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与宫颈鳞状细胞癌局部淋巴管血管生成、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8例正常宫颈上皮、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6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VEGF-C表达,同时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Ki-67标记的增殖指数和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结果 VEGF-C在正常宫颈上皮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43%、61.11%和72.06%,从正常宫颈上皮组到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及宫颈鳞状细胞癌,VEGF-C表达明显升高(P<0.0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VEGF-C表达与微血管密度明显正相关(r=0.199,P=0.048),VEGF-C阳性表达者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VEGF-C阴性表达者(F=4.112,P=0.049).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VEGF-C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显著正相关(r=0.288,P=0.017),VEGF-C阳性表达者微淋巴管密度显著高于VEGF-C阴性表达者(F=6.488,P=0.013).VEGF-C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表达与增殖指数及微血管密度均无显著相关性(增殖指数:r=0.085,P=0.489 微血管密度:r=0.181,P=0.139).VEGF-C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表达与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及生存率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及间质浸润深度无关(P>0.05).VEGF-C阳性表达者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的发生率分别明显高于VEGF-C阴性表达者(P<0.05),而VEGF-C阳性表达者生存率明显低于VEGF-C阴性表达者(Log rank检验,P=0.0357).结论 宫颈鳞状细胞癌VEGF-C过度表达可能促进局部淋巴管生成及肿瘤转移,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桩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8例正常宫颈上皮(NCE组)、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和6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组)组织桩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检测其中Ki-67标记的增殖指数(PI)和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桩蛋白在NCE组、CIN组及SCC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71%、52.78%及83.82%,SCC组桩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显著高于CIN组和NCE组(均P〈0.05)。桩蛋白在SCC组表达与FIGO分期和脉管浸润有关(P〈0.05),FIGO为Ⅱ期及有脉管浸润者,其桩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显著高于FIGO为Ⅰ期及无脉管浸润者(均P〈0.05)。桩蛋白在SCC组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有否盆腔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深度、PI、MVD及生存率无关(均P〉0.05)。结论桩蛋白过度表达可能参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转移,可能是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aspin和Ets-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70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中maspin和Ets-1的表达.结果 maspin、Ets-1在原发性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pin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增殖活性Ki-67显著相关(P<0.05);Ets-1表达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增殖活性Ki-67显著相关(P<0.05).两者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maspin和Ets-1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指标密切相关,两者共同参与了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maspin低表达和Ets-1高表达均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舌鳞状细胞癌及20例正常舌组织手术切除标本中VEGF、MMP-2与MMP-9的表达.结果 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VEGF、MMP-2与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舌组织(均P<0.05),Ⅲ+Ⅳ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又明显高于Ⅰ+Ⅱ期和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均P<0.05).舌鳞状细胞癌VEGF和MMP-2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r =0.489、0.512,P<0.05).结论 VEGF、MMP-2与MMP-9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VEGF、MMP-2与MMP-9在舌鳞状细胞癌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Livin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癌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Livin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癌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EliVision TM plus两步法)检测22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7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42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Livin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子宫颈鳞状上皮癌变及其进展中的可能意义。结果Livin基因在正常宫颈上皮、CIN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50.67%和71.43%。随宫颈癌分化程度降低,Livin表达率呈增高趋势,有淋巴结转移者其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Livin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癌变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汪泉 《上海医药》2014,(21):49-51,57
