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用户同时接收多路多播业务的场景,借鉴基于调度集合的单播多播业务联合调度SSBIS算法,将接收的多播业务重新划分调度集合,多播、单播业务合理调度,设计了一种扩展的单播多播业务联合调度ESSBIS算法。在保证用户最小数据速率要求的同时,可以更好的降低终端能耗。  相似文献   

2.
在单播与多播混合服务的OFDM蜂窝系统中,因负载较重而使带宽资源被完全占用时,为接纳更多的多播用户,在单播多媒体用户可接受的范围内提出:基于信道容量平滑的QoS升降级带宽借用方法.通过建立QoS升降级的子载波借用模型和CUpDown-QoS算法,达到最大化多播用户数和减小多播切换呼叫中断率;提出了GoS保证下,限制新呼叫的动态带宽借用阈值,给出基于Markov模型的CBP(Call Blocking Probability)与HDP(Handoff Dropping Probability)最优折中的阈值确定方法,以及多播优先的动态带宽借用策略对阈值确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多播路由性能,采用OPNET网络仿真平台进行实验. 在链路吞吐量上对单播路由和PIM-SM多播路由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多播路由在带宽利用率上具有较明显优势. 并在文件传输、数据库访问、VoIP和视频会议等多媒体应用上,对单播路由和PIM-SM多播路由进行网络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多播路由在延迟、丢包率和响应时间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IP多播最早实施方案依赖于尽力而为方法(Best Efforts)和用户数据报UI)P(User Datagram Protocol),所以不能保证多播数据流的可靠传输,参入的路由器不仅要处理网络中共有的动态拓扑结构变化,而且还必须处理作为成员加入或离去的动态主组。所以其负担特别重,极易发生网络阻塞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多播 单播”方式,即能有效地减轻路由器的工作负担,又能有效地对多播信息的可靠传输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5.
以视频会议系统为应用实例,基于不同的用户规模和数据传送方式(单播和多播),给出了使用OPNET Modeler建模仿真的过程,进行了结果分析。从方法学的角度看,这些对于研究、开发和教学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任播扩展局限性问题提出了一种任播树模型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可扩展的任播通信模型.任播树模型是将多播模型与单播模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用多播模型实现了任播组成员的管理,利用单播模型实现了任播数据包的转发.该任播通信模型实现了任播组成员的动态加入与离开,解决了任播现存的扩展性问题,同时也实现了任播组成员信息与请求的分布式维护与处理.从而实现了均衡负载功能.在IPv6模拟环境下实现了此任播通信模型,实验数据证明了其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研讨多媒体多播应用中的允许延迟和分组丢失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转接节点概念的可靠多播协554(RMPRM).RMPRM协议聚焦在允许延迟上提供多媒体服务质量保证,转接节点放置在多播树上,数据恢复在两个转接节点之间进行。RMPRM协议转接能满足重传需求和减少分组的复制数量。给出了RMPRM协议与不可靠多播协议的比较。仿真实验表明该协议具有较高的传输率和较低的端到端的传输延迟。研究表明RMPRM协议为多媒体多播传输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孟维嘉  庞伟正 《应用科技》2006,33(11):53-56
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遗传算法QGA(quantum genetic algorithm)解决多播QoS(quality of service)路由问题的算法.介绍了量子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给出了算法实现的方法和具体流程,并进行了量子遗传算法在多播路由选择优化方面的仿真实验,证明了量子遗传算法优于常规遗传算法.  相似文献   

