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抗生素耐药性治理的政策演变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系统梳理了我国在不同时期实施的抗生素耐药性治理,分析政策的演变历程和原因,旨在为下一步政策制定提供启示。方法: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相关部委的官方网站上,系统检索有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政策文件,提取关键信息并梳理政策内容与时间节点,归纳和总结中国为应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行动。结果:中国抗生素耐药性治理的政策演变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以药品管控为主要治理策略的第一阶段,以临床监测为主要治理手段的第二阶段,多领域参与的全面治理策略的第三阶段。结论:为进一步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中国应加强社区感染控制和抗生素合理使用,加强对农业和环境领域的耐药性治理,建立基于"One Health"框架下的跨部门、跨学科合作平台,并加大抗生素替代药品的研发力度。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对健康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挑战了原有的国际卫生体系,推动了全球卫生概念的提出,开拓了全球卫生治理的新局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的七个国家已经发布并实施了国家全球卫生战略。本文比较研究了这些国家出台全球卫生战略的背景、目标利益,指导价值理念、重点领域及战略的制定过程等,并对七国战略的共同点及不同特色进行了总结提炼,发现尊重和维护健康权、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并发展合作伙伴的能力是共同的价值理念;维护和改善本国人民的健康并为改善全球健康做出贡献、促进国家利益的实现是共同的目标;基于本国比较优势满足发展中国家卫生合作的需求是确定重点领域的关键;加强全球卫生治理、影响健康的全球治理,以及影响全球的卫生治理的思想贯穿战略的始终;多部门和全社会参与战略制订的过程。在借鉴上述国家全球卫生战略核心思想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中国制订国家全球卫生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背景下,健康影响因素与公共卫生治理已超越国界,而促进全球健康目标的实现需要多方协调和努力。在全球健康这一相对新兴的领域内,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参与者,包括国家政府、联合国、其他国际组织、双边机构以及非国际组织、基金会等。本文主要通过查阅我国卫生合作项目的相关资料,对在中国开展合作的主要国际卫生机构及合作项目、重点合作领域进行总结,并对其特点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应完善以世界卫生组织为主导,其他国际组织、双边机构、非国际组织等为行动主体的多重治理,并提出加强顶层协调、促进非卫生领域参与卫生治理,以及建设多方沟通机制等建议,以促进国际合作者进一步参与中国全球健康领域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4.
<正>抗生素耐药性(AMR)是指细菌能够承受住抗菌药物的攻击,使标准的治疗失去了原有的疗效[1]。2010年超级细菌NDM-1的发现,刷新了细菌耐药记录。2011年的世界卫生日,以"抵御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为主题,呼吁全球高度重视细菌耐药性问题。耐药细菌的出现、传播和扩散离不开抗生素的滥用,中国作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情况岌岌可危。有研究发现细菌耐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我国公共卫生治理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公共卫生治理研究现状和热点,为该领域研究学者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决策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截至2022年6月31日的公共卫生治理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发表年份、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图谱量化研究。结果 公共卫生治理领域发文量在2020年呈爆发式增长,核心作者已出现,发文机构主要集中在综合性高校,研究内容涉及多个学科,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疫情防控、全球治理、社区治理、健康治理、卫生治理、人工智能、协同治理等方面。结论 我国公共卫生治理研究可划分为萌芽期、探索期、成长期3个阶段,现阶段研究已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应继续探索我国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路径,健全我国公共卫生应急治理体系,加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协同治理研究。  相似文献   

6.