目的:探讨宫颈癌细胞中E盒结合锌指蛋白2(ZEB2)、E-钙黏附蛋白(E-cad)表达和疾病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我院病理科确诊的鳞状宫颈癌组织6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ZEB2、E-cad蛋白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报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ZEB2、E-cad蛋白表达与疾病分期的关系进行分析。且另选癌旁正常组织10例作为对照。结果:鳞状宫颈癌组织中ZEB2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癌黏膜组织,E-cad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后者(P<0.05);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ZEB2、E-cad蛋白表达与宫颈癌FIGO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E-cad表达及ZEB2表达均可作为宫颈癌疾病分期的因素。结论:ZEB2、E-cad蛋白表达有助于判断宫颈癌发展、浸润和转移情况,利于患者预后方案制定,有望成为宫颈癌疾病分期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 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手术切除的40例舌鳞状细胞癌标本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0例正常舌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COX-2、VEGF、MMP-9和Bcl-2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舌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4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COX-2、VEGF、MMP-9和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1).COX-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P<0.05);VEGF、MMP-9与Bcl-2在有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Ⅲ+Ⅳ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Ⅰ+Ⅱ期的组织(P<0.05).COX-2、VEGF、MMP-9、Bcl-2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 <0.05,P<0.01).结论 COX-2、VEGF、MMP-9和Bcl-2蛋白参与舌鳞状细胞癌的生长、转移与侵袭,且四者间可能存在相互协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周林艳  罗居东  严菊芳  万美珍 《安徽医药》2018,22(11):2165-2167
目的 观察宫颈鳞状细胞癌及癌旁正常宫颈组织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USP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探讨两者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并分析两者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收集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病理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7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USP4和MMP2的表达。结果 USP4和MMP2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1.4%,44.3%,而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8.0%,4.3%。它们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80.0%,90.7%,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分别为47.5%,56.1%。在浸润深度≥1/2间质的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62.2%,83.8%,在<1/2间质的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为29.2%,37.5%,与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0.05),但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且USP4和MMP2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USP4和MMP2表达可能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预后判断和治疗指导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HER3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ER3在28例宫颈正常上皮(NCE)、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6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组织的表达,并检测其中Ki-67标记的增殖指数(PI)和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HER3在NCE、CIN及SCC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7%(3/28)、22.2%(8/36)及54.4%(37/68).HER3在SCC组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CIN和NCE组(P<0.05).HER3在SCC组表达分别与PI及MVD显著正相关(PI:r=0.375,P=0.002;MVD:r=0.273,P=0.024).HER3在SCC组表达分别与FIGO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有否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间质浸润深度及生存率无关(P>0.05).FIGO分期为Ⅱ期及组织学分级为Ⅲ级者,其HER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显著高于FIGO分期为Ⅰ期及组织学分级在Ⅱ级以内者(P<0.05).结论 HER3过度表达可能上调宫颈鳞癌细胞增殖及间质血管新生,可能促进宫颈鳞癌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情况与女性宫颈癌的发生与病理进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宫颈癌手术治疗后的石钠组织标本75例(宫颈癌组),宫颈上皮瘤变Ⅰ级标本30例(CINⅠ级组)、宫颈上皮瘤变Ⅱ~Ⅲ级标本30例(CINⅡ~Ⅲ级组)、体检收集的正常宫颈标本30例(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样本中的 IDO 阳性表达率,并追踪观察 IDO 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病理及生存与后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标本的 IDO 阳性表达率显著的高于 CINⅠ级组、CINⅡ~Ⅲ级组和正常组( P <0.05);CINⅡ~Ⅲ级组 IDO 阳性表达率显著的高于正常组( P <0.05)。低分化宫颈癌患者、Ⅲ+Ⅳ期宫颈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的 IDO 阳性率表达显著的增高,IDO 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分化程度、FIGO 分期、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关系(P <0.05)。经过36个月的随访,IDO 阳性表达53例患者中有7例死亡、2例失访,IDO 阴性表达患者22例中有3例死亡,1例失访,IDO 表达阳性与阴性患者的3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IDO 阴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中位时间35.4个月与 IDO 阳性表达患者的34.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IDO 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分化程度、FIGO 分期、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关系,与患者的3年生存预后关系不显著,需进一步延长随访时间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宫颈病变中磷酸化 JAK 激酶 2(P-JAK2)、 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 3(P-STAT3)及突变型 p53 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宫颈鳞癌 (SCC 组) 57 例、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LSIL 组) 36 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HSIL 组) 30 例和正常宫颈 (NC 组) 30 例为研究对象, 检测各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R-HPV)感染情况, 行 HE 染色、 免疫组化检测 P-JAK2、 P-STAT3 及突变型 p53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 SCC 组的 HRHPV 感染率、 P-JAK2 阳性表达率高于 HSIL 组、 LSIL 组及 NC 组(P<0.05 )。