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14年贵州省苗族侗族自治州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贵州省苗族侗族自治州医院医院感染现状,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的统一部署,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贵州省苗族侗族自治州26所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细菌培养送检率。结果共调查3所三级医院、23所二级医院7 799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98例、205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54%,例次现患率为2.65%。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为29.63%;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4.44%);医院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G-)菌为主,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5.66%,二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3.65%,高于三级医院的31.14%(χ2=148.53,P<0.001)。治疗用药占74.02%,预防用药占19.77%,预防+治疗用药占6.21%;抗菌药物单一用药比率占81.02%,二联占17.21%,三联及以上占1.77%;治疗用药及治疗+预防用药患者细菌培养送检率为29.37%。结论该地区医院感染现患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国家标准,应加强医院感染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二级医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常州市市属二级以上医院医院感染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011年8月30日常州市市属二级以上15所医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15所医院应调查住院患者9 695例,实查9 691例,实查率99.96%。发生医院感染362例,382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和例次感染现患率分别为3.74%和3.94%。检出病原体21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0.42%,革兰阳性菌占17.37%,真菌占11.27%,支原体占0.94%。例次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室(38.98%)。感染部位居前5位者依次为下呼吸道(43.72%)、上呼吸道(14.14%)、泌尿系统(11.26%)、手术部位(9.69%)、皮肤软组织(5.50%)。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有:使用呼吸机(RR 95%CI:11.37~23.34)、有血管通路(RR 95%CI:3.91~6.85)和插导尿管(RR 95%CI:3.57~5.79)。使用抗菌药物患者3 562例,抗菌药物日使用率为36.76%;治疗用药1 831例(51.40%),预防用药1 651例(46.35%),无指征用药80例(2.25%)。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和提高监测的准确性;进一步了解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及多药耐药菌感染情况,便于针对性地加强医院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目标性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儿童专科医院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广州某儿童医院2014年9月17日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情况。结果共调查997例住院患者,发现医院感染30例、32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3.01%、例次现患率3.21%。感染部位主要为上呼吸道(11例次,占34.38%);感染高发科室以重症监护病房(ICU,3.99%)和儿内科(3.60%)较高;医院感染患者病原学送检率为93.33%,共检出病原体24株,其中病毒、真菌各6株(各占25.00%),细菌11株(45.83%),衣原体1株(4.17%),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各3株,各占27.27%)。调查当日抗菌药物使用者451例,使用率为45.24%,其中以治疗用药为主(67.41%),预防用药和治疗+预防用药的比率分别为19.73%和12.86%;82.26%为单一用药,使用治疗性抗菌药物者(含治疗+预防用药)细菌培养送检率82.60%。结论儿童专科医院需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医院感染管理,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了解贵州省医院感染现状,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9月5-30日,贵州省174所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参与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参与调查的各医院自行确定调查日,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参与调查医院调查日(0:00-24:00)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实查率99.66%(65885/66111),发生医院感染1546例,1643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35%(1546/65885),例次现患率为2.49%(1643/65885)。不同规模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5,P<0.01);重症医学科(25.20%)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40.35%)为主;革兰阴性菌(70.37%)位居医院感染病原菌首位,不同科室、感染部位、病原菌的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09.54,P<0.01,χ2=1041.43,P<0.01,χ2=1167.40,P<0.01);调查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4%(25851/65885),治疗用药为主占67.24%(17382/25851);治疗使用抗菌药物者病原菌培养送检率为32.81%(25851/65885)。结论 重点监控ICU,呼吸道感染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病原菌送检率从而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贵州省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状,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2014年9月对贵州省174所二级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感染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共调查68 419例住院患者,实查率为99.65%。发生医院感染1 581例、1 684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31%、例次现患率为2.46%,发生社区感染18 571例、19 191例次,社区感染现患率为27.14%、例次现患率为 28.05%;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分别为综合ICU、儿科非新生儿组。医院感染部位和社区感染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 325.44,P<0.01);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病原菌均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82%,使用率最高的为综合ICU(80.47%)和儿科(76.67%)。用药目的以治疗用药为主[18 386例(67.48%)],联合用药以单一用药为主[21 672例(79.55%)]。治疗使用抗菌药物者病原菌培养送检率为31.76%。结论此次调查有助于了解贵州省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高发科室、高发部位,以及治疗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送检情况,为进一步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11-2015年某县级医院医院感染现状、常见感染部位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取2011年4月26日、2012年4月25日、2013年5月14日、2014年9月9日、2015年8月12日为调查日,调查当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将调查数据录入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次现患率调查共调查患者5 165例,医院感染患者132例、138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2.56%、 例次现患率2.67%。平均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ICU),高达22.58%。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8.70%),其次是泌尿道(12.32%)、上呼吸道(10.14%)及皮肤软组织(5.07%)等。共检出病原菌45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30株,占66.67%)。