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A-I(apoA-I)对巨噬细胞源泡沫细胞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BCA1)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佛波酯(PMA)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使其分化为负脂的泡沫细胞,然后用apoA-I(10 mg/L)或ABCA1抗体(10 mg/L)孵育泡沫细胞24 h.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巨噬细胞及经apoA-I及ABCA1抗体干预前后泡沫细胞MCP-1、VCAM-1及ABCA1的表达,并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①经ox-LDL50 mg/L干预后,与巨噬细胞相比,泡沫细胞内MCP-1、VCAM-1及ABCA1表达均明显增强.②与未干预组相比,经apoA-I 10 mg/L干预后,泡沫细胞内MCP-1及VCAM-1表达显著减少(P值均<0.05),而ABCA1表达明显增加(P值均<0.05);经ABCAl抗体10 mg/L干预后,泡沫细胞内MCP-1的表达显著增加(P值均<0.05),VCAM-1表达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A-I可能通过增加泡沫细胞ABCA1和降低MCP-1及VCAM-1蛋白的表达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炎作用,ABCA1通道可能在降低泡沫细胞内MCP-1表达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向泡沫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脂酰CoA胆固醇酯酰转移酶-1(ACAT-1)表达及活性的变化。方法复苏、培养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与乙酸肉豆蔻佛波酯(PMA)、PMA+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共孵育1~4 d,RT-PCR方法检测单核细胞分化过程中ACAT-1 mRNA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ACAT-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单核细胞复苏后加入PMA诱导48 h后,分化为巨噬细胞。经PMA+ox-LDL诱导24 h后分化为泡沫细胞。(2)与无血清培养单核细胞对照组比较,在PMA诱导单核细胞株THP-1向巨噬细胞分化过程中,ACAT-1 mRNA、蛋白表达及酶活性水平明显增高(P<0.05),呈时间依赖效应。(3)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分化过程中,ACAT-1 mRNA、蛋白表达及酶活性水平增高,呈时间依赖效应。但和无血清培养巨噬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核细胞株THP-1经PMA,PMA/ox-LDL诱导后,可分化为巨噬细胞、泡沫细胞。ACAT-1的表达及活性增高在单核细胞向泡沫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研究辛伐他汀对脂多糖(LPS)诱导人THP-1单核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与NF-κB活化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调控炎症状态下单核细胞MCP-1表达与NF-κB活化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THP-1单核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辛伐他汀低、中、高浓度组,辛伐他汀3组加入不同浓度(1、5、10 μmol/L)辛伐他汀预孵2h与LPS组均加入LPS刺激24 h.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质蛋白IκBα、NF-κB p65、MCP-1水平与各组细胞核蛋白NF-κB P65水平,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MCP-1水平.结果 辛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抑制LPS诱导人THP-1单核细胞胞质蛋白与培养上清MCP-1增加;辛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抑制LPS所致人THP-1单核细胞胞质蛋白IκBα与NF-κB P65降低及核蛋白NF-κB P65增加.结论 辛伐他汀抑制LPS诱导人THP-1单核细胞MCP-1表达可能与其抑制NF-κB活化有关;而抑制NF-κB活化可能与其抑制IκBα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研究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脂质沉积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分泌的情况,探讨其肾毒性的机制.方法 采用一种已建立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MCLs)为研究对象,通过油红"O"染色和酶法分别定性和定量检测细胞内脂质沉积情况;使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细胞MC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通过HMCLs与THP-1的共孵育,检测单核细胞的趋化黏附情况.结果 VLDL可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诱导HMCLs细胞内脂质沉积.随着VLDL刺激时间的延长(0~24 h)和浓度的增加(0~200μg/ml),细胞内甘油三酯积聚逐渐增多,总胆固醇未发现明显变化.VLDL在一定时间(0~6 h)和浓度范围(0~100μg/ml)内可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刺激HMCLs MCP-1 mRNA的表达.VLDL可呈剂量依赖性(0`100 μg/ml)上调MCP-1蛋白的分泌;剂量依赖性(0~200μg/ml)增加HMCLs对THP-1单核细胞的趋化.