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螺旋CT在叶内型肺隔离症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叶内型肺隔离症诊断中对异常供血动脉显示的作用和方法。方法 将14例肺隔离症患者的螺旋CT扫描方案分为2组,第1组8例,单层螺旋扫描;层厚3mm,床进4.5mm/s,重建间隔1.5mm者5例,多层螺旋扫描;实际层厚2.5mm,有效层厚3.2mm者3例。对比剂流率2.5ml/s;启动智能扫描探测到腹主动脉上段强化最佳时开始扫描,扫描资料交工作站行三维图像后处理。第2组6例为单层螺旋扫描,其中5例扫描层厚5mm,床进5mm/s;1例扫描层厚10mm,床进10mm/s。结果 病灶位于右下肺2例,左下肺12例,表现肿块者11例,边缘清楚的结节者3例。14例均见异常供血动脉,发自腹主动脉11例,胸主动脉2例,脾动脉1例;其中多层螺旋CT三维图像后处理显示异常供血动脉最佳。上述异常供血动脉均经外科手术证实。引流静脉均未显示。结论 在肺隔离症定性诊断中,多层螺旋CT横断面结合三维图像后处理利于显示异常供血动脉,有可能替代传统的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肺隔离症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例肺隔离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检查采用GE lightspeed 16层CT扫描机,先行CT平扫,再行双期增强扫描,将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MPR、MIP、SSD及VR重建.结果:9例肺隔离症均位于下叶后基底段,其中8例位于左下肺,1例位于右下肺.异常供血动脉7例来自于胸降主动脉,2例来自于腹主动脉上段.CT平扫主要表现为肺内囊肿、结节或肿块,局部可伴肺气肿征.增强扫描病变区血管影增多、增粗,呈条状或结节状血管强化影.CT血管成像显示病变由异常体动脉供血.采用MPR和MIP可显示供血动脉整体形态及肺实质的病灶.SSD及VR能显示供血动脉的起源与行程及引流静脉.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及三维重建是诊断肺隔离症最理想非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隔离症患儿的多层螺旋CT表现.所有患儿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并行图像后处理.评价各重组方法对肺隔离症及其相关畸形的诊断价值.结果 增强扫描横断面发现异常供血动脉12例,不能确定6例.经多种重组方法处理图像可直观显示全部异常供血动脉,并发现回流静脉13例;肺发育异常及其他系统畸形14例.容积再现(VR)对肺隔离症的异常供血血管及气道显示最佳.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图像后处理可清晰显示肺隔离症及异常动静脉及伴发畸形,为儿童肺隔离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肺隔离症的价值。方法对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影像资料完整的肺隔离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使用多层螺旋CT胸部平扫、增强扫描及病灶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6例中,病变位于左下肺后基底段4例,右下肺后基底段2例。呈囊性病灶1例,实性病灶3例,囊实性病灶1例,多结节融合肿块影1例。增强CT扫描及多种重建后处理图像可显示病灶强化特点、异常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其与病变结构的关系。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血管成像能很好地显示肺隔离症的病变特征。  相似文献   

5.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 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10例肺隔离症进行回顾性分析。2例行肺血管造影、2例手术、6例CT血管成像显示病变由异常体动脉供血。所有检查采用Philips Tomoscan SR 7000或GE LighhtSpeed Plus多层面CT扫描机,将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图像经2位(或2位以上)放射科医师阅片分析。结果 10例肺隔离症病灶1例位于右下叶,9例位于左下叶,异常体动脉供血8例来自胸主动脉,2例来自腹腔干。CT平扫表现为斑片状阴影4例,肺门肿块并邻近肺血管影增多迂曲3例,肺气肿区内条状高密度影2例,多囊融合肿块影1例。10例增强扫描有9例显示异常体动脉供血,其平均直径9.7mm,7例显示引流静脉。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及曲面重建可显示异常体动脉、引流静脉及其与病变结构的关系,表面阴影成像及容积重现可显示异常血管。结论 螺旋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可显示异常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是诊断肺隔离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例肺隔离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检查采用GE公司的64排螺旋CT扫描机,先行CT平扫,再行双期增强扫描,将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MPR、MIP、SSD及VR重建。结果 9例肺隔离症均位于下叶后基底段,其中7例位于左下肺,2例位于右下肺。异常供血动脉8例来自于胸主动脉,1例来自于腹腔干。CT平扫主要表现为肺内囊肿、结节或肿块,局部可伴肺气肿征。增强扫描病变区血管影增多、增粗,呈条状或结节状血管强化影。CT血管成像显示病变由异常体动脉供血。采用MPR和MIP可显示供血动脉整体形态及肺实质的病灶。SSD及VR能显示供血动脉的起源与行程及引流静脉。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及三维重建可以清晰显示肺部病变及异常供血和引流血管情况,是诊断肺隔离症最理想非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2例肺隔离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检查采用GE Brightspeed 16层螺旋CT扫描机,先行CT平扫,再行双期增强扫描,将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MPR、MIP、SSD及VR重建.结果 32例肺隔离症均位于下叶后基底段,其中27例位于左下肺,5例位于右下肺.异常供血动脉16例来自胸主动脉,7例来自腹主动脉,3例系膈肌动脉供血,4例为肋间动脉供血,2例为脾动脉供血.CT平扫主要表现为肺内囊肿、结节或肿块,增强扫描病变区血管影增多增粗,呈条状或结节状血管强化影.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及三维重建是诊断肺隔离症最理想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隔离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肺隔离症的诊断能力。方法 15例经病理(14例)和血管造影(1例)证实的叶内型肺隔离症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并采用容积再现技术,最大密度投影及多平面重建显示异常血管与病灶的关系。