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45.27%,5次现患率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61.48%、43.89%、37.81%、39.43%、44.79%。抗菌药物使用目的以治疗用药为主(包括治疗+预防),占78.27%;联合用药方面以单一为主,占81.27%。结论连续5年现患率调查,使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更加全面了解该院医院感染重点科室、重点患者、重点部位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制定和实施符合该院实际情况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为住院患者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 ,床旁与病历调查相结合,对2013年7月18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当日全院住院患者601例,实查601例,实查率为100.0%;医院感染20例、24例次,现患率3.33%、例次感染率3.9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8.33%;ICU是医院例次感染率最高的科室,为33.33%;病原学检查送检率为66.67%,共检出病原菌1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株占61.11%;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7%,治疗用药使用率为63.98%,预防用药使用率为36.02%,一联用药占72.88%,二联用药占25.85%,三联及以上用药占1.27%;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气管切开、泌尿道插管等因素有关(P<0.05)。结论通过现患率调查结果 ,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监测,及时采取控制、预防措施,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病原学送检率,可有效降低医院现患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邯郸市二级综合医院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状。方法采用查阅住院病历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邯郸市19所二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结果此次调查应查人数4 897例,实查4 879例,实查率99.63%。发生医院感染174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57%,社区感染1 113例,社区感染现患率为22.81%;医院与社区感染现患率均以儿科最高,分别为5.16%、71.56%;医院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36.65%)、上呼吸道(30.89%)及泌尿道(9.42%),社区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40.99%)、上呼吸道(22.17%)及胃肠道(5.30%)。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0.05%,其中以治疗为目的用药占43.92%,预防用药占39.97%,治疗+预防用药占16.11%;抗菌药物单一用药占68.02%,二联用药占29.56%,三联用药占2.15%,四联及以上用药占0.27%。结论现患率调查有助于全面了解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状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有助于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某院医院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为更好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及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计划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床旁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2年5月10日00∶00-24∶00该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应查住院患者2 700例,实查2 684例,实查率为99.41%。共发生医院感染67例,74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50%,例次现患率为2.76%;发生社区感染171例,182例次,社区感染现患率为6.37%,例次现患率为6.78%。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是干细胞移植病房(25.00%,2/8),其次为血液科(7.77%,8/103)和整形科(6.82%,3/44);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41.90%),其次为泌尿系统(10.81%)和手术切口(9.46%)。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94%(884/2 684),其中预防用药占76.24%,治疗+预防用药占3.28%,治疗用药占20.48%;抗菌药物单一用药占86.65%,二联用药占12.78%,三联及以上用药占0.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单纯气管切开、留置导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留置引流和肠内营养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了解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医院应加强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为制定目标监测方案及完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诊断。结果实查住院患者2 511例,发生医院感染198例,219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7.89%,例次现患率为8.72%。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室(45.00%,9/20)。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46.58%,102/219)居首位。共检出病原菌269株,其中细菌226株(84.01%),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真菌43株(15.99%)。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1.38%(788/2 511),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为54.69%(373/682)。结论通过此次调查,了解了该院医院感染的真实情况,为目标监测的开展和干预措施的完善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云南省2015年医院感染现状,为制订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云南省116所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病原学送检情况。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64 386例,发生医院感染1 357例,1 476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11%,例次现患率为2.29%。不同床位数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治疗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医院感染居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重症监护病房(20.99%)、烧伤科(8.00%)及血液科(7.3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2.68%);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9.28%),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5.62%,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为59.56%。结论本次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有助于了解全省医院感染现况,计算出各指标的百分位数分布,便于各医院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工作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现患情况。方法选取浦东新区的10所医疗机构作为监测点医院,各监测医院分别于2013年11月和2014年11月中的某一日作为调查日开展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比较不同级别医院医院感染现患情况。 结果2013、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4.04%、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9,P=0.400)。 一、二、三级医院现患率2013年分别为:0.66%、3.32%、4.60%,2014年分别为:0、3.52%、4.01%,每年不同级别医院现患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神经外科、血液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和老年科。各科室两年现患率比较,ICU现患率上升明显,由10.09%上升至18.78%(χ2=3.921,P=0.048),老年科下降明显,由10.07%下降至5.02%(χ2=5.698,P=0.017)。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36.72%)、上呼吸道(9.96%)和泌尿道(12.89%)。