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和焦痂的存在造成机体体液大量的丢失,也是多种有害介质释放及导致全身侵袭性感染的滋生地,可引发机体超高代谢,以及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只有尽早切除大部分焦痂创面才有可能阻断烧伤焦痂毒素、创面细菌感染及多种有害体液介质对机体带来的威胁。方法: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自体皮源少,需修复创面面积大,是治疗大面积烧伤的一大难题,自体微粒皮移植+异体皮覆盖技术可利用有限的供皮区来修复较大的创面。结果:近4年我院临床应用自体微粒皮移植+异体皮覆盖治疗大面积烧伤1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①早期行创面切、削痂+自体微粒皮移植异体皮覆盖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植皮成活率的重要措施。②微粒皮可利用有限的供皮区来修复较大的创面。③自体微粒皮生长需要活力良好的异体皮覆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鲜刃厚猪皮作为微粒皮移植覆盖物的应用价值。方法:16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伤后3-7 d行切削痂自体微粒皮移植术,术中以新鲜刃厚猪皮覆盖创面。结果:治愈15例;创面愈合结果优为6例,良为7例,差为2例。结论:新鲜刃厚猪皮可以用作微粒皮移植的覆盖物,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新鲜猪皮覆盖自体微粒皮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采用新鲜猪皮覆盖自体微粒皮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提高大面积烧伤的救治水平。方法 选择20-50kg健康优质白种猪,术前1d活杀致死,清洗,剃毛,取猪皮,用取皮鼓加工成断层皮,放入抗生素消毒盒,密封后冷藏保存。手术时将微粒皮尽可能均匀地涂抹于猪皮之真皮面,用手术刀片打洞以利引流,将其覆盖于切削痂后的创面上,加压包扎。结果 术后2-7d第1次换药行暴露或半暴露,猪皮开始排异时间主要集中在2、3周,本组病例中微粒皮成活在90%以上者37例,50%-90%者48例,低于50%者7例。残余创面经过1-4次自体皮片移植治愈。结论 新鲜猪皮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制作简单,容易推广,适用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4.
四肢一次性切痂自体微粒皮移植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寻找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24例大面积深度烧伤于伤后3~6d行四肢一次性切痂、自体微粒皮移植术修复创面。结果 ①24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有20例存活,其中微粒皮成活及覆盖创面90%以上者12例、70%~90%者8例。②5~7d后,异体皮表皮层出现疱状变性;2周左右,异体真皮出现黑色斑点,4~6周形成痂皮脱落,其下为新生表皮覆盖。③随访2年见愈合后的创面平整、光滑、有弹性。结论 四肢一次性切痂微粒皮移植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切实可行、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脱细胞猪皮移植术联合延迟微型皮移植术运用于大面积深度烧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大面积烧伤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切削痂后行异种皮覆盖,5 d后行延迟微型皮移植术;对照组切削痂后采用传统的异体皮移植术联合微粒皮移植的传统手术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微型皮片的成活率、创面封闭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相同,均为90%,创面封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患者每1%创面治疗费用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皮片存活率较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大面积烧伤切削痂后行异种皮联合延迟自体微型皮移植术修复效果理想,为大张异体皮加微粒皮移植提供了新的替代术式。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 研究全厚型脱细胞猪皮作为自体微粒皮移植覆盖物治疗大面积烧伤的效果.②方法 随机选择10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其中男6例,女4例(包括儿童1例),年龄4~51岁.烧伤后3天切痂,暂时用普通异种皮或生物敷料覆盖创面,过渡1周后将全厚型脱细胞猪皮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将自体刃厚头皮制备成微粒皮,植皮区与供皮区面积比为10~15:1,最大20:1,微粒皮制备时毛发必须刮干净,打成皮浆,涂于丝绸上反复漂浮,将漂浮好的微粒皮均匀覆盖在全厚型脱细胞猪皮真皮面,固定于创面,常规加压包扎,压力18~21kpa,观察猪皮排异变化、微粒皮成活情况及愈后皮肤弹性及外观.