结论 VLDL可通过诱导HMCLs细胞内脂质积聚和增加MCP-1分泌发挥其脂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exendin-4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试验分组: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10 ng/ml)、TNF-α(10 ng/ml)+E1组(1 nmol/L exendin-4)、TNF-α(10 ng/ml)+E5组(5 nmol/L exendin-4)、TNF-α(10 ng/ml)+E10组(10 nmol/L exendin-4)。收集24 h细胞,提取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细胞内MCP-1 mRNA的表达;分别在24、48 h收集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MCP-1、FN的浓度。结果孵育24 h时,TNF-α组MCP-1 mRNA和细胞培养上清MCP-1、FN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与TNF-α组比较,TNF-α+E5组、TNF-α+E10组细胞内MCP-1 mRNA和培养上清内MCP-1、FN含量均明显降低;孵育48 h时,TNF-α组细胞培养上清MCP-1、FN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与TNF-α组比较,TNF-α+E1组、TNF-α+E5组、TNF-α+E10组细胞培养上清内MCP-1、FN含量均明显降低;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和exendin-4浓度的增加,培养上清内MCP-1、FN含量降低更加明显。结论 Exendin-4可明显抑制TNF-α诱导的系膜细胞MCP-1 mRNA的表达,并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TNF-α诱导的系膜细胞培养上清内MCP-1、FN的含量,提示exendin-4可能会对肾脏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银杏黄酮苷元(GA)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植物血凝素样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SP免疫组化法等,探讨ox-LDL诱导下内皮细胞表达MCP-1、LOX-1及银杏黄酮苷元的干预作用。结果6.25~25 mg/L银杏黄酮苷元与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共同培养6~48 h可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MCP-1、LOX-1 mRNA和蛋白表达(P0.05),具有浓度、时间效应关系(P0.05)。LOX-1拮抗剂PIA可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LOX-1、MCP-1 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银杏黄酮苷元可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黏附因子MCP-1表达,该作用可能通过抑制LOX-1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H19在人单核细胞THP-1源巨噬细胞脂质蓄积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THP-1细胞经佛波酯(PMA)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孵育诱导成为泡沫细胞,构建体外动脉粥样硬化(泡沫细胞)模型。利用LipofectamineTM3000转染试剂,将H19小干扰RNA(siRNA)转染到THP-1细胞以沉默H19基因;油红O染色及异丙醇提取定量的方法检测细胞内脂质蓄积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ncRNA H19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油红O染色及胆固醇检测结果提示泡沫细胞模型构建成功。RT-PCR检测显示,ox-LDL诱导成功的THP-1源泡沫细胞模型中LncRNA H19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而在H19 siRNA沉默后,THP-1源泡沫细胞中脂质含量明显减少(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发现,ox-LDL刺激后与对照组相比,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马来酸罗格列酮对糖耐量异常患者循环血单核细胞分泌MCP-1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口服马来酸罗格列酮4mg/d,连续24周,对照组不服用马来酸罗格列酮。两组试验对象均予严格控制糖尿病饮食、减轻体重,未应用其它抗糖尿病药物。分别于24周前后采血,在体外实验中,以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循环血单核细胞,培养24h,在终浓度为0.01mg/L的内毒素诱导下分泌MCP-1,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析方法测定培养液MCP-1水平,以评价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前后单核细胞对低剂量内毒素刺激反应性的改变;用改良后的流式细胞技术测量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前后单核细胞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的变化,探讨单核细胞MCP-1降低机制。结果:在体外低剂量内毒素诱导实验中,试验组24周前循环血单核细胞分泌MCP-1水平为4 256.0ng/L(2 748.6~5 562.0ng/L),治疗24周后MCP-1降低到1 053.8ng/L(623.5~3 374.0ng/L),MCP-1水平降低显著(P<0.01)。