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矮寨特大悬索桥工程,深入介绍了矮寨大桥主缆索股架设的主要工艺流程,以及主缆索股调整,包括线形调整和锚跨张力的调整;分析了与其他类似悬索桥主缆架设施工中的一些不同做法.矮寨大桥主缆架设施工方便、安全、经济,且施工质量优良,这在本项目后续的紧缆和索夹安装时得到了充分证明.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5)
本文介绍了矮寨特大悬索桥的项目概况及特点、机电工程建设的目标及系统组成、机电系统运营管理实践的总结。机电工程建设的目标是为矮寨大桥的运营管理提供行车安全、公众出行、桥梁安全、旅游开发等服务。为实现这个目标,在矮寨大桥的索塔、重力锚、隧道锚、桥面、观光通道等特定位置有针对性地布设了相应的专业机电设备,加强对这些重要结构部位的监视、监测及控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防止人为破坏,实现对大桥的全方位有效管控,确保大桥的自身安全及行车安全。同时,本文介绍了在大桥运营管理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及运营管理的回顾与反思。  相似文献   

3.
朱冠华 《四川建材》2012,(2):113-115,117
介绍了矮寨大桥设置塔顶门架的作用和工作要求,提出了矮寨大桥茶洞岸塔顶门架设计的方案及操作要求,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受力验算。  相似文献   

4.
由于各构筑物及其与高陡边坡紧邻,准确把握构筑物围岩的稳定性及其相互影响,是设计方案能否成立的关键。总结分析矮寨大桥基岩稳定的4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并介绍大桥基础岩体勘察所采用的多种手段、主要的地质缺陷、基岩稳定分析结果及施工期监测结果。开挖揭露的地质条件、稳定分析及监测结果表明,多种技术方法是全面认识岩体工程地质条件的必要手段。矮寨大桥基岩的稳定问题集中在两岸高陡边坡上,设计荷载并未引起岩体产生明显变形,各构筑物之间相互影响不明显。只要通过适当的加固措施保证边坡岩体的稳定,桥基岩体稳定性就可以得到保证。设计采用的塔梁分离式悬索桥结构,以及各构筑物的布置是可行的,研究成果支撑了结构设计上的创新。隧道锚因围岩“夹持效应”而产生强大的抗拔能力。由于国内外大型悬索桥采用隧道式锚碇不多,对隧道锚碇围岩的岩石力学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其承载能力可能被严重低估。  相似文献   

5.
<正>继矮寨大桥连创4个"世界第一"后,湖南又在奋力打造第二张悬索桥世界级悬索桥梁。世界第二、国内第一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大岳高速洞庭湖大桥,目前正进入紧张的桩基施工阶段,将于2017年竣工。洞庭湖大桥是大岳高速(临湘大界至岳阳)的重点控制性工程,位于洞庭湖入长江交汇口处岳阳市七里山,东起岳阳,西接君山,跨越湘江河道。大桥全长2390m,主跨跨径1480m,是  相似文献   

6.
8月20日上午,湖南湘西矮寨大桥建设工地,彩旗招展,锣鼓喧天。一道雄伟瑰丽的彩虹飞跨峡谷两岸,天堑变通途。经过3个月的架设,矮寨大桥钢桁梁在这一天成功合龙,这标志着由中国人自主研发、在世界桥梁界极具分量的原创型科技成果——轨索滑移法取得成  相似文献   

7.
《特种结构》2015,(2):64
<正>继矮寨大桥连创4个"世界第一"后,"路桥湘军"又在奋力打造第二张悬索桥"世界级名片"。世界第二、国内第一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大岳高速洞庭湖大桥,目前正进入紧张的桩基施工阶段,将于2017年竣工。洞庭湖大桥是大岳高速(临湘大界至岳阳)的重点控制性工程,位于洞庭湖入长江交汇口处岳阳市七里山,东起岳阳,西接君山,跨越湘江河道。大桥全长2390m,主跨跨径1480m,是目前世界第七、国内第三  相似文献   

8.
矮寨大桥项目针对钢桁梁架设技术特点,利用岸侧卷扬机作为动力源,将卷扬机进绳和出绳系结于运梁小车上,形成封闭的环形布绳路径,这样卷扬机进绳和出绳速率是一致的.一旦启动卷扬机牵引,运梁小车的尾索能提供稳定、均匀的尾索牵引力.该牵引系统结构简单、系统配置适应性强、体系安全可靠,安全平稳地完成了矮寨大桥69根节段梁的牵引架设.介绍了该系统技术思路、设计完善以及施工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9.
业界动态     
《市政技术》2016,(6):12-15
正世界级特大桥赤石大桥28日通车创下桥梁建设7个"世界第一"的汝郴高速赤石大桥,28日将通车运营。这是继矮寨特大悬索桥后,湖南建成的第二座世界级特大桥。赤石大桥是厦蓉高速湖南汝郴段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位于宜章县赤石乡,2010年3月开工建设。大桥主桥全长1 470 m,跨越宽度约1 500 m的山谷,设计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7月30日~31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公路建设高峰论坛暨2016-2017年度李春奖颁奖典礼在合肥召开。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湖南吉茶高速公路矮寨特大悬索桥、青岛胶州湾大桥等22个项目,荣获2016-2017年度李春奖。李春奖由原交通部于1997年设立的公路工程"三优奖"(优秀勘察、优秀设计、优质工程)演变而来,是我国  相似文献   