③结果 全厚型脱细胞猪皮于术后2~4周脱水干燥,1个月左右分批脱落,创面愈合率90%以上,瘢痕轻,外观弹性较好.④结论 全厚型脱细胞猪皮替代异体皮与自体微粒皮混合移植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节省皮源,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烧伤创面处理贯穿烧伤治疗的全过程,如何有效的进行创面处理是烧伤治疗成败的关键。大面积深度烧伤应尽早进行大面积切削痂植皮已被烧伤界学者所公认,异体皮加自体微粒皮移植被广泛认同。新鲜自体皮移植亦无争议,预存自体皮移植似乎多此一举,其实不然。因为头部第1次供皮后2周左右即可愈合良好,第2次供皮后10d左右即可愈合良好,而早期切削痂异体皮加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后,至异体皮溶脱或残余焦痂、痂皮溶脱后行创面清创自体皮移植术(第2或第3次手术),时间间隔需1个月左右,此间有限的供区(特别是头部供区)将被闲置。利用此时间间隔,可切取头皮至少1次备用。我院自2005年10月起,对16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应用预存自体皮移植作为创面处理的辅助方法,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自体微粒皮与异体皮混合移植治疗18例大面积深度烧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体微粒皮与异体皮混合移植在大面积深度烧伤切削痂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自体微粒皮与异体皮治疗18例大面积深度烧伤。结果:18例烧伤患者植皮均成活,自体微粒皮扩展达85%以上。随访1-2年,愈后肢体外形、关节活动度较满意,弹性可,瘢痕增生不严重,起水疱、反复破溃者少。结论:自体微粒皮与异体皮混合移植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与异体皮覆盖自体微粒皮移植术进行对比研究,评价异种脱细胞猪皮覆盖自体微粒皮移植术的临床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收治的70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脱细胞猪皮覆盖自体微粒皮移植术组(35例)和异体皮覆盖自体微粒皮移植术组(35例),观察患者术后第4周微粒皮成活率、术后2种覆盖物排斥情况、体温变化,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绝对值及血清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1)脱细胞猪皮组术后第4周微粒皮成活率与异体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5±6.6)% vs (70.6±7.5)%,P>0.05.(2)脱细胞猪皮组术后3d脱细胞猪皮与创面附着良好,大部分猪皮不变色,部分呈褐色.3~4周脱细胞猪皮干燥与基底分离,受压部位有少量积液,但无猪皮溶解,揭去猪皮后见微粒皮成活、融合成片.异体皮组移植后3~14 d异体表皮开始排斥剥脱,移植后10~30 d异体真皮干枯,移植后25~60 d异体真皮剥脱,覆盖的异体真皮完全脱落,微粒皮扩展成片,创面愈合.(3)两组患者术后体温均较术前下降(P<0.01),异体皮组在术后第14天体温较脱细胞猪皮组升高(P<0.01).(4)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第7、14天时脱细胞猪皮组白细胞计数低于异体皮组(P<0.05,P<0.01);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较术前升高(P<0.01),术后第14天时脱细胞猪皮组低于异体皮组(P<0.01);术后两组患者血清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异种脱细胞猪皮代替异体皮行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可减轻患者全身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对异体皮的依赖,说明脱细胞猪皮可作为同种异体皮的良好的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体与异体皮混合移植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选用新鲜猪皮与自体皮混合移植治疗烧伤深度22例。结果猪皮成活良好,罕见坏死,开始排异时间最早为术后8d,最晚为16d,自体皮在猪皮下成活良好。猪皮排异后,9例仅有散在创面再次暴露,经换药后创面愈合,12例有少部分创面再次暴露,但均不到切削痂创面的10%,补植少许自体刃厚皮后创面愈合;1例再次暴露创面较多,约占切削痂面积的20%,需补植较多的自体皮。结论自体与异体皮混合移植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较好方法,已获得公认。  相似文献   

11.
自体焦痂在微粒皮片移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5例自体焦痂与自体微粒皮片混合移植术,利用自体焦痂原位回植替代原术中的异体皮作为创面覆盖物,自体供皮与切痂创面之比为1:6~1:7。结果表明:当烧伤深度未累及深筋膜平面时,施行该手术方法5~6周后80%以上的切痂创面可以得到覆盖。  相似文献   

12.
大面积三度烧伤创面的处理,目前普遍应用早期切除三度焦痂组织,将大张异体皮打洞嵌入自体小皮片的方法复盖创面。一九七八年,我们收治一例烧伤总面积83%,三度为75%的患者。采用了早期切痂和自然脱痂的方法,一次切除焦痂面积达46%,应用大张同种异体皮和猪皮打洞嵌入  相似文献   

13.
