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广义来讲,以谷物、坚果和植物果实/果肉为原料制成的饮料,以及其他植物来源的原料与植物蛋白制成的饮品统称为植物乳(奶)。植物乳(奶)具有无乳糖、无胆固醇、无激素、低饱和脂肪、无抗生素等优势,且兼具独特感官风味与营养功能,符合消费者的营养化、多元化消费需求。我国植物乳(奶)消费基础好、发展潜力大,但相关产业仍存在加工技术创新不足、原料开发有限、风味口感有待提高、营养品质与消化特性不明、学科体系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植物乳(奶)的分类与物质组成,加工难题、新型加工技术和装备、产业与科技发展趋势、产业对策等进行了全面分析与阐述,为促进国内植物乳(奶)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核心竞争力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营养健康需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植物基酸奶是一类以植物或植物与牛奶的混合物为原料经益生菌发酵制成的乳制品.植物基酸奶在原料种类、发酵菌种等方面具有多样性,且在加工领域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工艺.最近几年国内外研究人员对植物基酸奶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营养和生理功能方面.本文主要对植物基酸奶的种类、发酵剂、加工工艺等制备流程及营养因子的生成与转化、抗营养因子的降...  相似文献   

3.
植物基食品泛指用植物来源的原料制成的食品。进入大健康时代,植物基食品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乳酸菌发酵技术在多元化的植物基食品开发方面具有明显潜力,可实现植物基食品风味口感和营养健康功效的多元化。因此,植物基乳酸菌发酵食品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作者对国内外植物基乳酸菌发酵食品的类型、相关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以及产业化现状等进行了综述,并分别从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产品开发等方面简要讨论了植物基乳酸菌发酵食品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新型植物基乳酸菌发酵食品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植物基乳产品作为植物基食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对促进植物基食品产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析了全球植物基乳产品的市场规模和我国植物乳产品的市场情况:2023年,全球规模为296亿美元,并以11.4%的速度增长;我国植物基饮品包括豆奶、椰奶、核桃乳、杏仁乳等呈稳定性增长趋势,粉体类产品市场也较稳定(达30万t)。指出植物基乳作为未来食品需要进一步完善定义,充分体现植物基乳特征和属性要求;要加大力度开发满足新消费场景和渠道的新技术、新产品,解决消费者关心的植物基乳产品口味、价格和清洁标签等关键问题,加快植物基酸奶、冷饮等技术的成熟和落地,并通过开发满足不同消费场景、特殊营养、健康需求的产品,为植物基乳产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赋能,创立多元化的植物基乳产业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食品学报》2022,22(10):450-457
目的:明确我国植物基食品发展特色和方向,洞察植物基食品产业发展需求,凝练产业科技、政策等行业共识,指导和规范产业发展。方法:组织科技界和产业界的相关专家,通过现场质询、文献检索、专题研讨等调研,经广泛讨论形成共识。结果:植物基食品是具有类似动物性食品品质特征和满足消费者营养需求的新品类。发展植物基食品,有助于优化居民膳食结构和提升营养健康水平,实现食物资源高效利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植物基食品的加工要实现蛋白优质、营养丰富、质构拟真、风味优良、色泽相似等方面。应加强对植物基食品行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助推我国植物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结论:植物基食品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要在科技和法规方面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植物基营养健康食品已成为未来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国民健康饮食的重要需求。要研发植物基营养健康食品,就必须掌握加工过程中该类食品软物质的跨尺度结构变化规律及其对功能和特性的影响。本文在阐明营养健康食品跨尺度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植物基营养健康食品的创制途径与质构特性的调控机制。针对挤出加工技术的原理与应用,阐述挤出加工对淀粉与植物蛋白复合物跨尺度结构演变和质构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指出相关研究领域应重点关注的基础科学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提升植物基营养健康食品品质,全面推进该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随着行业和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的认识不断提高, 植物基酸奶产品市场得到快速发展。大豆是最主要的植物基蛋白来源之一, 营养丰富且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 以大豆蛋白等植物基蛋白发酵的植物酸奶具有绿色健康等优点, 但产品容易出现豆腥味或者苦涩味等不良风味问题, 风味不佳是目前大豆酸奶产品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本文介绍了大豆酸奶主要风味来源、风味物质分类及风味改良方法, 其中大豆酸奶的不良风味主要来源于大豆原料自身风味物质及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本文提出了改善大豆酸奶产品风味的关键在于优化发酵原料、改善原料加工工艺及筛选适合大豆蛋白发酵的风味菌株, 为今后的大豆酸奶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植物基仿肉制品能够满足消费者基本的感官和营养需求,缓解肉类消费增加带来的环保压力,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动物福利、性价比和素食的需求,受到市场的持续关注。