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榴皮多酚体外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石榴皮多酚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及起关键作用的成分,采用3个脂质过氧化研究体系,即卵黄体系、低密度脂蛋白体系和大鼠肝脏匀浆体系,利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了石榴皮多酚纯化物、安石榴苷标准品和鞣花酸标准品对体外金属离子诱导性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安石榴苷,鞣花酸和石榴皮多酚纯化物均能有效抑制体外金属离子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并且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其抗脂质过氧化的能力强弱顺序依次是:安石榴苷>鞣花酸>石榴皮多酚纯化物>茶多酚,说明安石榴苷是石榴皮多酚中抗脂质过氧化的的关键物质。  相似文献   

2.
RP-HPLC法测定石榴汁中的4种多酚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检测石榴汁中没食子酸、石榴皮鞣素、安石榴苷和鞣花酸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rcusEP-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1%TFA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没食子酸的检测波长254nm,石榴皮鞣素、安石榴苷和鞣花酸的检测波长377nm。结果:没食子酸、石榴皮鞣素、安石榴苷和鞣花酸分别在0.020~0.320μg,0.038~0.608μg,0.074~1.184μg,0.039~0.624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05%、96.21%、95.30%、98.14%。结论:本方法精密可靠,可作为石榴汁中没食子酸、石榴皮鞣素、安石榴苷和鞣花酸4种多酚成分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石榴皮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其含有丰富的多酚,在食品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对石榴皮多酚的提取、纯化、检测和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介绍石榴皮中最重要的两种多酚——安石榴苷和鞣花酸的研究现状,特别是对安石榴苷的水解、鞣花酸的提取及制备等进行详细阐述;并以大白鼠为模型,阐明安石榴苷体内代谢的一般途径。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口法优化乙醇回流提取石榴皮中3种酚酸——安石榴林、安石榴苷和鞣花酸,并使3种成分产率达到最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田口法优化显著影响石榴皮提取的因素,包括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粒径和提取次数。结果表明,优化后取得的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粒径和提取次数分别为20%、70℃、2 h、50︰1(mL/g)、0.125 mm和提取2次。在这些最佳条件下,从1 g干燥的石榴皮粉末中可获得17.89±0.27 mg安石榴林、498.66±2.13 mg安石榴苷、7.30±0.05 mg鞣花酸,与预测值17.94 mg安石榴林、497.44 mg安石榴苷、7.26 mg鞣花酸符合。因此,达到利用田口法使安石榴林、安石榴苷和鞣花酸3种成分产率最大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石榴皮多酚纯化物、安石榴苷和石榴鞣花酸对脂变L-02肝细胞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MTT法筛选石榴皮多酚适宜浓度;体积分数5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与L-02肝细胞孵育48 h建立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加入不同浓度的受施物,继续培养48 h,采用RT-PCR法检测不同受施物对脂变L-02肝细胞HMG-CoA还原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石榴皮多酚均能呈剂量依赖性地减弱脂变L-02肝细胞mRNA表达,且以100μg/mL的安石榴苷标品抑制作用最强;表明石榴皮多酚降肝细胞总胆固醇作用是通过降低HMG-CoA还原酶mRNA表达实现的,安石榴苷是石榴皮多酚中降血脂的主要活性形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石榴皮多酚纯化物、安石榴苷和石榴鞣花酸对脂变肝细胞胆固醇合成的影响及机制;采用MTT法筛选石榴皮多酚适宜浓度,体积分数5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与L-02肝细胞孵育48 h建立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加入不同浓度的受试物,继续培养48 h,油红O染色定性观察细胞形态和脂滴堆积,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紫外分光-速率法检测HMG-CoA还原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石榴皮多酚均能成剂量依赖性地减少细胞内脂滴的积累、减少细胞内总胆固醇的含量,同时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其中以100μg/mL的安石榴苷标品效果最佳。表明石榴皮多酚具有降低肝细胞内总胆固醇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实现的,安石榴苷是石榴皮多酚中降血脂的主要活性形式。  相似文献   

7.
探讨石榴皮多酚对成人肝细胞脂滴形成的影响,对肝细胞胆固醇合成限速酶基因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以石榴皮多酚纯化物(PPPs)、安石榴苷(PC)和石榴鞣花酸(EA)为受试物,以体外培养成人正常肝细胞L-02为研究对象,采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肝细胞内脂滴变化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realtime quantitative,RT-PCR)分析对肝细胞胆固醇合成限速酶关键基因HMGCR m RNA、SE m RNA及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LDLR m RNA及其上游基因SREBP-2 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榴皮多酚三种受试物均能减少细胞内脂滴的形成,以石榴鞣花酸效果最好;与模型组相比较,石榴皮多酚各处理组均可极显著降低(p0.01)肝细胞内胆固醇含量;与正常组相比较,石榴皮多酚三种受试物均可使胆固醇合成关键酶HMGCR和SE基因表达调控至较低水平,对LDLR基因和SREBP-2基因表达则有明显的上调作用。石榴皮多酚及其主要成分(安石榴苷和石榴鞣花酸)降低肝细胞胆固醇及降脂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胆固醇合成限速酶基因表达,上调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水解法制备石榴皮鞣花酸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以60%乙醇超声提取石榴皮粉末,粗提物经石油醚萃取除去脂溶性物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物用酸水解法水解制备鞣花酸的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确定了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主要成分为粟木鞣花素、安石榴苷、石榴亭A、鞣料云石素、石榴亭B、鞣花酸,并鉴定酸水解产物为鞣花酸.采用毛细管电泳法(CE)监测了乙酸乙酯萃取物的酸水解历程,结果表明,随着水解时间的增加,乙酸乙酯萃取物的电泳峰不断减少,而水不溶物鞣花酸的质量不断增加.正交实验考察了水解时间、水解温度、酸浓度对鞣花酸得率的影响,最优水解条件为:水解时间6h、温度100℃、硫酸浓度1.0mol/L,鞣花酸得率达32.7%.  相似文献   

