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18F-FDG PET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中的价值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Liu SW  Yu JM  Xing LG 《中华肿瘤杂志》2004,26(10):626-629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18F-FDG PE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105例NSCLC患者于放射治疗前行^18F-FDG PET检查,进行PET分期,并将PET分期和CT分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8F-FDG PET扫描使38例NSCLC患者分期改变,其中分期升级31例,分期降级7例。21例分期升级者PET检查发现了远处转移灶,其治疗方案由根治性治疗改为姑息性治疗;6例分期降级者进行了根治性手术治疗,其中5例PET分期与病理分期一致。PET发现远处转移灶的几率随PET扫描前分期的升级而上升,其中Ⅰ期10.0%(2/20),Ⅱ期14.3%(3/21),Ⅲ期25.0%(16/64)。结论 ^18F-FDG PET显像改变了36.2%(38/105)N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影响了其治疗策略。^18F-FDG PET显像对N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肿瘤局部因素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回顾性分析根治性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IC)病例,探讨肿瘤局部因素对放疗疗效的影响。方法接受根治性放疗并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Ⅰ~Ⅲb期NSCIC 75例。常规放疗39例,适形放疗36例,总剂量60~70Gy,30~35分次,6~7周完成。由CT扫描测量肿瘤最大直径及体积,对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并用预后指数模型综合评价放疗疗效。结果完全缓解(CR)率33.3%(25/75),有效率(CR PR)率85.3%(64/75),无变化加病变进展(NC PD)率14.7%(11/75)。中位生存期13.8个月,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54.7%、27.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直径较小、体积较小、T分期较早、总治疗时间较短和放射性肺炎较轻者预后较好。预后指数能够更敏感地预测放疗疗效。结论原发肿瘤直径、肿瘤体积、T分期、总治疗时间、急性放射性肺炎有可能成为放疗NSCLC的独立影响因素,预后指数模型能够显著提高多指标联合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18F-FDG复合线路显像(h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综合治疗中对确定分期、界定靶区、决定治疗原则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3例NSCLC患者于治疗前进行18F-FDGhPET/CT显像检查,分析比较18F-FDG分期和CT分期结果.结果 18F-FDG显像较CT多发现39个转移淋巴结,发现远处转移病灶22个;使28例患者临床分期发生改变,其中分期升级20例,分期降级8例.结论 "F-FDGhPET/CT显像对NSCLC的正确诊断分期,制定放疗计划,或指导肿瘤综合治疗原则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恩度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中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24例)。试验组为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的患者,对照组为稳定和肿瘤进展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TNM分期、T分期和肿瘤体积与恩度联合化疗疗效有关(均P<0.05)。Logistic分析显示,TNM分期、T分期和肿瘤体积为影响恩度联合化疗疗效的独立因素。结论 TNM分期、T分期和肿瘤病灶体积是恩度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NSCLC疗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PET作为一种功能性影像技术,它对判定纵隔淋巴结癌转移的准确性显著优于CT.由于dPET(dedicated PET-专用型PET)价格昂贵,尚难在中国普及,国内不少医院是应用廉价得多的hPET(hybrid PET-兼容型PET)进行FDG显像.虽然双探头的hPET的信噪比和空间分辨率低于环形探测器的dPET,但文献报道hPET和dPET对NSCLC区域淋巴结的定性诊断的吻合性可达93%.本研究探讨由18F-FDG hPET所提供的淋巴结转移的定性诊断信息参与设计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放疗计划与单用CT设计放疗计划相比,是否能产生剂量学影响和带来治疗增益的改变.方法49例经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接受了同期(2周内)增强CT和hPET检查,选择了其中hPET和CT所显示区域淋巴结(N)转移情况不同且无远处转移的患者15例.对此15例患者,分别根据CT和hPET勾画GTV(大体靶体积)和PTV(计划靶体积),再对不同PTV进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设计和优化,比较两者的PTV及DVH(剂量体积直方图)的差异,根据Lyman模型推算保持与基于CT的放疗计划相同的肺放射性损伤(NTCP)情况下,基于hPET设计的放疗计划的肿瘤靶区剂量及肿瘤控制率(TCP)的改变.结果15例患者中,由于hPET比CT检出了更多的转移淋巴结而使PTVhPET>PTVCT 7例, 平均扩大(25.2±3.9)cm3(P=0.000);由于hPET排除了部分CT阳性的淋巴结而使PTVhPET<PTVCT8例, 平均缩小(47.4±3.6)cm3(P=0.000).在给予相同的靶区剂量6 000 cGy/30次时,hPET参与后PTV缩小者的肺V20、MLD(平均全肺剂量)、食管V55、V45、 MHD(平均全心剂量)及NTCP均显著降低,而PTV扩大者的相应指标均显著增加.在达到相同的肺NTCP情况下,hPET参与后PTV缩小者靶区剂量可增加(675.0±99.6)cGy(P=0.00),TCP可能上升(3.4±0.5)%(P=0.01),hPET参与后PTV扩大者靶区剂量可能降低(600.0±138.0)cGy(P=0.005),TCP可能下降(3.1±0.8)%(P=0.026).结论当hPET参与NSCLC的放疗计划设计时,由于hPET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阴性预测值较高,理论上推测,若将CT阳性而hPET阴性的淋巴结排除在射野外,可能有助于提高治疗增益;而由于hPET对CT阴性的淋巴结的阳性预测值不能令人满意,是否将CT阴性而hPET阳性的淋巴结纳入射野则应慎重,理论上分析,当这部分淋巴结纳入放疗靶区可能使正常组织受照体积和剂量明显增加时,可能无助于甚至降低治疗增益.  相似文献   