9.
由于在所有节点都是多播节点时,最小生成树是最佳的,因此期望通过最小生成树动态贪婪多播路由算法产生的多播树的性能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对贪婪算法、加权贪婪算法和本文提出的最小生成树动态贪婪算法进行了详细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多播节点密度较大时显示了优越性,且它的平均无效度在其他情况下也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同时它还具有复杂度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分布式多用户虚拟现实系统多播通信模型的研究,对现有多播通信协议作了进一步改进,使之能动态地解决用户的加入与离开,能快速地构建分配树,很好地满足系统的实时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1.
张明杰 《科技信息》2008,(18):66-67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应用传统的单播的方法,已经满足不了实际的要求。本文介绍了IP组播技术以及它的实现方法。论述了使用IP组播技术在远程监控系统中视频传输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CERNET上构建和实现组播视频会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广域网上构建和实现组播视频会议 ,需要解决各接入点的网络的组播环境问题 ,视频会议管理和服务问题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在全国主干节点上构建和实现了组播视频会议系统 ,成为全国教育网各节点的视频会议交流平台 .该系统的稳定运行尤其是在 2 0 0 3年SARS期间的成功应用 ,对在我国互联网开展和推广基于IP组播的视频会议有重要的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视频点播系统中基于流行度的视频许可控制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节目流行度将视频流分成热门和冷门两类 ,提出了基于流行度的视频流许可控制算法 ,对于不同流行度的视频流采用扩展幂级数广播或者单播等多种播发方案 ,给出了不同流行度视频流的带宽预测公式·最后对该算法进行了数值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基于节目流行度的允许控制策略对整个系统请求阻塞概率是有影响的·该算法已经被应用于视频点播系统中 ,实验证明并发支持的用户数量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4.
由于卫星通信具有带宽有限、时延受限、信道误码率高等特点,因而设计星上交换结构时必须尽可能降低交换时延,减少内部阻塞.同时,组播业务的广泛应用使得星上交换需要具备单组播并行处理能力.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星上异步传输方式(ATM)单组播并行交换结构,并对此方案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由于采用了蚁群算法和阻塞规避方案,实现了单组播并行处理,并有效改善了信元时延和信元丢失率等性能.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组播的视频会议应用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组播技术实现多点视频会议能够显著节省网络带宽。相对于单播方式,基于组播的视频会议在网络环境、会议管理和会议安全方面产生一些新的问题。该文提出组播视频会议的应用框架,从4个方面对基于广域网的组播视频会议应用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进行了阐述:网络的组播环境支持和组播地址的管理;用户端协同工具及控制台;会议管理和用户管理;远程监控。并提出了组播会议的安全策略。该系统及应用框架已成功应用到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在2003年SARS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证明了该系统和应用框架是可行的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临时性、少量信息群发业务模型,提出一种多目标组播路由协议,利用已有的单播路由信息实现组播发送功能。中间节点根据组播分组中目的节点的地址和路由信息,结合本节点路由表或转发表,对相关目的节点执行转发。协议无需维护组播树和组播成员状态,可在任意提供路由表或转发表的单播路由协议基础上工作。在该应用模型下,协议的分组递交率性能与单播路由协议相当,发送开销比单播和其他组播路由协议大大减少,控制比特开销也较低。  相似文献   

17.
李吉平  姜春 《科技信息》2008,(10):44-45
该文介绍了ATM组播技术的原理和发展,以及其对多点视频通信技术的重要作用。讨论了在IP Over ATM网络下实现组播的两种方式的优缺点。分析了一种基于MARS的ATM组播模型。最后利用这一模型,提出了基于ATM组播技术的多人视频会议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Internet上流媒体实时多点播放质量适应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视频单点播放质量适应机制和VOD系统的代理缓冲机制的基础上,就Internet上流媒体的实时多点播系统提出了一种以分层编码为模型的代理缓冲质量适应机制,着重讨论了数据层的增加和丢弃算法及数据层在代理缓冲空间中的分配和替代过程,实例分析表明该机制能有效地提高各接收方的播放质量并使得播放过程具有平滑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P2P流媒体直播系统的特性和体系结构.对组播树的构建与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提出一种单播树、多播树结合的组播树构建方案,该方案结合了单组播树维护方便、多组播数节点负载均衡的优点.对节点组织策略进行了分析,对新加入节点利用及时服务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及时优化策略.在新节点加入的时候就探测其服务能力,调整组播树结构,及时发挥新加入节点的优势,提升系统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