2013年检出病原菌172株,2014年检出177株,以G-菌为主(占60.74%),其次为G+菌(占26.37%)和真菌(占12.89%)。两次调查相比,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819,P=0.830)。结论浦东新区各级医疗机构中三级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ICU现患率上升比较明显;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内蒙古地区医院感染现状,为制定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依据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201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要求,内蒙古地区所有三级、二级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自愿参加调查,自主选取调查日期填写统一调查表。结果 2018年内蒙古地区共有169所医院参加现患率调查,调查患者61 469例,1 016例(1 100例次)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65%,例次现患率为1.79%。≥900张床位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为2.60%。医院感染现患率位于前三位的科室为综合ICU(12.70%)、血液病科(6.55%)、儿科新生儿组(5.98%)。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44.82%)、泌尿道(16.82%)、上呼吸道(10.82%)等。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8.04%,不同规模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353,P0.001)。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送检率为36.08%。规模越大的医院的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309,P0.001)。治疗使用抗菌药物位于前3位的科室为儿科非新生儿组1 821例(98.11%)、呼吸科2 463例(97.62%)和肾病科334(96.53%);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较多的科室为产科484例(82.59%)、妇科395例(66.72%)和骨科1 106例(64.68%)。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体45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25株(71.12%)、革兰阳性菌82株(17.94%)、真菌30株(6.57%)。医院感染主要病原体为肺炎克雷伯菌(82株)、大肠埃希菌(81株)、铜绿假单胞菌(76株)等。结论本次现患率调查结果较全国及其他地区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可针对重点科室、主要感染部位采取有效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提高规模较小医院的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首次开展东莞市13所三级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了解东莞市三级医院医院感染情况,为指导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东莞市13所三级医院2014年9月24日0:00-24:00期间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共调查患者11 344例,发生医院感染379例,404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34%,例次现患率为3.56%。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例次现患率最高(12.82%)。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173例次,占42.82%)。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50%,以治疗用药(包括治疗+预防用药)为主(2 545例,占73.55%),一联用药为主(2 689例,占77.72%),治疗用药患者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为53.79%。医院感染病例共检出299株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56株,占18.73%)、铜绿假单胞菌(54株,占18.06%)、肺炎克雷伯菌(35株,11.71%),检出多重耐药菌(MDR)92株,占所有病原菌的30.77%。结论通过调查初步了解了全市三级医院医院感染的基本特点,应加强高风险科室、高危人群、高风险环节的识别,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不同规模医院的医院感染(HAI)及社区感染(CAI)现患情况。方法按照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的统一部署,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2012年参加调查的各医院住院患者的日HAI和CAI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病原学送检率。结果共调查1 313 家不同规模医院,786 028例住院患者,发现25 273例医院感染病例,HAI现患率为3.22%;177 009例CAI病例,CAI现患率为22.52%。301 770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8.39%,治疗用药患者中40.16%送标本做细菌培养检测。床位数<300、300~599、600~899、≥900的不同规模医院HAI现患率和病原送检率呈“阶梯式”升高(HAI现患率分别为2.11%、2.52%、3.49%、3.91%;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23.43%、33.97%、45.38%、4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I现患率和抗菌药物使用率则呈“阶梯式”降低(CAI现患率依次为28.99%、25.43%、21.97%、18.72%;抗菌药物使用率依次为46.58%、41.14%、37.23%、3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AI现患率居前5位的科室分别是综合重症监护室(ICU,27.76%)、血液科(10.13%)、烧伤科(9.64%)、神经外科(9.00%)、儿科新生儿组(5.34%)。HAI病例共分离病原体12 447株,居前5位者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 825株)、大肠埃希菌(1 750株)、肺炎克雷伯菌(1 437株)、鲍曼不动杆菌(1 3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 112株)。结论HAI现患率在下降,ICU 的HAI现患率最高;革兰阴性细菌仍是HAI主要病原体;与以往相比,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病原学送检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床旁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4年8月21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当日住院患者2 21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83%,例次现患率5.14%;下呼吸道(63.16%)为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71%,预防、治疗用药的比率分别为32.27%、61.71%。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596例,病原菌培养送检率为56.21%(335例),病原菌检出率为15.52%(52例)。检出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呼吸道感染为医院感染主要感染部位,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管理仍是今后医院感染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儿童医院不同科室医院感染现状,为有效防控儿童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床旁调查与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2—2014年每年某一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状调查,并对3年的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4年各年度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6.52%、5.59%、5.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P=0.60);3年平均医院感染现患率5.98%,各科室平均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1.83,P0.001),医院感染现患率居前4位的科室为血液内科(27.49%)、心胸外科(21.1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16.43%)、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12.76%);主要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58.44%)、上呼吸道(22.63%)、胃肠道(6.58%);在检出的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中,排在首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32株,占28.32%),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各9株,各占7.96%),铜绿假单胞菌(7株,占6.19%)。结论重点加强医院感染高危科室的防控干预对降低儿童医院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