细菌耐药性是目前各领域使用抗生素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也是一项紧迫的全球公共卫生难题。候鸟携带的耐药菌及耐药基因不仅与临床用抗生素相关,农药、兽药的使用以及药厂周围环境的污染也为主要原因。近年来,有关候鸟体内携带耐药基因的研究逐渐在全球各地报道。候鸟具有活动范围大、飞行距离远等特点导致候鸟中细菌耐药的复杂性。此外,受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细菌中携带的耐药基因通过可移动元件在人类、家畜、环境和候鸟之间形成物种间传播,但是候鸟相关的耐药问题常常被我们所忽视。本文总结当前各地候鸟携带耐药菌抗生素耐药情况、所携带的耐药基因情况以及候鸟耐药与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目前研究显示多种类型的候鸟体内都携带耐药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候鸟体内的耐药菌已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并将含有的耐药基因随迁徙活动以及人为因素等影响传播到各地。因此,有必要监测候鸟的相关耐药问题。本文为探究候鸟作为宿主和载体在抗生素耐药性全球传播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背景]直到最近,人们才明确环境能影响抗生素耐药性风险对临床结果的影响,但迄今为止,很少有文献记录正式评估这些风险的方法。[目标]我们研究可能的方法,并试图确定人类健康风险评估(HHRA)的研究需求,这项评估注重环境在抗生素耐药性病原体所致的抗生素治疗失败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作者参加了2012年3月4—8日在加拿大魁北克省举行的研讨会,定义抗生素耐药性风险与人类健康环境评估的范围和目标。我们专注于环境中耐药性产生“热点区域”的关键要素,(与食品无关的)暴露评估以及剂量反应,以描述风险特征,从而改善抗生素耐药性管理的方案。[讨论]识别传统风险评估中有助予评估环境中抗生素耐药性的各个新方面。包括:a)解释附加的选择压力对环境耐药基因组的作用,即随着时间的推移,促使抗生素耐药性细菌(ARB)产生;b)在相关的环境组成部分的“热点区域”中识别和描述水平基因转移(HGT)率;C)针对不同健康结局和途径的ARB剂量修改传统的剂量反应方法。[结论]我们建议将抗生素耐药性产生造成的环境影响纳入所有涉及ARB的HHRA过程之中。由于可用的数据有限,一种多标准决策分析方法将有助于进行环境中抗生素耐药性的HHRA,并使风险管理者了解环境抗生素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全球健康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各国发挥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渠道,但中国非政府组织目前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甚少。本文旨在分析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社会政策环境、健康类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并借鉴国外新兴的全球健康相关非政府组织的经验,为中国扶持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健康治理提供策略建议。本文发现,中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有较好国际机遇;国内社会组织发展环境趋势向好,但具有依附行政体系、政策定向发展等特点。因为专业性、公共服务属性以及与公共治理相关性小,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健康可以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健康类非政府组织数量较少、基础较差、参与国际合作少。不同类型健康类社会组织各有长短,国际经验提示新兴机构主要依靠政府力量扶持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健康。建议我国政府采取"重点扶持,整体改善"的策略,制定中国全球健康发展战略,以政府附属与社会精英创办的大型非营利机构为重点扶持对象,引导和资助健康类非营利机构走向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使人群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新的健康问题,使世界卫生体系面临巨大挑战。运用全球健康的理念,采取跨国界的合作行动应对全球卫生问题成为各国的共识。本文从全球健康的概念出发,比较了全球健康、国际卫生和公共卫生的异同,指出:强调全球合作和参与主体的多元化、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依靠全球治理来实现是全球健康的特征。我国的全球健康学科与世界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应积极推动全球健康学科的发展,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专业人才,为我国参与全球卫生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阴沟肠杆菌等细菌引发的呼吸道感染临床特点以及这些细菌的耐药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统计实验的方法,分析我院72例由阴沟肠杆菌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资料,测定阴沟肠杆茵等菌体对药物敏感性。结果:72名患者大多数患有基础疾病,有的受危险因素影响。药敏性实验表明阴沟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多数由阴沟肠杆菌引发的呼吸道感染患者伴有各种常规疾病,并受高危因素的威胁;目前阴沟肠杆茵等菌株耐药性逐渐增强并呈多样化,所以加强对相关菌群的耐药性研究,合理使用抗生素,采用利于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老年健康服务的相关政策,分析政策的演变历程和发展特征,为我国老年健康服务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方法:经系统检索得到老年健康服务相关政策文件148份,提取关键信息并梳理政策内容与时间节点,采用Nvivo 11软件对21份主要政策进行文本分析,归纳总结中国老年健康服务政策体系的演变历程。结果:中国老年健康服务的政策演变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酝酿阶段(1984—2008年)、快速发展阶段(2009—2016年)及系统整合阶段(2017年之后)。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明确了“健康老龄化”的目标与内涵,建立了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整体框架。结论:本文从政策演变角度总结了我国老年健康服务政策发展的阶段,并针对现存问题与挑战提出应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通过试点示范促进政策方案的细化、加大对能力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以及在大健康理念下促进多部门协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进程使各国将全球卫生治理作为重要战略关切,作为新兴国家代表的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这五个金砖国家(BRICS)在全球卫生治理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比较和分析了金砖国家的卫生外交政策及其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的行动,总结了金砖国家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的特点及可供中国借鉴的经验,同时提出了作为多边合作机制的金砖国家在全球卫生领域中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The health care industry is labor intensive and depends on well-trained and appropriately deployed health professionals to deliver servic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health workforce challenges in the context of Turkey's recent health reform initiative, Health Transformation Program (HTP). Reformers identified shortages, imbalances in the skills-mix, and inequities