植物基仿肉制品的感官属性是其重要的品质之一,其原料组成和加工工艺会对产品质地、外观、风味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从植物基仿肉产品的加工工艺、原料、配方等角度出发,对植物基仿肉制品原料蛋白、油脂和水分对纤维化蛋白和产品品质的作用进行阐述,并以市场上的典型产品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和金字火腿为例,分析了植物牛肉饼所用着色剂、粘结剂和风味物质的来源、分类和功能。最后对植物基仿肉制品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总结,以期为植物基仿肉制品的进一步研究与产品品质提升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回顾了国内外植物基谷物饮料的产品与产业发展情况,阐述了植物基谷物饮料制备技术的原料选取、关键技术环节以及影响产品品质的核心问题及改进技术手段等研究进展,展望了植物基谷物饮料的未来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0.
未来食品对食品的营养健康属性和环境友好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以“植物肉”为代表的植物基食品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作为“植物肉”生产的主要原料,植物基替代蛋白的开发和利用对食品产业链上下游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植物基替代蛋白在“植物肉”中的应用现状,阐述了植物基替代蛋白新资源挖掘的必要性;然后总结了植物基替代蛋白的来源、制备手段和加工技术,重点分析了利用高水分挤压技术重构植物蛋白纤维化结构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和3D打印技术在蛋白质成型加工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总结了植物基替代蛋白高效利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未来植物基食品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A growing number of consumers opt for plant-based milk substitutes for medical reasons or as a lifestyle choice. Medical reasons include lactose intolerance, with a worldwide prevalence of 75%, and cow's milk allergy. Also, in countries where mammal milk is scarce and expensive, plant milk substitutes serve as a more affordable option. However, many of these products have sensory characteristics objectionable to the mainstream western palate. Technologically, plant milk substitutes are suspensions of dissolved and disintegrated plant material in water, resembling cow's milk in appearance. They are manufactured by extracting the plant material in water, separating the liquid, and formulating the final product. Homogenization and thermal treatments are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suspension and microbial stabilities of commercial products that can be consumed as such or be further processed into fermented dairy-type products. The nutritional properties depend on the plant source, processing, and fortification. As some products have extremely low protein and calcium contents, consumer awareness is important when plant milk substitutes are used to replace cow's milk in the diet, e.g. in the case of dairy intolerances. If formulated into palatable and nutritionally adequate products, plant-based substitutes can offer a sustainable alternative to dairy products.  相似文献   

12.
植物肉的出现为动物肉类食品供应短缺和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带来希望。食品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弥补了植物基肉制品外观和口感的不足, 但其营养价值和安全性也应引起重视。本文综述了以植物蛋白为主要原料所制肉类替代品的营养价值, 包括植物肉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相对含量和营养性质。分析了植物肉在生产及食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在内的安全问题, 并探讨目前植物肉发展所存在的局限性与挑战, 以期为我国植物蛋白肉制品的研发与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植物蛋白素肉原料与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缓解肉类供给不足的压力,以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蛋白素肉产品替代传统肉类成为食品研究发展的新方向。然而,目前缺少对植物蛋白素肉的产品配方、加工技术、产品品质、消费者态度等的系统综述。因此,该文总结了植物蛋白素肉的组成成分及其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分析了植物蛋白素肉在加工过程中所应用的加工技术及在质构、颜色、风味、营养方面的品质现状,进而阐述了植物蛋白素肉的市场接受程度,以期促进植物蛋白素肉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并促进其产品市场的扩大化。  相似文献   

