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吕亚萍  林薇  马雪梅 《放射学实践》2016,(11):1080-1083
目的:探讨髂腰韧带在腰椎节段数定位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接受腰椎MRI检查的8762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腰骶移行椎692例(腰椎骶化241例,骶椎腰化451例).观察髂腰韧带在腰骶移行椎组及无移行椎组中节段水平.结果:无移行椎组(8070例)髂腰韧带起自L5横突水平为8010例,60例起源于L4横突水平;腰骶移行椎组中,241例腰椎骶化者髂腰韧带起自L4椎体横突水平,451例骶椎腰化者髂腰韧带起自L6水平.结论:髂腰韧带解剖定位相对恒定,但合并移行椎时,应慎重利用其进行腰椎节段数定位.  相似文献   

2.
输尿管因可移动,易被腹膜外,偶被腹膜内病变改变其行程。为区分因肿块或其它异常引起的真正移位与正常变异,了解输尿管的多种不同的位置极为重要。输尿管的正常走行及解剖变异输尿管的头侧部位于肾周间隙,沿腰大肌外侧缘下行,约在腰3水平穿入腰肌腹侧。在腰4—5水平输尿管离开肾周间隙下部在骶髂关节的下部向  相似文献   

3.
普通植骨治疗下腰椎滑脱 ,存在植骨难以愈合的缺点。笔者在详细应用解剖学研究[1 ,2 ] 的基础上 ,采用带第三腰血管髂骨块转移植骨 ,治疗下腰椎滑脱 12例。术后应用放射同位素CT扫描(ECT) ,追踪植骨块血供情况。经半年以上临床随访 ,植骨愈合 11例 ,未愈合 1例。临床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一、第三腰血管的应用解剖第三腰动脉自腹主动脉背外侧壁发出 ,其背侧支由第三、四腰椎横突间走出 ,经骶棘肌外缘斜过腰下三角 ,至髂骨后外侧呈爪形入骨。背侧支自骶棘肌外缘至其与髂嵴相交点的长度为 43.8±1.11(31~ 5 8)mm ;动脉和骶棘肌外缘的…  相似文献   

4.
一些因摔倒而臀部首先着地的患者,伤后2周出现股四头肌萎缩和伸膝功能障碍,个别尚伴股外侧皮神经受压症状而就诊。 我们观察9例成人标本,股神经由第2、3、4腰神经前支的后股各穿腰大肌后份纤维向外下走行,在第5腰樵中点至其下缘之间合成股神经干,继而在腰大肌和髂肌之间外下,于腹股沟上方0~7cm之间露出髂腰肌前面,并在髂腰筋膜覆盖下下降,经腹股沟韧带深面紧贴股动脉外侧从肌腔隙至股部。股神经在髂窝处发2~3支髂肌支,在腹股沟韧带上方5cm处开始由外侧发1支股中间皮神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外伤性骶髂关节脱位合并下腰椎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 9例同时行后路骶髂关节切开复位和腰椎管减压,而后应用椎弓根钉系统固定腰椎和骶髂关节.结果 9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0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X线片复查示骶髂关节脱位复位满意,骶髂关节均获融合,无1例发生神经损伤及螺钉松动、断裂等现象,腰骶及下肢活动接近正常.结论 此种方法对骶髂关节脱位合并下腰椎疾患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也为单纯骶髂关节脱位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外伤性骶髂关节脱位合并下腰椎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9例同时行后路骶髂关节切开复位和腰椎管减压,而后应用椎弓根钉系统固定腰椎和骶髂关节。结果9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0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X线片复查示骶髂关节脱位复位满意,骶髂关节均获融合,无1例发生神经损伤及螺钉松动、断裂等现象,腰骶及下肢活动接近正常。结论此种方法对骶髂关节脱位合并下腰椎疾患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也为单纯骶髂关节脱位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髂腰肌疾病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髂腰肌病变并复习文献。结果 35例恶性病变包括原发性肿瘤2例,转移性髂腰肌肿瘤33例。动脉期可见转移性肿瘤中75%(25/33)的病变强化低于周边肌肉,16%(5/33)的病灶强化高于周边肌肉,9%(3/33)的病灶可见环形强化。髂腰肌结核40例,其中2例合并髋关节结核,3例合并骶髂关节结核。非特异性髂腰肌脓肿11例,3例可见气液平面。腰大肌外伤5例及退行性病变5例。结论髂腰肌病变具有一定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认识其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王奎  潘玉霞 《人民军医》2001,44(2):111-111
骶髂三角区软组织劳损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是成人腰腿痛的主要原因。既往按摩、针灸、脉冲中频电、封闭等单一治疗方法 ,效果多不理想。 1998年以来 ,我们采用按摩手法、脉冲中频电、水针注射综合治疗骶髂三角区软组织劳损 57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2 8例 ,女 2 9例 ;年龄 2 372岁 ,平均 4 7岁。从事体力劳动 38例 ,脑力劳动 15例 ,其他 4例 ;单侧 55例 ,双侧 2例 ;病程 1个月 3年。X线检查 :腰骶及骶髂关节正常 4 6例 ,腰骶椎及骶髂关节锯齿样改变、骨质破坏、间隙模糊、部分韧带钙化 4例 ,腰骶椎及骶…  相似文献   

