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99Tcm MIBI对判断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后的疗效及测定再狭窄以及估测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1例确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AD)患者PTCA及支架置入术前、术后行99Tcm MIBI静息门控断层心肌灌注显像(GSPECT)进行研究。患者均于PTCA前和PTCA后1个月行GSPECT,其中21例于PTCA后3个月再行GSPECT。经SPECT计算机处理获得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参数。结果①PTCA术后1个月有48.1%的异常节段血流灌注较前改善,术前后的心功能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PTCA后3个月行静息GSPECT,再狭窄率14.3%(3/21)。结论静息99Tcm MIBIGSPECT可以较好的评价PTCA术的疗效,并可判定PTCA术后冠脉是否发生再狭窄。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机制的血管内超声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造影(CAG)及血管内超声(IVUS)研究冠脉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机制. 方法:以成功留置冠脉内支架,于6 mo后进行复查的92名患者118处病变(其中前降支53处病变、回旋支32处病变、右冠状动脉33处病变)为对象,进行CAG及IVUS检查,以CAG直径狭窄率≥50%为支架内再狭窄.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支架再狭窄组(39例)和无再狭窄组(79例),通过IVUS观察两组冠脉内支架术后及随访时参考段血管面积、最小支架截面积、最小血管内膜腔截面积、新生内膜面积、支架体积及新生内膜体积. 结果:两组支架置入术后即刻及随访时参考段血管面积、最小支架截面积、支架体积无显著性差异 (P>0.01),随访时再狭窄组最小血管内膜腔截面积较无再狭窄组明显减小[(2.3±1.1) mm2 vs (5.4±1.8) mm2, P<0.01];而新生内膜面积及体积较无再狭窄组明显增大[(4.7±1.5)mm2 vs (1.6±0.8) mm2, (121.1±31.9) mm3 vs (54.3±11.4) mm3, P<0.01]. 结论:支架内再狭窄主要以内膜增生为主,而与血管重构及支架弹性回缩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3.
冠脉支架术前、术后血清sCD40L水平与再狭窄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相sCD40L水平变化,以探讨sCD40L与再狭窄的可能关系。方法选择接受普通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41例(研究组),健康正常对照组1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5,15,180d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sCD40L。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结果冠心病患者术前血清sCD40L为(6.54±1.55)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1±0.68)ng/ml(P<0.05)。支架内再狭窄率24.4%(10/41)。再狭窄患者支架术前sCD40L水平为(7.34±1.25)ng/ml,明显高于无再狭窄患者的(4.36±0.98)ng/ml;术后血清sCD40L水亦显著高于无再狭窄患者(P均<0.01);再狭窄患者支架术后高水平sCD40L持续至术后6月,而无再狭窄患者术后5d则恢复至正常。结论再狭窄患者支架术前、术后血清sCD40L水平增加提示sCD40L可能与支架内再狭窄有关。  相似文献   

4.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再狭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 (DSE)诊断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 5 0例行PTCA术冠心病患者 ,于PTCA术后 6个月行DSE ,观察试验前后室壁运动 ,并检测和计算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 (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 (LVES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不变或降低诊断为再狭窄。 1周后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 ,根据CAG结果分为再狭窄组和非再狭窄组 ,比较两组DSE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DSE检测冠状动脉再狭窄的敏感性为 81.3% ,特异性为 85 .2 % ,准确性为 84 %。与静息比较 ,再狭窄组LVESVI和LVEDVI明显升高 ,LVEF明显降低 (P <0 .0 5 ) ;与非再狭窄组比较 ,DSE后LVESVI明显升高 ,LVEF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PTCA术后再狭窄患者DSE试验后心功能明显下降 ,DSE是一种较理想的简便易行诊断PTCA术后再狭窄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A)对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3月到该院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查的130例患者,均给予CTA检查及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A检查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以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TA检查对支架内再狭窄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预测准确值分别为96.99%、81.25%、72.22%、98.17%、95.60%。结论 CTA可以准确评估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用于评价冠心病心肌血流供应异常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方法162例可疑冠心病或冠脉旁路移植术前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行静息G-MPI,图像由2位核医学科医师共同阅片定性分析。所有患者在显像前2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结果162例患者中,CAG有1支及1支以上狭窄≥50%者142例,其中单支病变6例,双支病变10例,三支病变126例。静息G-MPI结果心肌受损138例,230个心肌节段,与CAG对照其诊断冠心病患者的灵敏度为92.96%,特异性为70%,准确性为90.12%。结论静息G-MPI诊断冠心病简便、安全、灵敏、准确,对评价心肌血流供应异常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陈翔  张向华  张华  姚昊  魏福领 《北京医学》2009,31(8):449-451