9.
以总多酚质量分数、吸附率、解吸率为指标,进行石榴皮总多酚的分离纯化研究,并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法测定石榴皮多酚中的鞣花酸、安石榴苷、绿原酸、槲皮素和表儿茶素质量分数。同时研究石榴皮多酚纯化物对脂肪酸合成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石榴皮多酚纯化的最佳条件为采用D101大孔树脂,石榴皮溶液进柱质量浓度为10 mg/mL,流速为2 BV/h,清洗用水5 BV,乙醇洗脱剂的体积分数为70%,用量为5.5 BV;纯化后石榴皮多酚质量分数为71.64%,较纯化前多酚质量分数49.31%有明显提高;纯化后石榴皮多酚中安石榴苷、鞣花酸、绿原酸、槲皮素和表儿茶素质量分数分别为46.91%、9.44%、0.53%、0.75%、0.32%。石榴皮多酚提取物对脂肪酸合成酶的半最大效应浓度(concentration for50% of maximal effect,EC50)为0.72 mg/mL,说明石榴皮多酚对脂肪酸合成酶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水质对石榴皮安石榴苷提取纯化工艺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生活饮用水和纯化水对石榴皮粉末中的安石榴苷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安石榴苷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进行测定。结果生活饮用水对石榴皮粉末提取纯化得到安石榴苷含量为2.65%;纯化水对石榴皮粉末提取纯化得到安石榴苷含量为78.79%。结论生活饮用水对石榴皮安石榴苷提取纯化的影响极大,会加速安石榴苷的氧化。  相似文献   

1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3):180-187
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圆二色谱法、同步荧光光谱法等方法分析异荭草素、鞣花酸和安石榴苷与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三种多酚类化合物对BSA的荧光猝灭机制主要为静态猝灭;与3种多酚结合后,BSA的构象发生变化,异荭草素与BSA的结合位点比例约为2∶1,安石榴苷、鞣花酸与BSA的结合位点比例约为1∶1;异荭草素、安石榴苷、鞣花酸与BSA相互作用的主要作用力初步确定为疏水作用力,并且此3种多酚与BSA之间的结合主要是吸热和熵驱动的反应。3种多酚均与牛血清蛋白产生不同程度的结合,为蛋白质与多酚复合物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石榴皮多酚的纯化技术以及对石榴皮多酚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表征。方法:选用国产10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所得的石榴皮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吸附动力学特征。采用4种常用体外抗氧化评价方法对纯化的石榴皮多酚进行活性表征。结果:大孔吸附树脂D160和XRD-6使石榴皮多酚粗提物中多酚纯度由35.05%提高到87.81%,其中,安石榴苷的纯度由原来的21.25%提高到73.96%。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抗氧化活性与石榴皮提取物中多酚的纯度,尤其是安石榴苷的纯度,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大孔吸附树脂可以应用于石榴皮多酚的分离纯化;安石榴苷是石榴皮多酚中起抗氧化活性的关键成分。  相似文献   