试验组24周前、后单核细胞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分别为(110±24)U、(56±18)U(P<0.01),而对照组24周前、后单核细胞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分别为(98±26)U、(106±24)U,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通过降低单核细胞内MCP-1的上游产物活性氧自由基而直接抑制单核细胞分泌MCP-1,从而降低血浆MCP-1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载脂蛋白A-I模拟肽L-4F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下3T3-L1脂肪细胞分泌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3T3-L1脂肪细胞促分化成熟后,oxLDL(50μg/ml)刺激脂肪细胞,给予L-4F(1-50μg/ml),H-89(10μmol/L)及H-89+L-4F(50μg/ml)干预,收集细胞,测定脂肪细胞MCP-1上清液中的浓度和mRNA表达水平,以及脂肪细胞核因子C/EBPα、β的蛋白质水平;改良Boyden小室法检测不同干预组上清液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活性的影响。结果 OxLDL(50μg/ml)刺激使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表达及分泌MCP-1明显增加,并使得诱导的单核细胞移动距离明显增加。L-4F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减少脂肪细胞MCP-1的表达和分泌,降低单核细胞趋化活性;50μg/ml L-4F使MCP-1 mRNA的表达降低(91±6)%(P<0.01)。PKA抑制剂H-89(10μmol/L)干预oxLDL刺激的脂肪细胞后MCP-1 m RNA的表达也显著减少(P<0.01),但是,在50μg/ml L-4F作用的基础上,H-89(10μmol/L)的孵育并未使得MCP-1 mRNA的表达进一步降低(P>0.05)。50μg/ml oxLDL刺激对脂肪细胞C/EBPα的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增加C/EBPβ蛋白量,且该作用呈时间依赖性;L-4F和H-89干预均降低C/EBPβ的蛋白质含量。结论 OxLDL时间依赖性地诱导脂肪细胞C/EBPβ的蛋白合成,并增强脂肪细胞MCP-1的表达分泌,L-4F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对抗oxLDL的致炎作用,cAMP/PKA-C/EBPβ信号通道可能是L-4F的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X盒结合蛋白1(XBP1)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中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ox-LDL刺激人巨噬细胞THP-1后,利用Western bolt法检测XBP1表达的变化。ox-LDL刺激THP-1细胞不同时间(6 h、12 h和24 h)后,用Western bolt法检测XBP1表达的变化。利用慢病毒介导的shRNA干扰技术及基因过表达技术,分别构建XBP1基因干扰与过表达的THP-1细胞系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检测干扰或过表达XBP1基因后对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用不同浓度ox-LDL处理THP-1细胞,XBP1表达强度随着ox-LDL诱导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用100 mg/L ox-LDL处理THP-1细胞不同的时间,XBP1表达强度出现时间依赖性的增强。用100 mg/L ox-LDL处理THP-1细胞24 h出现细胞凋亡。ox-LDL诱导巨噬细胞,与对照组CHOP mRNA和C-Caspase-3 mRNA相比,THP-1细胞干扰XBP1基因表达后,CHOP mRNA和C-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强(对照组CHOP 31.93±0.21,C-Caspase-3 24.16±1.18;干扰组CHOP 48.30±0.53,C-Caspase-3 39.12±2.75;P<0.01)。ox-LDL诱导巨噬细胞,与对照组CHOP mRNA和C-Caspase-3 mRNA相比,当THP-1细胞过表达XBP1基因后,CHOP mRNA和C-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减少(对照组CHOP 31.53±0.47,C-Caspase-3 22.23±0.63;过表达组:CHOP 14.79±0.51,C-Caspase-3 10.69±0.29;P<0.01)。结论 XBP1在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中起保护性作用,并可能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李琴山  刘洋  冯赞杰  钱民章 《医学争鸣》2007,28(12):1075-1077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并鉴定hUVEC;用不同浓度MCP-1(0.1,1.0,10,100μg/L)对其作用24,48h;Annexin V/PI双染细胞,流式细胞仪观察内皮细胞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染色体"DNA ladder"的形成.结果:MCP-1能诱导hUVEC的凋亡,其效应随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强(P<0.01);Annexin V/PI显示凋亡细胞明显增加;细胞DNA呈明显的"DNAladder".结论:MCP-1能诱导hUVEC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因子-3(MCP-3)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ICAM-1、VCAM-1、TF、TFPI 及其凋亡
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给予0~3.0 ng/ml的MCP-3进行干预,确定MCP-3对HUVECs的最适作用
浓度,以此浓度干预HUVECs,在MCP-3 加药之前1 h 分别给予MCP-3 抗体(20 ng/ml)、PI3K抑制剂LY-294002(5 mmol/ml)
处理细胞,MCP-3 作用24 h 后提取各组总RNA、总蛋白,用RT-PCR、Western blot 分别检测干预后的ICAM-1、VCAM-1、TF、
TFPI 的表达。模拟病理状态,用ox-LDL 干预HUVECs与空白组对照,24 h 后提取各组总RNA、总蛋白,用RT-PCR、Western
Blot 分别检测各组MCP-3 表达情况。最后,用MCP-3 及MCP-3+CCR2 拮抗剂RS102895(6μmol/L)分别干预HUVECs,作用