结果 15例肺隔离症患者中,14例的病灶位于左下叶,1例的病灶位于右下叶,异常体动脉供血全部来自胸主动脉,其平均直径1.6cm。CT平扫表现为肿块形7例,圆形或卵圆形5例,不规则形3例。增强后15例均显示异常体动脉供血。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能准确诊断肺隔离症,并可取代其他有创性检查,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及CT血管成像技术在隔离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段隔离症患者的胸部CT图像及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等多种后处理图像特征.结果:7例均为肺叶内型,2例位于左下肺,5例位于右下肺;血管重建7例均显示供血动脉来自主动脉,并清楚显示其起源、走行、分支和分布.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其后处理重建技术能明确显示肺段隔离症的异常供血动脉,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术前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SCT及血管成像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11月间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7例,均采用GE Lightspeed 16层CT扫描机,行双期增强扫描,并行MPR、MIP及VR。结果:7例肺隔离症患者中,6例病灶位于左下叶,1例位于右下叶;5例为叶内型,2例为叶外型;异常供血动脉5例来自于胸降主动脉,2例来自于腹主动脉上段;CT平扫表现为肿块形4例,不规则形3例;血管重建中7例均清晰显示异常体动脉供血。结论:MSCT增强扫描及血管成像对诊断肺隔离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容积显示技术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容积显示(VR)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36例疑脑肿瘤或脑血管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术,准直1mm,层厚1.25mm,应用VR技术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全部病例均经DSA或手术病理证实,其中正常3例;脑肿瘤19例,包括13例脑膜瘤,4例听神经瘤,2例颅咽管瘤;脑动脉瘤6例;脑血管畸形8例。VR图像可清晰明确地显示多血供肿瘤的大小、形态及与脑血管和颅骨的三维关系;能明确脑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及瘤颈宽度;可准确显示血管畸形的大小、形态以及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的数量。结论 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VR成像能清晰明确地显示颅内病变与血管间的解剖关系,可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并对手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肺隔离症的价值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目的:评估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DCE MRA)对显示肺隔离症异常血管的价值。方法:5例肺隔离症患者作了胸部正侧芯片,CT和MRI检查后,均行胸部和上腹部3D DCE MRA检查,并进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建(MPR)。结果:5例肺隔离症均为肺叶内型,位于左肺下叶。胸片表现隔离的肺组织均位于左下叶,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较均匀的团块影。CT示降主动脉后方软组织密度肿块,2例肿块周围伴有肺气肿。增强CT显示2例供血动脉。平扫MRI示隔离肺组织在T1WI和T2WI较正常肺组织信号高的软组织块影,并显示3例供血动脉,但未能显示其作貌,行程,分支及引流静脉。另2例异常供血动脉未能显示,而3D工DCE MRA均显示了其异常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并清楚显示了其分支和行程,与术中所见完全一致。结论:3D DCE MRA较能较好地显示肺隔离症的异常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有利于确诊此病和制订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PURPOSE: To evaluate features of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FNH) at multiphasic helical computed tomography (CT). MATERIALS AND METHODS: Clinical, pathologic, and preoperative imaging findings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in 78 patients. Conventional liver CT was performed in nine patients; helical multiphasic CT, in 69. Diagnosis was based on complete resection (n = 20), biopsy (n = 42), or clinical and imaging follow-up for a minimum of 6 months (n = 16). Number, size, location, margins, surface, homogeneity of enhancement, and presence of a central scar, mass effect, exophytic growth, calcification, pseudocapsule, or vessels feeding or draining the lesion were evaluated. RESULTS: CT depicted 124 tumors (mean diameter, 4.1 cm; range, 1-11 cm); 62 were small (< or =3 cm). FNHs were hypervascular and hyperattenuating to liver on 106 of 106 arterial phase scans and were isoattenuating to liver on 82 of 89 delayed scans. Of the 124 tumors, 111 enhanced homogeneously, 109 had a smooth surface, 101 were subcapsular, 89 had ill-defined margins, and 62 had a central scar that was observed more often in large lesions (40 of 62 lesions) than in small lesions (22 of 62 lesions). FNHs less frequently exerted a mass effect (43 lesions), had vessels around or within the lesion (42 lesions), demonstrated exophytic growth (40 lesions), or showed a pseudocapsule (10 lesions). Only one FNH had calcification. CONCLUSION: Helical CT demonstrates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that may allow confident diagnosis of FNH. In typical cases, neither biopsy nor further imaging is necessary.