6.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及精确放疗计划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Gong HY  Yu JM  Fu Z  Li BS  Li JB  Liu TH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54-57
目的 观察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分期和靶区勾画的作用,探讨PET/CT对其精确放疗计划的影响。方法 对拟行根治性放疗或手术治疗的58例确诊的NSCLC患者进行PET/CT检查。参照1997年WHO肺癌分期标准,判定PET/CT对NSCLC临床分期的影响,再分别以CT图像、PET/CT融合图像勾画大体靶区(GTV),以相同参数制定三维适形放疗(3D-CRT)计划。选择GTV体积(V GTV)、受照量≥20Gy的肺占全肺体积的比例(V20)、平均全肺受照剂量(MLD)、肿瘤控制概率(TCP)、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脊髓受照剂量(Ds)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对比研究,评价两个计划的优劣,分析PET/CT对NSCLC精确放疗计划的影响。结果 PET/CT使21例(36.2%)的临床分期发生改变,其中分期升高者14例,下降者7例,使16例(27.6%)的治疗计划因而发生改变,32例手术患者中,术后病理结果与PET/CT分期一致者29例,假阴性1例,假阳性2例;PET/CT分期的敏感性为96.9%,准确性为90.6%。由PET/CT与由CT制定的放疗计划的VGTV、V20和MLD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前者小于后者,而Ds、TCP、NTCP(左肺、右肺、皮肤、脊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对NSCLCS临床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高。应用PET/CT勾画靶区,在伴有肺不张和阻塞性肺炎时可明显减小GTV,可更好地保护周围正常肺组织;PET/CT检测纵隔淋巴结敏感性较CT高,可避免靶区遗漏。PET/CT可明显减小V20和MLD,从而有效地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PET/CT可在保证Ds、TCP和NTCP符合临床要求的前提下,更精确地确定NSCLC放疗靶区和制定放疗计划。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dPET/CT检查价格昂贵、而hPET/CT显像检查虽在准确性尚不及dPET,但其性价比较高.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双探头hPET/CT显像在原发性贲门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6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贲门癌患者进行^18F-FDG双探头hPET/CT显像。图象分析采用视觉及半定量方法,同时与近期CT结果比较。结果:①双探头hPET/CT检出原发性贲门癌的灵敏度为92.3%(24/26例),2例假阴性患者均属印戒细胞癌,原发肿瘤直径〈2cm(T1期)。②19例手术患者中,贲门局部淋巴结转移15例,双探头hPET/CT检出8例,其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1.4%、100%和53.3%,CT检出3例。③双探头hPET/CT检出远处转移7例,CT仅检出3例。结论:^18F-FDG双探头hPET/CT诊断原发性贲门癌较为灵敏,检出贲门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可能优于CT。因此hPET/CT显像对贲门癌的术前分期和手术方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hPET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2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疑复发而行^18F-FDG hPET显像,21例患者同期行cT或MRI检查。最后诊断依靠病理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2l例患者中^18F-FDG hPET显像阳性17例,其中1例假阳性;阴性4例,其中假阴性1例。^18F-FDG hPET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1%、75%、90.5%、94.1%:cT或MR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0%、66.7%、61.9%、81.8%。结论:评价放化疗后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18F-FDG hPET显像比CT或MR1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对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靶区的定义有较高价值,费用低于PET,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6例NSCLC组织中VEGF、bFGF蛋白水平的表达,其中36例应用RT-PCR技术检测上述基因mRNA表达。结果:NSCLC中VEGF mRNA主要表达分泌性VEGF121和VEGF165,阳性率分别为69.5%(25/36)和41.7%(15/36),bFGF mRNA阳性率为52.8%(19/36);免疫组化显示VEGF、bF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20/36)和58.3%(21/36),二者之间呈正相关(P=0.002);VEGF、bFGF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肿瘤转移、生存期等临床资料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EGF、bFGF在NSCLC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手术治疗贲门癌伴窦性心动过缓6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贲门癌患者伴窦性心动过缓在临床上并不少见。1993年3月至1995年6月手术治疗贲门癌167例(全组),其中伴窦性心动过缓者61例(窦缓组),占36.5%(61/167)。