(2) SCC 组的 P-STAT3、 突变型 p53 阳性表达率高于 LSIL 组、 NC 组(P<0.05 ), 与 HSIL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SCC 组的 P-JAK2 和 P-STAT3 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的 FIGO 分期、 组织分化、 淋巴结转移、 HR-HPV 感染亚组中有明显差异(均 P<0.05); 突变型 p53 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的 FIGO 分期、 HR-HPV 感染亚组中具有显著差异 (P<0.05)。(4) SCC 组中 P-JAK2 与 P-STAT3、突变型 p53 的阳性表达率、 HR-HPV 感染率均呈正相关(P<0.05), P-STAT3 与突变型 p53 的表达率、 HR-HPV 感染率呈正相关(P<0.05); 突变型 p53 表达与 HR-HPV 感染呈正相关(P<0.05)。结论 P-JAK2、 P-STAT3 与突变型 p53 蛋白在 SCC 组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及上皮内瘤变组, 三者可能与 HR-HPV 感染、 宫颈鳞癌发生、 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埃兹蛋白(ezrin)表达与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8例正常宫颈上皮(NCE)、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68例宫颈鳞癌(SCC)中ezrin表达,并检测MIB1标记的增殖指数(PI)、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和VEGFR-3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LMVD)。结果从NCE到CIN再到SCC,ezr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ezrin在SCC中表达与FIGO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及脉管浸润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FIGO分期为Ⅱ期、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突破深肌层间质浸润和有脉管浸润者,ezrin表达水平显著高于FIGO分期为Ⅰ期、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在浅肌层间质以内和无脉管浸润者(P<0.05)。从NCE到CIN再到SCC,PI、MVD和LMVD显著升高(P<0.05)。ezrin在SCC中表达与PI、MVD及LMVD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宫颈鳞癌组织ezrin高表达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1)。结论 ezrin可能在宫颈鳞癌浸润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预后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宫颈鳞癌,SCC)组织替拿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8例正常宫颈上皮(NCE)、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68例宫颈鳞癌组织替拿素的表达情况,并检测Ki-67标记的增殖指数(PI)和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替拿素从NCE、CIN到宫颈鳞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8.33%和52.94%,替拿素阳性率有显著升高趋势(P〈0.01)。替拿素在宫颈鳞癌中表达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间质浸润深度及脉管浸润无关(P〉0.05)。无盆腔淋巴结转移者替拿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者(P〈0.05)。替拿素在宫颈鳞癌中表达与MVD正相关(P〈0.05),而与PI无相关性(P〉0.05)。宫颈鳞癌组织替拿素阳性表达者生存率与阴性表达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鳞癌组织替拿素过度表达可能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并抑制盆腔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4.
孟亚丽  张霞  郑燕  王立芹  朱振龙  张红真 《河北医药》2011,33(14):2088-2089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蛋白(nonmetastatic protein 23 homologue 1)的表达,试图阐明nm23-H1蛋白的表达在宫颈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鳞状上皮癌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60例(CINⅠ、CINⅡ、CINⅢ各2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20例中nm23-H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nm23-H1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nm23-H1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及CINⅡ(P〈0.05),CINⅢ中nm23-H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减少,但与宫颈鳞状上皮癌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状上皮癌中nm23-H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FIGO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的组织病理分级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nm23-H1蛋白的低表达是宫颈癌的一个高危因素,对判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和估计预后是一项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IF-1α仅和VEGF在11例正常宫颈组织,32例宫颈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和48例宫颈鳞癌组织的表达特点及相关性.结果:HIF-1α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升高,分别为0%,15.6%(5/32)和47.9%(23/48),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升高,分别为0%,21.9%(7/32)和54.2%(26/48),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分化鳞癌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鳞癌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鳞癌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鳞癌组织(P<0.05).鳞癌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之间存在明显关系(P<0.05).结论:HIF-1α、VEGF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IF-1α可通过调节VEGF的表达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及其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erbB-2、p53两种癌基因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宫颈鳞癌组织,并选择1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CerbB-2、p5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有关的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CerbB-2在正常宫颈上皮、CIN和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26.7%、66.7%;p53分别为0、13.3%、68.9%.从正常宫颈上皮到CIN到宫颈鳞癌,CerbB-2和p53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CerbB-2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肿瘤直径、脉管浸润和浸润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阳性表达率仅与病理分级相关(P<0.05);CerbB-2和p53在宫颈鳞癌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rbB-2和p53的表达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临床预后评估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