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显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和血管关系。材料和方法:对20例无泌尿系统疾病的活体进行肾血管造影和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图像重建显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与肾血管的空间关系,包括肾血管的类型、走行方向、位置及毗邻关系。结果: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前方,无血管跨越者23侧占57.5%,有血管跨越者17侧占42.5%;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后方,无血管跨越者31侧占77.5%,有血管跨越者9侧占22.5%。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图象重建可清晰地显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与肾血管关系,对诊断和治疗该部位地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仿真内镜在骨性椎管病变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仿真内镜(CTVE)成像在骨性椎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0例正常人的骨性椎管(颈段椎管13例,胸段椎管7例,腰段椎管10例)和36例椎管疾病(椎体外伤性压缩骨折12例,病理性压缩骨折10例,椎体骨质增生10例,椎体滑脱4例)行螺旋CT扫描,对其横轴位原始图像(2D)和CTVE进行比较。其中8例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30例正常椎管和36例病变椎管均成功地进行了CTVE成像,CTVE成像相应地显示了2D原始图像所显示骨性椎管正常以及病理改变的内表面,以及手术所见。结论:螺旋CT的2D原始图像结合CTVE成像,能更全面、整体地显示骨性椎管的改变,为临床提供更加充实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睾丸精原细胞瘤的MSCT诊断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的MS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CT平扫及增强资料、经病理证实的9例睾丸精原细胞瘤的MSCT表现。结果:9例中5例为腹部隐睾肿瘤、4例为阴囊上方肿瘤。主要CT表现为:肿瘤有完整或不完整包膜,增强后有8例呈轻~中度分隔样强化,腹部5例腹股沟管内精索缺失,4例阴囊上方肿瘤,精索伴行血管增粗,血管成像显示5例腹部及3例阴囊内肿瘤显示为同侧睾丸动脉供血。伴同侧肾脏、精索及精囊腺缺如1例,伴两侧输尿管下端囊肿1例,伴子宫样结构(假二性体)1例,睾丸下降固定术后两年恶变1例。结论:睾丸精原细胞瘤有一定影像学特征性,结合MSCT血管成像所示睾丸动脉供血及伴随泌尿生殖系其它发育异常可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7.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螺旋CT和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FNH)平扫和动态增强的螺旋CT、MRI表现 ,提高FNH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 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螺旋CT检查 8例 ,MRI检查 6例 ,其中 1例同时做CT和MRI检查。结果 :8例CT平扫病灶均呈低密度 ,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动脉期扫描除中心疤痕外 ,所有病灶均有明显均匀强化 ,其中 4例还可见到病灶中心或周边增粗、扭曲的动脉。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 4例呈略高密度、4例病灶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 ,4例伴有中心疤痕者均有延迟强化。MRI检查 6例 ,病灶均呈不均匀略长或等T1及T2 信号 ,增强动脉期呈明显强化 ,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或略高强化 ,4例MRI平扫显示中央瘢痕者有延迟强化。结论 :平扫和动态增强螺旋CT、MRI能较全面显示FNH的病理特征和血供特点 ,明显地提高与其它富血管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8.
MSCT三期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对102例孤立性肺结节行 MSCT三期增强扫描。其中肺癌71例,良性病变31例。先进行对比剂预注射扫描,测得肺动脉和主动脉的对比剂峰值时间以确定肺动脉期和主动脉期的扫描延迟时间,延迟期时间定为3 min。5 mm层厚的图像用于CT值测量,1.25 mm层厚的图像用于多平面重组或容积再现重组以观察病灶血管。测量病灶的平扫CT值和三期增强扫描时CT净增值,观察各时相内病灶血管的显示情况。结果:良、恶性结节的肺动脉期、主动脉期和延迟期CT净增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F值分别为14.793、4.495和56.141,P值分别为<0.001、0.036和<0.001)。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CT净增值协同肿瘤血管有助于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卵巢无性细胞瘤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于小平 《放射学实践》2008,23(8):905-906
目的:探讨卵巢无性细胞瘤的CT特点.方法: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无性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11例均为单发.肿瘤最长径平均为17.1 cm.共有实性肿块8例、囊实性肿块3例.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较明显强化,5例肿瘤内可见血管影.4例肿瘤侵犯邻近脏器,6例伴有腹水,3例伴盆壁淋巴结肿大.结论:无性细胞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CT有助于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