14.
绵羊奶是我国乳制品工业的"新增量",养殖规模和产奶量快速上升,然而,我国目前的绵羊奶产业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化加工制品几乎为零.绵羊奶营养价值高,总固形物在各种乳源中含量最高,除了具有较高含量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外,绵羊奶的活性功能因子丰富,乳铁蛋白、活性肽、乳脂肪球膜及低聚糖的组成、含量和生物活性与牛...  相似文献   

15.
生鲜乳是乳制品行业发展的主要原料,是决定乳制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然而近年来国内外在乳制品方面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不法分子通过在生鲜乳中掺入虚假物质以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已经成为严重的安全问题,对人们健康以及整个乳制品行业造成不良影响。指纹图谱技术是对通过一定的分析工具产生的图像进行判别的一种检测技术,可以对生鲜乳的掺假进行更灵敏、准确和快速的检测。本文通过对生鲜乳的安全现状进行剖析,总结了电泳法、光谱法、色谱法和电子感官技术法4种指纹图谱技术在牛乳掺假检测中的应用,比较了4种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提高生鲜乳的品质与安全以及保证消费者健康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燕麦、荞麦等杂粮营养价值高但缺乏面条制作中需要的面筋蛋白。因此,为兼顾营养与口感的需求,燕麦、荞麦面条制作时通常需要与小麦粉复配,并从原料预处理、加工工艺等方面改良品质。本文从原料预处理(预糊化、灭酶、脱脂、发酵)和加工工艺改进(配方、和面方式、成型方式等)两个方面对燕麦、荞麦面条品质改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在此基础上,深入讨论了当前燕麦、荞麦面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Plant-based beverages are the main substitutes for cow's milk and for people who have dietary restrictions; either for health reasons or preference for plant foods. Soymilk has been the most consumed milk substitute; however, production from other plant sources such as rice, almonds, nuts, grains, and seeds are expected to increase in the coming years. Due to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these products, their global market share has seen arise i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use of these plant sources to produce milk substitutes has several limitations. This review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some ecofriendly technologie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These include ultrasound, ultra-high-pressure homogenization, enzymatic processes, and fermentation; and how they may be applied to the traditional processing of plant-based beverages. These technologies are evaluated for potential to improve efficiency; as well increase the nutritional, sensory,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the beverages.  相似文献   

18.
预制菜是将可食用原料经预加工制成的半成品或成品产品,具有一定的保质期,近年来该行业快速发展。该研究对预制菜的定义、分类、发展现状、技术难点、市场规模及主要企业进行了综述,并对预制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目前的主要产业大省包括广东、山东、福建、江苏、河南等。预制菜技术难点主要有食品安全、感官品质、营养品质与保健功能、原材料质量控制及溯源体系、速冻及解冻技术、包装材料与技术、智能装备成套设备等方面。标准化、细分市场和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输送,将成为预制菜行业的发展方向。该综述可为预制菜领域科研攻关的方向、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烘焙食品市场规模巨大且保持着高速增长的趋势。原料组成、加工条件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对烘焙制品品质产生影响,了解影响烘焙食品质量的因素,对高品质烘焙食品的加工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发酵条件、加工工艺、原料组成对烘焙食品品质的影响,其中涉及了对特殊营养成分添加或者低糖、无糖等功能型烘焙食品的研究,这些新型烘焙食品更符合当下人们对营养健康饮食理念的追求,以期为高品质烘焙食品的设计和生产提供参考,促进烘焙食品行业的发展和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