将同期手术治疗的不伴窦性心动过缓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以探讨贲门癌伴窦性心动过缓的可能原因及其手术治疗问题。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窦缓组61例,男59例,女2例,年龄37~75岁,平均57.7岁,其中30—59岁者36例,占59.0%。吞咽困难时间1至18个月,平均4.7个月;伴剑突下隐痛不适者39例。均无高血压史、心脏疾患病史。术前心电图均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39~59次/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ET—CT检查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分期与治疗方案的影响和PET/CT所确定的靶区(GTV)与病理学肿瘤大小的关系。方法2006年3月一2008年7月间37例接受手术或放疗的NSCLC患者,根据PET/CT检查结果,21例患者进入手术组(有手术指征),16例患者进入放疗组(无手术指征),手术组术前在PET/CT图像上确定肿瘤在冠状轴(x轴)、矢状轴(Y轴)、长轴(z轴)三维径线上的大小,术后病理检查,确定肿瘤在X、Y、Z轴上的大小;TNM分期分别用CT、PET/CT分期与病理学分期。放疗组分别在PET/CT和CT横断图像上勾画原发灶和纵隔淋巴结GTV,软件自动运算PET/CT和模拟定位增强CT所勾画靶区的体积。结果19例(51.4%)的TNM分期在PET/CT检查后发生改变;12例(37.8%)的治疗方案因而发生变化。CT、PET/CT、病理确定的原发灶大小在X、Y轴上无显著差异(P值〉0.05),Z轴上有显著差异(P值〈0.05);放疗组16例患者中,PET/CT所勾画的GTVPET〉GTVCT者共4例,因为PET/CT发现不符合CT诊断标准的纵隔淋巴结转移灶。GTVPET〈GTVCT者共7例,主要是因为PET/CT排除了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结论PET/CT检查对分期与治疗方案的影响较大,PET/CT与病理学的肿瘤大小基本一致,PET/CT所确定的肿瘤大小可以作为病理学的GTV,勾画非小细胞肺癌放疗靶区PET/CT优于CT。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分析1954-2004年收治的147例原发性骶前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显示,原发性骶前肿瘤的主要诊断方法包括直肠指诊、B超和CT检查;肿瘤病理类型复杂,147例共涉厦不同病理类型30种,其中良、恶性分别为49.7%和50.3%;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本组病例肿瘤完整切除者77例,部分切除者32例,二次手术者18例;78例骶前恶性肿瘤联合应用放、化疗或免疫治疗,综合治疗的疗效与原发肿瘤的组织学类型、肿瘤体积等因素有关;患者生存期3个月~14年,中位生存期2年,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肿瘤的组织学类型、肿瘤的手术切除率及综合治疗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305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背景与目的骨转移是肺癌最常见转移部位之一,可引起疼痛、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拟探讨骨扫描、MRI、CT、X线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的诊断价值,骨转移的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分析16年我组连续诊治的561例晚期NSCLC的骨扫描检查,并与MRI、CT、X线检查骨转移方法对比。结果561例骨扫描中阳性455例,155例经临床排除骨转移,300例经临床、MRI/CT/X线证实或病理等证实为骨转移,假阴性5例,共305例骨转移。骨扫描总敏感性为98.36%,特异性为39.45%,准确度为71.48%。305例骨转移患者中有症状者138例,无症状者144例(47.21o.4),未记载者23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转移在周围扁骨,骨磷治疗,无症状为有益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骨扫描对于肺癌骨转移筛查具有肯定的临床价值。核素骨扫描可成为肺癌分期检查的筛查手段。骨扫描的不典型阳性病灶。可辅以CT或MRI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的预后影响因素,提供适形治疗计划的评价指标.方法:收集2000年8月至200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7例,其中鳞癌46例,腺癌21例,针吸活检或气管镜刷片发现癌细胞33例,未获得病理确诊但经影像学检查临床诊断肺癌7例.全程三维适形放疗48例,59例前程行传统常规放疗、后程行三维适形放疗.全组患者总剂量60~78Gy,中位剂量66Gy.Kapi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日期截止于2007年12月31日,失访5例,随访率95.33%,失访患者生存期计算至末次随访日.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3个月,平均生存期24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5.14%、34.58%、21.50%.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吸烟、肿瘤最大直径、肿瘤体积、N分期、临床分期、近期疗效、GTV体积、CTV体积、PTV体积对生存率均有显著性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N分期、肿瘤体积、近期疗效、GTV体积为NSCLC的独立性预后因素.结论:患者性别、N分期、肿瘤体积、近期疗效、GTV体积对NSCLC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预后可能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被确诊时,70%~80%已为局部晚期或晚期而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放射治疗为该期患者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然而,局部晚期NSCLC的放疗疗效仍较差,5年生存率低于10%。影响NSCLC放疗疗效的因素包括:①治疗前临床分期不准确,依据传统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无法发现部分已出现远处转移而失去局部治疗价值的患者;②肿瘤放疗靶区的不确定性,包括肿瘤随呼吸而上下移动、伴有肺不张和/或阻塞性肺炎的肿瘤范围确定和纵隔淋巴结转移判定的不确定性等;  相似文献   

16.
