~502)人,广州为310(95% CI:189 ~434)人,西安为85(95%CI:21 ~ 141)人.结论 2013年1月雾霾天气事件PM2.5污染严重,增加了人群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北京市大气颗粒物(PM10及PM2.5)污染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连续监测2007年至2008年北京市大气中PM2.5日均浓度,并收集同时期海淀区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数据、北京市大气污染物和气象条件资料,应用双向对称性病例交叉研究和条件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同时调整了性别、年龄及季节等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在控制当日气温、相对湿度、平均气压、风速的影响后,PM2.5每升高10μg/m3,所关联的总循环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死亡的超额危险度分别为0.78%(95%CI:0.07%-1.49%)、0.85%(95%CI:-0.28%1.99%)和0.75%(95%CI:-0.17%1.68%);PM10每升高10μg/m3,所关联的总循环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死亡的超额危险度分别为0.36%(95%CI:-0.07%0.78%)、0.63%(95%CI:-0.02%1.28%)和0.33%(95%CI:-0.26%0.92%),其中PM2.5与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颗粒物在温暖季节(4月至9月)与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关联比寒冷季节时更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海淀区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增加可能与颗粒物污染浓度的升高有关,该效应在温暖季节更强,大气PM2.5对健康的影响比PM10更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北京市颗粒物污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影响,并分析颗粒物污染对不同特征人群的影响差异。方法:从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获取北京市2014年至2015年三甲医院AECOPD患者的住院资料,从中国空气质量监测平台获取同期大气污染资料,从中国气象局获取同期气象资料。采用广义相加Poisson回归模型,在控制长期趋势、周效应、节假日效应、气象条件等混杂因素后,评估PM2.5、PM10对AECOPD住院人次的影响。根据患者不同特征(性别、年龄)进行亚组分析,确定颗粒物污染的高危人群。结果:纳入15家医院,共7 884例住院患者,男女比例2.3 ∶1,65~79岁患者最多(45.5%)、≥80岁(37.1%)次之、<65岁(17.4%)最少。PM2.5、PM10日均浓度分别为(77.1±66.6) μg/m3、(111.9±75.8) μg/m3,两者均在移动平均滞后4 d时对AECOPD的影响最大,即PM2.5日均浓度每增加10 μg/m3,AECOPD住院人次增加0.53%(95%CI:0.01%~1.06%,P=0.0478), PM10日均浓度每增加10 μg/m3,AECOPD住院人次增加0.53%(95%CI:0.07%~1.00%,P=0.025 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PM2.5、PM10日均浓度每增加10 μg/m3,女性患者住院人次分别增加1.13%(95%CI:0.19%~2.07%,P=0.018 3)、1.06%(95%CI:0.22%~1.91%,P=0.013 6);≥80岁患者住院人次分别增加1.25%(95%CI:0.40%~2.11%,P=0.004 0)、1.18%(95%CI:0.42%~1.95%,P=0.002 4);而男性、<65岁、65~79岁患者中,PM2.5、PM10与AECOPD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女性、≥80岁患者对颗粒物污染更敏感。结论:颗粒物污染会增加AECOPD住院风险,且女性、年老者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监测煤矿井下粉尘浓度及组成成分,研究其与煤工尘肺的发病关系,为尘肺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情况相似的二个煤矿进行粉尘测定和成分分析;同时对二矿的井下接尘在岗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结果 ①甲、乙二矿PC-STEL分别为(13.61±17.65)mg/m3、(39.35±148.10)mg/m3,超过国家标准,样本超标率分别为52.9%、55.8%;PC-TWA分别为(3.20±8.42)mg/m3、(2.15±2.07)mg/m3,超标率分别17.5%和30.2%.