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方法 采用机械法及无血清培养技术从新生24h的SD大鼠脊髓中分离出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和分化情况。结果 分离的细胞生长旺盛,单克隆化生成的细胞团,分离培养获得的细胞团呈Nestin强阳性,经胎牛血清诱导后可分化成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结论 利用机械法成功分离培养了新生大鼠脊髓神经干细胞,该细胞可连续传代,具备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2.
将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重组腺病毒(Ad IGF-1)转染C17.2神经干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IGF-1 蛋白的表达;建立神经干细胞缺氧模型,TUNEL 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发现转染Ad IGF-1的C17.2神经干细胞成功表达IGF-1 蛋白;缺氧诱导C17.2神经干细胞凋亡,转染Ad IGF-1的C17.2神经干细胞凋亡指数、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提示转染Ad IGF-1能减轻缺氧诱导的C17.2神经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IGF-1重组表达载体转染大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方法 采用Western印迹和RT-PCR方法,检测ERK及即早基因c-fos、c-jun表达变化.结果 IGF-1开始表达后,神经干细胞中磷酸化ERK表达量逐渐增高,其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可阻断这种增高作用;即早基因c fos、c-jun的表达及对抑制剂PD98059的反应与ERK变化一致.结论 MAK-ERK信号途径在神经干细胞向少突胶质细胞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诱导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并观察其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方法将P3代脐带MSCs接种24孔细胞培养板,培养24 h后更换神经诱导液,诱导9 d后加入BDNF。终止诱导后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中酪氨酸羟化酶(TH)、β-微管蛋白Ⅲ、神经元核抗原(NeuN)和BDNF的表达。结果 HUCMSCs经特定细胞因子诱导后可分化形成成熟的神经元,分化比例约为70%;其中定向分化形成TH阳性细胞的比例为(17.65±1.91)%;BDNF表达比例为(14.15±3.04)%。结论 HUCMSCs经诱导后可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且分化后的细胞可表达BDNF。  相似文献   

5.
大鼠脊髓匀浆上清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匀浆上清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作用。方法分离得到的MSCs在体外扩增、传代。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预诱导后加入不同时间的臂丛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匀浆上清液诱导。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以鉴定分化细胞的表型特征。结果细胞诱导后具有神经元或胶质细胞样细胞的形态,相应细胞表面标志NSE或GFAP阳性,以损伤后7d脊髓匀浆上清液诱导组NSE阳性和GFAP阳性率最高(P<0.05)。结论臂丛根性撕脱伤大鼠脊髓匀浆上清液在体外能够有效地诱导骨髓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伤后1w可以作为MSCs移植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原代培养骨髓基质细胞(BMSC)向神经元细胞转化情况.方法取成年Wistar大鼠BMSC,无血清和有血清培养基进行细胞克隆,获取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进行细胞扩增及诱导分化.结果分离纯化后的BMSC经原代培养形成细胞克隆团,经传代后其数量明显增多,其分化细胞形态多样,包括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仍具有神经细胞所特有的性质.结论BMSC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可诱导分化出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是较为理想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7.
脑缺血后的神经发生与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 ,成年哺乳动物脑内存在神经干细胞 ,具有神经发生的能力。在脑缺血后 ,神经干细胞被激活 ,分化为神经元并可替代丢失的神经细胞 ,发挥一定的代偿功能 ,同时其他一些细胞却发生凋亡。文章介绍了脑缺血后神经发生和凋亡的研究新进展 ,而促进神经发生 ,减少凋亡会是一条新的治疗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信号通路抑制剂在胚胎干细胞(ESCs)向神经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单层贴壁方法诱导ESCs向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实验组加TGF-β抑制剂,对照组不加。9 d后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和qRT-PCR,统计Nestin阳性细胞比例,并检测NSCs标志物Nestin表达量。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来源的NSCs分别进行神经元诱导分化和多巴胺(DA)能神经元诱导分化。免疫荧光染色后进行细胞计数,统计各类阳性细胞(包括β-tubulinⅢ+和TH+/MAP2+阳性细胞)比例,qRT-PCR检测神经元早期标志物β-tubulinⅢ、成熟神经元标志物MAP2及DA能神经元标志物TH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ESCs能更多地分化为NSCs,并且分化为未成熟神经元及DA能神经元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GF-β信号通路抑制剂能促进ESCs定向分化。  相似文献   

