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影响斜管沉淀池稳定运行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斜管沉淀池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矾花粒径小、沉后水的平均浊度较高且不稳定、沉淀池末端矾花上翻等现象,在净水工艺中增加了管式混合器,并对絮凝池和沉淀池结构进行改造,采用自动投药控制技术、加强排泥、统筹管理等措施,降低沉后水浊度,提高斜管沉淀池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彭营环  宋冲  刘淑刚 《山东水利》2011,(7):23-23,26
在水厂的工作中,如何有效地改善水质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而滤后水浊度是影响出厂水质关键工艺环节。从原水藻类影响、混凝剂的投加量、沉淀池水体温差、排泥等4个方面概括分析白浪河水厂斜管沉淀池矾花上浮成因,并从原水优化运行、调整排泥周期、投加PPC预氧化剂等方面总结絮凝体上浮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平流沉淀池集水槽工艺改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针对平流沉淀池末端跑矾花的工艺问题,通过对集水槽内沉后水浊度及孔口流量的变化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平流沉淀池集水槽孔口进行变径的工艺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4.
普通斜管沉淀池前半段斜管去除杂质量已达到总量的70%-80%,而后半段所起作用却很小,有必要增加后半段斜管利用率。以新疆气煤井矿井水扩改工程为例,通过对斜管不同角度、管径组合的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优化的V形结构斜管能够充分利用后半段斜管,在沉后水浊度一定时产水量提高10%-15%;且沉淀池高度降低约8 cm,更具有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针对水平管沉淀池存在的不足,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得到一种新型的沉淀池,即V型水平管沉淀池。介绍了V型水平管沉淀池的工作原理和装置构造,并在厦门安兜水厂进行了不同进水流量下V型水平管沉淀池和斜管沉淀池对水中浊度去除试验。结果表明,V型水平管沉淀池对浊度的去除能力和抗负荷冲击能力明显优于斜管沉淀池。  相似文献   

6.
以莱芜市某水厂升级改造项目为基础,针对原水中藻类超标、水厂超负荷运行、滤池反冲洗周期短以及出水嗅味重等问题,提出了将平流沉淀池升级改造为气浮斜管复合池,并对气浮池和斜管沉淀池的改造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叙述.改造后水厂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将平流沉淀池升级改造为气浮斜管复合池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含藻水及超负荷运行的问题,并为类似实际工程提供技术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整流配水装置对斜管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就斜管沉淀池实际运行过程中,配水渠道、配水方式等对沉淀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斜管沉淀池布水均匀性模拟计算与工艺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量负荷的增大和水质标准的提高,迫使许多水厂不得不将平流沉淀池改造为斜管沉淀池,然而改造过程中所遇到的斜管布水均匀性问题一直没从理论上得以解决。通过建立包括长宽比、斜管管径、布水区高度等多个影响布水均匀性因素的水力学方程,定量分析了各种因素的影响规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沉淀池长宽比(L/B)对均匀布水性影响最大,当L/B接近6时,布水渠末端的斜管流量极小,布水极不均匀;增大布水渠高度和沿池长方向上减小斜管管径有利于提高布水均匀性。据此在L/B较大的平流沉淀池改造工程中可采取由沿宽度方向布水改为沿长度方向,将沉淀池分格改造为多个斜管沉淀池以及斜管管径沿布水方向由小变大等技术措施提高布水均匀性。  相似文献   

9.
斜管沉淀池管长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斜管沉淀池普遍采用1米长的斜管,而国外则较多采用管长为60cm左右的斜管.为了探讨斜管合理的设计长度,我们利用嘉陵江天然原水对各种类型的斜管进行了模型试验.经过回归分析,建立了浊度与管长以及沉淀效率与管长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揭示了斜管沉淀的规律.沉淀实验结果表明,斜管前60~70cm内沉淀效率较高,浊度随管长增加而迅速降低;斜管末端30~40cm内沉淀效率较低,浊度随管长的增加仅略微降低.对于各种类型的斜管,在通常的液面负荷下,当  相似文献   

10.
微污染水源水的强化絮凝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微涡旋控制理论对南方某水厂传统絮凝网格进行了强化絮凝改造。运行结果表明,基于对剪切力与粘性力控制的强化絮凝网格处理微污染水源水具有一定优势:絮凝能耗小,出水矾花密实(分形系数大),矾花粒径大,对应的沉后水浊度降低0.1~0.3 NTU,沉后水、砂滤水藻类和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增加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