目的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联合ECT心肌断层显像技术等无创检查方法,评价冠心病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86例冠心病患者分别于冠脉搭桥(CABG)术前1周、术后4周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检查。依据冠状动脉分布观察心脏节段室壁运动,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参数;计算心肌灌注放射性稀缺变和稀疏面积比率。结果CABG术后4周超声心动图检查各指标与术前相比,心脏局部室壁运动异常明显改善,LVESV[(35.2±27.1)ml vs (51.7±31.4)ml]、LVEDV[(80.2±41.4)ml vs (91.3±45.4)ml]显著减低,LVEF[(58.8±9.2)% vs (45.0±8.4)%]显著增加(P均〈0.01)。ECT心肌断层显像结果表明,63例(73%)心肌灌注稀缺和稀疏面积由术前的71.4%减少到54.6%,改善16.8%(P〈0.01)。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联合ECT心肌断层显像技术是患者乐于接受的无创检查方法,对于评价CABG术后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术前后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对支架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的相关预测价值.方法 对5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治疗,测定术前及术后血浆CGRP水平,并记录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情况.结果 发生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组CGRP水平明显低于未发生组(166.36±10.18,182.5±11.36,P<0.05);发生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组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未发生组(53%,34%,P<0.01).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血浆CGRP水平相对降低及糖尿病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人群中血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抗体与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临床再狭窄的联系,阐明ox-LDL抗体预测再狭窄的意义。方法:冠脉造影确定为单处病变的非糖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60例,分别于PTCA术前、后留取外周血检测ox-LDL抗体。术后随访6个月。随访内容包括:胸痛、静息或症状发作时心电图(ECG)和负荷ECG,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综合判断临床再狭窄。结果:60例患者中,术后6个月内发生临床再狭窄15例,发生率25%。再狭窄组术前ox-LDL较非再狭窄组显著增高(P<0.01),术后1周时再狭窄组ox-LDL抗体水平较术前显著增高近1倍(P<0.001),而非再狭窄组术前、术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清ox-LDL抗体与临床再狭窄显著正相关(OR=2.662,X2=16.694,P<0.001),并独立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史。结论:术前血清ox-LDL抗体是非糖尿病患者发生临床再狭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89例接受PCI治疗并于PCI术后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18例(再狭窄组),未出现再狭窄的患者71例(无再狭窄组),测定入选患者PCI术前和术后血浆PAPP-A,hs-CRP水平并分析其支架内再狭窄情况.结果:再狭窄组患者术后血浆PAPP-A,hs-CRP水平较无再狭窄组高(P<0.01),且术后PAPP-A,hs-CRP水平与PCI术后冠状动脉后期内径丢失指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PCI术后血浆PAPP-A,hs-CRP水平可以预测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Single coronary artery (SCA), defined as an artery that arises from the arterial trunk and nourishes the entire myocardium, is rare. We report two cases of SCA, one is the fight coronary artery (RCA) originating from the middle of left descending artery (LAD), and the other is the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LMCA) arising from the proximal fight coronary artery.  相似文献   

12.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冠脉病变特点。方法 对 1 35例ACS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 ,对其病变特点进行研究。结果 ACS患者病变血管数量为无显著病变为 4例 ,单支病变 5 7例 ,双支病变 4 4例 ,三支病变 30例 ;所累及的血管分别为 :左主干 (LM) 3例 ,左前降支 (LAD) 1 0 1例 ,回旋支 (LCX) 5 4例 ,右冠状动脉 (RA) 74例 ;病变形态特征为 :A型病变 5 3例 ,B型病变 1 0 1例 ,C型病变 32例 ,完全闭塞型病变为 4 9例 ;病变狭窄程度为 :轻度狭窄 4 4例 ,中度狭窄 72例 ,重度狭窄 81例 ,完全闭塞型病变为 4 9例。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目前是评价冠脉病变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肌桥患者及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狭窄和痉挛患者病变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收集131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发现心肌桥的患者,对其冠状动脉病变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131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心肌桥多位于前降支中段。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狭窄47例,狭窄位于前降支近段34例(72.3%);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痉挛28例,痉挛位于前降支中段(心肌桥处)21例(75.0%)。心肌桥狭窄组中,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高于单纯心肌桥组和心肌桥痉挛组(P<0.05),表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可能存在心肌桥的这类特殊人群中。131例患者均有胸闷胸痛等不同程度类似冠心病的临床症状,而且Noble分级程度越高,症状越明显,同时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则表现更典型。 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目前仍是心肌桥诊断的金标准,心肌桥可导致心肌缺血,引起心绞痛症状,症状与收缩期狭窄程度有关,亦与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狭窄和痉挛有关。治疗上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4.