11.
《城乡建设》2021,(1):66-67
一、工程概况 南昌市红谷隧道工程位于南昌大桥与八一大桥之间(距南昌大桥1.4km,距八一大桥2.3km),是一条连接红谷滩新城区与东岸老城区的双向六车道过江通道,为世界上最大水位差变化水域建成的沉管法隧道,也是国内内陆首座、江河沉管长度最长的沉管法隧道.  相似文献   

12.
北京植物园大型展览温室工程北京东方广场工程河南南阳鸭河口电厂储煤库工程上海科技馆北京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江阴长江公路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南京长江第二大桥香港红勘石绕道与公主道连接路工程西安安康铁路秦岭Ⅰ线隧道广渝高速公路华蓥山隧道国道227线大坂山隧道京沈高速公路绥中至沈阳段北京市四环路工程朔黄铁路神池至西柏坡段综合工程大连中远6万吨级船坞工程广州港新沙港区一期工程6-10号泊位北京市酒仙桥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新疆渭干河克孜尔水库工程辽宁省观音阁水库工程湖州市东白鱼潭小区佛山市丽日豪庭小区谭庆琏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相似文献   

13.
《工程质量》2004,(1):10-10
北京植物园大型展览温室工程北方东方广场工程河南南阳鸭河口电厂储煤库工程上海科技馆北京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江阴长江公路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南京长江第二大桥香港红磡绕道与公主道连接路工程西安安康铁路秦岭Ⅰ线隧道广渝高速公路华蓥山隧道国道227线大坂山隧道京沈高速公路绥中至沈阳段北京市四环路工程朔黄铁路神池至西柏坡段综合工程大连中远6万吨级船坞工程广州港新沙港区一期工程6~10号泊位北京市酒仙桥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新疆渭干河克孜尔水库工程辽宁省观音阁水库工程湖州市东白鱼潭小区佛山市丽日豪庭小区 …  相似文献   

14.
在湘西首府吉首至茶峒这段高速公路上,有一座飞跨德夯大峡谷、被誉为"世界第一天桥"的特大型桥梁——矮寨大桥,特别惹人注目。它突破了极限条件的束缚,创造了我国架桥史上四项世界第一,成为世界桥梁建设历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在这些原创性技术成果中,柳工集团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文  相似文献   

15.
渗漏水是隧道工程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威胁着隧道衬砌结构和行车安全。与非岩溶区相比,岩溶区隧道的渗漏水表现出特有的病害特征,且更为严重。结合岩溶区六寨至河池高速公路隧道渗漏水处治工程,针对该工程中出现的几种渗漏水形式,在总结前人技术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该项目特有的地质环境,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方案,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孙世涛 《山西建筑》2012,38(27):202-203
结合宜(昌)万(洲)铁路高阳寨隧道施工水环境监测实践,针对岩溶隧道工程常常引起地表水环境破坏的现状,介绍了高阳寨隧道地表水的环境监测方法,对其他类似地区的隧道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锚碇锚固系统是大型悬索桥主缆的承力构件,是悬索桥的生命线工程。悬索桥隧道锚中多采用弯束状的预应力钢束,与顺直管道的预应力钢束相比,锚固系统在设计上、生产上、施工上增加很大困难。本文介绍弯束可换式锚碇锚固系统在湖南矮寨特大悬索桥上的应用情况,借此总结经验,为以后相似的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根据海底隧道的关键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港珠澳大桥工程环境条件,研究了港珠澳大桥隧道段的施工工法比选及其适用性,对于港珠澳大桥的隧道工程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结合矮寨大桥工程,主要介绍了C00岩锚锚索采用高级复合材料CFCC(carbon fiber composite cable,碳纤维复合绞线)筋材作为锚索和超高性能混凝土RPC(reactive powder concrete,活性粉末混凝土)为黏结介质的新岩锚体系的施工过程.重点阐述了CFCC和RPC新材料性能、碳纤维锚索的制作方法和碳纤维锚索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新岩锚体系大幅提高了岩锚在不利环境中的耐久性及高效性,形成了一种在不利环境下基于高性能材料的岩锚体系的新施工工法.  相似文献   

20.
港珠澳大桥工程沉管隧道由33个管节连接而成,其中29个标准沉管长180m,每个标准沉管重达7.4万吨,最大沉放水深44m;另外4个连接两个人工岛的沉管长112.5m,宽37.95m、高11.4m;底板、顶板、侧墙厚度均为1.5m;中隔墙厚0.8m.沉管在工厂预制完成后(见本刊上期"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预制"),两端用钢板封闭,由厂房顶推至浮坞区,坞池放水使沉管漂浮至水面,再由大型拖船拖运至安装位置,管节定位就绪后,向管节内灌水压载,使之下沉到预先处理好的隧道基础上,沉放的管节在水下完成对接;覆土(石)回填后,筑成隧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