②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平均为9.60mg/m3,乙矿显著高于甲矿(P<0.05),岩巷作业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③粉尘中Ni、Pb、Mn、As、Cd、Fe、Ca、Mg、Zn、Cu等金属与类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别为(16.2±6.5)μg/g、(50.6±36.1)μg/g、(103.4±54.7)μg/g、(37.5±44.4)μg/g、(235.9±292.4)ng/ml、(6224.6±4295.5)μg/g、(12 715.8±26 930.8)μg/g、(919.7±915.4)μg/g、(656.7±774.5)μg/g和(28.2±12.8)μg/g;不同煤矿粉尘中金属与类金属元素的含量显著不同,同一煤矿不同采样点(工种)间亦有差异.④煤工尘肺检出率甲矿0.72%、乙矿1.39%(P<0.05).结论 煤矿作业场所粉尘超标比较严重,煤尘成分中10种金属与类金属元素的含量占总粉尘的2.1%,粉尘浓度及金属与类金属元素含量高的矿,煤工尘肺的发病率较高,提示我们应进一步加强综合防尘措施,完善防、降尘体系,降低煤矿粉尘浓度,降低和控制煤工尘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北京市颗粒物污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影响,并分析颗粒物污染对不同特征人群的影响差异。方法:从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获取北京市2014年至2015年三甲医院AECOPD患者的住院资料,从中国空气质量监测平台获取同期大气污染资料,从中国气象局获取同期气象资料。采用广义相加Poisson回归模型,在控制长期趋势、周效应、节假日效应、气象条件等混杂因素后,评估PM2.5、PM10对AECOPD住院人次的影响。根据患者不同特征(性别、年龄)进行亚组分析,确定颗粒物污染的高危人群。结果:纳入15家医院,共7 884例住院患者,男女比例2.3 ∶1,65~79岁患者最多(45.5%)、≥80岁(37.1%)次之、<65岁(17.4%)最少。PM2.5、PM10日均浓度分别为(77.1±66.6) μg/m3、(111.9±75.8) μg/m3,两者均在移动平均滞后4 d时对AECOPD的影响最大,即PM2.5日均浓度每增加10 μg/m3,AECOPD住院人次增加0.53%(95%CI:0.01%~1.06%,P=0.0478), PM10日均浓度每增加10 μg/m3,AECOPD住院人次增加0.53%(95%CI:0.07%~1.00%,P=0.025 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PM2.5、PM10日均浓度每增加10 μg/m3,女性患者住院人次分别增加1.13%(95%CI:0.19%~2.07%,P=0.018 3)、1.06%(95%CI:0.22%~1.91%,P=0.013 6);≥80岁患者住院人次分别增加1.25%(95%CI:0.40%~2.11%,P=0.004 0)、1.18%(95%CI:0.42%~1.95%,P=0.002 4);而男性、<65岁、65~79岁患者中,PM2.5、PM10与AECOPD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女性、≥80岁患者对颗粒物污染更敏感。结论:颗粒物污染会增加AECOPD住院风险,且女性、年老者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舌下含服粉尘螨疫苗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对我国西南地区粉尘螨过敏的不同年龄段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间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部的AR患者92例.将AR患者分成2组,其中5 ~18岁的患者为儿童及青少年组(42例),>18 ~57岁的患者为成人组(50例).分别分析2组AR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以及1年的症状评分,同时对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进行记录.结果 2组AR患者在SLIT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以及1年的疗效评分均呈递减趋势,其中A组评分分别为(8.53±1.31)、(5.82±1.05)、(2.14±1.17)、(1.03±0.88),B组评分分别为(8.64±1.35)、(6.05 ±1.33)、(2.64±1.35)、(1.16±0.89).2组AR患者在SLIT治疗后3、6个月以及1年的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症状评分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相同治疗时间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SLIT治疗的前3个月均未发生重度不良反应事件,但是共发生10例轻度不良反应事件,儿童及青少年组AR患者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19.05%,8/42)高于成人组(4.00%,2/50,P<0.05).2组AR患者在SLIT治疗时间超过3个月后,均未再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SLIT对于不同年龄段的AR患者均有可靠的疗效和安全性,但在开始治疗的前3个月儿童及青少年段的AR患者相对容易发生轻度不良反应事件.SLIT适合于治疗不同年龄段的AR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对SD大鼠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raction,MI)的影响及心肌组织中Mitsugumin 53(MG53)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40只体质量210~250 g的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MI组、Sham+ PM2.5组、MI+ PM2.5组(n=10).