胡宏德  贺勇  张立 《四川医学》2005,26(5):508-510
目的探索冠状动脉变异现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的患者进行病例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2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动脉患者均有不典型心绞痛及不典型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冠状动脉造影未见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结论冠状动脉变异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是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08例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选取病人进行术后6个月随访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依据患者是否出现冠状动脉再狭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受试者108例,其中观察组78例,对照组40例。对两组受试对象的支架直径进行比较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受试对象血清 TC、TG、HDL-C、HDL-C、LP (α)、CRP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支架直径、TC、TG、HDL-C、CRP 水平升高是冠心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患者 CRP 与 TG 呈现正相关,与 HDL-C 呈现负相关。结论:支架直径、TC、TG、HDL-C、CRP 水平升高是引起冠心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CT血管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CTA )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率,以期代替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材料及方法:回顾性收集57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多层螺旋冠状动脉CTA成像。共选择931段冠脉进行研究,其中95段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狭窄:34段狭窄程度<50%,43段狭窄程度为50%~70%,18段狭窄>70%。结果:64排CTA对诊断冠脉狭窄程度<50%、50%~70%及>70%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8.57%、99.34%,81.08%、99.33%和87.5%、99.78%;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57%、99.34%,83.33%、99.22%和87.5%、99.78%;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95%、90.2%及93.64%。常规冠脉造影及64排冠脉CTA成像对中度狭窄(50%~70%)及重度狭窄(>70%)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轻度狭窄(<50%)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冠脉CTA成像对中重度狭窄的冠脉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以取代常规冠脉造影。  相似文献   

17.
A型性格冠心病患者与冠脉造影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100例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性格类型的分布情况进行对照分析,发现83例A型性格患者中81例造影结果异常,其中72例冠脉狭窄程度≥50%,病变罹及3支血管以上的均属于A型性格;17例非A型性格患者中8例造影结果正常,造影异常的病变较轻。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造影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造影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方法:将164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CAG)与临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确诊冠心病120例,诊断符合率为73.2%。其中除冠脉痉挛或溶栓成功或自溶8例,X综合征5例。尚有44例误诊,占26.8%,主要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结论:严格掌握心胶痛标准是冠心病诊断正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Iatrogenic coronary artery fistula (ICAF) is a rare complication and could happen during endomyocardial biopsy,open heart surgery o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The treatment of ICAF is not well established and is dependent upon the patient's haemodynamic situation.Here we report a case of spontaneous resolution of ICAF during such angioplasty.Following repeated exertion and associated chest pain in May 2011,a man aged 52 years with hypertension was referred for coronary angiography,which revealed a 90%stenosis in the proximal segment of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and a 75% diffuse,tortuous stenosis in the proximal to middle segment of right coronary artery (Figure 1).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评价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2例支架内再狭窄且有临床缺血症状的冠心病患者接受了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共置入支架34个,术后临床随访6个月,部分患者进行冠造复查。结果:全部支架均成功置入,术中和住院期间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平均随访3~15(8.6±2.2)个月,临床随访率93.8%(30/32),造影随访率78.1%(25/32)。随访期间,1例术后第3个月行冠脉造影示支架内完全闭塞,考虑为迟发型血栓形成,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第3天死亡,余冠脉造影无支架内再狭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3.3%(1/30),支架内血栓发生率3.3%(1/30),再次再狭窄率3.3%(1/30)。结论: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安全、有效,能有效预防、治疗再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