13.
从21 种果皮中筛选出总酚、总黄酮含量较高的果皮,并选择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对筛选出酚类物质含量高且抗氧化活性强的果皮进行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研究不同消化时间对总酚、总黄酮释放量的影响,并通过透析袋模拟肠道的吸收作用,考察其生物利用率,同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or/electrospray ionization-time of fight-mass spectrometry,UPLC-DAD/ESI-TOF-MS)研究模拟胃肠液消化前后酚类物质变化。结果表明:21 种果皮中石榴皮(总酚含量为(58.09±0.46)mg/g、总黄酮含量为(47.50±0.39)mg/g)和山竹皮(总酚含量为(52.09±1.52)mg/g、总黄酮含量为(36.07±0.46)mg/g)中酚类物质含量较高;石榴皮的抗氧化能力强于山竹皮;模拟胃液消化阶段,石榴皮中总酚和总黄酮释放量均增加,模拟肠液消化阶段总酚和总黄酮的释放量先增加后减少;与胃液消化阶段相比,肠液消化阶段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明显降低;生物利用率测定结果表明总酚的生物利用率在每个时间点均强于总黄酮;通过UPLC-DAD/ESI-TOF-MS从石榴皮提取物中共检测出的5 种酚类化合物(分别为α-安石榴苷、β-安石榴苷、鞣花酸己糖苷、鞣花酸脱氧己糖苷、鞣花酸),其在胃液消化过程中损失率小于肠液消化,说明石榴皮中酚类物质在酸性环境中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保健食品中安石榴甙、鞣花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方法采用迪马钻石Ⅱ(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波长256 nm下进行检测。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α安石榴甙24~240μg/ml;β安石榴甙56.0~560μg/ml;鞣花酸60.0~600μg/ml。相关系数r为0.999 7~0.999 9;检出限:α安石榴甙、β安石榴甙、鞣花酸分别为2.36、2.78、2.67μg/g;定量限:7.08、8.34、8.01μg/g。高低两个浓度水平加标回收率97.5%~104%;相对标准偏差(RSD)均<2.5%。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保健食品中安石榴甙和鞣花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以石榴皮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研究鞣花酸酸化工艺条件。以多酚提取物转化率为指标,考察硫酸浓度、酸化时间、酸化温度对鞣花酸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石榴皮鞣花酸的酸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鞣花酸酸化工艺为:硫酸浓度为0.83mol/L、酸化时间5h、酸化温度105℃,石榴皮多酚提取物转化率为86.38%,用无水甲醇热回流萃取4次,得到鞣花酸样品。建立了石榴皮酸化制备鞣花酸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对石榴皮鞣花酸的制备工艺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饮料工业》2013,(10):2-2
据sciencedirect数据库消息,2013年8月土耳其研究人员在《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杂志刊登一项多酚成分对美拉德模型中呋喃、丙烯酰胺形成的影响及储藏过程中总呋喃含量影响的研究。本研究采用葡萄糖-甘氨酸及果糖-天冬酰胺体系作为美拉德反应模型,分别研究咖啡酸、绿原酸、ECE(欧洲蔓越莓多酚提取物)、鞣花酸、表儿茶酸、橄榄苦苷、PPE(石榴皮多酚提取物)、OMWWE(橄榄多酚提取物)、安石榴苷、对羟苯基乙醇对美拉德模型及饼干焙烤过程中呋喃、丙烯酰胺形成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鞣花酸与磷脂的复合率为评价指标,以石榴皮鞣花酸和大豆卵磷脂为原料,采用超声-微波协同技术,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制备鞣花酸磷脂复合物的最优条件,并研究了鞣花酸磷脂复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对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鞣花酸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以乙醇为反应溶剂,鞣花酸质量浓度为 3 mg /mL,投料比(磷脂:石榴皮鞣花酸质量比)为 3:1,微波功率为300 W,反应时间为 35 min,鞣花酸磷脂复合物复合率为91.80%。光谱分析表明,鞣花酸与磷脂未形成新的化合物而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复合物。与鞣花酸相比,复合物在水和在正辛醇中溶解性均稍有改善。添加鞣花酸及其磷脂复合物可以延缓葡萄籽油和核桃油的氧化反应。石榴皮鞣花酸及其磷脂复合物对核桃油的抗油脂氧化效果更好。本实验为石榴皮鞣花酸的进一步资源化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石榴皮安石榴苷的超声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方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研究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及提取次数对提取石榴皮中安石榴苷含量的影响,优化安石榴苷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通过测定其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安石榴苷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均对安石榴苷的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乙醇浓度影响最大,料液比影响最小,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3%、料液比1∶26(g/mL)、超声功率200 W、提取时间40 min,提取1次,在此条件下安石榴苷含量达到(88.16±0.10)mg/g。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安石榴苷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OH、·O2-和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101.0、227.0、341.6、35.81 μg/mL。其抗氧化活性均在一定浓度范围呈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考察水质对石榴皮多酚提取纯化工艺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生活饮用水和纯化水对石榴皮粉末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对其流分中的石榴皮多酚类物质进行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结果 生活饮用水对石榴皮粉末提取纯化得到安石榴苷含量为2.65%;纯化水对石榴皮粉末提取纯化得到安石榴苷含量为78.79%。 结论 生活饮用水对石榴皮多酚提取纯化的影响极大,会加速石榴皮多酚类物质的氧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海藻酸钠/壳聚糖对石榴皮鞣花酸进行包裹,制备成鞣花酸微球,并观察其对前脂肪细胞的生 长及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释放率分析仪鉴定制备的鞣花酸微 球;噻唑蓝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鞣花酸微球在6、12、24 h和36 h时对前脂肪细胞生长的影响,苏木精-伊红染色 观察细胞形态及数量的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鞣花酸微球对前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异丙醇萃取测定脂肪生成 量。结果:成功制备了海藻酸钠/壳聚糖包裹的鞣花酸微球,0.1、0.3 g/L和0.5 g/L的鞣花酸微球能够抑制前脂肪细 胞的生长及成脂分化,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对脂滴生成的抑制率可达80%。结论:以海藻酸钠/壳聚糖作为石榴 皮鞣花酸的包裹材料制备鞣花酸微球是可行的,鞣花酸微球具备潜在的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