9.
顾亚夫 《人民军医》2003,46(7):413-413
1992~ 1993年 ,我们在柬埔寨用温针结合拔罐治疗维和部队及当地群众急性腰扭伤 5 8例 ,取得较好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4 7例 ,其中 5例为加纳士兵 ,15例是柬埔寨当地群众或华侨 ,其余是我工程兵大队的维和官兵。女 11例 ,其中 2例是比利时赴柬埔寨维和部队后勤官员 ,其余是柬当地群众。年龄 19~5 0岁。病程 0 5h~ 12天。其中病程 1天以内 2 1例 ,2~ 3天 15例 ,4天以上 2 2例。所有病例都有机械性腰扭伤史 ,急性下腰痛 ,于腰棘突间、腰骶、骶髂关节韧带或骶棘肌有压痛 ,腰肌痉挛 ,腰部活动明显受限 ,腰椎生理弧度消失或…  相似文献   

10.
腰椎椎间关节滑膜嵌顿是临床上常见急性腰痛的原因之一。 1997~ 1998年作者运用改进的屈腰手法治疗运动员腰椎椎间关节滑膜嵌顿 31例 ,获得较高成功率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31例中男性 2 5例 ,女性 6例 ,年龄 16~ 30岁 ,均按下述诊断标准确诊为腰椎椎间关节滑膜嵌顿 ,其中诊断为腰 4- 5间隙滑膜嵌顿的 7例 ,腰骶关节间隙滑膜嵌顿的 2 4例。就诊时间为损伤后 12小时的 19例 ,12~ 2 4小时的 8例 ,2 4小时以上的 4例。2 诊断标准[1]①急性起病 ,多在作屈腰伴旋转动作时发生 ;腰痛剧烈 ,疼痛程度随脊柱运动强度增大而加重。②体检 :腰平…  相似文献   

11.
采用选择性腰 5、骶 1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内收肌切断术治疗成人脑外伤后、脑瘫、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 2 9例 ,术前术后进行步态分析。术前 3天进行步态分析 ,术中于大腿内侧将内收肌腱性部分切断松解内收肌 ,将痉挛下肢的腰 5、骶 1的脊神经后根进行分束 ,电刺激仪测阈值后将阈值较低的神经束切断。2 9例随访 3年 ,痉挛解除率 90 %,功能改善率 80 %。术后步态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说明选择性腰 5、骶 1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内收肌切断术能较有效的治疗成人脑外伤后、脑瘫、脊髓损伤后肢体痉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三维牵引加医用腰骶弹力固定带外固定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105例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采用腰椎牵引床进行治疗,嘱患者俯卧于牵引床上,根据不同脱位情况设定不同旋转角。初次牵引力为200~300牛顿,时间为20~30分钟,每天1次,以后可渐次加大牵引力。每次牵引后治疗组采用医用腰骶弹力固定带外固定,对照组采用通用腰围外固定。每次治疗后第2天,除拍片外,按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估,结束所有治疗后则按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全面评估。7天为1个疗程,第1个疗程结束后隔两天进入第2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治疗组共60例,治愈35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共45例,治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23.33,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三维牵引加腰骶弹力固定带外固定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疗效明显,是一种好的治疗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3.
1 病历简介患者 ,女 ,46岁。腰部不间断疼痛半年 ,不慎扭伤 ,扭腰时疼痛加重如针刺 ,活动受限 ,向双下肢放散 ,俯仰卧受限。查体 :第四、五腰椎旁有局部压痛 ,扣击痛阳性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余未发现异常。CT检查 :腰3~骶1椎间盘扫描 ,腰4 ,5椎间盘见超出相邻椎体周缘的软组织密度影 ,致硬膜囊前缘受压 ;在第3~ 5腰椎间盘水平显示右侧腰大肌增大变形 ,肌间隙消失 ,其内见形态不规则密度减低区 ,CT值为 19 5~ 5 7Hu ,腰肌边缘欠清楚 ,周围组织未见侵蚀现象 (图 1,2 )。左侧腰大肌正常。CT诊断 :( 1)腰4 ,5椎间盘膨出 ;( 2 )右侧…  相似文献   

14.
治疗腰椎椎间小关节滑膜嵌顿的关键是关节突的解锁 ,使嵌顿的滑膜组织退出关节间隙。目前临床多采用牵引 ,侧卧斜板或俯卧板压手法。牵引法需要一定的器械设备 ,不适宜在基层部队推广使用。侧卧斜板和俯卧板压手法对医者有一定的操作技巧和体力要求 ,一般的临床医生不易掌握。笔者运用屈腰手法治疗腰椎椎间小关节滑膜嵌顿 15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 ,男 14例 ,女 1例 ;年龄 2 6~4 5岁。腰 4 ,5椎间小关节间隙滑膜嵌顿 6例 ,腰骶关节间隙滑膜嵌顿 9例。就诊时间损伤后 4~ 2 4h。1 2 诊断标…  相似文献   

