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异黄酮纯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异黄酮是从大豆及其它豆类植物种子中提取化合物,具有广泛生理功能,其组成复杂、含量低,分离纯化难度大。该文阐述大豆异黄酮纯化技术进展,讨论目前研究中存在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以低纯度商品大豆异黄酮为原料,利用酸水解法、超声波辅助酸水解法及酶水解法制备高纯度大豆异黄酮甙元产品。通过实验,比较这三种水解制备方法水解率、产品回收率和产品纯度,并对制备得到产品进行成分分析,选择出较佳制备高纯度大豆异黄酮甙元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β―葡萄糖苷酶水解分离纯化工艺制备大豆异黄酮甙元产品,操作简单,安全环保,其产品得率、异黄酮回收率和产品纯度分别为15.1%、77.1%和92.7%,分离纯化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酱油渣异黄酮抗氧化功效成分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酱油渣为原料,采用乙醇提取法提取酱油渣中大豆异黄酮,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比较了醇沉法、等电点沉淀法、浓缩离心法、正丁醇法、二氯甲烷法、乙酸乙酯萃取法等6种方法对异黄酮粗提物的纯化效果。通过高效液相鉴定了纯化产物的异黄酮单体组成,并采用邻苯三酚氧化法和DPPH法评价了异黄酮纯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提取的异黄酮粗提物中异黄酮质量分数为1.21%、提取率为(85.36±0.09)%。6种纯化方法中,浓缩离心法所得异黄酮产物中异黄酮纯度为7.75%,去除蛋白质效果最佳;二氯甲烷萃取法所得异黄酮产物中异黄酮纯度为27.74%,去除总糖和灰分效果最佳;两者联用后所得纯化产物的异黄酮纯度为44.88%,其主要由染料木素、大豆黄素和大豆素组成,质量分数分别为67.37%、9.33%、23.30%。在质量浓度为1 mg/mL时,异黄酮纯化物对超氧阴离子、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67.65%、89.18%,显著高于异黄酮粗提物(P<0.05),其IC50分别为0.34、0.26 mg/mL,说明异黄酮纯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有望作为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功能性食品中。  相似文献   

4.
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该文在介绍大豆异黄酮的组成、化学结构、特性及生理功能基础上,详细介绍水解法制备大豆异黄酮苷元原理、工艺流程、大豆异黄酮苷元分离纯化及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乙醇溶液为提取剂,研究以酱油渣为原料提取大豆异黄酮的工艺,并采用吸附树脂AB-8对大豆异黄酮粗提液进行纯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可知,料液比对从酱油渣中提取大豆异黄酮提取的效果影响最大,提取时间的影响最小,获得酱油渣中大豆异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h、料液比1:35(g/mL),异黄酮得率为1.22%,经吸附树脂纯化后样品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达到41.98%。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异黄酮产品进行组成分析,发现提取的异黄酮单体组分略有变化。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低纯度的商品大豆异黄酮为原料,采用β-葡萄糖苷酶水解技术制备高纯度的大豆异黄酮甙元产品.比较系统地研究酶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体系pH值、底物浓度等因素对酶水解效果的影响,最终得到酶水解制备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分离纯化工艺制备大豆异黄酮甙元产品,其产品得率、异黄酮回收率和产品纯度分别为12.12%、77.16%和92.78%,分离纯化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7.
大豆异黄酮提取纯化及其抗衰老作用初探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大豆粉为原料,探讨大豆异黄酮提取纯化效果,并探讨了纯度10%的大豆异黄酮原粉对小鼠衰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60%乙醇、物料比1:5,60℃水浴提取大豆粉4h,可得纯度1.61%的大豆异黄酮粗提物,粗提物经水解与大孔树脂层析分离可获得纯度约为10%的大豆异黄酮原粉;大豆异黄酮原粉可显著降低衰老小鼠全血过氧化脂质含量,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并显著提高皮肤羟脯氨酸含量。显示大豆异黄酮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豆异黄酮及大豆皂甙的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脱脂大豆胚芽为原料,提取、分离纯化得到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甙产品.通过超氧阴离子及过氧化氢清除实验、还原能力测定及抑制猪油氧化能力测定实验对大豆胚芽中的大豆皂甙和大豆异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大豆异黄酮提取及纯化的各种方法,如:溶剂萃取法(乙醇提取法、甲醇提取法等)、微波萃取法、超声波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大孔树脂吸附法、沉淀法、柱色谱法、超滤法、固相萃取法等,简要介绍了原理及目前应用状况并对各方法特点作出比较分析,以期为大豆异黄酮进一步的研发提供技术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介绍大豆异黄酮的组成、化学结构、特性及生理功能的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水解法制备大豆导黄酮苷元的原理、工艺流程、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分离纯化方法及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大豆异黄酮的热水提取及其纯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热水从大豆胚芽中提取异黄酮的工艺,方法简便、可行且提取率、纯度满足实验要求;并采用HPLC法对提取液中异黄酮组分进行鉴定。经大孔树脂纯化、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后,异黄酮纯度超过60%。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一种针对大豆乳清水一级浮渣粉(SP)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结果表明:以60%乙醇为提取溶剂,在料液比1∶5、提取温度60~70℃下采用胶体磨提取2次,每次0. 75 h,每100 g SP可提取干物质20 g,大豆异黄酮含量为2. 08%。该20 g提取物加20 g Ca3(PO4)2、8 g Ca(HCO3)2和400 m L 95%乙醇沸腾回流1 h,过滤浓缩后可得3. 05 g膏状物,大豆异黄酮含量为13. 6%,除杂分离效果好。用大孔树脂ADS-21对膏状物吸附洗脱,浓缩得大豆异黄酮产品,含量为83. 5%,为洗脱前膏状物的6. 14倍。  相似文献   