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Sham+ PM2.5组及MI+ PM2.5组经气道滴灌PM2.5混悬液(10 mg/mL,40 μL/次,3次/周,共4周),Sham组及MI组同法滴灌等量PBS缓冲液作为对照.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心肌梗死面积、心功能情况、大鼠生存率及心肌组织中MG5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气道滴灌PM2.5的大鼠肺组织可见细颗粒物沉积,表明滴灌成功.MI+PM2.5组与MI组大鼠相比,4周后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增大[(17.78±2.13)% vs(11.49±2.23)%,P<0.05],射血分数(EF%)显著降低[(37.14±5.14)% vs (47.13±4.09)%,P<0.05],生存率下降,心肌梗死区MG53蛋白的表达也明显降低.结论 PM2.5会加重大鼠心肌梗死的程度,其原因可能与PM2.5抑制心肌受损的膜修复因子MG53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室内PM2.5浓度进行监测,比较河南省不同医疗卫生机构室内烟草烟雾污染情况。方法:在河南省东、西、南、北、中5个区域分别选择1个市,将其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医院、妇幼保健院共38家医疗卫生机构作为监测对象,采用气溶胶监测仪对室内、外PM2.5浓度进行监测,并记录室内监测场所的容积、场内人数、正在吸烟人数。结果:4类医疗卫生机构室内PM2.5平均浓度为(87.4±15.1)μg/m3,卫生局、疾控中心、医院、妇幼保健院分别为(71.8±15.5)、(71.3±14.3)、(103.8±16.9)、(51.4±11.3)μg/m3。室外PM2.5平均浓度为(68.9±12.5)μg/m3,室、内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5,P<0.001),室内比室外高27.9%。医院、妇幼保健院室内PM2.5浓度均高于室外(t=6.659、5.383,P均<0.05)。室内PM2.5浓度与室内吸烟者密度、室外PM2.5浓度均呈正相关(r s=0.524、0.426,P均<0.001)。结论:在无烟医疗卫生系统的创建和管理上,应把医院及妇幼保健院作为控烟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小儿麻醉诱导期脑电双频指数(BIS)及丙泊酚效应室质量浓度的变化,定量分析阿片类药物对丙泊酚镇静药效学的影响. 方法 将45例不用术前药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C组静脉输注0.9%氯化钠溶液,R组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3 μg·kg-1·min-1,S组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02 μg·kg-1·min-1.30 min后开始丙泊酚靶控输注,起始效应室质量浓度为1μg/mL,逐渐递增至4 μg/mL.于基础时间点、阿片类药输注30 min后、丙泊酚达预设浓度1 min后及意识消失即刻记录BIS、效应室质量浓度、改良警觉-镇静(OAA/S)评分. 结果 3组的BIS与丙泊酚效应室质量浓度及OAA/S评分呈正相关.R组、S组患儿意识消失时的BIS值分别为77±6、76±7,均显著高于C组的66±7(P值均<0.05).R组、S组的丙泊酚效应室质量浓度分别为(1.2±0.5)、(1.1±0.7)μg/mL,均显著低于C组的(2.4±0.5)μg/mL(P值均<0.05).R组、S组从开始输注丙泊酚至意识消失的时间分别为(4.8±2.3)、(4.6±2.7)min,均显著短于C组的(8.3±1.6)min(P值均<0.05).R组、S组50%患儿意识消失的丙泊酚效应室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1.02、0.98μg/mL,均显著低于C组的1.98μg/mL(P值均<0.05);R组和S组50%患儿意识消失时的BIS(BIS50)分别为85、83,均显著高于C组的75(P值均<0.05). 结论 复合使用阿片类药物后,患儿丙泊酚意识消失的EC50降低.阿片类药物与丙泊酚相互作用可使意识消失时的BIS值升高,因此BIS值不能很好地反映患儿的镇静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儿童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前及1年后血清IL-10、TGF-β1以及特异性IgE (specific IgE,sIgE)的变化情况,并观察其疗效,初步探讨儿童AR的发病及SIT的治疗机制.