15.
患者 女 ,2 5岁。左下肢持续性胀痛 3个月 ,活动受限 ,跛行伴下肢麻木并逐渐加重 ,无发热及大小便失禁。查体 :腰部生理曲度存在 ,无肌紧张 ,但多方位活动受限 ,L3 ~S2 棘突及椎旁软组织明显压痛 ,左腰大肌略饱满。双侧髂后上棘外压痛 ,腰骶部叩击痛。L2 平面以下及左下肢深浅感觉和腱反射均消失。同侧臀大肌至足肌重度萎缩。病理反射未引出 ,直腿抬高实验 (+) ,肛门反射消失 ,右下肢无明显变化。腰骶X线平片未见明显异常。腰骶段MRI(图 1~ 3)示L4 ~S1椎管硬膜外较大软组织肿块伴L2 ~S1椎体信号异常 ,T1WI上肿块信号均匀…  相似文献   

16.
小儿骶髂关节外伤的CT 表现以往未见报导。文内报告6例,通过骶髂关节做5mm 层厚相邻层面CT 扫描、CT 随访及常规X 线照片。成长期骶髂关节外伤性分离可合并不常见的表现:半侧骨盆成长不良,相继出现骶髂关节融合及骨盆畸形伴肢体长度不等。本组5个小儿外伤后具骶髂关节间隙增宽X 线征者中仅一侧得到CT 证实。其中3例有CT 表现,而关节间隙本身无损。第5个病例在CT 上关节间隙正常,但双侧受累的骶髂关节都不规则。第6例的骶髂关节平片完全正常,但CT 显示左骶髂关节变窄。小儿外伤后伴软骨下骨折的即时CT 扫描可显  相似文献   

17.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CT表现(附80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总结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CT表现.方法分析80例临床诊断肯定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例的骶髂关节CT检查资料.结果80例中73例骶髂关节有异常表现,包括1、早期(1)双侧关节对称性受累,极少数可单侧受累;(2)骨关节面毛糙、皮质白线消失;(3)骨关节面皮质中断;(4)关节面下微小囊变;(5)骶髂关节髂骨面轻度硬化.2、进展期(中期)(1)骶髂关节关节面不光整,局部呈锯齿状或毛刷样改变;(2)骶髂关节关节面下小囊状骨质破坏;(3)关节面周围明显增生硬化;(4)关节间隙假性增宽;(5)关节间隙不规则狭窄;(6)关节间隙不规则真空.3、稳定期(晚期)(1)韧带骨化;(2)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3)明显骨质疏松、硬化.结论骶髂关节CT检查有助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且有助于临床对病程分期.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16岁,牧民。1986年6月初开始双膝以下疼痛,小腿发紧感。2个月后发生骶尾部痛疼,无大小便障碍。8月11日入院。查体:腰5以下棘突叩击痛,骰2以下痛温觉消失,肛门反射消失,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无病理反射。腰椎X片示骶1椎体后缘有弧形压迹。椎管造影腰4~5平面呈倒杯口状改变。胸部X片及肝脏B超检查正常。9月8日在腰麻下行腰骶部椎管探查,术中咬除腰4~骶2椎板,切开硬膜及蛛网膜,见肿物包膜呈乳白色,肿物与蛛网膜及马尾神经极易分离,逐将肿物完整摘除,约6×2×1.5cm。马尾神经被肿物完全挤压在椎管前壁上。肿物经病理证实为包虫囊肿。术后第1天下肢痛消失,第4天鞍区感觉基本恢复,2周后痊愈出院。 本病国内主要流行西北。据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包虫病占1~2%,其中约70%位于脑内。此外  相似文献   

19.
骶髂关节结核的CT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结核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5例骶髂关节结核的CT表现。结果11例病变位于左侧骶髂关节,4例位于右侧。CT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关节面模糊、骨质破坏伴浓密,关节间隙增宽。其中4例见斑点状死骨,3例合并关节半脱位,5例伴软组织脓肿形成,8例臀肌不同程度萎缩,3例合并肺结核。结论CT能精确显示和诊断骶髂关节结核,应作为骶髂关节病变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骨折2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腰椎 (L3~ 5 )骨折手术治疗文献报道较少 ,与胸腰椎骨折相比 ,其临床解剖和生物力学特点有明显区别 ,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不尽相同。 1996年 6月~1998年 8月 ,笔者对 2 4例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减压、横突植骨融合和AF系统内固定术治疗 ,术后随访 2年 ,临床和影像学评估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我院自 1996年 6月~1998年 8月共收治下腰椎爆裂骨折 2 4例 ,其中男 19例 ,女 5例 ;年龄 2 7~ 43岁 ,平均 37岁。其中合并腰骶神经完全损伤 7例 ,腰骶神经不完全损伤 14例 ,神经功能正常 3例。X线和CT检查显示 ,椎体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