in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health professionals as among the major problems. A comprehensive set of policies was implemented within the HTP framework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these policies addressed some of the health workforce challenges, while on the other hand exacerbating others and hence may have resulted in increasing the burden on the workforce. So far HTP's governance reforms and health human resource policy have not encouraged meaningful participation of other key stakeholders in the governance of the health care system. Without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of health professionals, the next stages of HTP implementation that focus on managerial reforms such as restructuring public hospitals, improving the primary care system and implementing new initiatives on quality improvement could be very difficult.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Increasing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bacteria is a major health problem and requi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ingent policies to optimize the use of antibiotics. DESIGN: In 2003 the authors conducted a study in southwestern French hospitals, using a questionnaire to asses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tibiotic policies according to national guidelines issued by the French government in 2002. RESULTS: The most frequent actions quoted by the 99 respondents were: issuing of a list of available antibiotics, issuing of information regarding antibiotic consumption and bacterial resistance, and control of antibiotics dispensation. Local guidelines were available in 45% of hospitals for curative treatment and in 87% for antibioprophylaxis in surgery. The evaluation of antibiotic use and computer links between clinical settings, pharmacy and microbiology lab were the less widespread measures. The number and type of actions were related to hospital size and activity. CONCLUSIONS: These findings support that policies for an appropriate use of antimicrobials should be reinforced by issuing treatment guidelines and specific tools for dispensation and evaluation. This survey also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appropriate policies relating to the size and medical activities of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15.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Hi AP)及坚持共建共享、动员全社会参与两大原则。文章基于这一战略规划,分析我国健康领域社会治理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指出社会治理的协同性设计、全社会共同治理是我国卫生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文章试图构建"以健康为中心"的社会治理机制,提出注重开辟公民个人参与健康治理的渠道、形成统一的健康共同价值观、深入探索建立社区医养结合健康服务模式参与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目前我国医疗联合体上下用药衔接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对分级诊疗制度和医疗联合体建设信息上报平台监测数据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实地调研内容进行文本分析,提出我国医疗联合体上下用药衔接工作中面临的困境。结果:能够执行上下用药衔接相关政策要求的医疗联合体数量占比较低,县域医疗联合体的政策执行情况好于城市地区。医疗联合体内上下用药衔接主要面临着用药目录统一困难、区域统一的流通配送链条尚未完善、医疗保险和药品监督外部政策衔接不畅、对上下用药衔接的认知不统一等困难。结论:要进一步做好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内药品供应保障各项政策衔接;发挥牵头医院作用,做好药事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加强药学服务能力建设,加强患者用药信息的上下联通等。  相似文献   

17.
背景:近年来,中国药物政策存在着药品费用快速增长,以及质量、定价和提供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其解决的关键在于理清其中的定价和补偿问题。方法:本文较为系统收集了药物领域的学术文献和灰色文献,以及中国政府的官方统计数据,并结合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研讨会信息,概述了中国的药品定价和补偿情况。结果:通过一个融合了供应方、代理方和需求方多方政策的框架,分析了定价与补偿政策。在目前药品政策的相互影响下,出现了药品价格高、质量低、不合理开药等问题。分立的监管环境也不利于药品政策的改革。结论:提高药品质量标准、市场集中度、政府补贴,以质量为导向的招标、扩大零差率政策的实施范围、建立补偿与合理开药的联动机制以及促进卫生技术评估与比较效能研究来改善定价和补偿政策。另外,整合广泛的监管分立体制、改善透明度和打击腐败等问题将有助于确保制定出具有一致性的、循证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国省级健康规划政策文本内容的特点,总结归纳出相关政策文本的优势和弱项,为后续制定和优化健康中国建设的提供政策建议。方法:本文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结合健康中国实施的五大战略举措构建二维分析框架,对我国省级的31篇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和量化分析。结果:我国省级健康规划文件中三类基本政策工具呈现环境型政策工具强依赖、供给型政策工具弱依赖、需求型政策工具缺位的差异化使用格局;基本政策工具内部结构缺乏均衡性;五大战略举措的开展具有差异性;政策工具与战略措施之间组合搭配尚需优化。结论:建议加强三类基本政策工具以及政策工具内部运用的均衡性;促进政策工具和具体战略举措的二维整合,提升两者的搭配度;制定可实施、可操作性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卫生组织于2022年10月制定了首份真菌重点病原清单,旨在加强全球对真菌感染和抗真菌药物耐药性的响应,关注并推动进一步的研究和政策干预。该真菌重点病原清单及其制定过程对于我国病原真菌及侵袭性真菌病(IFD)工作具有新的重要的启示作用:应加强我国IFD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我国IFD及病原真菌的实验室检测与临床监管能力;有针对性地增加投资与支持以用于IFD诊疗和防控的创新性研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