吕秀霞  刘赛赛  乔通  李黎明  刘青锋 《癌症进展》2021,19(17):1763-1765,1777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50例EGFR突变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吉非替尼口服治疗,连续治疗6个疗程,评估其临床疗效,并对可能影响EGFR突变型NSCLC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中,总缓解患者48例(32.00%)设为缓解组,剩余10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缓解组和对照组患者性别、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和肿瘤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和肿瘤直径均为EGFR突变型NSCLC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治疗期间,150例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8.67%.结论 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型NSCLC患者有一定的临床疗效,性别、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和肿瘤直径均为EGFR突变型NSCLC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总PSA(tPSA)〈4ng/ml的前列腺癌(PCa)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tPSA〈4ng/ml并经病理确诊为前列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结果35例PCa患者年龄均〉60岁,因排尿困难就医,2例伴肉眼血尿者并发膀胱肿瘤。直肠指诊(DRE)触及前列腺结节者仅1例(2.9%),前列腺质地硬者仅10例(28.6%)。B超示35例患者前列腺包膜均完整,其中16例(45.7%)前列腺回声不均匀,平均体积为34.3ml,〈40ml者比例达82.9%(29/35)。患者临床病理分期均在T2b以下,其中T1期31例(88.6%),T2期4例(11.4%)。Gleason评分2~5分30例(85.7%),6分2例(5.7%),7~8分3例(8.6%)。结论前列腺癌有可能发生于tPSA〈4ng/ml的老龄人群中,此类患者的前列腺体积一般较小,临床病理分期相对较低,分化程度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8.
1380例手术后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多因素预后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背景与目的 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较多。本研究旨在结合临床资料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6年1月至2003年1月1380例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对影响其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85%、49.78%和38.96%,中位生存时间38.77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临床类型(中心型和周围型)、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式、术后是否化疗及化疗周期数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术后是否化疗和化疗的周期数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于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术后化疗情况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肺不张三维适形放疗(3DCRT)时大体肿瘤靶区(GTV)的确定方法。方法对19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且CT检查合并肺不张患者,先后在同一体位和胸部热塑膜固定下行胸部CT—SIM扫描和胸部(全身)18F—FDGPET/CT检查,分别勾画大体肿瘤体积CT-GTV和18F-FDGPET/CT-GTV(PET-GTV),并由治疗计划系统给出GTV体积的具体数字加以比较。结果全部患者的CT—GTV和PET-GTV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3例患者的PET-GTV较CT—GTV增加20.1%(31.7cm^3),CT-GTV平均为144cm^3(129~156cm^3),PET-GTV平均为173cm^3(152~188cm^3);16例患者的PET-GTV较CT-GTV减少29%(27.2cm^3),CT-GTV平均为138cm^3(95~190cm^3),PET-GTV平均为126cm^3(60~160cm^3)(P〈0.05)。GTV的减少主要原因是PET显像除外了因肿瘤原因造成的肺不张,从而引起靶区范围的缩小,使靶区更加精确,且避免周围正常组织不必要的照射,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正常组织,显示3DCRT的优点。结论18F—FDGPET/CT显像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不张患者的肺不张组织与局部病变有一定的鉴别意义,提高了靶区定位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和总结Dixon手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以提高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远期疗效。方法:收集我院从2005年1月到2007年12月行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患者114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114例中有13例(11.4%,13/114)确诊了Dixon术后肿瘤局部复发,复发首次确诊时间为6—21个月(平均11个月)。其中男性患者10例(14.71%,10/68),年龄〉60岁者3例(4.84%,3/62),肿瘤距肛缘距离~〈6cm者9例(21.95%,9/41),远切缘~〈2cm者4例(36.36%,4/11),行全直肠系膜切除者2例(5.56%,2/36),术后行辅助下化疗者7例(8.24%,7/85),肿瘤恶雌高者7例(14.29%,7/49),Duckg分期中A、B期者1例(2.86%,1/35)、C、D期者12例(15.19%,12/79)。结论:男性患者、年龄≤60岁、肿瘤距肛缘距离≤6cm、远切缘≤2cm、未行全系膜切除、术后未行辅助化疗、病理分型恶性度高者及Duckg分期为C、D期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的比例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