9.
仲健  赵辉  谢姜  王继明  韩忠朝 《山东医药》2009,49(20):48-49
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MSC)表达神经细胞标记情况,以分析其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潜能。发现脐带源MSC表达多种神经细胞标记,包括神经干细胞标记Nestin、神经元标记Tubulin以及神经胶质细胞标记GFAP,在蛋白和分子水平提示脐带源MSC具有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UBC-MNCs)体外向神经干细胞(NSCs)的诱导分化机制及NSCs中Foxg1基因表达的意义。方法从脐血中分离出UBC—MNCs,用含hEGF、bFGF和B27因子的Neurobasa1培养基联合诱导其向NSCs方向分化,观察NSCs形态学及增殖分化特点;免疫组化法检测培养细胞中神经细胞标志抗原Nestin、NSE、GFAP的表达情况,BrdU标记靶细胞;RT-PCR法检测分离后、培养3、6、9、12d细胞中Foxg1基因的表达。结果UBC—MNCs可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表达Nestin、NSE、GFAP标记抗原。Foxg1 mRNA在诱导前细胞中低表达,诱导后逐渐升高(P〈0.05),6d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P〈0.05)。结论体外定向诱导培养可获得UBC-MNCs源性NSCs,Foxg1基因是NSCs增殖分化关键调控因子,脐血可成为NSCs的新来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川芎嗪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潜能。方法分离并培养大鼠股骨的BMSCs,细胞分4组进行药物诱导,对照组、BDNF组、川芎嗪组及BDNF联合川芎嗪组。诱导过程中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诱导后细胞内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川芎嗪联合BDNF组诱导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效率明显高于其他诱导组。结论川芎嗪联合BDNF可以明显提高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效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成年哺乳动物恼内存在神经于细胞,具有神经发生的能力:在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被激活,分化为神经元并可替代丢失的神经细胞,发挥一定的代偿功能,同时其他一些细胞却发生凋亡:文章介绍了脑缺血后神经发生和凋亡的研究新进展.而促进神经发生,减少凋亡会是一条新的治疗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stromal cells,BMSCs)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BMSCs多潜能性的发现和向神经细胞方向定向分化的成功,为神经干细胞的来源增加了一个新的途径,也为实现自体神经干细胞移植方案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而且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元的研究也将对神经系统发育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骨髓基质细胞较其他干细胞有明显优势:①取材方便,无伦理争议;②培养增殖速度快,短期内可大量扩增;③可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内各部位;④动物实验同种异体移植或异种移植都未出现免疫排斥反应;⑤容易转入外源基因。因此,BMSCs是一…  相似文献   

14.
红景天苷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内外动物模型实验发现,红景天苷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各种神经细胞和脑组织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涉及多个方面:(1)通过对抗氧化应激、防止细胞内Ca2+超载、抑制胱冬酶-3活化以及抑制缺氧诱导的淀粉样前体蛋白异常代谢,保护神经元免遭凋亡性损伤;(2)促进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诱导神经发生;(3)促进红细胞生成素刺激成红细胞分化为红细胞,并降低脑血管阻力,改善脑缺血缺氧。红景天苷有望用于脑缺血性和神经变性疾病(如脑梗死、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和糖尿病性脑病等)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地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联合高浓度胎牛血清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平滑肌细胞的可行性及myocardin在此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50μg/L)联合高浓度胎牛血清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于诱导前,及诱导4d和8d后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平滑肌肌动蛋白、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和myocardin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诱导前及诱导4d和8d时,平滑肌肌动蛋白、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和myocardin三种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强,平均灰度值逐渐降低,不同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联合高浓度胎牛血清可有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Myocardin在此分化过程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鉴定及神经样细胞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培养、纯化、扩增的实验体系,并进行细胞表面抗原的鉴定及定向诱导分化检测。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BMSCs;观察细胞形态,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D90、CD29、CD34和CD45表达;分别使用β-巯基乙醇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诱导后神经标志蛋白[神经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结果培养至第3代的BMSCs,CD90、CD29表达阳性,CD34和CD45表达阴性;经诱导后,神经标志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可分离、培养得到高纯度、具备相关生物学特性的BMSCs,且经诱导可定向分化为神经样细胞。  相似文献   

17.
神经干细胞是从胚胎期和成年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以及人的脑和脊髓中分离、培养出具有向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潜能的细胞.神经干细胞的发现,是神经科学的重大发展,标志着多年来"中枢神经细胞不可再生"理论的结束,对神经系统的损伤修复、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以及深入研究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建提供了新的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方法,诱导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定向分化。方法取大鼠骨髓,采用贴壁培养筛选法分离MSCs,进行培养扩增,观察其生物学特性;用IBMX诱导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并通过细胞免疫化学法鉴定分化细胞。结果大鼠MSCs可通过贴壁法成功分离,并可在体外大量扩增,经IBMX诱导,MSCs可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出现胞体和突起,细胞免疫化学染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巢蛋白呈阳性。结论MSCs易分离和培养,体外培养条件下生长良好,可连续传代,诱导剂作用下可分化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及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方法 取新生24 h内的Wistar大鼠海马组织细胞进行体外培养,1 w后将其接种在培养板中,在不同时间点观察不同浓度EGB 对细胞生长的作用,并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结果 各实验组NSCs生长明显好于对照组,免疫细胞化学显示:在同一时间内,不同浓度EGB诱导N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百分率随着EGB浓度升高呈上升趋势;随着细胞培养时间的延长,相同浓度EGB诱导N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百分率有下降趋势.结论 EGB能促进NSCs的存活、增殖并在一定时期内可促进NSCs向神经元样细胞的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寻找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良好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β-巯基乙醇(BM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维A酸(RA)为诱导剂,体外诱导人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用免疫组化SP法对诱导后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两种方法诱导6 h后,MSCs均呈现神经元样细胞改变,伸出突起,类似树突和轴突.该细胞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均呈阳性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均呈阴性表达.其中β BME诱导6 h后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率为68.32%±2.58%,BDNF+RA诱导6 h后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率仅为42.45%±3.26%,两组比较,P<0.05.但β BME诱导后分化细胞存活时间较短,而BDNF+RA诱导后分化细胞存活时间较长.结论 两种诱导方法均可在体外定向诱导人MSCs转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神经元分化率及存活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