24、48 h 分别检测HUVECs凋亡率及caspase3 的表达,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MCP-3 对HUVECs的最适作用浓度为
0.3 ng/ml(P<0.05);MCP-3 可诱导HUVECs 细胞中ICAM-1、VCAM-1、TF 表达的增加,同时可抑制TFPI 表达(P<0.05);
MCP-3 抗体和LY-294002 可分别拮抗、抑制此作用(P<0.05);ox-LDL 可上调HUVECs表达MCP-3(P<0.05);作用24、48 h 后
MCP-3 可明显诱导HUVECs凋亡,CCR2 抑制剂可拮抗此作用。结论ox-LDL 可诱导HUVECs表达MCP-3,MCP-3 可诱导
HUVECs凋亡,且可能部分通过PI3K信号通路影响HUVECs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心绞痛患者70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4例,另选择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IL-6、MCP-1水平。结果 UAP组血浆IL-6、MCP-1水平为(18.12±2.62)pg/L、(25.63±4.76)pg/L,显著高于SAP组的(14.98±2.54)pg/L、(21.78±4.53)pg/L(P<0.01),UAP组、SAP组均高于对照组(11.68±2.51)pg/L、(15.71±4.34)pg/L(P<0.01)。结论血浆IL-6与MCP-1在冠心病患者中显著升高,在反映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黄芩苷(baicalin)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的炎症反应的作用。 方法 利用LPS建立人单核细胞THP-1的炎症模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F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IL-8、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相对表达,确定最优的LPS刺激浓度。乳酸脱氢酶检测试剂盒检测黄芩苷的细胞毒性,优选其最佳使用浓度范围。对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炎症模型予以不同浓度的黄芩苷预处理,利用RT-qPCR法检测黄芩苷对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的IL-1β、IL-6、IL-8、GM-CSF和TNF-α的表达升高的影响。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1 μg/mL的LPS处理人单核细胞THP-1 24 h后均可显著引起IL-1β、IL-6、IL-8、GM-CSF和TNF-α的表达升高(P<0.05),黄芩苷在浓度为10、30、100 μmol/L时处理人单核细胞THP-1 24 h和48 h,无明显细胞毒性。30 μmol/L和100 μmol/L的黄芩苷可降低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的IL-1β、IL-6、IL-8、GM-CSF和TNF-α的表达升高。 结论 黄芩苷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刘中洪  冯家龙  蒋涛  冉春雷 《重庆医学》2012,41(30):3132-3133,3137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对大鼠颅脑外伤后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7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血晶素组、生理盐水组和锌原卟啉组。采用液压冲击伤复制颅脑外伤的动物模型,伤后予以45mg/100mg体质量腹腔注射诱导剂血晶素、抑制剂锌原卟啉、生理盐水干预HO-1的表达。SP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HO-1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以及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血晶素组HO-1表达较生理盐水组和锌原卟啉组显著增加(P<0.01)。血晶素组Bcl-2表达较生理盐水组和锌原卟啉组显著增加(P<0.01)。同时,血晶素组凋亡指数较生理盐水组和锌原卟啉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HO-1在颅脑外伤中的表达,具有上调Bcl-2的表达,抗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收集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在不含血清的RPMI-1640中孵育24h;ox-LDL组在不含血清的RPMI-1640中加ox-LDL(40μg/ml)孵育24h;PDTC(NF-κB抑制剂)组:先加PDTC(10-5mol/L)培育1h之后加ox-LDL(40μg/ml)继续孵育24h,之后收集单核细胞及细胞上清液,采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抽提法提取总RNA,扩增目的基因LOX-l,并采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sLOX-1蛋白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x-LDL组单核细胞LOX-1 mRNA表达增加(0.304±0.047vs0.813±0.131,P<0.05),细胞上清液中sLOX-1蛋白含量(ng/ml)增加(7.277±1.979 vs 16.517±2.064,P<0.05);PDTC组单核细胞LOX-1 mRNA表达及细胞上清液中sLOX-1蛋白含量均增高(分别为0.502±0.140和11.997±1.757,P<0.05)。与ox-LDL组相比,PDTC组单核细胞LOX-1 mRNA表达减少,细胞上清液中sLOX-1蛋白含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 ox-LDL可诱导人单核细胞LOX-1表达增加,NF-κB也参与了ox-LDL对LOX-1表达并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SD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行培养传代,采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大鼠平滑肌细胞,根据作用药物浓度进行分组,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Ox-LDL 100μg/mL组,Ox-LDL 100μg/mL+姜黄素20μmol/L组,Ox-LDL 100μg/mL+姜黄素40μmol/L组,Ox-LDL 100μg/mL+姜黄素80μmol/L组。