13.
豆粕中大豆异黄酮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立  郁建平  占建波 《食品科学》2008,29(4):185-188
本研究探讨了豆粕中大豆异黄酮提取纯化工艺,经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应用大孔树脂技术对提取液进一步纯化.得到大豆异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温度为80℃,时间为2h,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1:20.在此条件下大异黄酮的提取率为0.59%.由大孔树脂静态吸附解吸试验,得出D4006和H103型大孔树脂吸附解吸最好.经D4006大孔树脂纯化后,大豆异黄酮的纯度可达到30.58%.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介绍大豆异黄酮的组成、化学结构、特性及生理功能的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水解法制备大豆导黄酮苷元的原理、工艺流程、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分离纯化方法及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超声乙醇法提取大豆异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比较了索氏法与超声法、甲醇与乙醇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效果。分别以体积分数80%甲醇、60%乙醇、80%乙醇和100%乙醇4种溶剂为样品提取液,采用超声法与索氏提取法进行样品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波能快速、高效提取大豆异黄酮;在相同超声条件下,利用乙醇与甲醇对大豆异黄酮具有相同的提取效果。结论超声法提取大豆异黄酮优于索氏法,可用于代替索氏法;可用更安全的乙醇作为提取液来取代甲醇。  相似文献   

16.
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大豆异黄酮已成为大豆最引人注目功能成分之一,也是食品与营养学研究热点之一。该文介绍大豆异黄酮的结构、性能、分布、提取分离、检测技术,糖苷水解方法及大豆异黄酮国内外研究现状,且分析大豆异黄酮市场状况及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7.
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超声提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索研究超声提取法在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分离中的作用,以大豆豆渣为原料,采用超声提取法,运用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提取豆渣中异黄酮的最佳条件:提取剂为70%乙醇,物料比为1∶20,超声提取时间为40 min,大豆异黄酮的最高得率为0.944 mg/g。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将离子交换树脂应用于大豆异黄酮的分离纯化,研究了乙醇含量、pH、温度、初始浓度等条件对D301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分离大豆异黄酮的影响。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该树脂在以水为溶剂、pH 8左右、40℃时对大豆异黄酮有最好的吸附效果。穿透曲线实验表明,动态饱和吸附量受温度影响较大,当柱温为50℃、初始浓度C07.03 mg/mL时,饱和吸附量为105.0 mg/g干树脂。洗脱曲线实验表明,采用体积分数75%乙醇洗脱,异黄酮回收率为89.3%,产品中大豆异黄酮含量高达56.0%,含量比原料提高了十几倍。表明D301阴离子交换树脂对大豆异黄酮的分离纯化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以发酵豆粕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对大豆异黄酮提取工艺中提取溶剂、料液比、时间、次数等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80%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1g:15ml,提取时间20min,提取2次,大豆异黄酮提取率最高,可达到0.548%。超声波提取发酵豆粕中大豆异黄酮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及其生物学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大豆异黄酮化合物对各试验组动物血脂、血粘度、凝血时间、血小板聚集率、脂质过氧化物及载脂蛋白水平的作用。采用多种溶剂浸提、分离、纯化法从大豆中提取大豆异黄酮 (SI)的 4个单位Daidzin、Genistin、Genistein、Daidzein ,并经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与标准品比较鉴定后 ,分别作用于高血脂动物实验中。结果发现大豆异黄酮与高脂试验组相比具有明显地降低高脂血症小白鼠的血清TC ,TG ,LDL -C ,升高HDL -C(P <0 .0 1)的作用 ,血桨粘度、PtA和HCT降低 (P <0 .0 5 ) ,CgT延长 ,血SOD增加 ,LPO减少 (P <0 .0 1)。试验证明大豆异黄酮具有确切地调整血脂及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