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聚合物驱前区块整体调剖技术的矿场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南油田聚驱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以单井凋剖为主的调剖技术不能解决聚合物窜流问题.为了抑制聚合物的窜流,改善聚驱效果,2004年以后,河南油田所有进行聚驱的6个区块都应用了聚驱前区块整体凋剖技术,127口注聚井中调剖89口井,调剖率70.1%,调剖半径50~65 m,达到大剂量深度区块整体调剖技术的要求.调剖后注入压力上升、视吸水指数下降、吸水剖面得到改善;在注入聚合物浓度(1 500 mg/L)高于其他未进行区块整体调剖聚驱区块(1 000 mg/L)的条件下,区块产出液聚合物浓度大幅度降低,第3年区块产出液聚合物浓度从355 mg/L下降到150 mg/L,有效期可以维持3年以上,这是单井调剖无法达到的效果.聚驱前进行深度区块整体调剖可以解决注聚合物过程中聚合物窜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堵调驱相结合的技术思路对锦16块进行整体调驱,根据井组推进速度设计调驱剂用量和调驱段塞组合,实现单井调驱剂用量的个性化设计,保证单井用量设计与整体设计的有机统一.通过整体调驱,区块平均注入压力由1.2 MPa增至7.4 MPa.截至2013年4月已累计增油19 255 t,综合含水降至85.6%,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3.
适合二氧化碳驱的低渗透油藏筛选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现有CO2驱油藏筛选标准缺乏体现未来生产效果的技术经济指标,向现有筛选标准中增补能够反映CO2驱经济效益的指标(单井产量相关指标),进而提出适合CO2驱的低渗透油藏筛选新方法。基于气驱增产倍数概念得出低渗透油藏气驱见效高峰期单井产量油藏工程预测方法,根据技术经济学原理得到反映CO2驱项目整个评价期盈亏平衡情况的经济极限单井产量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CO2驱低渗透油藏筛选新指标:若油藏工程方法预测气驱见效高峰期单井产量高于气驱经济极限单井产量,则目标油藏适合注气。进一步提出了气驱油藏4步筛查法:技术性筛选→经济性筛选→可行性精细评价→最优注气区块推荐。利用新方法重新评价了某油田17个区块CO2驱潜力,得到适合CO2驱的地质储量仅为传统方法的32.4%。建议按照新方法选择注气区块,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白452区长6油藏的地质特征,分析了应用多种调驱剂增油措施效果影响因素、措施改造对单井与区块开发的作用,为现场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渤海QK油田西高点区块属于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双高油藏,该区块非均质性较强,注水井各层吸水不均,存在注入突进等问题。为此,开展了复合调驱技术研究,该技术运用乳液交联调剖、预交联剂驱油等复合体系,实现调驱结合,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矿场单井组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调驱体系在双高油田中能够有效封堵水流优势通道,改善油水流度比,扩大波及体积,实现深部调驱,提高剩余储量动用程度,有效改善注水开发效果。2017年4月至12月期间,7口调驱受益井累计增油3 978.2 m~3,目前仍有效果。  相似文献   

6.
聚合物驱全过程调剖技术的矿场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聚合物驱全过程调剖技术可以解决注聚合物过程中聚合物窜流和后续注水快速指进的问题,明显改善聚合物驱的应用效果。河南油田在V油组上层系注聚合物前及I5+Ⅱ1-3层系聚合物驱转水驱前进行了区块整体调剖,调剖半径为50~80m,单井调剖剂量为3692~15300m3,调剖井占注聚合物井的75%以上。调剖后启动压力上升,吸水指数下降,吸水剖面得到了改善,与双河油田未进行整体调剖的聚合物驱区块相比,注聚合物2年后,产出的聚合物浓度从170mg/L下降到31mg/L,后续水驱第一年产油量由下降28.4%变为产油量上升。  相似文献   

7.
大庆油田先后在不同地区开展了5个三元复合驱先导性矿场试验, 6个三元复合驱工业性矿场试验,均比水驱提高采收率18百分点以上。2014年开始规模化应用,受多因素影响,区块、单井间开发效果存在差异。为了满足复合驱技术不断扩大应用规模的情况下保证开发效果,通过深化复合驱开发效果认识,建立分类开发效果标准曲线及跟踪评价方法,明确复合驱动态变化规律及各阶段合理的调控指标,确定跟踪调整对策,制定注入井分层、调剖、注采井压裂、解堵和注采参数调整等措施的调整时机和技术界限,固化调整设计模版,复合驱技术逐步标准化、规范化,已结束的工业应用区块提高采收率达到20百分点以上,到2018年已连续3年产油量突破400×10~4t。研究成果可以为其他高含水开发阶段的老油田挖潜和陆相砂岩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区块整体调剖筛选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田区块整体调剖技术是降低油田区块综合含水上升速度、提高区块阶段采出程度的重要措施。提出了一套适合区块整体调剖的筛选方法,该方法具有选井、选层、选剂、调剖剂用量优化、效果预测和经济评价等功能。选井时采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技术,调剖剂用量优化采用单井数值模拟优化设计方法,并将国内常用的调剖剂建成了调剖剂库。运用该套技术对区块进行整体调剖筛选具有操作简单、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适合区块整体调剖筛选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氮气泡沫驱能有效改善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和水驱后期的开发效果.以辽河油田某区块莲花油层稠油油藏为对象,开展氮气泡沫驱研究.通过岩心驱替实验,确定了氮气泡沫驱的最佳气液比;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进行了目标区块历史拟合.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氮气泡沫驱注采设计方案,预测对比了方案实施后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区块宜采用注泡沫2个月后开井生产4个月的周期氮气泡沫驱开发方式,注入最佳气液比为1.3∶1,发泡剂最佳使用质量分数为0.45%,单井注入速度为45 m3/d;与同期注水开发预测结果相比,周期氮气泡沫驱的预测阶段采收率可提高6.09%.氮气泡沫驱技术可显著提高该区块稠油油藏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周志军等建立的聚合物驱驱替特征模型较为复杂、应用不方便,且后续水驱阶段预测偏差较大的问题,将该模型用麦克劳林级数展开,推导出d(Wp-aNp^2)jdNp与Np在直角坐标系下存在线性关系。提出了将该线性表达式积分求解,就能得到Wp与NP的三次多项式关系式,并结合大庆油田北一二排西区块详细说明了求解过程。该关系式不但可以用来预测聚合物驱区块的含水率和可采储量,而且还能够预测出单井在其控制范围内的可采储量。将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无论区块还是单井,相对误差均小于5%。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Translated from Khimiya i Tekhnologiya Topliv i Masel, No. 10, pp. 9–10, October, 19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