分析姜黄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对细胞的增殖的影响。按照加入药物浓度进行分组,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姜黄素50μmol/L组,姜黄素100μmol/L组,姜黄素120μmol/L组,分析姜黄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Ox-LDL 100μg/mL组MCP-1分泌[(812.6±78.7)ng/L]及MCP-1 mRNA表达水平[(1.18±0.11)]较对照组[(91.3±6.1)ng/L,(0.16±0.04)]显著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姜黄素对OxLDL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MCP-1分泌及MCP-1 mRNA表达、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细胞凋亡有诱导作用,并且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增加,作用越明显(P〈0.01)。结论姜黄素能够抑制Ox-LDL诱导的大鼠细胞平滑肌细胞MCP-1表达以及细胞增殖,诱导大鼠细胞平滑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表达N端2-8位氨基酸缺失的突变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MCP-1),并观察其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干预作用.方法:Megaprimer-PCR构建mMCP-1-pVAX1(pVMm).以脂质体将pVMm转染真核细胞系C2C12,ELISA分析mMCP-1的表达情况.采用趋化实验分析mMCP-1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NCs)的趋化活性及其对MCP-1的干预作用.结果:①酶切和测序显示野生型MCP-1真核表达载体(pVM)和pVMm构建成功.pVMm在真核细胞C2C12中有效表达.②mMCP-1不具有趋化病毒性心肌炎小鼠PMNCs的活性.与单纯使用MCP-1相比,以不同浓度的mMCP-1和MCP-1同时行趋化实验,被趋化的细胞明显减少(P<0.01),25 μg/L mMCP-1可阻断10 μg/L MCP-1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PMNC的趋化活性.结论:小鼠MCP-1 N端2-8位氨基酸决定其趋化活性.mMCP-1可用于干预MCP-1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科峰  柴林燕 《安徽医学》2017,38(4):395-400
目的 通过观察替米沙坦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研究替米沙坦对AGEs所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干预作用和机制.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牛血清白蛋白(BSA)对照组,AGEs诱导组(10-4~10-1mg/mL),AGEs+替米沙坦组(1、10、100 nmol/L).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及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活性氧含量,RT-PCR检测VCAM-1、MCP-1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的mRNA.结果 AGEs组人内皮细胞内活性氧荧光强度增强,替米沙坦干预后降低;AGEs呈浓度依赖性地增强人内皮细胞对VCAM-1和MCP-1基因的转录,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GEs(10-4mg/mL)组VCAM-1和MC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0.24±0.01 vs 0.07±0.02;0.25±0.01 vs 0.18±0.03,P<0.05);替米沙坦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人内皮细胞对VCAM-1和MCP-1基因的转录,与AGEs诱导组相比,替米沙坦(10 nmol/L)组人内皮细胞的VCAM-1和MCP-1基因转录水平显著降低(0.23±0.01 vs 0.85±0.11;0.62±0.10 vs 1.05±0.04,P<0.05);与AGEs诱导组相比,替米沙坦(1 nmol/L)组人内皮细胞RAGE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64±0.03 vs 1.18±0.10,P<0.05).结论 AGEs增强人内皮细胞表达VCAM-1和MCP-1;替米沙坦可能通过抑制RAGE表达来抑制AGEs诱导的人内皮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在凝血酶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HLF-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信号通路中的作
用。方法分别用几种不同类型的PKC抑制剂预处理HLF-1,再用凝血酶(10 nmol/L)刺激HLF-1,利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
MCP-1的蛋白表达;提取细胞裂解液中总RNA并逆转录合成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CP-1 mRNA表达水平。结
果广谱型PKC抑制剂Bisindolylmaleimide I 和RO-31-8220 可抑制凝血酶诱导的HLF-1 MCP-1 蛋白释放及mRNA表达,而
Ca2+依赖性PKC抑制剂Gö 6976则没有抑制效果。结论非Ca2+依赖性PKC介导凝血酶诱导HLF-1释放MCP-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