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4例儿童AR患者血清IL-10、TGF-β以及sIgE水平,并与24例健康儿童比较,在SIT1年后对以上指标进行再评估,并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分.结果 AR患儿SIT1年后,症状和体征评分由治疗前的11.45和3.41分降为治疗后的4.62和1.45分,但患者sIgE的水平无明显降低.治疗前IL-10为3.56pg/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的13.37pg/ml(P<0.05),1年后升至11.78pg/ml,接近正常水平(P<0.05).TGF-β1在正常儿童,AR患儿免疫治疗前、1年后分别为8.97、9.68、24.39pg/ml;AR患儿与正常对照组比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后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IL-10、TGF-β1与症状评分均没有相关性(P均>0.05).结论 AR患儿存在免疫细胞功能下降,导致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明显降低,SIT治疗可以明显改善AR患儿的症状和体征,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增加IL-10、TGF-β1的分泌.  相似文献   

19.
何盛琴  李晓萍  熊建琼 《重庆医学》2008,37(22):2529-2530
目的 研究阿米替林中毒患者血药浓度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阿米替林中毒患者38例,入院后除常规治疗外,部分患者同时行血液灌流治疗,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于入院时及入院后3h测定血浆阿米替林浓度.结果 血液灌流后血浆阿米替林浓度与灌流前相比显著下降[由(0.75±0.21)μg/mL降至(0.32±0.14)μg/mL],中毒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血液灌流能显著加快血中阿米替林的清除.  相似文献   

20.
目的吡柔比星为半合成的蒽环类抗癌药,常用于膀胱癌术后,预防肿瘤的复发。文中探讨吡柔比星对体外培养人膀胱癌EJ细胞株增殖情况及对相关基因Livin、Caspase-3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吡柔比星(0、0.1、1、10μg/m L)分别处理EJ细胞株,通过细胞增殖曲线实验检测不同浓度吡柔比星对EJ细胞株生长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吡柔比星作用EJ细胞24 h后,膀胱癌EJ细胞周期的分布变化;RTPCR法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作用后Livin、Caspase-3 mRNA表达的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确认Livin、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0μg/m L吡柔比星作用EJ细胞24 h后,细胞大小均一,轮廓清楚。随吡柔比星浓度升高(0.1、1、10μg/m L),EJ细胞缩小变形明显,细胞逐渐萎缩、碎裂。与0μg/m L吡柔比星比较,0.1、1、10μg/m L吡柔比星干预膀胱癌EJ细胞24、48、72 h后,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受到抑制(P<0.05),0.1、1、10μg/m L吡柔比星间及各时间点间(24、48、72 h)EJ细胞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增殖抑制率随吡柔比星浓度升高、作用时间延长而升高,有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P<0.05)。0.1、1、10μg/m L吡柔比星作用EJ细胞24 h后,Livin mRNA表达水平(0.63±0.09、0.44±0.06,、0.21±0.02)较0μg/m L吡柔比星(0.84±0.07)明显降低(P<0.05),而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0.31±0.08、0.52±0.04、0.75±0.01)较0μg/m L吡柔比星(0.12±0.03)明显升高(P<0.05);Livin蛋白表达水平(0.43±0.08、0.26±0.06、0.11±0.01)较0μg/m L吡柔比星(0.74±0.03)明显降低(P<0.05),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0.41±0.07、0.62±0.03、0.90±0.06)较0μg/m L吡柔比星(0.22±0.02)明显升高(P<0.05)。结论吡柔比星抑制EJ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的关键机制可能与下调EJ细胞中Livin蛋白的表达、上调Caspase-3蛋白的表达,并使细胞阻滞于G2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