自体微粒皮与异体皮混合移植是目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有效覆盖的主要手段[1]。2002年1月~200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烧伤患者3 758例,其中有82例行切痂、微粒皮移植、同种异体皮覆盖术,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60例,女22例,年龄2~62岁,平均37.5岁。火焰烧伤  相似文献   

14.
微粒皮移植新鲜猪皮覆盖治疗严重烧伤14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深度烧伤的治疗,长期以来存在着创面覆盖难的问题,原因是自体皮源有限,异体皮来源困难,且价格昂贵.我科自1993年1月起开始用微粒皮移植新鲜猪皮覆盖治疗严重深度烧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体微粒皮同种异体皮混合移植在大面积烧伤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1年至今共收治15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共计24个部位的早期切痂后创面应用自体微粒皮同种异体皮混合移植修复。结果①15例病人全部存活。②同种异体皮在创面存活2~4wk,脱落后自体微粒皮成活扩展覆盖创面90%以上的共18个部位,60%~80%的6个部位。残余创面经换药或1~3次自体邮票状植皮愈合,愈合时间28~52d。③随访2年创面愈合后瘢痕增生轻,皮肤弹性可。结论自体微粒皮加同种异体皮混合移植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切痂异体皮覆盖对防治大面积深度烧伤脓毒症的作用。方法:对大面积深度烧伤9例在早期(伤后2~3d)行切痂异体皮覆盖(A组);随机选择同期条件相似的大面积烧伤9例作对照组,在伤后5~7d开始行分期切痂异体皮覆盖(B组);记录两组患者体温、心率、观察精神及消化系统等变化,血细菌培养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后体温、心率等方面恢复快于B组;A组脓毒症率(11.1%)低于B组(55.6%)。结论:早期切痂异体皮覆盖能降低大面积烧伤脓毒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总结烧伤总面积80%以上和Ⅳ度烧伤50%以上的特大面积烧伤病人37例,其中烧伤总面积80%-90%22例,烧伤指数72.0±5.0,治愈16例,烧伤总面积90%以上15例,烧伤指数89.5±8.5,治愈5例,治愈最大面积100%。Ⅳ度切痂创面分别采用异体植皮或辐照猪皮打洞嵌自体小皮片覆盖,深Ⅱ度削痂创面全部用辐照猪皮覆盖。强调大面积烧伤早期抗休克及治疗吸入性损伤的重要性。提出在异体皮皮源困难的情况下,用辐照猪皮作创面覆盖物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异体甘油保存皮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深度大面积\烧伤的早期治疗方法。方法:大面积深度烧伤于4-5天即行切痂,以异体甘油皮为支架,将有限的自体皮制作成微粒皮后均匀地复合植于创面。结果:对5例共12个肢体2个躯干进行早期切痂后异体甘油皮+自体微粒皮的复合移植,成活后的创面平堤,外观平整,颜色淡红或近拟正常皮肤,触饮,收缩少,结论:异体甘油保存皮+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是大面积深度烧伤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采用脱细胞猪皮覆盖自体微粒皮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该院烧伤科收治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60例,应用早期削痂术行自体微粒皮移植,以脱细胞猪皮为微粒皮覆盖物.观察覆盖物脱落及微粒皮成活情况,并计算术后28 d创面愈合率;术后7、14、21、28 d取创面组织标本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观察术后1年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3d脱细胞猪皮与创面附着良好,大部分猪皮不变色,部分呈褐色,猪皮下俩有积血、积液行剪小孔引流.术后21~28 d脱细胞猪皮干燥与基底分离,受压部位有少量积液,但无猪皮溶解,揭去猪皮后见微粒皮成活、融合成片.术后第4周创面愈合率为(81.20±3.31)%.创面组织HE染色显示,术后7d的部分组织切片中可见表皮细胞生长,术后14、21、28 d均可见表皮细胞生长,表皮层逐渐增厚,脱细胞猪皮逐渐干燥与基底分离.术后1年患者术区虽有表浅瘢痕,但其弹性和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脱细胞猪皮可以替代异体皮作为微粒皮移植的良好覆盖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全自动碎皮机在大面积烧伤微粒皮移植异体皮覆盖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行微粒皮移植异体皮覆盖术时采用全自动碎皮机进行碎皮。结果:手术时节省人力,缩短术程。结论:节省劳动力,缩短术程,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自体微粒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